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内在音乐美之批判/孙则鸣
[转]内在音乐美之批判/孙则鸣相关搜索: 孙则鸣, 音乐, 批判内在音乐美之批判
孙则鸣
内在音乐美之批判
按:这是我正在写的一篇长文《新诗格律理论若干原则性问题简论》里的一个小节,抽出来发表。
惯写自由诗的人,反对新诗格律化的最大口实,就是自由诗已经有了所谓最高境界的内在的音乐美,何须外在音乐美来束缚思想呢?
内在音乐美论的始作俑者是郭沫若,早在五四时代他就在《学诗三扎》里说:“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并不是甚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 弱长短,宫商徵羽;也并不是甚么双声叠韵,甚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
韵律一词含义比较模糊,有时指押韵,更多的情况下相当于广义的旋律,即节奏、旋律和韵式的综合体。其它的所谓的内在旋律、内在节奏,大抵和“内在韵律”相当,都是指内在音乐美。
当代诗人学者朱多锦于《现代诗最后的形式》一文里,在感叹现代诗歌形式的缺失之后,干脆声称:“那么,中国现代诗的形式到底是什么呢?新诗和“歌”分离后,中国现代诗的形式应归于音乐。……诗的语言是否可‘到音乐’(旋律)为止呢?”〔注6〕对于“旋律”,朱先生解释说是诗歌“所表现或所渲染的情绪、情感的消涨” 〔注7〕。
朱先生所诠释的诗歌“旋律”,正是郭沫若的“内在韵律”的翻版。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当诗和‘歌’分离,其形式依归了旋律,这时的形式的确应称之诗的‘内在律’,因为这种形式已不那么外显。但是有其内必有其外,即其内在的旋律美必溢于其外,这种外在美主要是一种和谐美,由此也就给人以音乐感。正如一颗苹果,只要熟了其‘内在’果肉也就或红了或黄了其‘外在’果皮。我们读一首好的现代诗,会立刻同时感觉其内外俱在形式美。”〔注8〕
类似的说法,长期以来在诗歌界泛滥成灾。
外在音乐美是否束缚思想姑且不说,世界上真有“内在音乐美”的存在吗?
从各种内在音乐美的说法来看,内在韵律、内在旋律、内在节奏等等说法,无非是指诗歌内容中能感染读者的“情绪的波动”之类的内在因素。
应当肯定,“情绪的波动”在诗歌里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它是诗歌旋律的灵魂;没有“情绪的波动”,任何诗律都是废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情绪的波动”就等价于“内在音乐美”。
其一,把“情绪的波动”说成是“内在韵律”、“内在旋律”、“内在节奏”,仅仅是一种比喻,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节奏旋律美。
其二,“情绪的波动”绝不是诗歌独有的专利品,它是任何文艺作品的共性,那一种文体的作品不是通过“情绪的波动”来打动读者和听众的呢?
也就是说“情绪的波动”是任何文艺形式的艺术美的灵魂;“情绪的波动”附着于不同的躯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美感。
“情绪的波动”附着于戏剧的时候,就是“戏剧冲突美”,附着于小说的时候,就是“小说情节跌宕美”,附着于散文的时候,就是“形散神聚的抒情美”……
上述这些美,能说都是诗歌所独有的真正意义的“音乐旋律美”吗?
其三,也不是任何诗歌作品有了“情绪的波动”,就变成了真正意义的“音乐旋律美”。
须知,真正意义的音乐旋律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必须是内在的“情绪的波动”和外在的特点鲜明的节奏型、抑扬起伏的声调线或语调线相结合,还要通过韵式的串联组合成有机的整体,这才能成为悦耳动听、打动读者听众的诗歌旋律美。
这正如“感情的波动”也是音乐的灵魂一样;“感情的波动”若不和音乐的应有的节奏、调式之类的形式外壳相结合,也只可能是一堆感人的音响〔如人在激动时的欢呼呐喊或悲伤呻吟〕,绝不是音乐。
反过来说,诗歌外在的音乐美形式,若不和内在的“情绪波动”相结合〔如中医的“汤头歌诀”〕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诗歌的“音乐旋律美”。
世界上绝对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内在音乐美。
把所谓“内在节奏旋律”当成诗歌有别于其它文体的独有形式,是一种误解和无知;
认为诗歌“内在节奏旋律”比外在音乐美更高级、更本质的观点,是误解和无知导致的妄自尊大。
至于说“现代诗最后的形式”就是“内在的旋律”即“内在感情的波动”,竟然把形式和内容完全等同起来,连起码的逻辑都置之脑后了。如果只要内容里有了“感情的波动”,诗歌的所谓最后形式也就形成了,其实质不就是诗歌无需任何特定形式吗?
毋庸讳言,缺乏诗歌音乐美的优秀自由体新诗,也能打动读者,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它可取的艺术特色,但并不等价于它就具备了什么“内在音乐美”;若一定要把什么子虚乌有的“内在音乐美”为自己贴金,其实是一种气馁的表现。为什么写自由诗的就不敢声称自己不在乎音乐美的丧失呢?难道不正是底气不足在作怪吗?
内在音乐美论可以休矣!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