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顾问黄中模教授主持重庆十一五社科重大项目:“钟云舫及《振振堂》集研究”面世!
按:本站晓曲站长及多位老师及同仁作品收入。原文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aeb6701015gef.html
联圣卓越巨著今日重刊问世
――向海内外读者荐介联圣《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从书
文/黄中模
重庆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重大项目:“钟云舫及《振振堂》集研究”成果:重庆师范大学黄中模教授与重庆大学敖依昌教授主编的《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共计十四卷、达400万字的两套从书,近期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于近期出版发行。
(一) 钟云舫简介。
历史文化名人、近代民主思想启蒙先躯、中国楹联圣人钟云舫(1847~1911)字祖芬。别号铁汉、又号铮铮居士。重庆江津人。他自幼资质聪敏,博闻强记,熟读史籍,酷烂九经。少有才名,青年时考秀才中第一名,成为廪生。后三赴乡试未中。事亲尽孝,侍奉相继得病的祖母与父亲,放弃功名。后以设馆授徒为业。从壮年时起,就以一双俊眼看世界,接受并传播西方科学文明,主张“统中西之学”而“灌输欧风”,宣传民主自由,响应民主派推翻封建、建立新社会的号召。晚年因反抗黑暗统治,支持群众武装起义和抗纳粮税的斗争,被当局拘禁,囚于成都狱中,不审不讯,长达三年。
浩劫育奇人,时势造英才。其光辉的一生,在反列强、反抗迫害的斗争中,完成了他从忠君报国的封建文人,到反抗封建统治、支持人民起义与民主革命的思想先驱的典型性格的转变,成为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成、融中西之学于一体的“联圣” 和近代杰出的文学作家。
钟云舫的思想、性格和经历,表现在他的遗著中。他工于撰联,平生创作楹联4000多副,经他于晚年整理编成《振振堂》集八卷。其中计有:联联四卷,收录对联1800多副(仅得其半)。诗歌两卷,选录有诗歌200多首。散文两卷,收录散文34篇。戏剧《招隐居》传奇两卷。这些著作于作者生前(1906年)初次出版后,风行于世,直至1937年,仍多次再版。其后其书近70多年间,由于各种原因从未再版过。
(二)钟云舫及其《振振堂》集研究课题与成果形式简介。
对钟云舫及其《振振堂》集的研究,经历了从民间分散自发、到有组织领导的政府行为的漫长过程。
从八十年代开始到新世纪初,是研究的起步阶段。其时仅有少数学者在在自发地进行这项工作,而且多限于对“天下第一长联”的宣传和注释。
1997年,由江津市政府举办了钟云舫诞辰150周年纪念大会。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楹联专家一致推举钟云舫为“联圣”。得到全国各地楹联学会和专家的爱戴和确认,在2003年至2005年,在民间曾举办过两次颇具规模的钟云舫学术研讨会。其后,于2006年初、引起了我市有关党政领导的重视。经市人大有关领导报经市委,由市委领导做出批示,进行大力支持和鼓励。重庆市人民政府社科规划办公室,将“钟云舫及其《振振堂》集研究”,列入了重庆市十一·五社科重大规划项目,拨给巨额资金扶持,由本市各高校文科的22名古典文学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同40余名中青年教师与研究生组成15个课题组,分别开展工作,在市社科联的具体领导下,获得四百万字出版的丰硕成果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将钟云舫的原著(包括《振振堂》集八卷与《招隐居》传奇两卷)进行校勘与注释,名为《钟云舫全集校注》丛书七卷(250万字)。其中分别为:
1、振振堂校注(一)――振振堂联稿上校注
2、振振堂校注(二)――振振堂联稿下校注
3、振振堂校注(三)――振振堂联稿续上校注
4、振振堂校注(四)――振振堂联稿续下校注
5、振振堂校注(五)――振振堂诗稿校注
6、振振堂校注(六)――振振堂文稿校注
7、钟云舫著《招隐居》传奇校注――附《火坑莲》校注
二、《钟云舫研究》丛书七卷(150万字),分别为:
《钟云舫研究》丛书七卷
1、钟云舫楹联研究
2、钟云舫诗歌研究
3、钟云舫散文研究
