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们,哪儿去了?
我早就对一个现象忿忿不平,但也无可奈何。这就是《文艺报》每每在关于网络文学的报道中只谈网络小说,实际上把网络诗歌排除在网络文学之外。这不但不符合事实,也是明显的逻辑错误。道理很简单:“网络文学”是一个全称判断。难道大量存在的网络诗歌就被这样轻易地开除出“文学”之“籍”吗? 但是,如今我对此已经毫不介意了。这源于一个新的事实。这一事实使我对当下中国诗歌(主要是新诗)在文学中的地位有了清醒的认识。不是别人不待见,而是诗人们自己不争气。 10月15日上午,习近平同志主持召开了文艺工作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这无疑是当今中国文艺界的头等大事。从网上得知,出席会议的文艺界各方面代表72位(与42年前的出席“延讲”的人数一样,不多也不少,不知是偶合还是刻意为之)。无疑能够进入这个行列的都是如今中国文艺界各个门类的顶尖级人物。新华社并没有公布这72人的名单,网上却传开了。我仔细一看,确乎个个了得,全是名家、大家,领军人物。其中文学界代表最多,20人。他们是:铁凝、王蒙、莫言、冯其庸、王安忆、叶辛、贾平凹、冯骥才、张抗抗、麦家、许贵祥、阿来、梁晓声、熊召政、周小平、花千芳、高洪波、玛拉沁夫、王树增、曹文轩。其中周小平、花千芳是两位年轻的网络作家。我在其中怎么也找不到一个诗人,只有几个“写过诗的人”,恐怕一般人不知道,也料不到他们还写过分行劳什子。 这就是说,可怜的诗人竟一个也没有资格进入这个行列,在出色的文学家队伍中连二十分之一的份额也占不到。比起来,网络文学中没有诗歌的份儿又算得什么呢? 因为没有诗人到场,新华社对座谈会的长篇报道以及二版的侧记中,当然他们也只能缺席。这是顺理成章的事。 紧接着,17日中国作协机关报《文艺报》以头版头条位置刊登的《文学界热议》(从简)中,发表感想的大约15位作家,也未闻诗人发声。 这有什么奇怪吗?试问,你能举出哪位当红诗人,有资格参加这个座谈会?就是会后谈点儿感想,你叫那些诗坛骄子们谈点儿什么呢?“为人民担当,为时代放歌,为民族铸魂”(《文艺报》头条标题),你叫他们怎么结合自己的作品、体会,来谈这“三为”呢?习近平强调、突出的是“人民”二字,可他们中许多人自命“贵族”,号称为“少数人”写作,完全大相径庭,他们又有什么好谈的呢?那么,就只能沉默,陷入尴尬的境地。 且看下期的《诗刊》,会有那些人出来就此发言,又说些什么?不采取这样的姿态,恐怕难以交差吧? 我们更要拭目以待,那些早就被许多读者诟病,却被编者们奉为至宝的非诗玩意儿,还会继续充斥版面吗?这篇文章,非常及时!可谓点中要害!这是对占据诗坛要津,执掌诗坛方向的大佬们的一记响亮耳光呵!: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