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连载)
东京湾旧称江户湾,它的夜景很迷人,特别是远观刚刚经过的闪烁着璀璨灯光的东京湾跨海大桥,我真有些震撼了。偏偏这已是我们在日本观赏的最后一个景点,幕布正徐徐下降,槐安梦旅已接近尾声。我们的运气不错,有幸见识了这座耗资一千多亿日元,历时八年,才通车一个多月的大桥。据说采用了世界最新的免震技术,可抗击九级地震。而照明系统均采用LED材料,是节能环保的抗震型大桥。它的主梁长两百三十多米,重六千吨,在地面制造好后,吊装上桥的。单说这运输安装,就令人不可思议。自然说它的设计、建造很先进,我肯定是信了。说来有趣,这桥的俗名和我们那儿很有关联。自贡被称为恐龙之乡,这桥听说中部外形类似两条霸王龙相斗,被当地人叫做恐龙大桥。可惜天黑了,不能亲眼所见。更因这桥是外海船舶进入东京湾的第一桥,因此已成为东京湾的新大门。加之它对岸,便是建在千叶县海湾边的东京迪斯尼游乐园。同时全世界第三尊自由女神像也座落于此,虽说比它在美国纽约那四十六米高的原型要小4倍,但比起它在巴黎的“姐妹像”要稍大一些。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前来观赏这尊女神像,成了东京最受欢迎的摄影留念景点。 我徘徊在离女神最近的天桥上,天色早黑尽了。身处异国他乡,方向都无法辨清,自 由这词更是太抽象了点……记得一周前到省城集中时,是包的一辆专业营运轿车。儿子说随着油价上涨,加上过路、驻车费用,远比自己单位派车节约安全得多。尽管我心里有些不以为然,但事实证明,专业就是专业。司机绕过我们城市的恐龙标志塑雕,从新建的东大门上高速。刚过简阳后,便在龙泉湖出口转入了成都市区的快速通道。虽然其间有几公里便道,但仅仅这一个举措,便节省了四分之一的过路费。而且刚好从桃花山经过,有如郊游。这一带的桃树是很矮小的品种,虽然果实不错,但其观赏性,尚不如自贡尖山和飞龙峡的桃花漂亮。只是现在全未睡醒,光秃秃的,即可怜也难看。好在油菜花依然如约来了,和前年去台湾的时间差不多。便信手涂鸦,写下几句:又是菜花时节丘山点缀金黄今岁春来偏晚夭桃迟未着装异域东风传讯早樱长岛正香花事原无国界寻芳远走扶桑 这条路正好连接龙泉进城的干线,公路两旁又见了许多新建的高端小区。到处打出“产业成都,汽车龙泉”的定位口号。我也借此认识了一条备用的新路。
目前国内机场的效率依然不敢恭维,上午八点过的飞机,居然从早上六点开始折腾起。而且限制越来越多,我每次过关几乎都会被截留下点什么东西,反正值不了几个钱。只是心里面,就如这天气一样阴沉沉的。但等到座机冲出云层,舷窗外豁然开朗。心里的憋闷也就烟消云散了。空中阳光灿烂,飞机的翅尖仿佛在天宇间为云海划出了一道工整的界线。想起渡渤海时的诗句:河岳留双影,海天合一围。情景很有些相似,同是在一个特定的结界中浮游。 两个多小时后,飞机已滑下云层,我们要在香港转机飞日本。下面出现了这个特别行政区的轮廓,海湾边的道路、山水桥梁、林立的楼群…… 旅游度假就是好,令人心旷神怡!
分享过站美图:handshake 謝謝你喜歡:,先起個頭,有空就發幾張上來]handshake 到达香港国际机场,并不等于算是真正到了传统意义上的香港。最多说到了原香港地域内的赤鱲角岛和榄洲。具体位置在新界的大屿山以北的赤鱲角前,利用原赤鱲角岛和榄洲填海而成的人工岛。在回归一年后才建成启用,至今仅十多年历史。 这个经历六年造价约九十亿美元的机场,开通一年内,便启用了第二条跑道。形成有南、北两条长近四公里,宽六十米跑道,可容纳新型大飞机升降的布局。特别是北跑道有很精确的仪器降落系统,可供飞行员在能见度只有两百米的情况下着陆。是专给客机降落,一直挤身全球最佳机场的前三甲,成为亚洲的客、货运枢纽。而且现在已经开始了第三条跑道的扩建,要在现有九十六个停机位的基础上扩展到一百一十二个,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航天城。 这里的工作效率远比国内高,我们在十二点前便办完了转机手续直接进入了登机楼。尽管还有五个小时,但无处可去,虽然有出国护照,但在港、澳、台,是没用的。需要特别的港、澳、台通行证,何况,还要通关。这些人为的障碍,是不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更不爽的是在转机的通关单上,我们是被视为过境的外国人,想想也真令人好笑。但这座航天城的确很不错,和几个临时结识的游伴,缓缓的逛了一圈后,写了一首十四行。权作香港机场印象:前面是大机场空旷平坦另几方能见耸立的远山这原是一块飞地中飞地就在赤鱲角前面的海湾能听到世界上各种语言能见到五大洲各色容颜大家都只是匆匆的过客来到这通向天堂的驿站有的是各色豪华的餐馆排列着各种整洁的商店配备有完善的生活设施靠文明秩序严谨的运转人们靠微笑和手势交流阿拉伯数字能跨越国界
等到下午五时,再次登机。这次起飞明显比平时舒适,没有急速攀升的不适感。下面的海洋和航船清晰可见。国际航班的飞机比国内航线大得多,头等舱有专用的进出口,和商务及普通舱是完全隔离开了的,载客量至少要大一倍。
从香港到日本关西,要飞三个多小时。海洋上天黑得早,眩窗外一片漆黑。等到空姐提醒大家打开窗口,系上安全带时。下面早是灯光灿烂,我们已经到达大阪上空了。
初次乘坐日本的汽车很不习惯,他们司机的座位在右手方。这必然导致行道规则的彻底改变,对于在国内经常开车的人,自然会产生不少怪异的感觉。昨晚的航班有一些延误,到达机场已近九点,正值一场雨后,空气很清新更带有一种春夜的轻寒。接站的大巴载着我们,向预定的大阪府池田市伏尾町,箕面观光温泉酒店驶去。约莫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加上时差一小时,抵达宿营地已是深夜。当时我坐在车的左侧靠窗位,虽然也感觉有些异常,但以为走的是单行道,只觉这路也实在太窄。想到日本作为一个岛国,珍惜有限的国土面积,到也能体谅。但现在白天上路,屡遇这样自觉无理的异向交错,就常引来惊险无比的错觉。基本上是是循着昨夜的来路,重返大阪城。我心里有点感慨,看来只要是有人类的地方,都不能免俗。关系户之类的到处都有,为了一已或小集团的利益,其他都可以忽略。我们早起晚睡来去的这三个多小时,被那个据称是中日混血女的地导卖了人情。当然敢走国际旅游路线观光的也没几个傻子,大部分人都看出了这个问题。加之出国游有一个硬伤,大多是自费项目,这也是旅行社赖以赢利的关键所在。既然你要在深夜还把人从城里拉到山上,一大早又拉回来。让全团人十八、九个小时连轴转,你就得考虑惹发大家抵触情绪的后果!有人开始宣布不参加自费项目,这或许是深谙其中猫腻的熟客祭起的杀手锏。我因为不明白这事的焦点所在,没有参与。最后由游客代表和地陪谈判,达成了大家认可的折衷条件,旅行团才得以继续运行。 我们在日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大阪城公园。虽说是昭和天皇即位大礼的特别史迹地,有四百多年历史。但曾遭遇火灾,仅仅存一道全部用巨石砌成的樱花门算是真正的遗迹。现在的公园于是八十年前民间集资重建的,主体建筑为后人仿制丰臣秀吉时期的天守阁。周围有护城河,巨石砌造的堡坎算是它的城墙。园林绿荫中有些散在的亭台楼阁。还有类似我国宫阙的角楼,总体看东方文化的风气很浓。
鎏金嵌宝出虚空,高阁峥嵘气势雄。纵是外形多巧变,依稀仍见汉唐风。游伴中有君夫妇来自省城,和我们年龄差不多,被导游安排为一个活动小组。他恰好是从事建筑设计的,正好谈起与国内古建筑的比较,我便写了这首诗作答。 真正令我感兴趣的是四十一年前,日本大阪主办世博会时,埋在这里的时间胶囊。并为其建起一座银光闪闪的“金属墓”。据介绍当年相继埋下了两个内径一米的圆球形时间舱,分别叫一号和二号。表面的不锈钢上,印着截面图和“TIME OAPSULEEXPO'70 NO1”字样。是日本每日新闻社和松下电器公司共同制作,舱里分别用二十九个箱子存放了二千零九十八件物品。被收藏的物品,全是二十世纪现代文明的标志性作品。选自社会、文化、艺术、自然、科技各领域,有植物种子和布匹材料,还有一些能够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产品,如松下的电视机和铁锅等。“金属墓”分为上下两层,“时间舱一号”被放在最底层,要等候六千九百七十年后的人类来开启。而“时间舱2号”,已在二零零零年时进行第一次开封,经清点“舱”中收纳物品的状况,再次恢复了真空状态后被封存。重回“时间宝库”。以后每隔一百年将开封一次。以查验被埋物品状态,同时也可为下一个世纪的人们提供试验参照。给人类带来了无限遐想和希望。我想即或当地球面临毁灭之时,人类只要找到了适合生存的星球,有了这个宝贝,就依然可以延续现代的文明,不至于再次陷入史前的蛮荒 …… 这公园很大,交通十分方便。大阪市博物馆、音乐堂、棒球场、橄榄球、足球场等文体公共设施,梅林、樱花、森林公园了、丰国神社、天满宫、难波宫遗迹都在其内。非是我等过客所能尽至。园内没有可歇脚的座凳,没有能服药的开水,到是有可饮用的泉水并务有饮水工具。往往还带有吉祥、寿喜的名目,有些类似国内名胜古迹流传的圣水。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的文化源流,究毕基于华夏。尽管我不会日语,到了这岛国可以是哑巴,但还不至于就是瞎子。他们的文字处于一种杂合状态,一般的地名和名词都是汉字,略加揣摩基本上,基本上能懂个大概,算是半文盲。 只是这外濠一带,曾是日本陆军的大阪炮兵工厂。二战后期才被美军摧毁,至今仍偶现未爆之哑弹。那博物馆在日侵华期间,是一个军司令部,丰国神社也在园中。当年的烈火与硝烟,戾气难消,我们自然不会在此久待。导游见大家兴趣不是很大,便带我们进大阪闹市去逛街。同行的游客大多是初次到日本观光的,都愿意多接触一些现实的人和生活,出国来不就是一个到处看看嘛。进入大阪市中心和去国内陌生的城市也差不太远,最多不过感到像进入了外资外商比较集中的街区。
