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2 14:44:40

后 记

后   记
《中国新格律诗史论》是我们合作的一个科研项目的成果,经增订后形成了现在这样的格局。它又是我们继《中国新格律诗论》(2005年)出版后合作的又一本小册子,选收的是2005年到2010年间的作品。本拟以《诗论二集》的名义印行,现决定恢复原课题名称,把临时加排在《中国新格律诗论》中的《新格律诗探索的历史轨迹与时代流向》移归此集,还有原收录在《未名斋文存》中的有关雅园诗歌的几篇文章也一并收进此集中。
黄淮诗友说过:“周仲器第一志愿是做新格律诗建设的历史记录员,我则愿做一个实验员。”但记录得多了,就会有想法,于是就有周渡与周仲器合作的对新格律诗理论的探讨,最后扩大到对整个新诗的批评,并于近期写了反响比较热烈的《新诗十批判书》。应该在此说明的是,收在此书中的论文与文献资料,已全部在有关学术会议、学报、书刊上发表过,并在文后一一注明。
在写作与成书的过程中,曾得到众多诗坛前辈、师兄师弟、诗友(包括网上诗友)的关爱、支持和帮助,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感谢屠岸、丁芒、浪波、刘章、骆寒超、雁翼、周良沛、阿红、潘颂德、刁永泉、丁鲁、丁国成、吕进、蒋登科、钱仓水、许霆、鲁德俊、王珂、沈用大、万龙生、王端诚、丁慨然、夏志权、穆仁、邹雨林、吴钧陶、莫林、李忠利、葛乃福、丁元、高昌、思宇、方政、王一桃、田穗、晓曲、刘聪美、严希、柳歌、钱志富、孙瑞、刘鹏等等先生,感谢无法一一列举的中国诗歌网、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东方诗风网等等的诗友们。
《中国新格律诗史论》涉及的主要是中国新格律诗史上三次浪潮,又特别是第三次浪潮的创作与理论问题。所以此书主要是为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与雅园诗派、雅园诗歌而写的。也因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学会与诗派的主持人、主要代表诗人黄淮先生,是他对我们的研究工作给予一贯的支持,我们的文章几乎全部是经过他的审阅、编发并介绍到诗歌网站上去的。他曾写过一首诗,是给周仲器以很大鼓舞的(当然也是过誉的),今特意录存,以资纪念:


我们还要特别感谢诗人、诗评家李长空先生。他才华横溢,眼光敏锐,既求实又宽容。我们请他作序,他一口就答应了。我们十分感谢他在序中给予周仲器老诗兄与周渡诗弟的研究成果的过誉的肯定和热情的鼓励。我们将把它当作鞭策,当作在今后诗歌与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动力。
最后,我们还要感谢全家对我们的支持,感谢周仲器的学生王永和对我们出书的支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