4、钟云舫评传
5、钟云舫“天下第一长联”集注与审美解析
6、钟云舫诗文选注
7、钟云舫研究论文集
以上研究钟云舫的两种丛书共十四本专著,近400万字,于近期已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
(三)成果创新的体现与价值
研究本课的难度较大。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珂在鉴定本课题时曾概括地说:钟云舫及其《振振堂》集与《招隐居》传奇共十卷已被埋没多年,对该课题研究存在以下困难:
一、原版本木刻字错漏校多,校勘困难。
二、作者学识渊博,广泛使事用典,考核不易。
三、作品涉及社会人物事件,记录太少,湮没无闻。
四、作者因社会文字狱束缚,用笔隐晦,文字艰深,不易读懂。
五、注释与研究,均无先例,属开创性工作。
六、作品文学体裁广泛,涉及诗歌、戏剧、散文、对联等多种文体。
七、作品的文学功能齐全,作者具有举子文人和才子文人的双重特点,作品具有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双重属性。
八、作者处在中国历史最动荡时期,也是中西文化对抗的特殊时期,作者的政治思想先进,作品的政治观念新奇。
经过课题组全体同仁五年的辛苦努力,完成了研究任务,上述成果从以下几个方面刷新了记录,有重要的价值:
1、广泛搜寻,求真创新,刷新了联圣著作版本的记录,为海内外读者了解与研究钟云舫提供了最佳版本,具有珍藏的价值。
钟云舫著作的木版及其藏书,在文化大革命中,在天井里烧了三天,荡然无存。经过多方搜求,课题组搜寻到他的《振振堂》集光绪32年、1927年及1936年的三种版本;其戏剧集《招隐居》传奇找到了1927年的翁和成版、及1954年阿英在他编辑的《鸦片战争文集》中收录的《招隐居》本。经过题题组反复研究、校勘、综合融合了各种版本之长,形成了这部七卷的《钟云舫全集校注》,可以说它是当前、既保存了原貌,又经过校勘、整理过的避免了原版因漏刻、误刻与错字的最为完善的版本。特别是将上海古籍出版社,在1954年出版的《招隐居》传奇中的作者署名为“落落居士”(即无名氏)的本子中的优点,融进1927年的版中,重新整理出版,既维护了联圣的著作权,又校然一新,具有珍藏的价值。联圣有知,当含笑于九泉之下了。
2、精校详释,证本求真,刷新了校勘与注释联圣著作的记录,从而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对原著的注释,是一项创新而艰巨工程。原著是集中西文化大成的经典性的作品,知识面广,且原版本木刻字错漏校多,校勘困难。文字艰深,用典使事密集而浩瀚,加以时过境迁,文献缺乏。从未有人对全集注释过。
但成果的可贵是注释不跳障碍、不回避困难,详实而扼要,求其本真而不牵强附会;引证经典而又做到通俗易懂;且能知人论世,能尽量将事与人置于一定的社会时代中加以考察,做到追本索源,还历史本真,难能可贵。很多时候为查证一个典故与字义,要花几天功夫,才能在书海中寻得结果,故普遍有手握烫手山芋之谈。如对《振振堂联稿》首篇《吊鲍武襄》的注释乃是如此。查鲍超并无武襄之名与谥号,经多方求索,才查到其命运与宋名将狄青有此谥号近似,联系起来方得详解。这类注释很多,而且颇费功力。这就为读者研究与学习提供了一部经过校注与整理的可信的全集,为其扫除了文字与典故障碍的读本,而且又将原繁体字改变为规范的简化字出版,这是当今最容易为向读者普及的版本,具有提高与普及相结合,易于传播。这将为世人对联圣著作的研究与继承,普及其崇高精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福建师大文学院博导王珂教授,在鉴定本成果时,称之:“具有高度的学术价值和现实的应用价值。”
3、高屋建瓴,深入论证,刷新了从理论上研究和论述联圣及其作品在内容上取得成就的记录,为联圣钟云舫著作的时代内涵及其历史意义,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论证,具有高度的理论价值和历史科学价值。
成果对钟云舫的诗文联戏进行综合研究与理论阐述几部专著,能高屋建瓴,立论鲜明,理论性强,引证充分,详略得当,可信可考,难能可贵。如论楹联诗文戏剧,能与时代发展密切联系,将作品反映的内容,与中国近代从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维新变法、庚子之变到辛亥革命前夕的时代主旋律,联系起来加以论述,重点突出了作品反帝反封建的主题思想内容,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一面镜子、从一个侧面展现了重庆近代历史和文化史,是读者不忘历史教训,与了解作品的历史时代意义,学习作者的崇高品质和爱国精神,提供可信的理论和事实依据。因而是对青年进行爱国教育的历史生活教科书。这就深入发掘了研究对象的历史内涵,增强了成果的学术价值。成果充分说明重庆不仅有下里巴人之歌,而且有以“联圣”作品为代表的、能表现中国近代历史进程和面貌的高雅文化,这就使成果既有刷新研究联圣作品历史的显著特色,具有历史认识意义和历史科学价值。