我们去的心斋桥,据说是当地最大的购物区,以带有透明拱廊设施的心斋桥商店街为主发展起来的。其实就是国内一般城市都有的商业步行街。聚合了各型百货店、百年老铺、时髦的精品屋和专卖店、面向平民的各种小店铺栉次鳞比。人流量较大,熙熙攘攘一幅繁荣景象。 当地人把这里分成欧洲村和美国村,后者主要针对年青人。我只觉得这里比较整洁卫生,秩序井然。再者它的布局比较合理,每隔二、三十米,有一条窄窄的笔直横街。只容一辆大、中型货车通行,不作经营少见行人,纯为补给通道。这种合理布局,只能在建设之初形成。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市场内的脏乱差现象,到是城市设计和管理人值得学习的。
我们只在欧洲村逛了几家商店,了解一下手表、服装、鞋类及生活用品的价格。尽管会外语的售货员也很稀少,但标价也是一目了然的。我看这种市场还是大路货居多,不少打折商品,换算成----人民币明显比国内高得多。还有很多饮食店,既有日、韩料理,也有中国、亚---洲、美洲和欧洲等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不同的风味。
图片 最为有趣的这里有一家我的同行,类似我国的个体诊所。其接诊方式,显然和我们不同。没有装饰华丽的门面,也没有能让人注意到的入口和相应标志。只有一块立在地上的小木版,上面写着“齿科”两个字。算是向世人公示:这里有一个牙科医师在执业。在我眼里这真算牛气冲天,在我国如没有相当的资历和足够的人脉,谁敢这样摆谱? 过站旅游,我跟着梦游,继续分享:):handshake 好呀,以后我给你当导游:handshake 我们一行从皇室林园到东瀛凡间,如蜻蜓点水般的稍作接触,随即被送往佛国仙山。我不太了解日本的行政区划,感觉车似乎未离开大阪市区。不觉得有太远的车程,但被告知已到了奈良市的东大寺。寺前有一截短短的小街。时间早已过午,正等导游安排进餐,却先被一群不怕人的鹿吸引了,其中的幼鹿特别乖巧,睁着亮晶晶的大眼、呦呦轻鸣、点头叩首,在乞食呢!这里的鹿食一百五十日元一包,奈何我尚未换有日币。幸喜身上还有几块饼干,总算没让其失望。
午餐用的是日本料理。量不多、米饭像是引子。感觉他们很节俭,虽然不太适应,但平心而论也足够了。
东大寺是日本华严宗大本山,实名大华严寺,其历史可溯源到大唐高僧,鉴真和尚历尽艰辛东渡日本之时。据说鉴真曾在现大佛殿址前,在当年临时建造的戒坛上,向圣武太上皇等僧俗授戒。距今已近一千三百年了。
这座古老的佛教建筑,其大佛殿,据称正面宽度和纵深都在五十米以上,为世界上最大的木造建筑。其实就从山门那些油漆剥落,要两人方能合抱的殿柱看,也足见其沧桑了。自然这里的建筑风格和雕刻艺术及各种题刻都深受唐风影响,但在借鉴的基础上,融入了地方特色。诸如大殿两层屋顶之间,他们称为“千鸟破风”的拱形披檐。 殿顶脊两端呈内弯状,称“鸱吻”的鳌尖。远看却极像太和武士佩带的头盔,宣扬其武士道精神。有着与别国不同的佛寺特点。 大寺的确很大,有众多的堂、院。当然少不了大佛、观音、力士的塑像和国内佛寺也无甚差别,善男信女中却以女士为多。园林中已有早樱开放,松苍柏翠、春意融融。也有鹿群嬉戏,更多了鸽群,林梢和屋顶还常有乌鸦起落,地导纠正说日本叫做喜鹊。也算人天、神佛、尘俗一体;禽兽、花木、自然和谐。因得句曰:净土梵天听鹿鸣,香烟袅袅漾经声。红尘恩怨孽根断,佛国仙园赏早樱。 据说东大寺和附近的名胜古迹春日大社、国立博物馆、唐招提寺,鉴真大师墓等几平方公里内,都属奈良公园的范围。是日本第一个现代公园,九十年前就被定位为日本的国家名胜。成了名燥东洋的“鹿公园”。
從東大寺順坡而下,有兴福寺的五重塔樓.山下有一方小湖,湖邊就是奈良老街的入口.小地名元兴寺町。在日本“町”和"崛"这兩汉字很常見,主要用作地名。其含義比我們使用的寬得多,據說可用於行政区划,類似中国的"鄉、镇"。
同伴們急急逛街去了,我卻被路邊一株"楊貴妃櫻"所吸引.雖說日本和中華一脈相承,也不致把馬嵬坡搬到這來了吧.後來在湖邊又發現一幅題有文字的圖畫,一座小小的九級實心石塔,便斷定這裡頭大有文章.把所有漢字加上我能猜出的日文串起來,我發現居然破譯出了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早在日本平城帝执政的年代,福岛县郡山市有一个姓杨名采衣的美女,被选入宫中,深得平帝宠幸。久后帝移情别恋,采衣失宠后,来此与帝初遇之湖畔,将常穿的外衣挂于柳枝上,即投湖自尽。帝因之懊悔,敕于兹立采女神社,以安其灵魂。故至今因有此历史渊源,奈良和郡山仍结为姊妹城市。估计新添的这树和画就是搞纪念活动立的。或许不太准确,反正我也不想深究。说到顶只是个宫廷怨妇形象,和长恨歌中的杨贵妃没有可比性。 奈良被誉为日本文化的发源地,奈良老街是日本清酒的故乡,有历史悠久的草药系列小食品。流行关西风格的日式料理,有风味独特的乌冬面、荞麦面。我在这街上走了几步,拍了几张照片。学会一个日本的常用名词:“渍物”就是我们常说的“泡菜”。做得也算清新脆爽,颇有特色。
这里和目前国内风行一时的老街热,其实差不多。宣传大过实效。存在的问题也差不多,比如乱涂乱画、乱如珠网的各种线路。新旧杂处、土洋结合,摆放在店前街沿上的货摊,同样是未能免俗的。 唯一不同,是从整个大环境看,使人感到洁靜。车辆停放规则,且车辆较少,有自行车,但基本上没见摩托。更别说像国内城镇,那种无孔不入、横冲直闯的摩托车。据说在寸土寸金的日本,买汽车,先要保证有自己的车房或停车的地方。尽管本身是出口汽车的大国,却并不放纵人性本质上的贪婪,能以法制约束国民,很值得思考和借鉴。 走出老街,又回到宁静的湖边。我们这个团队,是从全省各地集中的。互相间约束力小,导游还在街上找人。我坐在柳阴下等候,春阳熠熠在湖面上跳跃,间或有水鸟掠过,撞破这让人有些昏昏欲睡的沉寂。无意间我发现浸在湖边那几节枯木上有些异动,多出了几只伸头探脑的乌龟。先前我一直把这几节树木,当作人为的景点雕塑。现仔细一看,才发现到处都有龟群在晒太阳。在这城镇路边的小湖,居然没有被人抓走,不担心被人送上餐桌,它们也真算是幸福的。看来日本人对龟很尊崇,令人唏嘘……湖光塔影有余香,犹记当年采女妆。侍卫神龟今尚健,伸头摊脚浴春阳。 奈良的唐招提寺,是游客必到的寺院之一.特別是華人至此,倍感親切.說實在話,能保存得這樣完好,幾近原汁原味的大唐建築,在國內也不多見.究畢這是扬州大名寺的鉴真和尚,当年为匡扶东瀛佛教,在五次東渡均遇海难,雖九死而未悔,佛心堅定。终于在第六次抵达这片他魂牵梦萦的國土。儘管這時他已双目失明,仍在最先入住的東大寺築起戒坛,以弘扬佛法。同時開始选择传道之所,留下了品土擇地的傳奇。
據說失明的高僧,雖不能亲見四周景物,便以尝食各处土壤的滋味挑選。而在这里,他品出了一股酷似家乡扬州土壤的回甜味。於是,这座具有中国盛唐建筑风格的寺院,現今日本的国宝.联合国認證的世界文化遗产,就在这里誕生了。
更為神奇的是,唐招提寺幸运地避開了日本歷史上經歷的多次動亂和战火,也未遭遇过火灾和其它重大的自然災害。所以主体建築一如其旧,还是一千二百五十多年前的模样,以其古朴厚重,全无誇饰的本来面目接待後人。正因為此,特別為人崇敬,視為有圣灵之神物!
日本對文物古蹟的尊重和保護,達到幾近苛嚴的地步.其實從內心說,我是很贊同的.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過進寺院大门時,因為取景,我發現其正中懸掛的是一塊有些殘舊,已不能很清楚辨別字跡的匾额,心想怎麼不換一下呢?但後來聽導遊解釋:“唐招提寺”那幾個字,是當年日本孝谦女皇,親仿王羲之、王献之的字体所书,為保持本色,且系聖物,故原位至今。
同時介紹了兩個細節,更令人感動,木結構建築保護得在好,經過一千多年,也得有幾次大修,前幾年剛好才經歷了一次.採用测定建材树龄的最新科技方法,有的树甚至測出了具體的砍伐時間. 儘管金堂的36根大柱,历次大修中都可能有更换。但目前已精確認定:奈良时代的原件有二十六根、明治时代的有九根,还有一根是近年才更换的。
另一個問題是在拆下屋脊上,巨大的鸱尾时,发现只有一個是奈良时代的原件,另一個是镰仓时期大修时更换的。因倉促中配制,比原配轻五十公斤,還是分成两半烧制,留下明显接缝,不似奈良鸱尾浑然一体。為此工程师们绞尽脑汁,整整研究了三年,制定出嚴謹的工序流程。然后又花了半年时间,晝夜不间断的守着烧窑,细心调节烧制温度等,终于烧出完整的鸱尾!
