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3-7-25 15:50:33

丁鲁:中国新诗格律问题(增订稿)序言第六节

中国新诗格律问题(增订稿)序 言六、 端正我们的学风  市场因素的入侵,给了我们的学术部门、特别是人文学科以极为不利的影响。在许多情况下,学术失去了它求真务实的纯洁品质。这里不可能列举有关的一切现象,只谈谈我接触到的一些事。  什么是学术研究?学术就是实实在在的道理,研究就是踏踏实实地探索——既不能搞假的,也不能搞空的。  喜欢提大口号,在文革的时候最流行,现在仍旧时常有所表现。至于文章和著作中谈些尽人皆知的道理却不解决实际问题,就更常见了。这些都属于“空”。但现在只要能搞到钱,就能让文字付诸纸墨,让口号广为宣扬,而且都可以算作“成果”。有了成果,又可以继续得到经费,以及更多的东西。我看这是一种恶性循环。  一种学术观点的成熟,除了长期的深入研究之外,还需要讨论,辩论,论争,甚至论战。而我们现在的学术讨论会极少有真正的讨论,一般不过是各说各的话。观点不同也罢,彼此看法矛盾也罢,不仅各人都算有成果,而且都算是某某会议或某某团体的成果,甚至都算是某某派,似乎形成一个学派是不需要指导思想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江湖,能产生真正的理论?——我很怀疑。  在这些现象后面,都可以看到一种急功近利的目的,于我国学术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更有甚者,在一股潮流兴起的时候,有些朋友急于抢占制高点,力图确定某种历史地位。但历史的定位属于历史;当时的热闹,是起不到多少作用的。  从以上这些不扎实的现象中,自然到处都可以看到“假”的影子。此外也还有更明目张胆的“假”。比如发表某方面的专著,居然连一些最基本的常识也不知道,出现大面积的错误论述。这不是误导年轻人吗!  还有些搞史的朋友,也急于肯定现实。比如有的朋友说现在是格律诗的第三次浪潮,我想似乎也可以算吧;但认为这个浪潮有多么高,甚至连代表作都有了,那它还怎么继续发展?实际上,当前不过是这个浪潮的初始阶段,局面还比较混乱,各种说法都有,谁对谁错还没有定论。搞史的人,对有关问题必须首先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在尘埃落定之后,史家用公认的看法去写史,才容易达到公允。尘埃落定之前写史而能流传久远的,本身就不仅是对历史的总结,而且是对历史的推动,那就更难,更需要对有关问题有自己的一套看法了。  既然是“史”,主要就应该属于过去,总要和所写的时代保持一点距离,才看得比较清楚。对当代的东西,可以收集整理一点材料,写些个别问题的著作,当然也不是不可以写史,但评论要更加慎重,不要受到江湖意识和各种人际关系的影响。有的事件,我是亲身经历过的。看到某些没有经历过的朋友写的评论,觉得畸轻畸重,把握得相当不准确。当一切“当代”成为历史的时候,这些当代史本身也将成为历史,那时它们还能立得住么?有些可以,有些就叫人觉得很“悬”。  有关学风的问题还多,这里就不可能进一步讨论了。  “五四”运动快一百周年了。对于中国的白话诗歌来说,这一百年真的就只是一个序幕。让我们群策群力,为下一百年中国诗歌的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吧!

admin 发表于 2013-7-27 19:30:02

丁鲁先生是一位严谨的学者,能够更有高度和宽度地审视问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丁鲁:中国新诗格律问题(增订稿)序言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