4、综合分柝,观澜索源,刷新了综合研究钟云舫作品审美成就和艺术价值的记录,成果深入发掘重庆本土卓越文学作家的精髓,并首次为之作传,为丰富巴渝文艺审美宝库填补空白,具有审美实用价值。
对“联圣”钟云舫的全部著作,进行艺术分析与研究,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成果在评论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同时,还注意对作品中的艺术成就进行审美理论阐述,如论其楹联则重点阐明其是楹联对称偶合审美规律的最高典范,详述其受尊为“联圣”的成功之路:在于既能集中国楹联艺术发展之大成,既能对楹联特有的马蹄韵律进行传承与创新;又能在逆境中关注社会的发展与人民疾苦,置身于社会与民众中,使其作品得益于生话,证明了现实生活是文艺源泉这一文学理论的正确性;在作品简介与“联圣”评传中,也做到将思想内容与审美艺术相结合进行研究与论述。特别是将其艺术成就与同时代的作家作品进行比较,充分证明了钟氏作品卓越的艺术成就,和应该享有的“联圣”的崇高地位,从而使成果突出了“联圣”作品的审美意义、艺术成就和应用价值。这将使成果在群众中得的进一步普及。这对繁荣文学创作、丰富重庆的“唱读讲传”活动的内容和促进旅游文化及经济事业的发展,均有较大的现实意义和艺术审美应用价值。
(四)成果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1、纠正历史误解,推出重庆文化新名片。在重庆古代文化史上,过去很难找出一位能与屈原、杜甫媲美的作家作品,故史有 “ 巴出将、蜀出相 ” 之说。现在发掘出钟云舫,被尊为“联圣”,是当今在重庆唯一能与“诗圣”杜甫媲美,并获得如此殊荣和巨大成就的作家,成为重庆的一张新的文化名片;这可说明巴渝文化不只是有下里巴人之歌、竹枝词和码头文化,而且有能与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杜甫相媲美的“联圣”钟云舫为代表的高雅文化。
正如有的知名教授赞扬本成果时说的;本成果为重庆打造了一张具有高雅内涵的新文化名片;这不仅为本地区的社科研究做出了典范,而且为外地的文学研究界和学者,更加重视、发掘和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如何研究地域文学及文化研究,提供了榜样。这说明:出版《钟云舫全集校注》与《钟云舫研究丛书》,是我市过去长期重视深入发掘巴渝文化的精髓,取得丰硕成果,有有刷新重庆文化不同寻常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2,符含保护文化遗产,进行合理利用的方针。在文物保护工作上,珍贵的图书是可移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它“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因此国务院在近期的《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中,指出对历史上的珍贵图书,要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钟云舫的《振振堂》集于1937年再版之后,就未曾再出版过。这次将整理、校勘、注释过的钟云舫全集及对其研究的成果集中出版问世,将充分发挥文化遗产中的珍贵图书的作用,在我市当前的唱读讲传,增强精气神,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构建和谐社会的活动中,将发挥一定的作用。这是成果出版的现实意义。