這種一絲不茍、嚴格認真、對文物的尊重、對歷史的負責精神,只能讓人從內心感到敬佩。另外其寺內嚴禁煙火,根本不設香爐燭台。主殿金堂,中供主佛释迦牟尼,左.右為千手观音和药师如来佛立像,這三尊大佛像前还有梵天、帝释天两尊小像和4尊天王的木雕像。關鍵是日本歷史上的造像法和我國的木胎泥塑不同,而是以奈良时代特有的脱乾漆造,其两侧立像也都是木心乾漆造的。這種佛像現在日本早已定成国宝級別了。遊人只能從門前依序走過,不能進殿參觀,且門內還張掛了兩米高的絲網。真可謂防范森嚴.其它如金堂后面的讲堂,據說是當年平城宫中的朝堂,因建寺时由皇家施舍后,迁入寺内的,現在成了日本平城时代留下的惟一建筑物。堂内供奉有一尊涂漆加色的弥勒佛像,两侧配有轿式小亭,為当年鉴真师徒讲经之地。堂內藏经室,更收藏有當年鉴真从中国带去的经卷。這種重宝聚焦之地,只堪遠遠瞻仰,實在也很正常。 在经堂和讲堂之间,两边钟、鼓楼对峙,为楼阁式建筑,有平台环绕护卫。寺内还有地藏堂,三晓庵、本愿殿等建筑。遊客大多自覺的敬而遠之了。唯覺遺憾的是寺内後山的御影堂,是一个有圍墻的独立小院.静寂地深藏在绿树丛中,院门虽然开着,一道木栅栏却無情挡住遊人。從圖片和文字資料介紹,這裡就是全寺精華.每年只有六月六日,即大师在日本圆寂成佛的前后三天開放,允許信众瞻仰膜拜。 在这鉴真大师当年圆寂之處,供奉有缂丝夹造的乾漆坐像。该像是鉴真的弟子们,在师傅生前就已经仿照师傅的真身制作的。閉目含笑、神態安祥。陪伴他的有日本著名画家,东山魁夷为御影堂特別绘制的,六十八幅壁画屏障。绘的全是大师喜爱的中日两国的山水风光。为此,东山魁夷曾专门到中国扬州、黄山、桂林等地,写生構圖整整三年。堂前东面有鉴真墓,庭院中植有来自中国的松、桂、牡丹、芍药,扬州的琼花。更有多種名、异莲花,其中扬州的青莲、紫荻现在是镇寺之宝,曾是大师生前最爱。据说莲籽是大师从家乡带来的,莲子羹也成了佛门珍品。 我们来得不是时候,算是一群在这清幽、洁净禅院中的悄悄过客。走在一尘不染的石径上,听松风轻拂、嘤嘤虫鸣的天籁之音。能在寺内的山水间,掬一捧清泉,品一丝清凉即已了然于心。看与不看,原本已不重要。心到意到,已经来过就够了。想想当年的鉴真,哪里还有什么遗憾。 这里远离奈良市中心,不远处有个小村庄。门前自然的形成了一段为游人服务的短街,是个好地方。题了首十四行诗:一顆佛心不吝雙目失明一個信念甘历九死一生 *孽海六渡佛光普惠東瀛大千世界一个传说永恒 *青莲紫荻寄托濃濃鄉情圍屏山水來自異國知音 *中華走了個和尚扶桑多了尊佛像 被誉为明珠的神户港湾塔和海洋博物馆,是以灯景形式在我们眼前出现的。且是在海湾的另一侧,如隔着一条大江在遥望。美固美矣,但总让人感觉虚幻。据称这美利坚公园,是一百多年前利用进口货物的港口、堤坝,填海建设的。几十年前仿日本的传统乐器长鼓的外形,修成这个塔楼,加之后来建了船形馆后,便成了神户观赏灿烂夜景的最佳地点。其实在我眼中这就像一个西式花瓶,根本联系不上塔的形像。只是传说它塔顶展望台上,有缓慢旋转的咖啡厅,是当地人的谈情说爱天堂。若情侣们坐在其中,转到某个角度,恰好听到轮船笛呜,就能喜结良缘。原来拖到这么晚,竟然是刻意要我们欣赏这美妙、浪漫的天堂景观。
对导游的良苦用心,我们一行并不太领情。这种百余米高的建筑,仅相当三十五、六层的楼房。放在几十年前固然也算十分前卫,现今的世界上,这点高度根本不要想去排名次了。如果白天去参观,或许因它独特的形式结构,大家会兴致勃勃。晚上远看灯景,妻子毫不客气的向我抱怨,不如我们灯会一盏灯。虽然这两者之间并无可比性,但从景观、特别是视觉感应上说,也不能说她这话有什么错!特别是游伴中真还有今年到自贡来看过灯的,居然附和:万象更新,驮的那莲花塔和九天宫都不错!这几年自贡灯会因背负天下第一灯的盛名,改由省政府出头主办后,重点灯组越整越大。气势磅礴如金牛灯,精彩绝伦似九龙鼎,规模、高度直线上升,无不令人震慑。但说到顶,究毕属文化艺术性的观赏物,和这实打实的地标性艺术建筑自是不可相提并论。主要是大家经过一天走马灯式的连轴转,已经十分疲倦,巴不得早点回驻地去休息。虽为了不辜负领队美意,仍勉力上天桥去拍照赏景,但有点小抵触,发点牢骚也不过是情绪的渲泄。
其实进入神户已近傍晚,车在街上兜了一圈,到元町站街口的唐人街时,刚逢华灯初放,那攀龙附凤、古色古香的牌楼忽的灯火辉煌,到有些像是在特地欢迎从故国的来客。看到牌楼正中,从左到右题刻的“长安门”几个楷书大字,和右首那尊笑咪咪的弥勒佛石像,我也不由跟着笑了,有一种找到归属的感觉。特別讓心裡覺得溫馨的是鄰近街口,竟是一家齒科診所,這同行頗具眼力,獨據要津,爭得先機.自然非泛泛之輩,可惜我不會日語,不然真想去參觀一下的. 神户唐人街虽然也是条窄窄的步行街,也不比心斋桥更宽,但究毕是条真正的街道,绝不可同日而语的。这里更像国内近年发掘、整理出来的古镇老街,间杂能看到华侨们搞的中国式仿古建筑。连布局也有相似之处,除了烟酒、茶庄﹑食材﹑干杂、果品、海鲜、中药﹑器具、古董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百业千行应有的都有外,餐饮业更是火爆的集中!高、中、低各种档次,各种场面的这样楼,那样馆、或者什么阁,比肩并踵、热闹非凡。从地域风味看,北京﹑上海﹑广东﹑四川、重庆、江苏、福建等,几乎遍及神州各地的餐馆,竞相各展风骚、争奇斗艳。如果把这里比作眼下大多城市都有的美食一条街吧,其覆盖面之广、花样之多、特别是有名气的老店之多,则是很难企及的。感觉这里还是很杂乱的。不少店铺前的招牌、广告、菜谱都不规则,有的更插、挂着五颜六色的旗幡,似国内的民族店。有的小餐馆不但占据了大门外街沿,还把炉灶支到了本不太宽的街边。尤以面点如小笼包子类的居多。当然,这时已经亮灯,应该算是夜市,大家是见多了,都能理解,或许白天并不像这样。和国内不同的是在这看似凌乱的环境中,依然秩序井然,也清洁,并不太闹嘈,更听不到小贩们的吆喝声。当然这一切和生活习惯及民风有关。我甚至想,许是当局有意的纵容,以仿古和保存民俗的方式来展示中华文化中粗俗、落后的一面,其实早都是一些过时的东西了。正如像保留他们自己的艺伎文化和茶道一样。 信步闲游在这还原昔日情怀的小街上,我在琢磨日本人的语法特点,或许和他们的性格差不多吧。生硬、简短、直接,刻意的重复,给人一种不善于准确表达的错觉.有两块给我印象最深的价目牌是这样表述:三个三百(日元),六个六百(日元),这是插在小笼包子盖上的。另一则是:烤鸭、一匹、七千八,一个、五百元。我想前者用,一百元一个,岂不更清楚?至于后者,“匹”的概念,肯定和汉语的常用法有异!一匹布、一匹马,这不会有歧义,但说一匹鸭,就肯定要被人笑掉牙。正规说应该是“支”,但在四川,说买“个”鸭子,也是大多数人的习惯。但显然这里的“个”绝不是一支鸭的意思,一个小笼包都一百元,一个烤鸭五百,未免不合常理。正好我们还没有吃晚餐,面对满街美食随风飘来的诱人的香气,便找了个会说汉语的妇女买几个包子先打点。顺便请教了这“匹、个”的含义。才明白原来“匹”真是“支”的意思,而个,则是指一张面皮,包的那一个。她还很细心的解释,来这里的食客,很多都是只买一、两个,特别是老华侨,常来品个味、尝个鲜。另外点些菜,把唐人街作为感旧怀乡的歸依之处。 後來才知道,現在这條街雖然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它名氣很大,不但和横滨、长崎的华人街并列为日本三大华人街。而且在世界各地的唐人街中,也很獨特。主要在於它有深遠的歷史淵源,先前是唯一被叫作“南京町”的地方。儘管隨著城市變遷有所遷移,其歷史沿革卻有明確的文字紀錄。究畢兩國是近鄰,雙邊贸易開發得早。到明朝已有相當規模,那時日本尚值江户时代。从事贸易的華人和船队,大多数是來自南京周围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当时南京又是中国的首都,所以日本習慣称他们为“南京人”,並把中国货,包括經中國来的东南亚货物統称为“南京物”,當然對他们集中居住的地区,就称为南京町了。也正因為此,唐人街的華裔和中式店鋪、堂館,遠比我想象中的多。纵横几条街,交叉路口的小廣場,建有中式亭閣、十二生肖、吉祥物、中華結等。 神户的旅遊業,將這炒成了極富盛名的观光景点。每當中国的端午、中秋、冬至、春节來臨的时候,都会在街上舞狮子、耍龙燈、玩雜耍等中式节目以庆祝,自然那時南京町里人山人海,特别热闹。值得令人深思的是,神户市已將每年這裡举辦的"春节祭"指定为地域性无形民俗文化财产。我想或許又將成墻外開花墻內紅的案例,自己一味的崇洋媚外,打壓、拋棄民俗傳統,多幾代人後,怕真要到國外來觀民風民俗了! 箕面山是以红叶和瀑布而出名,但我们来的时节是春季,在日本应当还属早春。远未到丰水期,至于枫叶,才是嫩芽哩。但导游昨夜宣布的是:早餐前登箕面山吸氧。我喜欢这种有创意的说法,晨练于我,起码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学用上电脑,基本上就成了兼职守夜人。早睡早起的好处心里很清楚,但总是心甘情愿的让给了人家。八点以前,妻子是不会来叫醒,算是因为我终生选择自由职业,间接得的补偿。 酒店既然是直接以箕面山观光温泉定名,为游客量身定做的设计,无疑就为它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尽管其主体建筑是设定在半山腰,有盘山公路供旅行团和自驾车直达停车场。但在山脚游览道的入口处,建有电梯塔和接待厅。并利用长长的栈桥让电梯塔和上面的酒店连通。即方便利用公交前来的驴行客入住,更便利游客进山游览。国内景区虽也有减少游客攀爬之累的升降设备,如碧峰峡的青云梯,但大多是利用悬崖峭壁,安装供游客选择的,以牟利为前提的专用设备。像这样作为酒店基础设施考虑的就很罕见了。 