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2-12-20 23:27:40

真情融乡土,诗文映霍山 ——读汪德国诗文选《撷英霍山》

真情融乡土,诗文映霍山
——读汪德国诗文选《撷英霍山》
为/晓曲


       2012年2月8日,一位网名叫林海雪狐的安徽文友注册到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站发表诗文。在后来的交流中,注意到他特别的勤奋,不断有“格律体新诗”新作贴出交流,3月16日便成为合格的格律体新诗诗人,并开设了网站个人格律体新诗专栏。
       后来知道他是来自安徽霍山的汪德国老师,中学高级教师,长期从事初中语文教学,后到教育办公室工作,并在中心校负责教研和宣传报道工作。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新闻通讯、诗歌、散文随笔、小品文、教学论文等一百多篇。他于2011年12月在网站同仁的推荐下开始学写格律体新诗,作品《老街》《春在天堂寨》便在2012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和《格律体新诗》杂志社组织的第二届“春季诗赛”中获得优秀奖。他的勤奋换来了在格律体新诗创作中的逐步成熟,不久又成为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版主,并出任《格律体新诗》杂志编委。
       笔者向来特敬重老师,当汪德国老师准备对他的作品结集出版并谦逊地征求笔者意见时,斗胆应允协助整理并写写阅读感受。下面我们就走进他的文字一起分享吧。
       从《撷英霍山》这本诗文集中,笔者深深感受到他对霍山山水与人文的深情歌赞,无不源于内心对霍山深切的爱。用他自己的话说,“出生在霍山,成长在霍山,工作在霍山。对霍山有着深深的敬意和挚爱”。其笔下的霍山美不胜收,景中有人、有情,而且至爱至深。在霍山,“无论是山还是水,都给人以无限的遐想、启迪和享受”,在他的笔下,“山热情,水好客,人醇厚”。

先说其文

       美哉霍山篇,所选景点,主要是围绕霍山周边的各座大小名山,如,白马尖、仙人冲、挂龙尖、六万寨、落儿岭、狮子山、美人山、南岳等。应该说这些山都是大别山系中的不同峰峦,要做到各具特色、不尽相同的描写,实属不易。好在汪德国老师写景笔法纯熟,词汇丰富,细致入微,因而生动贴切,引人入胜。尤其是写古今文人墨客都极尽笔力的天下名山——黄山(我知道黄山不在霍山,但霍山有小黄山“铜锣寨”),从不敢写,到敢于写,最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游黄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游黄山,可以去猥琐;登黄山,可以养浩气”,只有能为人师表兼具高贵品质的人才具有其心境。
       他多用比拟、夸张等手法,而且善用比喻,触景生情,生动形象。他写自然之景,景中有情,以传说与传奇故事,增添其灵动神秘色彩;景中有史,用史料、文迹,增加厚重文化底蕴。因而其笔下的霍山,神奇、秀美、迷人。而霍山的人文景观可以从《美丽霍山欢迎你》、《淠阳湖赋》、《源头活水哪里来》中窥见一斑,既彰显出了霍山自然之美的魅力,也再现了霍山随时代发展取得的令人赞许的实绩,及其新霍山新变化,新风貌。
笔者未到霍山,已充分领略到了霍山的奇景、异观,对霍山的美一览无余,大有放下琐事,打马而去分享的急切之情。
       放眼风物篇,有关注国家的“大”感受,表达其“家国”情怀;有对人生的禅悟;有对社会现象的认知、反思;也有对友情、亲情的感悟的小我情怀,把自我对人生的健康、乐观感悟融于其中。歌颂真、善、美,摒弃假、恶、丑。大多笔不华丽,但推心置腹,报以诲人不倦之心,读之大受裨益。
       师教随感篇,作为一名教师与教育工作者,以开阔的视野对教育的关注,是其职业的本能与需要。从这些篇目的名字《风物长宜放眼量》、《繁茂方知是根深》、《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说开去》、《三段式教学:抓住有效教学的三个点》、《青少年成长需要健康软环境》、《又是一年揭榜时》、《教师聘任之我见》、《三条线作战苦坏了我们的孩子们》、《<师德条例>不应保姆化》、《“挪窝”故事带给我们的是什么》、《一朵奇葩一首歌》足以看出其视野的宽度与广度。通过对教师职业的客观认识,用人方式的审视,教学方法的探索,青少年培养,升学的态度,对霍山教育现状、发展与展望,考察学习优秀教育模式的借鉴与思考,尊重教育带给霍山的发展变化等方面的揭示与剖析,教师读之有借鉴、学生读之受教育、家长读之有启发。
      闲情逸致篇,是其放松心境的休闲文字,通过自己旅游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对不良风气的警醒,以及对民俗文化的思考,从团队意识角度,写出了人应该具有的高尚情操与修养。