3、弘扬优秀文化传统、促进旅游文化建设。在当前提倡发展文化的工作中,有促进旅游文化建设和发展的现实意义。中国特有的楹联艺术,除保存在古籍中的书面文字外,最显著的是保存在大量的名山大川的旅游景点中。但由于其具有装饰艺术的审美直接性的审美特征,故凡新建旅游景观,也多用对朕进行装饰。故发展和繁荣楹联创作,具有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意义。联圣钟云舫的楹联,以其博大精深,故在进一步发掘巴渝文化精髓繁荣旅游文化的工作中,有借鉴作用。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历史上还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未被发掘。钟云舫全集的校注与研究丛书的出版问世,就为抢救更多的像联圣钟云舫那样亦被埋没的杰出作品、做出了样板,这也是成果的现实意义。
(五)成果取得成就的原因:
1、重庆直辖,联圣躬逢其时。钟云舫的著作,自1937年以后的战争因素,被人们遗忘之后,在50年代末,由于瑞典华人到江津寻求钟氏长联,才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到1988年,他的长联被江津刻成木匾悬挂在藏联阁中经历了三十年。这三十年中,仅限于对其“天下第一长联”的尊崇。
到了1978年,因江津召开纪念钟云舫诞生150周年,钟氏被全国楹联界尊为联圣之后,人们才开始对他的《振振堂》集加以重视和研究,但也仅限于民间。正是由于重庆直辖之后,在重庆经济繁荣发展的基础上,到了2006年,我市党政领导有了深入发掘巴渝文化精髓的,繁荣文化建设的宏大理想,才被列入重庆市十一五社科规划重大项目,由民间的、自发的、分散的研究,转变为有组织、有领导的政府行为,有人力、物力的保证。本丛书自2006年开始,至2011年基本结束,历时整整一个5年计划。市财政陆续划拨专项科研资金70万元,因此获得上述成绩,可以说本成果是直辖的产物。这是成果获得的时代根源。
2、乐于奉献,人文条件优厚。本课题有我市四所高等学校文科师生的优厚人文力量的介入,参加研究的古典文学专家学者及其硕士博士研究生60余人,组成了老中青三结合的科研队伍,开启了我市以自身之力,对重庆本土历史文化名人的系列研究、开掘了研究和建设巴渝文化的突破口,是集合科研力量集体攻克重大人文科研项目难关的成功实践,也是锻炼和培育年轻科研队伍的有益尝试。
特别是参加钟云舫及《振振堂》课题研究的全体专家学者,长期苦心探索,精益求精,追求科研成果的上品珍品极品。普遍作了反复修改,改稿堆积案头,竟至7易其稿;有的老专家承负颈椎疾病,有的患胆囊顽疾,有的在研究中摔伤病倒,都任劳任怨,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有的一丝不苟,不分白天黑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争创科学研究的典范,争创一流的科研成果,为钟云舫研究课题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和心血。这是以重庆人的精神力量为支撑的人文条件。
3、外界催生,各省市名家支持。钟云舫及《振振堂》课题研究,得到了有以北京原中国文联主席周巍峙与北京、上海、天津、湖南、四川、福建等省市的教授、作家与楹联专家的大力支持。得到了全国及其有关省市区的中国楹联学会各省市楹联学术团体的领导及行家的鼓舞。他们为中国楹联圣人钟云舫的诞生、为本果的出版,写了大量的研究文章,题了很多对研究与出版联圣钟云舫的著作及其成果的赞扬与肯定的题词,这都给本成果的形成与问世,起了催生和鼓舞作用。这是获得成果的社会环境因素。
一本发掘重庆历史文化的重大文献!重庆的专家学者为之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成果显著,令人敬佩!幸得老师赏鉴,收入拙作,倍感荣幸! 祝贺巨著重刊问世!祝贺各位老师的研究文章结集面世! “课题组搜寻到他的《振振堂》集光绪32年、2927年及1936年的三种版本”,2927年,是否有误? 桃园郎 发表于 2012-6-25 15: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课题组搜寻到他的《振振堂》集光绪32年、2927年及1936年的三种版本”,2927年,是否有误?
是哈,当是1927哈:handshake 致以祝贺! 祝贺晓曲站长作品录入! 金谷 发表于 2012-7-10 21:3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晓曲兄的论文:《古今身相许,雄才两依依--赏析联圣钟云舫诗〈洗马池怀古〉》刊在《钟云舫研究》丛书《钟 ...
谢谢金谷兄的赏鉴,使我受益匪浅。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