山口有一截短街,算个小村吧。因为是清晨,门面都关着的。从招牌上看,到是什么都有,还立有碑刻、塑像,正应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路较平缓,可通过一般的中型车,沿小溪向峡谷深处逶迤前行。迎面的风凉飕飕的,令人有一种轻寒中的颤栗。虽然景致不算特别好,但山林保护得很好。没有胡乱开垦的现象。可以肯定空气中的氧含量是足够的。 前一段路的特点是,沿途断续的民居、小山庄、陵园、寺庙、较多。 有一个是专门培养妓艺的,类似我国古代的教坊,据说这音羽山庄在当地有很大名气。只有一个昆虫馆是西式建筑。 相传这峡谷是历史久远的修行之道,是东瀛古代名人、隐士的修行乐土。有些类似我国庐山东林寺到桃花源那一条山沟。只是日本春天偏晚,除常绿乔木外,大多落叶树才刚刚在长新芽。当然相比山外熙熙攘攘的红尘,在这山回水转、群峰所拥之间,到也有种闲适、平和的幽静。但终觉有未竟之意,因作歌叹曰:问道沿溪路,疏林叶未华。山中无锦绣,不似圣贤家。 走过古箕面寺和瑞云桥不远,仿佛已到山穷水尽处。这个湾子很静,溪对岸的树丛中掩映着一些精致、小巧的庭院。游览路的坡度明显增加,越过山梁,算真正进入了山林地带。 剩下的近一半路,才真正进入晨练状态。导游和一部分体力不支者已放弃前行,反正是要原路返回的。目的只是前面已入选,红叶百景前十的著名瀑布。急行约二、三里,很远就看到了挂在山湾中垭口上的银链,在这没有红枫绿叶陪衬的时节,很本色的登场了。同行有的游客很失望,说:“还大瀑布呢,比起黄果树,它一定要羞愧得无地自容!”我只好说了一个在枯水季节,参观黄果树瀑布的尴尬遭遇…… 其实大、小仅是相对而言,无疑它根本无法和黄果树比大小;也不能和四面山瀑布比高矮;更无力和庐山的三迭泉比气势。但是在这个时节,不必预先规定参观的时间,竟然能保持着一定流量,就算很不易了。何况,其落差已超过三十米,在这小小的岛国,或许也算真大呵!当然这和宣传不当有关,这时在景点处放置的大幅图片,仍是其在红叶丛中半掩半遮的形象。心有所动,写了首:致箕面山瀑布
或许你近来有些消瘦心中的激情依然如旧袒露出天然的素面无华我喜欢你这本色的演奏
褪尽胭红粉涂的面具更显本源的生命活力永不停息的为生活歌唱岂是那任人狎弄的艺伎 其实这一段路,依然是可以通车的旅游道。有两三个供游人方便和小歇的院落和站点,分布在山嘴和瀑布附近,山林保护很重视,稍险处都有丝网作护罩。瀑布前面有一座桥通向阳坡,估计和酒店停车场那边的上山公路相通的,并且还停有护路的工程车。但一路走來,却没遇上一辆與游人爭道的汽車、摩托或自行车,来往的晨炼吸氧者,根本不用担惊受怕。据说除工程、管理、特批的自用车外,其它车辆是不准进入的。而且进出有规定时限,违规的代价比较大。特权要屈从法理,秩序便自然形成,这一点很让人满意。 下山时,路边的店铺大多开门了。除了一些旅游纪念品、烤栗子和山果外,最多的是卖“红叶”。种类很多,以“红叶烧”、“红叶薯片”最有名,吸引着大家去尝鲜。这到是能激发好奇心的创意,炸红叶不外是以红叶为引子,洗净晒干,在外面裹上一层面料,放到油锅里炸。想什么味道,加什么香料,或甜或咸随你意,哄哄小孩添点兴趣果然是个修练的好地方,才短短近两个小时的晨炼。我们就已功成圆满,踏上云梯,竟自飞升了。 继续跟着过站旅游:):handshake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2-5-5 21: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继续跟着过站旅游
谢谢你一直的关注:handshake 不到京都,就不算真正的到过日本。这不单因为它是延续了一千余年的古都,更是大多数日本人心灵的归依地。至今仍是纺织、陶瓷、漆器、印染等传统工艺的重要产地,也是花道、茶道、艺伎的繁盛之处。无论是艺术、戏剧、宗教、烹调、民间技艺,这里都是传授中心。
京都作為京城,并非出於偶然,它位于岛國中部,关西地区的盆地之中。經過一千多年的悉心經營,底蘊深厚,現存有数百间有名的神社、神阁和古寺名刹。据说日本有两成以上的国宝,都被它们掌控。同时丰富的水资源,保证了其城市规模的发展和扩大。从平安建都时代开始,先后开凿了几条运河,他们很形象的称为“掘川”,基本上能免受干旱的影响。这对促进农业及相关的酿造、饮食文化的成长很有利。加之汉文化影响很深,大多老式店铺的招牌上仍然全是汉字,而且很讲究书法。被视为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好地方。 现在的京都,已是一百多万人的大城市。现代的高楼大厦、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交通体系交相辉映;美丽的自然风光、悠久的人文历史、古老的建筑自然和谐。给人一种百业兴旺,欣欣向荣的感觉。据说京都几乎每天都有,带着浓郁地方乡土风情的节日活动,是日本举行庙会最多的地方。因而保存大量的文化传统,其中以葵节、祗园节、时代节的三大祭礼最重要,以八月十五求祛病消灾的五山送火节为最宏大的的仪式。充分展示其作为古都在历史、传统上的魅力。同时因它拥有众多的大学和现代教育研究机构,也作为一个学术大都市而闻名于世。 从旅游角度看,因其盆地地形,盛夏较闷热,冬则寒风刺骨,以季春赏樱,秋末观枫,为最好的时节。我们来得稍早,气候到很宜人。导游引我们走马观花,像蜻蜓点水般的在各寺庙及街道上乱窜。只疲于反复的上车、下车,仿佛观赏一部东洋大片。相机中装满了一大堆杂乱的镜头,真留下点印象的仅平安神宫、八阪神社、清水寺、袛园花街和被誉为“天空之城”京都车站。 其实每个民族,大多都有自己的本土宗教。有是正常的没有才是不正常的。前些年我曾经问过到我门诊楼来实习的大学生,问他们是否有信仰的宗教?除一个回族学生说“伊斯兰教”外,回答是惊人的统一:“马列”我说那是科学思想,不是宗教。其后才有人说:“佛教吧”没有一个人说到曾经的国教:“道教”。我们从小不懂宗教,将其混同迷信。加之破四旧、移风易俗及打翻一切文化传统的文革历练。可以说从我们这一代人开始,似乎就已经没有,什么真正的宗教信仰了。但日本不同,除了同中国一样,很早就溶入了佛教及一些西方的教派。其本土的“神道教”,却至今长盛不衰。他们信奉“天照大神”,自信是神的传人,天皇更是神在人间的代表。尽管民族、社会、地域有所不同;先进、落后发展的情况各异。人类从整体上说,固然是十分的强大。但对单个的人来说,却是非常的弱小。个体生命相对于大自然和人类社会,更是如同蝼蚁,特别的脆弱,故古今中外的老百姓,有蚁民之称。人在漫长的一生中,总是需要有一种精神的支撑的。因各个民族的精神寄托,图腾、宗教便随之诞生。 国运兴隆的时候,宗教更随之兴盛。这种源于精神层面的寄托和归属,往往形成延续民族精神的凝结力量,升化成上层建筑的范畴。同时也带给人明显的依赖性和消极的顺从,起到维护现成秩序,巩固统治阶层地位的作用。并担负起法律无力承担的,道德教化和约束作用。现在他们不但有神的代表“天皇”存在,更有遍及全国各地,供百姓参拜的数不胜数的神宫、神庙、神社。其特征是入口处的“鸟居”,类似于中国的门楼或牌坊。规模小的“鸟居”,就是立个简单的架子,外形像简体字“开”的形状。有大有小,多涂朱红色。
这平安神宫虽然历史短,又是遇火灾后重建的。其鸟居,神门、大殿、神苑、庭院,都自诩为是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意义者。可惜对新的仿古宫殿式建筑,我一般不爱看。特别是这里,就如我们的家庙一般。常言说,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人家拜祖宗,关我们什么事?参观、了解一下,拍几张照片就行了。但里面的日本人很多,香火很旺,满脸虔诚的表露出,根深蒂固的“神教”情结。 森严的等级制度,在这里也有明确的体现。神宫是天皇祭拜的神庙,神社才是百姓祭拜的。据介绍信徒在孩子出生后三十天,要到神社行出宫礼。死后,家人要到神社为其讨封号。据说人死去的那一天,便一了百了。其生前所有罪恶也都一笔勾销。不似道教、佛教的劝人向善,讲究因果报应,有十八层地狱,有仙界或西方极乐,总以惩恶扬善,引人走向真善美为主旨。我想这个神道教,尽管我不了解。但依据现代人只问结果,不管过程的原则来看,应该说有些问题。或许就因为有这个混帐理念,使他们当年在侵略战争中,能无恶不作、特别凶残、特别歹毒、有恃无恐吧!(下图见最大、最小比较之间) 京都作為日本最大的觀光都市,在被誉为“天空之城的”京都艺术车站落成后,便把它作为自己的客厅,向外界展示。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团,几乎没有不把它纳入参观景点的。其实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中,从外表看它并不显著。站前广场也很小,更主要的是初来乍到的人,根本想不到在这么拥挤的中心地带会藏了这么大一个交通枢纽。跨进大门,的确令人有些感觉错愕。一座中空的巨大内厅,两端开敞,以阶梯式电梯逐渐升高。呈一两端高,中间低的梭斗形长条谷地。顶部覆以曲面的金属网架和玻璃。进入大厅,首先会感到明亮的天空,给人一种深远和舒服的感觉。显然它并非是以高、大取胜,而是以科学的整合、利用和营销空间出彩,起到了真正的城市大客厅作用。让这看似一个整体,没有分层感觉的大厅,随地面向东西两翼不断升高,并在各个层面高度上与各层的使用空间都形成回路,使得位于不同层面的使用空间都融入大厅,而且在中间还构成了一个整体的空中基盘。为未来发展需要的多层线路立交,预留下空中地面层。像这样集交通枢纽、城市形象、多功能文化娱乐场所于一体,又舒适、宜人的城市公共空间。本身就成了传统城市空间的延伸,消除了人们对高层建筑的心理障碍。称为天空之城也非过誉,算为京都增添了一抹重彩。
