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某些人恶搞鲁奖诗人周啸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
网络某些人恶搞鲁奖诗人周啸天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审美取向文/晓曲笔者曾在2008年诗人赵丽华“梨花体”事件中写过拙文《恶搞诗人赵丽华呼唤构建中国新诗的审美共识》,并在网络引起较大反响,引导了部分网民与诗学同仁对新诗审美的再思考。不久前获得鲁奖的新诗诗人车延高也被网络无奈地恶搞贬损为只会“羔羊体”。如今,设立鲁奖以来第一位以传统诗词形式获得此殊荣的川大传统诗词研究专家周啸天,竟然有了同样被恶搞的“遭遇”!更有冠以“啸天体”或者谓之“打油诗”“新闻诗”等,并遭以往同样的模式在网络被排山倒海地跟风炒作,还不乏谩骂。更有甚者极尽能事责问“鲁奖怎么了?”,大有只有自己得了鲁奖才是公平、正道、无可厚非。如今的网络,任何人都可以毫无遮拦地放开喉咙吼几句,就是著名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大有人非议,笔者倒是要问“这些国人怎么了?”。一方面,在这个网络恶搞泛滥成灾的年代,少数人或以精英自诩者,似乎在通过网络恶搞卖命地获得话语权、存在感,多数人则是不折不扣的“浮躁”心理,惯于“发杂音“与“瞎起哄”,这似乎是网络这种特殊的环境表达方式给予他们的无限权利,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得到,起哄一阵子自然会沉寂下来。另一方,冷静下来思考,几次大的恶搞事件,似乎也产生了某些积极的作用,比如,被恶搞者因此而更加成名,“遭遇”无意中变成了“待遇”;再则,浮躁跟风者不是呛水就是淹死,终无声气;而那些自诩的少数精英呢,落得自讨没趣。唯有智者因拥有独立的主见,具有全面、客观地明辨是非的能力,能在冷静中获取额外的收益。 我们不妨来分析,周啸天传统诗词获得鲁奖给予了什么样的审美收益吧。一、将传统诗词纳入鲁奖,必然会进一步惠及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利在千秋。 鲁奖是几乎包罗各种主要文学体裁门类的一个综合性奖项,普遍认为是仅次于矛盾文学奖的极具影响力的全国性文学大奖。这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获得鲁奖当然是一项崇高的荣誉,自然十分看重。可笔者通过网络阅读才了解到,这项殊荣对于传统诗词来说,仅仅从上届才给予了名额,而又鉴于上届参与者甚少而遗憾地空缺了。笔者想说的是,传统诗词创作者一向众多,且作品颇丰,上届为何参与者少?这一定是相关申报环节认识不足,或重视不够,或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局面造成的。 先不说谁能获得这样的奖项,仅仅就鲁奖开始关注传统诗词,至少说明两点,一是近年来传统诗词复兴,创作传统诗词的人数已不亚于其他任何文学体裁了,设立鲁奖顺理成章;二是弘扬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已成为当代中国人的重要使命,特别是“十八大”提出了“文化强国”的重要思想,将传统诗词纳入鲁奖来推动文化建设,当是时代的需要,利在千秋。这对于传统诗词界来说,无疑是一份莫大的红利。 笔者以为,任何文学奖项,包括鲁奖,仅仅是对优胜者的认同与奖励。对于一个文学门类,获奖者始终名额有限,而现实中有着同等文学成就,或者有着更高文学成就者也许远远不止几位甚至几十位,不管谁有能力获得这份红利,都是可喜可贺的,自然也是幸运的,无可厚非。就像本届传统诗词鲁奖获得者周啸天先生在获得鲁奖后回答其感受时说的那样,这对他来说就是“又一个馅儿饼砸在了自己头上”,淡然而坦然,这让那些诋毁者自觉没趣。二、周啸天传统诗词获得鲁奖传递既意想不到又在情理之中的审美取向。 为什么这样说呢?