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3:48:55

格律体新诗称为自律体新诗更为恰当

      格律体新诗是相对格律体旧诗而言,而自律体自由的格律、音律以及韵律,不仅可以和旧体格律诗相别,也可以
和自由诗相提并论。我们不能因为自由诗的不成熟而否认它的存在。
      所以我想,不是有人反对黄淮老师的自律体的叫法吗,那就把格律体新诗称为自律体新诗,这样就可以说某某某的自由体诗,某某某的自律体诗。因为共律体只是一种格律的共律,音律没有限制,韵律也很宽松,所以也是一种自由的律体诗。
       至于三分法是指导格律体新诗的创作方法,是区分自由和格律的诗体的标准,也是很有意义和价值的。
2012.11.28

admin 发表于 2012-11-28 14:20:25

“自律体”作为诗体形式本身就是个伪命题,蔡老师对“自律体”三个字仅仅是一知半解。先要弄清诗歌体裁的实质,不能仅仅凭感觉认知。自律仅仅是对格律的自觉形式,而不是一种诗歌体裁。黄淮老师自己的“自律体”同样属于格律新诗,我们认同黄淮老师的格律新诗,而不认同“自律体”作为诗歌体式而已。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11-28 14:33:59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11-28 14:35:21

admin 发表于 2012-11-28 14:53:03

黄淮老师创作了不少优秀格律新诗,是值得大家学习和尊重的,不要误导大家(已有人这样误导)我们不认同“自律体”而认为我们否定黄淮老师为格律新诗做出的贡献!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4:57:13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在我看来,中国语言理解的范围很是广泛,自律也可以理解成自由的格律。
格律新诗只能和格律旧诗相区别,而自由诗得到了更多年轻人的喜爱,它已经势不可挡,为了和它并驾齐驱,自律诗的称谓更合适一些。

admin 发表于 2012-11-28 15:01:21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4:5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在我看来,中国语言理解的范围很是广泛,自律也可以理解成自由的格律。


当观点无法统一时,老师爱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吧,只要不要误导了我们的观点。

admin 发表于 2012-11-28 15:06:09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5:0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会有人黑白不辨的。


有些时候自己可能不觉得,但无形中确起到了负面效果。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5:06:32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大家都是成年人,不会有人黑白不辨的。
只是人们的思维方式、看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造成的差异而已。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5:12:11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在我看来,现在的人都是很聪明的。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5:38:17

本帖最后由 蔡德茹 于 2012-11-28 15:38 编辑

回复 孙逐明 的帖子

说真的,有时间时我很喜欢看老师的文章,也喜欢看老师和别人争辩时严谨的思维和犀利的言词。
但我并不是百分之百同意老师的观点,现在真的是没有时间,以后再和老师探讨交流,刚才看了一些,眼睛吃不消了。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11-28 15:39:45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5:41:19

回复 孙逐明 的帖子

有时间时,我先把老师的观点了解清楚再说。
最近不行。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11-28 15:43:08

蔡德茹 发表于 2012-11-28 16:12:08

回复 孙逐明 的帖子

在这个问题上,老师耗费了多少时间?少写多少理论文章?真的替老师可惜。
黄淮老师也一样,多创作诗多好。

孙逐明 发表于 2012-11-28 16:18:28

好问先声 发表于 2012-11-28 18:15:46

一首诗是发好还是不好,我们读起来自有感觉,那就是看他有没有一个好的内容和意境,我们对于 叫什么名称是不太注意的。

好问先声 发表于 2012-11-28 18:25:15

我很喜欢这首诗:
    重量
她把带血的头颅,
放在生命的天平上,
让所有苟活者,
都失去了----
重量。

当我们读了时,首先不去问是什么体裁,我现在也不知道它应当归为什么体裁,只觉得它好。

好问先声 发表于 2012-12-2 10:49:29

叫什么都不重要,只要写得好就是好诗,我们读一首诗的第一印象是好或不好,而不在于他是属于什么体裁,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格律体新诗称为自律体新诗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