还有说法把它的成功归就为,巧妙的利用了自然资源的设计。据说它向东向西的两个巨大端口,呈弧形伸向半空,引入清凉的罡风。利用半圆弧导引形的巨大玻璃天蓬,将两股强劲的风导入,汇合于厅内,加上南北两侧设置合理对流,使庞大的站厅温度适宜、空气通畅。据说夏季车站内凉爽舒适,整个大厅无需安装空调,节省了能源。我有些怀疑这种说法,“一个地方,不可能同时吹东风和西风吧?”“冬天呢……?”尽管我这不合时宜的提问,当时很让有些人扫兴。
相对于艺术车站的时尚、尖端,清水寺街和八阪神社则表现出守旧和简陋。对于依山泉而建,因流水清冽,终年不断而得名的清水寺。我也不想多谈,“自古名山僧占多”这句话,普适信仰佛教的各国。其实风景也只平平,到是上香的人很多。以至在上山的路上,顺坡形成了清水寺老街。街上熙熙攘攘、人来人往,艺伎、和尚、市民和游客擦肩而过,热闹非凡。不但有各类日用杂品、吃食百货、僧侣、神道、艺伎和他们一些特殊行业的行头,更有旅游纪念、民间工艺及各种低廉,难分真伪的玉石、翡翠、玛瑙、珍珠、珊瑚、水晶、各种宝石。较之奈良全面多了,最有意思的是,在街边见到了正在化缘的小和尚,想起记忆深处的一休哥。
附图发不出,先发文字……
真正能够让人领略到东瀛传统文化、民族宗教和特性的所在,无疑首推八阪神社。它隐身圓山公園内,这是日本最平民化的地方。据说供奉的主神是专管消灾解厄,生意兴隆的地区守护神牛魔王。当然在这里早已升级成牛头天王。其它的小神社,密密麻麻的排列着,挤挤挨挨、不知有多少。供的也不一定是人,或一盆美容水、或一砣怪石、或一种植物,花样百出。园内也有日式茶屋和高級餐馆,还有彩灯。当然最多的还是各种日式小吃摊,烧烤等,也有卖艺、卖画的,生意都很好。我忽然想起小时候,逛隆昌的文庙坝、城皇庙那一带的情景,真是个民间神怪、百艺的汇集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八阪神社有一座朱红色的西楼门,是现存最大的石牌坊鸟居,这独特的神社标志建筑,高踞京都繁华的市街路口,正好俯视着日本祇园社的总本社。“光脚美女老灵额”传说中的艺伎就生活在这里。有人曾说,如果京都是整个日本的浓缩,那么祗园就是京都的浓缩,来京都不可不去祗园。在这个并不太大的街区,沿着主干道两侧都是商店,街道两旁挂满了灯笼。无数条小街、小巷与之垂直交错,静静的延伸到很远的地方,小巷之间常有小型运河相隔。从他们尊为歌舞伎始祖阿国开始,这种古老的职业,已不知传了多少代,岁月像流水一样地过去,而祗园的莺歌燕舞、灯红酒绿,依然如旧。这里与时代和社会的进步无缘,最多利用现代科技,进一步提高其品质、充实其内涵而已。好这一口的总爱津津乐道,这些身着彩衣和服、厚脂高髻、满插花饰的艺伎,如何秀美柔顺,如何具有内敛低调、摄人心魄的东方式性感。更强调其非妓女,卖艺不卖身,很受本地人羡慕的。我想在这或许是一种光彩职业,但并不认为和旧时秦淮河,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终是以色相歌舞、在筵前宴后,取悦那些酒足饭饱、一掷千金,寻欢买春的男人。不必说得太高尚,有如二战时征召到前线劳军,入战地慰安妇营的艺伎又岂在少数?当然这扯得太远了。 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之十---远眺富士山 黎明,一股凛冽的寒意,让我从假寐状态中彻底清醒。妻刚打开了窗户,天外,一截梦魅般的雪峰,更使我感到一种灵力的吸引。富士山!我不由叫出声来。 其实,导游昨天就说了,我们要住到富士山下。只是从半下午开始的连续行车,使大家都疲惫不堪。到达驻地已是深夜,四周漆黑一团,不及感知环境而已。忽然惊觉,难免有意外之感。我们下榻在富士五湖区中,开发最早的河口湖。离跨湖大桥不远的一家,以汉传灵芝汤出名的温泉酒店。这里湖面宽阔,有五湖中唯一的鹈岛,岛上有专门保佑孕妇安产的神社,历来就拥有不少信众的。现代更成了有名气的作家、诗人和艺术家创作灵感的触发地,周边的度假村,总是以优美、高雅的姿态吸引着整个的东瀛。这里也是公认的观赏富士山的最佳场所。 富士山的确真的很美,但显然也很孤独、单调。湖边风太大,冷飕飕的刮肌剌骨。没人坚持太久,都只匆匆拍几张来此一游的纪念照后,便悄悄溜回了车上。 下一站仍然是湖,据说都是由火山爆发而形成的,依偎在富士山下。名曰:芦之湖,较河口更湖窄长,形成时间也更短。但更显幽静,水质纯洁无暇,犹如新生之婴儿,一尘不染,清新可爱。当地人最喜在此泛舟垂钓和游泳,特产黑鲈鱼和鳟鱼,地导顺势预定这种御食鱼,一条约一万日元。好在有一阔少响应,勉强给大家留了点面子。 我明确的感觉到,是顺着一条旅游路线前进,从芦之湖爬山,不久就到了大涌谷,这里应该是富士的北山腹。是箱根火山活动末期,三千年前大爆发形成的火山口遗迹。本称“大地狱”,一百多年前,因明治天皇去那里参观才改现名。 我曾去过腾冲热海,对这景象自然并不陌生。实际上从山形地貌看,让我首先想到的是焰山岭。少年时暑假,正逢大炼钢铁的情景。在老家荣昌,指定烧酒房后的大山作小高炉基地。各区、乡、社都发动老百姓砸锅撬门锁,凑起超英赶美的废铁,送到各乡的土高炉炼化。当年看到的情况就是这样:到处裸露的山岩、乱石、山凹间,烟雾腾腾,人流络绎不绝。不同的是那山的森林,是被砍光作了燃料,这里是毁于火山大喷发。且烟雾、气雾虽形似,却有本质的不同。这里随着地热气雾喷涌的地表裂缝,吐出大量硫黄气味、已烧得滚烫的泉水。据说,古代对这处呲牙裂爪、喷火吐烟的山谷,当地人视为魔怪。惊惧万分、心中恐怖,从不轻易靠近。直到佛教传入,才觉得这就是佛经上说的地狱。把这大、小山谷直接叫作大、小地狱。周边的一些地点,则称为地狱泽、阎魔台等。其实这分明是地球让人类,感悟其生命运动的通窍,至于人类怎样理解,是另一回事。尽管日本的旅游景点不收门票,但并不排除他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创收。这沸泉的水虽说有毒,但偏生传说这里煮出来的“黑力子”,可以延年益寿。这等美事,自然无人愿意错过,生意很是火爆。我看排队购买的以其本国人为多,便也去购了一份。其实就是热热的煮鸡蛋,一袋五个,五百元。唯一不同是这蛋壳儿是黑黑的,透着一丝诡异。富士山的山腹地带,面积很大,虽然看起来山顶还在对面很远处,实际上已是身在此山中。当然,也是从不同角度观赏富士主峰的好地点。而为了控诉战争、纪念长崎原子弹爆炸的亡灵、表达祈求世界和平的愿望,特别设立的平和公园,则是远观富士山主峰的最佳位置。公园范围较大,在一座小山坡上。散落着一些典型的日式庙宇和庭园建筑。广植各种林木及时令花卉,在这里的阳坡,我们首次看到了成片的,正开得如火如荼的早樱。半山腰的大广场上,有一座藏传佛塔,白色的塔身中供奉着金色的佛像。附近还有观音立像和经碑,令人有置身佛国仙山的庄严肃穆。至于那尊著名的和平祈祷雕像,因离得远,我们没去。图片上看有些像造物主,一手指天,一手水平伸出,微闭双眼,似在为战争中的冤魂祈求冥福。每年八月九日,还要在那里举行和平祈祷仪式。我心里一声轻叹,若按牺牲的人数比例,我国早就应该建一座,比这不知大多少倍的雕像,才能告慰在二战中的无辜遇害者。我看着相机中以樱花衬托拍摄的富士山照片,眼睛渐渐有些模糊,仿佛看到从山口狂喷而出的漫天血花…… 附:富士山 远眺----十四行诗一首:乍惊你圣洁冷艳安详顶着尖尖的素帽沉默孤独谁信你曾经暴虐疯狂 温和的外貌慈悲若佛邪恶炽烈的内里蛮横无耻凄美中隐藏灭绝嫫母 十八番孽变得名不死*不惜掏空了内脏自大自高造就批凶残嗜血死士 谁一旦沉迷你的娇俏自当化身成拥戴你的樱花无悔的听命你的号召 从此后我怕看漫天飞舞的樱花我宁愿你只是梦中宁静的图画
*富士山本名不死山,活火山之谓也。
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之十一----令人尴尬的东瀛料理 整整一个上午,我们似乎都在富士山麓打转转。但也能明显感觉离主峰,愈来愈近了。下一个目标,是忍野八海。光听这名字,就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我们沿着山路前行,在这山岙中,也有很多小村落,车在经过一个村口的御食堂时,大家再一次的享用日本料理。可能因这里是乡下,环境略显宽松。每客都配有专用的托盘,精美的食盒及器皿,桌上另置有以糖、醋、酱油、味精、香料、渍物等主要调料,营造出了一种,色香味和用餐环境的谐和意境。但当揭开盖碗和菜盒后,大多脸上都流露出一丝尴尬,面对眼前那少得可怜,摆放得像样品般的食物,我心里为倭人感到淡淡的悲哀。吃饭也这么讲面子工程,彬彬有礼的周旋,真正吃得饱吗?我预感有事情要发生。果然几分钟后,我们这个斯文了几次的团队,不再像前几次那么安分。有一个中年妇女,率先起来另外去端了一份米饭。见无人干预,她更热情的问:还有不够的没有?我立即举手,“请递两份过来”!妻子没好气的楞了我一眼,我说:有啥关系,大不了给钱嘛。她便也不再矫情,伸手便拿了一份过去。可想而知在车上颠簸了大半天、又到各景点奔波劳累的一群人,又有谁不需要呢?其实我早就发现,服务员正在附近整理餐具,这边的情况她早已发现,不时投来一股幽幽目光,里面竟然包含着一丝怨毒。不过,她并不干预,装出一付不知道的情形。观其神色,我明白其中大有文章。临走时,招手叫过地导,大声说:请老板来结帐吧!她看了看我和妻添加的饭碗,淡淡的说:饭不够,本来就可添加的。既然并无明确限量,何苦每份只盛不到一两米的饭?累不累?我同组的退休高工接上话头,老张,人家这是节约嘛。你没听说过,东瀛料理,主要是吃个环境、氛围、情调而已。呵呵,这到真是稀罕,我说,怎么听来就像要演练皇帝的新衣,难道所有的旅游团队,都没有一个小孩子吗?