传统诗词从诗经、乐府、辞赋,到唐诗宋词元曲,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笔者前面已经提到,当今中国写传统诗词者人数众多,且门派林立。有只认同严格按照唐宋诗词格律的,有只认同继承古典诗词格律句法而采用现代语言风格的,有只认同今人不应拘泥于古典风格而喜古韵今声;有只认同旧韵的,有只认同中华新韵的;有不认同新旧韵可以混用的,也有认同新旧韵可以混用的;就是韵书也有只认同该韵书而否定其他的,甚至还有只认同某个派别真传才是正统的等等不一而足。 笔者并不认为这是传统诗词内部的混乱,恰恰是在继承传统诗词的百花齐放,每一种花朵也自然有其鲜艳夺目的光华所在。有人热爱玫瑰,有人喜欢牡丹,有人喜欢红梅,有人喜欢桃花。面对传统诗词界这样的一种生态,谁获得鲁奖都会有不同的声音。因此,周啸天先生获得鲁奖既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又在情理之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一步审视。1、鲁奖并未局限于传统诗词的某一种体式 笔者了解到,鲁奖给传统诗词类设立奖项,并非限定了古典诗词的某一具体形式,这恰恰是鲁奖对传统诗词设立奖项的高明处,也体现出这类综合性奖项设立的专业性,这给予了不同传统诗词形式同等的机会。有人断章取义地讥周啸天诗词为“打油诗”,殊不知“打油诗”的历史颇久,鲁迅还写过“打油诗”呢!很多场合“打油诗”是不折不扣的生活调料品,甚至是反讽的文字匕首。何况网络批判的周啸天诗歌与“打油诗”根本沾不上边,远胜于“打油诗”的内涵。页有人批周啸天诗词为“新闻诗”,殊不知“新闻诗”最早可以追溯到诗经,而诗圣杜甫则是典型的“新闻诗”大家,想必他的《三吏》《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大凡读了点儿书的人都熟知吧,这可是典型的新闻诗呢。少数对传统诗词一知半解者,煞有其事地就周啸天诗词的“平仄格律”进行批判,而周啸天教授作为研究传统诗词的专家,著有《唐诗鉴赏》等诸多古典诗词著述,不可谓不懂古典诗词的平仄格律。事实上,古典格律诗词对于出现格律害意时,个别出律也是允许的(请不要瞎批笔者不懂格律还有拗救之类)。你可以动不动批笔者被所谓的“砖家”头衔吓倒,或迷信于专家,我只能提醒这类人不要动不动就“半灌水”(请原谅毛主席也在文章中用过这词,笔者不是刻意骂人)。讥周啸天诗歌林林总总不少,几乎都是站在各自利益立场,面对不同质疑的回应,周啸天教授说“留点口水养牙齿”。是的,笔者也奉劝那些讥讽者,也请留点口水养牙齿,专心写作,说不定下次鲁奖的馅儿饼就砸到你的头上了,因为鲁奖对传统诗词并没有局限于必须每首符合平仄格律这一死板要求。2、周啸天诗词的语言形式,用古而不泥古 今人写传统诗词,常常犯泥古的毛病。有的人是明知泥古而故意为之,认为这样才有“古人”的范儿,才显得自己功底深,这才是真正的想装学究的“砖家”。笔者奉劝持这类观点的人,你已回不到古代去。想玩儿“穿越”吧,等同于跟着“哄小儿科”的电影去犯傻,搞搞笑而已。时代在发展,诗词形式与语言都必将与时俱进地丰富与完善。将新时代的语言入诗,本身最能体现出我们的时代特征。 试看周啸天传统诗词语言的时代性,只要他的诗情需要,他就能把现代语言信手拈来,比如驾校、白领、港澳、蘑菇云、两弹元勋、老爸、阿扁、楼盘、冰柜、年终奖、洗脚、超女、快女、粉丝等等不一而足。而不像某些泥古者,明明是写首都,却要用帝京、帝都,仿佛还没有从封建时代活过来似的;明明是喝五粮液,生拉活扯用浊酒,不然就没有古味儿;明明已到二十一世纪,偏偏用词回到汉唐去。想来,大概他们是专为写给古人醒来后看的吧。3、周啸天诗词的意蕴内涵,贴近生活,抒写时代 周啸天诗词语言的现代性决定了其诗词内容必然贴近生活,抒写时代,必然与现实生活融为一体。应该说任何题材都可以入诗,对于一个诗人来说,除了偶有写一些应时应景之作外,大多会抒写触动了自己灵魂的人物或事件。这些人物或事件往往产生了阶段性或普遍性的记忆,甚至成为这个时期的缩影,往往也成了文学艺术共同关注的焦点,以供后来者亦或后世,从这些人物或事件中,或继承其优良,或批判其诟病,或成为后世的一面镜子。