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孤客 发表于 2012-4-14 15:57:23

【随笔交流】沈尹默《三弦》简析浅赏

沈尹默《三弦》简析浅赏三弦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谁家破大门里,半兜子绿茸茸细草,都浮若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附注:沈尹默在1918年创作了题目为《三弦》的散文诗,其是我国最早出现的散文诗之一,发表在1918年8月号的《新青年》杂志上(即第五卷第2号)。 (摘自《百度百科·三弦》http://baike.baidu.com/view/17398.htm)一、逐节分析浅赏:初读一遍,感觉从散文化的语言特点来看,这是一首用韵的散文诗。但新诗中散文化而且不用韵之自由诗多矣,若分行,不就“诗”了。(呵呵~~)当然,分行本身就能给读者更多些思考和想象的时间和空间。孤客喜欢每个分句一行的分法(如下)。且边读边感受——中午时候,火一样的太阳,没法去遮拦,让他直晒着长街上。静悄悄少人行路;只有悠悠风来,吹动路旁杨树。——本节类似于一些叙事文学尤其是小说开头常用的环境描写,其作用一般是渲染人物活动的背景了。如果按常用的抒情诗的意境论分析,出现了“太阳”、“长街”、“风”、“杨树”等意象。整体感觉:描绘了一幅夏天中午的城镇画面,给人的感觉是灼热、静默而沉闷的了。诗中虽然没有明确出现“我”之类的字眼,但从“火一样的”、“没法去遮拦”、“静悄悄”、“悠悠”等词语可见“我”的眼、耳、心是俱在的了。——增强了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和适度的含蓄性。且看下节。谁家破大门里,半兜子绿茸茸细草,都浮若闪闪的金光。旁边有一段低低土墙,挡住了个弹三弦的人,却不能隔断那三弦鼓荡的声浪。 ——这一节也是以描写手法为主了,联系上一节而言,视角(焦距)是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的了。由“破大门”可见是贫寒人家了;“兜子”大抵是口袋型的容器了,里面装着的“绿茸茸细草”是干什么的?我不知道,只是想起自己小时候经常到野外田间地头挖或到池塘里采的猪草。那么联系那个时代的许多贫苦百姓的生活境况,孤客估计有可能是人的食物吧。那又为什么是“浮若闪闪的金光”呢?——是生机?是生命?抑或是希望?总之,应当掺入了诗人一定的主观情感的了。接着镜头转到“破大门”“旁边”的“一段低低土墙”,因土墙所挡,不见弹三弦的人,而三弦的旋律在寂静而沉闷的空气中像波浪一般“鼓荡”着,“不能隔断”阻挡。那么,我觉得这里的“土墙”、“三弦”之“声浪”就很可能有弦外之音吧;联系前面以及社会背景,这幅画面可能就具有一定的象征义了。且看下节。门外坐着一个穿破衣裳的老年人,双手抱着头,他不声不响。——这一节很短,但像是一个特写镜头聚焦一个“老年人”。试看:他“穿破衣裳”坐在门外。那么,他是这“破大门”家的还是流浪的人呢?无论如何,显然是一个穷人的了。 那他“双手抱着头”“不声不响”,是为三弦所陶醉还是在想着其他的什么?这些问题,诗中没有告诉读者,读者如果有兴趣,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哪怕是不同的猜想。 二、总体试析:1、语言和形式:语言白而不俗,平实流畅;押韵,有自然而谐和的节奏。原文发表时,是按散文的形式分作了三段,那么,本文可以看作一首用韵的散文诗了。茅盾曾评论此诗:“比我们常见的分行写成长短一样的几行而且句末一字押韵的诗更‘诗些’”(《论初期的白话诗》,载《文学》第八卷第一期),——对此,笔者很赞同,——分行只是诗成其为诗的外在形式之一。 2、写法与内容:三个小节像一组流动的电影镜头,以意象构建画面,依次由远景到中景,再到近景之特写,共同构成一幅完整和画面。画中明显蕴涵着诗人的情感,却含而不露,有着朦胧的诗意美。3、主旨探究:诗中的意象较多,诗的抒情主人公藏而不露,接近一种纯客观的呈现,有点类似于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中所论的“无我之境”,因而显得越发含蓄。总之,是由三个分镜头共同构成了一幅朦胧的画面。我想,画面虽短,情节几无,但这何尝不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剪影或曰缩影呢?所谓“诗无达诂”,关于一些意象及整个画面的可能有的象征义,上文作了一定的简析和猜测,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些合乎情理的个性解读。——楚山孤客。2012年2月21日成稿;4月14日稍作修订。

admin 发表于 2012-5-15 14:16:51

提分享

楚山孤客 发表于 2012-5-15 18:44:19

回复 admin 的帖子

谢谢版主,问好先生!:handshake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随笔交流】沈尹默《三弦》简析浅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