其实老黄这话也正确,倭人对资源的“节约”很重视。到日本后有两个小情节,给我印象极深。在宾馆撕开袋泡茶外包装后,发现牵引线就直接在外袋后,一个指定的位置上。不似我国,通常在线头另缀了一个小牌,有的还相当精致。这样每一小袋茶,便可节约指甲大的一块纸张。其后我点烟取过火柴,发现更绝。它不像我们国内宾馆,有一个精美的小盒装着几根考究的火柴,而是一张折叠的纸板,里面装订了几支纸质梗的火柴,需用时,扯下一支就行了。事情虽小其用心良苦,真真实实的做到了,从一点一滴着手。无疑这的确是一种美德。但从中也窥见了一种小国寡民的心态,过了头,就给人一种十分吝啬的感觉。特别是饮食,本身与各地域、民族及习俗等息息相关,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所以认真想一想,从东瀛料理中,也能看出他们的性格、心态、精神文化间和我们的差异。虽然推崇者宣称,这已是世界公认的,烹调中一丝不苟的通用美食。自然、原味是其主要精神,其烹调方式细腻精致。但由于其中生、腥菜品太多,我一向不喜。在日商邀请的多次会议和齿科器材推介会的宴请中,我都是有选择的取用,抛弃的恰好是他们认为的精华。直至前两年去台湾访问,当地同业的接风宴上,朋友亲自把一块生鱼片夹到了我碟中,并介绍说这是今天才到的金枪鱼,你们运气好,经常是拿钱也遇不到的!碍于情面,我也只好学着将少许芥膏涂上鱼片,然后将鱼片折叠,再蘸少许酱油,送入口中。尽管没感觉什么美味,但平心而论,只觉一股凉飕飕的感觉,也没多大的生腥和怪味。那可是我第一次吃生鱼片,为了巩固成果,其后还主动又食了一块,大有豁出去了的心态。奇怪的是,我一向对食物的敏感反应,并未发生。或许说,从那以后我竟然跨过了这种心理障碍。后来我专门了解了有关金枪鱼的事,得到的答复很简单。说这种鱼的数量越来越少,是鱼之首选,渔民出海,只要运气好,能够捕到一条成年金枪鱼的话,就足够这一家人,一年的开销了。同时指出,这鱼与和牛算料理中的极品。我问什么叫和牛,他只诙谐的一笑,幽默的说,就是要听着音乐长大的日本本土牛。当然这次作为旅游团队,吃到的几次料理,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些好东西。东瀛料理的素材,强调根据季节变化。配青黄赤白黑之五色;选酸甜苦辣咸之五味;按切煮烤蒸炸之五法;以眼耳口鼻舌之五感来品尝。说来玄乎。其实都不过中华烹调色香味的延展。只不过他们侧重原材料;我们更注重厨艺和味道。但这并非民间的家常主食,像其最为人称道的怀石料理,起源为僧侣为抗饥寒,以暖石顶在胃部的缓解措施。后来演化成茶道前的铺垫,以免因空腹饮浓茶带来的不舒适。目的仅在于垫底,让人吃过软饱。所以从根本上讲,错在地导的安排,这原本不是劳累饥饿,急需补充能量时的选择。加之倭人的节俭、内敛,不似国内少数民族的热情好客汪,添菜、劝酒、上饭呵护备至。再加之语言不通,才造成主、客间都不愉快的尴尬。依我看,国人到东瀛最好就选自助料理。
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之十二----忍野八海到五合目
误会大模样蓝晶嵌底玄妙藏几个小泉塘------离开忍野八海,我在随身的日志上,留下了这几个字。说实在的,我对这里真没好印象。原因是我们两个活动小组在出村时迷路了,面对这横横竖竖都很规则的村子。家家户户的布局又没显著特色,更无标志建筑。不知不觉中,就走到了村另一头的停车场。跑了很多冤枉路。能有好心情才怪!唯一佩服的是他们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对这么一个景色平平的地方,也居然管理和炒作得来十分热火。并自誉为“日本九寨沟”。虽然我根本无法把它和九寨沟联系起来,但也从中得到一个明悟,我想,或许他们就是根据藏胞对高山湖泊的称谓,把这小小池塘也命名为海的吧?当然它也有专门的特色,据称这是八个清泉,形成的小塘。是富士山融化的雪水,流经地层过滤的清澈淡泉水。并分别取名为:御釜池、底无池、铫子池、浊池、涌池、镜池、菖蒲池和出口池。特别是居中的底无池,嵌镶着晶莹剔透的宝石。临栏观望,仿佛看不到池底,而是面对浩渺的天宇。游客们纷纷在饮水台前,捧饮圣水。我也尝了尝,清冽中透着丝甘甜。堪比优质矿泉水。忍野村位于山梨县,山中湖和河口湖之间。基本上算是在富士主峰山脚的缓坡带上。在向五合目的行进中,路边有的林带中已有积雪。尽管下午的阳光很好,仍有一种很舒适的轻寒感觉。这时终于体会到了,富士这貌似平和后的高大和险峻。特别不久开始正式向上攀登时,已在曲折的盘旋。过了二合目标后,林中积雪渐深,三合目以上,已出现北国林海雪原的景象。路边也有一堆堆积雪,看来是经过人为清理的。又转了几个弯后,车在路障前停下。路边有停车场点,和一个休息室。空坝中人为的堆砌起一座小雪峰,不少先到的游客,正从各方面向上攀登,在峰顶打出胜利的手势,作勇士状。嚓嚓的快门声响里,一张张仿佛登上珠峰的英雄形象定格。不过我心里很疑惑,曾有来过这里,并登上过山顶的朋友,告诉我说:五合目是半山腰一个很大的休息平台,有停车场、一个大餐厅、几个专营旅游纪念品的小商店、还有一个专为游客服务的邮局。汽车只到五合目,那里的海拔高度已二千三百余米,实际上远远超过了一半。剩下仅一千四百七十余米。上面也修有登山道,但路要靠自己走。 在日本登富士山顶和中国登长城最高点的意义差不多。虽然没听说那里能否颁发好汉证,但在五合目,为一个一百零五岁登上山顶的老人,留下了尊塑像。说明他们也很鼓励攀登,并把这种行为升华到了英雄的高度。不过每年只有七月至八月,约两个月时间可以上去。据说从五合目至山顶,通常需要六小时左右。那里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络绎不绝,景象十分壮观,才算真正的旅游旺季。眼前这情景,却根本不合拍。向上望,并不见有多少雪,林木也稀疏,陡峭处更有大片裸露的岩石,山顶似就在眼前。当然凭我曾经长期生活在山区的经验,知道这是假象。所谓:远看一座山;近看不见山;走去山连山;就是这道理。只是眼前景物的确也单调了些,同时更在这坝子的堡坎边上,发现了一块碑记,题:富士四合目全景图。至此,我心中的疑团才彻底解开,原来今天这旅游又缩了水,连半山腰都没到!当然这不怪导游和司机,应该归于缘分或运气,天意如此而已。其实这个季节,是富士最美的时候。青衣白帽,风韵天然。相比我们康巴的贡嘎雪山,清纯如乖巧的邻家小妹。最是适宜远远观赏。如今身入其间,疏林雪野、荒坡陡坎、反觉迷失。因叹曰:仿佛近巅峰。看上下雪原陡坎。回望无数山。如若就在河口湖或平和公园,保持一定距离欣赏,或许回味会更深长的。古人说山有灵魂,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山和人一样,只要占据了某种优势,有如封官,便会身价倍增。一旦成名,拜将封王,更会有一股与日俱增的傲气。进而上升为神为圣,架子越来越大,常不轻易以真面目示众。当然为了维系在芸芸众生心里的尊崇地位,也喜欢如现代明星一样,玩弄点花样。常在追星族饱受打击,心灰意冷的时候制造点轰动效应,偶然亮出形象,给粉丝来个面对面的亲密接触。由此我忽然念及蜀中的仙山峨嵋,和这山的高度也相差无几。也是历史久远,历来为道、佛、剑侠,所据之宝地。年青时心向往之,第一次因事乘车路过,遇大雾茫茫,眼前一马平川,连山影子都未见。第二 次余由滇返蜀,顺道游山。其时正值文革后期,浩劫之后,满目疮痍。禅林多所破毁,近山一带已为农耕。岩崩路绝,道极难行。远山诸寺,仅万年寺尚还完好。真是百废待兴,游人寥寥。且时值初夏,风云变幻。时晴时雨。入山之时尚有五、六人同行,因气候恶劣,一路有人退出,待行至洗象池,仍往上攀登者仅余一人。那时雷洞坪仅有一小亭,正当岩头风雨口。山路已垮塌近半, 绝岩险壑令人惊魂。到太子坪已是黄昏,其时接引殿仅一残破小殿,一留守老僧。有幸讨得清茶一杯,因无宿处,稍息后、连夜直奔金顶。大师念我独行,临别蒙赐探山木杖一根。近顶天已黑尽,好得有气象站的灯光引导,终于到达金顶接待站。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当时金顶殿宇早已毁尽,就只搭了一个大工棚,每人交一角钱睡地铺,五角钱租大衣。同胞们紧密团结的和衣而眠。在当年那种还在为温饱而奋斗的大环境下,能专程来朝山者,其心不可谓不虔诚。历尽风雨,饱受磨难万里登顶者,其志不可谓不坚定。然而当大家迷糊到凌晨五点,被叫醒上舍身岩时,却是漫天大雪。观日出自是无望,只期雪雾能暂停,以一睹峨山真面目。谁知等到上午九时,终未见一线转机。眼看再不走,已赶不上最后一班火车,方扫兴离去。归途成登峨嵋金顶遇雪两绝:雪飞雪压睹光台 ,天妒峨山绝世才 。宇宙浑然成一趣 ,舍身岩下浪涛来。天公着意藏山黛 ,雾帐雪帘不暂开 。秀美娇娥何处是, 游人长惹系心怀。自那以后,我已悟出世间事,确有缘分。只要尽了人事,成败利钝但评天意,心里也就平淡多了。眼前之景,实在太平常,谈不上有什么美的感觉。心中到是很安定,究毕我们配合着导游,完成了她们的任务。这一天,是此行最早入住宾馆休息的一天。
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之十三----说一下东瀛的温泉