再说其诗

       这些年来,因笔者对诗歌的热爱,一直关注并参与中国新诗的诗体建设,提倡新诗格律,探索建立格律体新诗规范。协同诗学同仁创办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及其诗学刊物《格律体新诗》诗刊。格律体新诗这一名称的确立始于2005年,其前身为著名诗人何其芳提出的现代格律诗,诞生于上世纪初以著名诗人闻一多为旗帜的“新月派”的新诗格律探索。格律体新诗在此基础上,已建立起现阶段基本统一的新诗格律规范,即符合“音步节奏的对称性和押韵的规律性”这一总原则及其具体的新诗格律要素规范,供认同这一规范的诗学同仁创作实践。
       汪德国老师以其格律体新诗作品进入我的视野,自然我更希望从其诗歌中寻找认识与感受。从这本集子中的诗歌归类就知道,他创作的诗歌体裁已包括格律体新诗、古典诗词、韵式新诗和微型诗四种形式,这在现阶段中国常见的诗歌体式中只缺少自由新诗和散文诗。这些诗歌的特点都突出了一个“韵”字,且具有用韵的规律性。就其原因,汪德国老师告诉我,在学习格律体新诗之前,他主要是写作古典诗词,难怪有其熟练的韵律基础。这对于学习讲求押韵规律的格律体新诗来说,自然不会走弯路。这从他初学格律体新诗不久就能写出完全符合格律体新诗规范的作品就能印证。
       格律体新诗对于中国新诗来说如同初生的婴儿,自然还不成熟,尤其在无韵自由新诗几乎一统天下的今天,不少习惯自由诗的人都只能用自由新诗的惯有思想来审视格律体新诗,有人藉此贬损格律体新诗为直白、肤浅,很少从用简洁的语言去表达深刻的主题角度看待、理解格律体新诗。说更直接些,诗歌发展到各种诗歌体裁百花齐放的今天,除了诗歌共性的审美因素外,不同的诗歌体裁有其不尽相同的审美思想。格律体新诗的审美思想就是在符合格律体新诗格律规范的前提下,用简洁有力的语言,通过鲜活灵动的意象,营造优美的意境,表达自然流畅的主题,力图简洁而不简单。当然,读者应该明白,任何诗歌体裁,或者任何诗人,不管他理论有多深、名气有多大,都不可能使每首作品都能达到同一审美高度,汪德国老师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同时,不同的读者,因其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同一首作品也有不同的感受。对于格律体新诗来说,一首符合格律规范的作品,只要能带给我们自然流畅的意蕴,至少也是一首合格的作品。至于深刻、厚重与否,则是要结合不同的题材与作者自身的创作水平而论了。
       汪德国老师学习格律体新诗创作不久,能达到现有的程度,是令笔者惊喜与赞赏的!他创作的《人字歌》发到网站后,引起了我的特别关注,当即做了这样的点评:“此作立意高远,通过对“人”字的不同情形的解读与剖析,中华民族的“为人”精髓跃然其间。生动形象,气度不凡!赞!朋友能够采用单节如此复杂的参差对称形式,且音步对称熟练,令人欣喜与称赞!能熟练到这个程度,格律体新诗的其他形式当能灵活自如了,期待更多的佳作分享!”。当前格律体新诗基本统一的三种外在形式,即整齐对称式、参差对称式和复合式,诗选中应有尽有。而且,汪德国老师已能针对不同的主题,灵活运用不同的形式,较好地表达其丰富多彩的诗意情怀。
       收入这本诗文集中的作品,从内容上看,更多的是对其家乡美丽霍山的热爱与歌赞。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牵动着他挚爱的心,霍山给了他诗意人生,他用诗歌带着霍山飞翔!
       当然,汪德国老师的诗和文都还有值得锤炼的地方。就其散文来说,有些作品文学性还不足,重在对故事的“讲”与“述”上;诗歌作品,有的语言还不圆润,缺少力度。但瑕不掩瑜,读他的诗文,除能带给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启人心智,陶冶情操。我分明的感到,正值老师创作的“第二春”,希望老师有更多,更精彩的作品以飨读者!

2012-12-20于成都桂湖居

admin 发表于 2012-12-23 21:57:57

本文有关诗歌审美的思想,希望能带给大家启发。

红衣书生 发表于 2012-12-25 18:03:29

林海雪狐 发表于 2012-12-26 19:47:31

回复 红衣书生 的帖子

谢谢红衣老乡,新年快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真情融乡土,诗文映霍山 ——读汪德国诗文选《撷英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