这样的人物或事件,今人喜闻乐见,后人得已见今,这才能够充分体现出文学艺术的现实意义。周啸天的诗词正是蕴含了这样的内涵,而且丰富多彩。如周啸天诗词中的人物邓稼先、杨振宁、成龙、王蒙、张国荣、黄英,陈晓旭、文强等等,甚至包括国外的卢武铉、萨达姆等等,这些人物都是当年持续轰动,银屏前尽人皆知的。而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其影响深远的事件,这些人物所引起的事件,或者因事件而产生的人物,既是当时茶余饭后的谈资,也必然成为后世的的焦点,为后人所品评。再如周啸天诗词中的重大事件,包括印尼海啸、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等,惊天地,动鬼神,无不让你的灵魂与他的灵魂一起震撼。因了这些人物或事件,周啸天诗词也必然成为传世的载体之一,而受到历史的尊重。 当然,诗词创作不反对写过往,写历史,写儿女情长,写风花雪月,只是这样的作品如果不嫁接到生活中去,或者仅仅成为个人的小我情怀,必然失去其存在的价值,除非你自己能成为惊动后世的风云人物。4、周啸天诗词的思想情感,积极健康,并具有责任担当 我们说文学艺术的思想情感要积极健康,要有责任担当,这是时代正能量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周啸天作为大学教授,教化一方,他诗词中反应人物事件的角度和他再现社会事件中的人文情怀,都深深地体现出了这样的担当与使命。诗言志,文载道,读周啸天诗词自然能领悟出其为人师表的真谛。三、网络恶搞周啸天传统诗词呈现出的反作用力使我们获得仍需普及传统诗词审美取向的启示。 一般说来,一种正能量的事件大家总会旗帜鲜明地正面支持,使其朝着正的方向发挥积极作用。然而随着近年西方思潮的恶意影响,特别是有了不受限制的网络发表平台后,不管是正能量负能量的事件,总有一批人恶意跟风。他们往往不分青红皂白,或者带着恶意的目的行驶自己所谓的语言权利,甚至打着自由、人权的旗号裹挟舆论,这往往使正面影响成了负面影响,也大有把负面影响搞成正面影响的不良动机。恶搞周啸天传统诗词,或多或少就裹挟了这样的因素。因此,有必要让恶搞掀起的反作用力转化形成正能量的推动力。 前面的分析已能看出,恶搞周啸天诗词主要归结为一大批的网络盲从,一方面他们根本就不了解周啸天传统诗词及其理论;另一方面他们可能连传统诗词的门类都不懂就在人云亦云的跟风,当然也就更不明白鲁奖并没有限制只评选严格的格律体诗词了。因此,冷静下来,这样的恶搞反而形成了一股反作用力,可以促使恶搞者去对古典诗词补补课,去理清传统诗词形式及其不同的审美取向。同时,也给鲁奖评委们一个启示,今后传统诗词的鲁奖评选,是否可以考虑限制某一类别呢?果如此,势必遭受没有纳入评选类别的谩骂了。或者给出一个统一的审美标准,好让那些迫切希望获得鲁奖者依葫芦画瓢呢!显然,这不可能,并不是谁想当然怎样就能怎样的。应当正视,传统诗词的不同体式仅仅是一个表达思想情感的载体,推进包容传统诗词不同体式并存共荣才是正确审美取向。 同时,诗词界应大力提倡用古而不泥古,贴近生活,抒写时代,积极健康而有责任担当的传统诗词文风,并使之成为诗词创作的发展方向。笔者接触到诗词届不少同仁都提倡诗词创作应反对泥古的风气,这就是诗词创作的正能量,只有共同用力反对泥古,才能抒写贴近生活的鲜活时代风貌。周啸天诗词获得鲁奖已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 2014-8于成都 本帖最后由 十八爷 于 2014-8-30 11:57 编辑
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顶晓曲老师。
“无不让你的灵活与他的灵魂一起震撼。 2014-9于成都”可能打字有误。 十八爷 发表于 2014-8-30 11:5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观点明确,分析透彻,很有说服力,顶晓曲老师。
“无不让你的灵活与他的灵魂一起震撼。 2014-9于成 ...