到日本旅游,泡温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究毕他有“温泉王国”的美称,大多数人都十分期待。当然这也难怪,有如在国内去滇西。到了腾冲,在那到处都是温泉的地方,没有几人不去尝试一下。据说这小小岛国,有名有纪录的就有约三千处,还不包括深藏于民间的,私家热泉和许多他们称的“秘汤”。今晚时间充足,导游请大家去好好泡一下。但说句老实话,我对现代的很多所谓温泉,已经没有太大的兴趣。除了本身属过敏性体质,对含杂质稍重的温泉,容易产生过敏反应外,就连比较温和的温泉,也只能浅尝辄止。因为尽管我喜欢泡澡,但对温度的要求却较低,一般营业性的池子,对我都偏高了一点。而且有一个固执的认知:温泉是一种由地下自然涌出的泉水,其水温只要超过其自然环境的年平均温度,摄氏五度以上就可称之为温泉了。当然很多温泉的水温远远高于可以洗澡,有的甚至可以煮鸡蛋、涮羊肉,正如上午去过的大涌谷。可以说早期的温泉大多在溪流、峡谷的自然环境中,让人有一种原生态的感觉。那才是最惹人喜爱,吸引人争相浸泡的主要原因。但现代科技发达后,以前原本没有温泉的地方,通过探查钻井技术,把深层地下水引出,也就成了“温泉”。地心是有热度的,越是深处温度越高。本来对这个问题,以前我并未注意。自从到自贡定居后,几十年来和不少的盐业工人,技术人员接触后才知道。盐井提出来的卤水都是热的,有的还是很烫人的。特别是岩盐的开采,充分体现了老祖宗们的智慧,非常有趣的。不像其它矿山开挖,或打洞子开采,仍然是采用凿井的方法。将井凿到岩盐层后,引水灌入,待盐层溶化成盐卤后,抽取出来再熬制成盐。这不但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工作量,降低了成本。更主要的是,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杂质,使井盐品质最为纯洁,成为历代贡盐的资本。因这些井都很深,提出来的卤水也多是热的。如果这样也算温泉的话,自贡在盐都外,岂不还应再加一个温泉都的美称?所以我对现代很多温泉,只要不是原生态的早已没了兴趣。感觉和使用各种人工方式加热的水,没太大区别。还不如有针对性的药浴。尽管东瀛是“温泉王国”,但对它这些宾馆内,以长长管道引到楼上浴室的男汤、女汤实在也提不起精神。仅对设在楼顶和室外,他们称之为“风吕”的露天池子有些意思。可惜所遇的几个池子都水温偏高,只能走上一圈,随意浇点水,在水龙头下淋浴一番了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浴室,一般都分了男、女汤。既然不是混浴,所以严格要求全裸入室,净身入池。禁止在池内擦洗及用清洗剂等,换言之只能在池内静泡。这一点对他们来说,到是习惯成自然。但对很多国人,却似乎有点心理障碍,特别是在陌生人面前。好些女同胞,干脆就没有去。地导到是如数家珍的,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日本温泉的趣闻。说到古老的热海温泉群的神奇治病疗效;说有泉色似铁锈红的“金泉”和无色透明的“银泉”;有水色随天气转变颜色的“七彩泉”;还有日本首选的温泉旅游观光城市别府;而最特别的“药出汤”是草津温泉,据说那街中的“汤田”,一年到头都有高温泉水,热气腾腾流淌不断。它的泉水呈强酸性,具较强的杀菌排毒作用,对皮肤病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因水温高达六十多度,无法入浴,想稀释又怕影响疗效,因此采用木板拍水、搅动,使温度降低的办法。设有专职“汤长”,随其口令,使人用长木板制作的汤板,听号令拍打、搅拌池中的泉水。待温度降低后,令汤客依序进入浴场,但规定每人只限进三分钟,故又叫“时间汤”。此外,还有添加橘橙或薰衣草的香味药浴的“四季汤”,最近更推出饮食和美容的温泉减肥汤和一些有特定目的的药疗汤。总之因那水温极高,最高的已经接近沸点,所以泡药效果是不消说的,听来真有点令人咂舌。那种最多只能忍受三分钟的池子,想来真有些像煮饺子,看来这日本人不但经得泡,也真耐得煮。从医学的角度,我不主张泡高于人正常体温的温泉。如果水温,到了正常人发高烧的温度,就需要高度警惕,浸泡的时间尽量短一点。高温将引起血液循环加快是常识,一旦有头晕或胸闷现象,要立即撤离。否则物极必反,引起晕厥甚至休克都有可能的。同时,不要指望泡一次什么灵汤,就真能治病,切不可起贪恋之心。当然很多慢性病,条件许可,能住在适合你的温泉边去疗养,到是很不错的。总之东瀛现代的温泉,条件都很不错。价目也很低,宾馆、酒店更只是将其作为吸引客源的条件之一。尽管入浴要求看似严苛,其实也符合他们珍惜一切资源的节俭风尚,同时从卫生上看也更适应现代医学要求。值得学习的。
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之十四:东京印象
坦率的说,东京给我的印象很不好,远不如京都。或许会有人认为,我是带着某种倾向性,没作客观的评价。这在世界特大城市排名榜上,赫然在目的名城。竟被我说得如此不堪,是否太过?其实我说的是真话,这和目前旅游业的质量有关。可以说随便那个城市都有阴暗的角落,当然也有它光彩夺目的一面。能让游客看到什么,则是导游的事。从富士山麓到东京,只有一百多公里,且有高速路,不算太远。看到东京城后,是沿着铁路线在类似仓储和工业区中穿行。两旁的建筑物杂乱无章。只是从间隙中,可遥望东京那尖尖的,高高标志建筑物。大巴车把我们送到,一个类似公园广场的大平坝边沿。这大坝占地不小,至少用来修个小机场是足够了。一条宽大的公交道,从中将其分割成两部分。我们停车这边很规则、但却较稀疏的遍植松树,其下绿草茵茵。另一侧是广场格局,铺设的是日本寺庙常见的,制作枯山水用的灰白细石子。更远处有桥、有河、有山。远远地可见一、两座楼宇,隐藏在山坡上的绿荫之中,我想那就是浅草寺的庙宇吧。心中正想说,观音菩萨在日本的地位真高,排场还算大。却看见路标上明白的有中文标注“皇居前广场”。心里很不是味道,看来导游又更改了参观顺序,先到了皇居外苑的二重桥。既然是皇家御苑,审视的标准、角度必然就不同了。刚有的一丝好感,也就随之消散。停车的小广场中,有一尊已有百余年历史的铸造铜像。如真人大小,介绍上说,是日本古代有军神之威的著名的武将楠木正成。造型上和我们常见的很不一样,即像是埋头进击的突击士;又似正落荒而逃的败军将。尤其是绑在左肩的盾牌,典型的藏头缩尾忍者形象。或许这样更真实的还原了历史,但习惯了英雄人物那种,眉宇轩昂的三突出造型,猛然面对这种脸部都不太清楚的雕像,真还有点怪怪的感觉。加之这苑内的松林,过于稀松,仿佛为它们今后的成长留下了充分余地。现在连荫也遮不住,而且松枝作过专门修整,就像一团团圆不溜秋的艺伎发型。毫无苍松翠柏那种挺拔昂扬、遒劲豪迈的气魄。却极似矮矮的日本人,低眉顺眼的在那乖乖列队,静候主子的青睐。想想也是,骨子里本来就认为是天皇奴仆的臣民,从内到外,从人到环境,只能是这样的表现了。皇居是块禁地,被深濠幽池组成的护城河围绕。皇居正门前就是大名鼎鼎的二重桥,据说只是因护城河水深,旧桥又较低,便在桥上再搭了一座桥,故得此名。更因桥下濠深水平如镜,绿荫幽幽,桥洞倒影恰似一付墨镜,又获眼镜桥之称。目前皇居内部每年只开放两次,大部份地方均不对公众开放。游客不过对着守卫按几下快门,景观不管好孬,并非天然。地面的细石子很陷脚,行走中很不舒服,大家都无心多停留。更有知情者说,这里曾是鬼坝,在日本战败投降的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五日当天,在广播宣布投降令后,无数效忠天皇的军人、拒绝接受战败的事实,而在皇居外集体剖腹自杀。当然那场由他们发起的侵略战争,也让其自食其果,这皇居和御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曾受到美军轰炸摧毁。被美军占领后,改日本专制天皇制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仅只作为日本象征被保留。皇居御苑也从此开放成国民公园的一部分。目前看到的一切,只是原貌重建的。其后我们去了香火鼎盛、人流如织的浅草寺和寺前的商业街“仲见世”。类似各地庙会时期的棚摊区,有五花八门的小商品和多种便宜货。下午才到象征日本现代化的银座去逛街,在那熙熙攘攘的人潮中,我并未有太特别的感觉。虽然盛传它与巴黎的香榭丽舍大街、纽约的第五大街齐名,是世界三大繁华中心之一。若在国内改革开放之前,或许我要赞叹一下它的繁华。但现在连内地的很多大城市,都有了这样的形象地段。心中也没啥奇特的感觉,相反认为它街道窄了一些。但当听说它是通过不断地填海造地,才逐步形成今日之构架,到也为其不懈努力的坚毅精神所感动。我想只有从这个角度看,才能真正体现出银座的价值。幸好取消了到迪斯尼乐园参观的计划,不然时间根本没法安排。从秋叶原免税店出来,天色已近黄昏,等导游引我们进入歌舞伎町一条街时,天早黑了。这里聚集有电影院、酒吧、风俗店、夜总会、情人旅馆等。摆放很多明星免费宣传册,挂着一排排雏星靓照。尽管这里被称作“不眠之街”但并非是所谓的红灯区。歌舞伎实际上是艺术表演,由他的女角也如中国戏剧,由男子反串就可以证明。当然合法下的非法活动,在这样独特的气氛下肯定多,但那一个国家和地区又能例外呢?夜色中,我们离开东京城区,此行让我更清楚的体会到不管地域、民族、国家怎么不同,但凡有人存在的地方,人类向善向美的心愿是共同的;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一致的。
很抱歉,过站这组图说游记本来很有价值和意义,无奈图片占用空间太大,不得不在这里删除部分。请过站与大家见谅!过站可以尝试从其他空间链接的方式展示,能不占我们网站空间就好。:handshake admin 发表于 2012-7-28 14:3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很抱歉,过站这组图说游记本来很有价值和意义,无奈图片占用空间太大,不得不在这里删除部分。请过站与大家 ...
没关系,我签名内有博客地址。想看的自然可以链接过去。可以全部删去图片:handshake 扶桑掠影(图说东游记)之十五:雨散云游
飞机才缓缓退出停机坪。雨来了,刚开始像一颗颗小珍珠跳到舷窗上溃散。外面的景物开始模糊,仿若一场梦境。雨势转瞬加急,眩窗上流成一道道晶莹的小沟。真成了送行雨了,我想,这日本人的礼仪莫非也感染了气候?来时到大坂的关西机场恰是雨后,如迎客的洗尘雨。而我们停留旅行的一周,却天天晴好。未免太过客气。这时,我开始真的相信,这日本人是中华后裔的传言了。
羽田机场很忙碌,一架架飞机按规定间隔,依序时停时走,等候着上主跑道。这个时间太过长了一点。岛国的交通对外偏重航空,对旅游团队的进站程序和安检,他们做得很好,快捷、迅速、文明。总共加起来的时间,仍比在国内乘机所需时间略短。就在等待起飞的过程中,雨早已停了。国际航班,是一架能乘五百来人的大飞机。这样庞大的客机,我是第一次享用,心里略微有点忐忑,但已到这一步,也唯有豁出去安于天命了。腾飞前,我最后看了一下这片土地,从小对这个国家,我就没有好感。究毕我出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后的次年。从小接受的教育,使我对它有着深刻的敌意。我们这一代人对那场侵略战争,给祖国和人民带来的灾难,体会是太贴切了。亲眼看到过很多,来不及恢复的创伤和兽军留下的罪证。但凡是有血性的中国人,对日本鬼子能轻易释怀的,恐怕没有。不过从近代史中,又发现一个明确的事实,从中国反封建、反殖民的民族革命开始,一直到无产阶级革命的早期。都曾把日本作为一个海外的据点,来积蓄和支持国内革命斗争,并将其作为学习的对象。而且在战后的恢复中,它又最早成为东方的强国。是一种什么力量的支撑?总觉像是一个迷团。正因为此,当有条件和时间到处看看时,我把到日本的参观列为仅次于宝岛台湾之后的第一位。说实在的,尽管我以很挑剔的眼光,以怀有敌意的敏感心态,在这段短短的旅行期间,也感到无懈可击。在周围全是彬彬有礼,冷淡、客气、行止谦恭的主人面前,心里有火也发不出来,除非你是疯子,存心去自找麻烦。我想到了徐福带五百童男女,入东海为秦王,求长生药的传说。也记起了镜湖女侠喜着和服,并曾坦言:日本和服最接近汉唐服饰的原貌,具地道的汉唐遗风。特别是经过这几天的实地观察,更亲眼看到了他们,对中华文化和传统遗俗的保护,比我们自身还要看重。他们的古书自不必说,用的是汉字。就是现代的日本文字中,汉字也是其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听不懂日本话的人多,但要说看了日文介绍后,还根本不能明白其意的知识分子,恐怕很少。只要联想一下,至少二、三层本意,是能够获得的。再者中国人和日本人,从外貌上分得清吗?尤其是大家共同进入温泉的汤池后?基本上可以确认,他们也是炎黄的后人!不管传说是否属实,但却绝不可能是神话中,天照大神的传人。实质上就是大中华的孽子,不敢面对弑父、弑君的恶名,给自己找的借口。加之长期被困海岛,造成了极端的品性。由于国土小,资源匮乏,不但养成节俭、克己的美德。也是造成他们侵略性、进攻性的主要原因,扩张、掠夺便成了他们永恒的梦想。同时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其民族的单一性,对内抱团,具有强烈的群体意识。对外,则有很强的排斥性。他们生活上崇尚简略、喜欢洁净,工作上十分敬业、团体合作意识强。社会活动上,认的是团体、派别,遵纪守法、迷恋秩序。淡化意识形态上的争斗,却重视实利,偏好家族式管理。家族、集团、地区利益,往往胜过国家利益。他们的武士,忠于的是主人或派别,历史上为宗主推翻中央政权的武士都是英雄,不会有罪恶感的。他们似乎没伦理道德观念,重视的是个人面子,有极强的羞耻感,多情绪化和黩武精神。习惯服从、而不问是非道义,侵华战争中表现出的残暴,南京大屠杀等都是实例。他们没有罪恶感。也无心理压力,因为他自认是按照神的意图进行,一旦他自己魂归神社,便会一了百了,不必担心来生果报的。 以前曾在一篇文章中,看人一针见血的评论:“日本人最大的特征就是冷漠!对外国人、对本国人、甚至对自己都冷漠!现在我信了。说实在的,现在对普通的日本老百姓,看他们活得那么没有个性,我已经恨不起来。代之的感觉,是有点可怜这些像傀儡一样的乖娃娃。我想日本的管理者和老板们真是幸甚,难怪他们战后能很快恢复,并迅速实现工业化,再度成为区域中的强国,心结也因之解开了。“不给人添麻烦”这是日本人从小给孩子灌输的社会生活原则,反过来说也不想让别人给自己“添麻烦”。典型的各自打扫门前雪的生活理念。算一个较冷血的民族。而其盲从的特性,一旦被邪恶势力掌权,将是对世界和平的最大挑战!雨散云游,大鹏冲天而起。世界很宽,值得一游的地方太多,可能不会再来,但我心里没有一丝留恋也无遗憾。
扶桑掠影之十六-------余韵(附访日诗草)
访日归来,和好些友人谈到过日本问题,就中日关系,民族仇恨等等一系列问题的讨论。特别是近年资源大战升级,海疆纠纷骤起。中日间围绕以钓鱼岛的争夺逐步白热化!大有战争一触即发的趋势。这些本来离老百姓现实生活,非常遥远的话题,在媒体和网络的热炒下,居然也成了民间茶余酒后的谈料。甚至连当年的抵制日货的话题,也有人重新提起。激进者认为:中日间的一战,早迟难免。唯一的办法,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没把其打瘫、打痛、打服之前,它侵略扩张的野心不会消失。中庸一点的认为,要想真正得到安宁,富国强兵,提升实力,随时准备迎头痛击侵略者,才是最好的选择。我是赞成这种态度的。但经过此行,更有了些新的看法:我感觉时代不同了,在现代化战争的条件下,不管政客怎么挑动,传媒怎样煽风点火。全面的大战,很难暴发。认真说他们比我们更怕战争,特别是核大战。从地理位置看,东瀛生就是一个天然的导弹活靶子。事实上他在二战后期,早就已经被打瘫、打痛、打服过的了。只要他们不重新被一群疯子篡夺政权。就不可能作出这种类似自杀的行动。何况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构架,已经初步形成。真正的掠夺,不一定需要采取战争的手段。说得好听一点就是和平竞争,高科技和经济实力,才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这才是我此行获得的最大感悟。当然中日民族之间的敌意,短时间根本不可能消除。与其说是民众间的对立,不如说是政客的政治需要。究毕激化民族矛盾,是淡化国内矛盾,转移民众视线的灵丹妙药。最近跳得很起劲,要卖钓鱼岛的那什么太狼,不就得不到他本国政府的支持吗?扯得远了就此打住。并将收集在一起的访日诗草,排列于下:出行口号又是菜花时节丘山点缀金黄今岁春来偏晚夭桃迟未着装*异域东风传讯早樱长岛正香花事原无国界寻芳远走扶桑 香港机场印象:前面是大机场空旷平坦另几方能见耸立的远山这原是一块飞地中飞地就在赤鱲角前面的海湾*能听到世界上各种语言能见到五大洲各色容颜大家都只是匆匆的过客来到这通向天堂的驿站*有的是各色豪华的餐馆排列着各种整洁的商店配备有完善的生活设施靠文明秩序严谨的运转*人们靠微笑和手势交流阿拉伯数字能跨越国界 飞临日本先南后北总偏东,天宇沉沉夜色溶。大阪关西新雨后,血丹素帜一珠红。东大寺净土梵天听鹿鸣,香烟袅袅漾经声。红尘恩怨孽根断,佛国仙园赏早樱。奈良贵妃湖湖光塔影有余香,犹记当年采女妆。侍卫神龟今尚健,伸头摊脚浴春阳。 唐招提寺 一顆佛心不吝雙目失明一個信念甘历九死一生 *孽海六渡佛光普惠東瀛大千世界一个传说永恒 *青莲紫荻寄托濃濃鄉情圍屏山水來自異國知音 *中華走了個和尚扶桑多了尊佛像 致箕面山瀑布或许你近来有些消瘦心中的激情依然如旧袒露出天然的素面无华我喜欢你这本色的演奏*褪尽胭红粉涂的面具更显本源的生命活力永不停息的为生活歌唱岂是那任人狎弄的艺伎 富士山远眺乍惊你圣洁冷艳安详顶着尖尖的素帽沉默孤独谁信你曾经暴虐疯狂*温和的外貌慈悲若佛邪恶炽烈的内里蛮横无耻凄美中隐藏灭绝嫫母*十八番孽变得名不死*不惜掏空了内脏自大自高造就批凶残嗜血死士*谁一旦沉迷你的娇俏自当化身成拥戴你的樱花无悔的听命你的号召*从此后我怕看漫天飞舞的樱花我宁愿你只是梦中宁静的图画*富士山本名不死山,活火山之谓也。 游东瀛,仿汉俳形,得格律微诗一组:远观神户港湾塔 一个大花插东西碰撞的怪胎颠覆塔神话 大涌谷 岩裂沸泉出问谁在玩烟弄雾地球泄热毒 四合目写意 仿佛近巅峰看上下雪原陡坎回望山连山 观皇居感吟 平淡近自然孤独中秀出高贵简洁显尊严 夜题自由女神像
失去了亮光你是更黑的魔影我岂能上当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