:handshake谢谢兄指正,已修订 大度! 本帖最后由 牧槿 于 2015-6-5 17:19 编辑
我对这种观点并非是特别赞同,自幼学诗词也有五六年了,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五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我对古诗词该何去何从多多少少有一些看法了。古典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是不能丢的,作为我们年轻的一代,就更应该把它发扬光大.而这种发扬是什么呢?是一种辩证的否定观,否定一种不太好的部分,先破后立。在先破后立这一点上,周啸天前辈为我们开了一个不太好的头,旗开不胜。矛盾的焦点就是诗词里的口水话。比如驾校、白领、港澳、蘑菇云、两弹元勋、老爸、阿扁、楼盘、冰柜、年终奖、洗脚、超女、快女、粉丝等等不一而足。作为年轻的一代,我们有我们的想法,至少我觉得在诗词中加上口水话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不赞成口水话不是因为我们泥古,只是因为我们对文艺有了更苛刻的要求,做文艺写诗必须字字珠玑,字字推敲,有碍观瞻的就不能在诗里出现,这也是对诗词语言的高标准。现代社会,欣欣向荣,现代语言,层出不穷,时代在发展,但我们并不是为了迎合时代而去改变诗词的韵味(至少我认为在诗词中广泛用现代语言是破坏了诗词几百年积攒下来的韵味的),我觉得诗词作为一种有韵味的事物,应该去引领时代,而非像周前辈那样迎合时代。让诗词更有韵味,让时代泛起一种风尚,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发扬古典诗词,年轻人的看法认为应该改韵,而非该现代语言。从上古到唐宋明清,韵书是不断变更了的,在现代人的吐音习惯的基础上,我们现代中国人应该有一本自己的真正的韵书,这本韵书是要在《中华新韵》和《诗韵新编》的基础上不断改进得成的。现代的韵已经在很多歌曲中有所体现,一些韵部在悄然改变,只是没人去整理归纳这些规律。而现代应该改的是如何有属于现代的符合音律的韵,而非只是把现代语言加入诗词便可草草了事。在这里并不想探究周前辈的名和实,只想作为一个年轻人发表下观点。小辈之言,让大家见笑了,请多包涵。 牧槿 发表于 2015-6-5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对这种观点并非是特别赞同,自幼学诗词也有五六年了,对一个年轻人来说,五六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我对 ...
有自己的观点是好事,关于对周诗的看法,你可以保留自己观点(但也应注意到,反周诗词是前四川诗词学会部分人与周的矛盾推波助澜使然,并非单纯的诗词评判)。排斥现代新鲜词汇,不是古典诗词的发展方向,用新词不能简单归类为口水,用新词与继承传统与否并不矛盾。祝诗词创作丰收! 回复 admin 的帖子
那么可不可以把现代新词换成文雅一点的表达呢? 回复 admin 的帖子
那么可不可以把现代新词换成文雅一点的表达呢? 回复 admin 的帖子
请问老师对于 新时代需要新韵学的观点如何看呢? 牧槿 发表于 2015-6-6 09:2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dmin 的帖子
那么可不可以把现代新词换成文雅一点的表达呢?
你如果用心去研究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承与发展,你就不会提这样的问题了。只要不是刻意的去媚俗崇低,任何新词入诗词就是时代发展的主流印记,今天的新词就是未来看历史的真实反映。任何刻意去泥古改词,都是在背离时代特征。我们继承古典诗词的是诗歌的格律规范,而不是回到古代词语中。 牧槿 发表于 2015-6-6 18: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dmin 的帖子
请问老师对于 新时代需要新韵学的观点如何看呢?
这一个问题涉及的是两层含义,一是单纯的用韵问题,二是古典格律规范问题。从传承的角度看,古韵需要有后继者;从发展的角度看,新韵需要建设者,这二者并不矛盾,这是诗词传承与发展客观存在的常态。从格律规范角度看,不管是单纯的旧韵或单纯的新韵,只要是古典诗词,就得符合古典诗词的格律形态,跳不出这个框框。有人把不讲平仄系统的诗称为几绝几律,把不按平仄填的词冠以词牌,如果不是初学者,就是半灌水。
回复 牧槿 的帖子
非常同意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