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2-13 21:20:51

引进平仄,真正让诗歌的旋律动起来/查海沾

引进平仄,真正让诗歌的旋律动起来相关搜索: 平仄, 诗歌, 旋律, 引进


本帖最后由 查海沾 于 2010-12-21 23:57 编辑

音调——“四位一体”诗歌美学分析的气质                                                             查海沾                                                                                                                                           
      音调主要是平仄。把平仄和“顿”(包括小顿和大顿,下文同)紧密结合起来,作为判断节奏的快慢的标志,既可以在小顿处讲平仄,也可以在大顿处讲平仄。如果节奏安排要慢一些,就可以在小顿处讲平仄,停顿的次数就多一些,停顿次数多一些,同一时间里流动的音节数即字数就少一些,自然节奏就慢一些了;如果节奏安排要快一些,就可以在大顿处讲平仄,停顿次数就少一些,停顿次数少一些,同样时间里流动的音节数即字数肯定多一些,节奏肯定就快一些了。

      这里有个思维的先后问题是不同的:对于诗歌写作者而言,是先有节奏,才有停顿,再定平仄;而对于诗歌朗诵和分析者来说,就是根据平仄这个标志去判断节奏和停顿,是逆向的。

   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为五个音位1、2、3、4、5,阴平音高55,阳平音高35,上声音高214,去声音高51,轻声由于位置不同而不同。一旦在顿处讲平仄,就会达到抑扬顿挫的效果,就会真正形成旋律上的动感和美感。格律体新诗的基础是现代白话自由诗歌,是对现代白话自由诗歌的收束,是有别于古典诗歌系统的格律体系。

  笔者拟定的平仄口诀如下:
  
顿处讲平仄,它处可不论。
平仄相间谐,虚声从中调。
小顿若不谐,谐拗看大顿。
大顿基本则,顿处定谐拗。
大顿再精细,顿内分别谐。
至于首尾谐,并不是主流。
诗歌情感多,一定顾支流。
对于写作者,求谐不惟谐。


1、“顿处讲平仄,它处可不论”

       在“四位一体”的审美系统中,节奏是基础,节奏对应小顿和大顿。通过在顿处的平仄安排可以暗示出诗歌的节奏和句子的情感走向。这就是音调和节奏的关联。


2、“平仄相间谐,虚声从中调”

      这里先看在小顿处讲平仄(每个音步都讲),达到“平仄相间谐”。“平仄相间谐”中所谓“谐”,是指平仄相间很有规律,符合人的审美预设,很舒服,古典诗歌中“仄仄平平仄仄平”也就很舒服。所谓流利婉转,所谓中庸平和,都是一种美学追求。

  “虚声从中调”,意思是顿处若是“的”、“了”、“着”等轻声字,就可以“让它”(程式化处理)进行调整,或者忽略或者缓冲,或者让它充当你想要的平仄音高(这个以后还要精细化),从而达到“谐”。请看例子:

  ① 胡适《梦与诗》第一节

  都是/平常/经验              *仄/*平/*仄
  都是/平常/影像              *仄/*平/*仄
  偶然/涌到/梦中来             *平/*仄/**平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平/*仄/*平/*仄

  ②王端诚《锦江十四行》第一节
            
锦江|穿过|城市的|中央       “的”虚声起缓解作用。谐。
依然|是那样|曲折|绵长       “样”虚声起缓解作用。谐。
树树|垂杨|呼唤着|清风       “着”虚声忽略,谐。
双双|游侣|相约着|夕阳       “着”虚声起缓解作用。谐。

  ③李叔同《忆儿时》,小顿处平仄相间谐,也是一样的。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飘泊。
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


3、 小顿若不谐,谐拗看大顿。大顿基本则,顿处定谐拗。
   
       如果小顿没有平仄相间谐,句子有必要划分大顿的,再看大顿是否平仄相间谐。大顿谐,整个句子主流走向就是谐;大顿如果拗,句子主流走向就是拗。

      大顿谐的最基本准则,大顿谐,大顿内部没有谐的迹象。如一下几句:
   
      仙人||仿佛|就是|自己——小顿不谐大顿谐
按照小顿,这个句子的音调变化是“*平|*平|*仄|*仄”,不谐。但是大顿划法可以看出这个句子是谐的,流利婉转的美是主流,也符合原句子的语义,形式与内容统一。至于里面的小顿不谐,可知在整体的谐和之美里面有意思惊讶存在。
      这个句子的大顿还可以这样划:仙人|仿佛||就是|自己,这就是诗歌的灵活性,但是并不影响基本情感的拿捏。

  等到|幻想||重飞的|中秋——小顿不谐大顿谐
按照小顿,这个句子的音调变化是“*仄|*仄|*平|*平”,不谐。这个句子里面的“幻想”、“飞”、“中秋”这些字眼实在不是一种“刚健沉着”的美,若是划分方法脱离了实际,就会出现笑话。而大顿谐就把握住了诗句流利婉转的主流美。然而小顿不谐,正体现出其中夹杂着的“等”“重”这些字眼流露出来的一丝坚持和力度。形式与内容统一。

  
4、大顿再精细,顿内分别谐。

  唯有|临窗‖悄悄|枯萎——*仄|*平||*平|*仄,大顿谐。两个大顿内部又分别谐。顿内分别谐的效果仅次于小顿谐的流利婉转美。

    玩弄|新的‖花枝|玉叶——同上
    小鸟|伊人‖依然|心碎——同上。注意忧伤不影响流利婉转。

  
5、至于首尾谐,并不是主流。诗歌情感多,一定顾支流。


①小顿里的首尾谐

      分明是|第一次|相逢——音调变化为“仄—仄—平”,小顿不谐。根据语义加上只有三步,这个句子没必要划分大顿,但小顿里有句尾谐。“第一次相逢”的朦胧晶莹之美,是掩藏不住的。但是主流却是拗,是一种与下一句形成的矛盾,“分明是第一次”,“为何早铭刻在心上”,这是纠结住处,所有主流还是拗。


      为何|早铭刻|在心上——音调变化为“平—平—仄”,小顿不谐,小顿里有句首谐。这里的句首谐承接了上一句“第一次相逢”的晶莹之美,顺理成章要铭刻。而毕竟是第一次,联系上一句,“分明”“为何”两个词语彰显出的刻骨铭心纠结才是主流。

      在句首谐和句尾谐之中,共同特点是都不是句子的主流走向,不同点是后者靠近句子的韵脚处,表现出来的作用更大一些。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论像一些慢起快收的句子,句首谐的作用是很大的,比如“特地|把花园‖建在|室内”,后文将要讲到。


②大顿里首尾谐(大顿里没有做到顿内分别谐,可以存在句首句尾谐的情况。)


      一位|吉他手‖在轻轻|弹唱——音调变化为“*仄|*仄||*平|*仄”,小顿不谐大顿谐,大顿谐里面的句尾谐。句尾谐加强了整句的和谐美。


      特地|把花园‖建在|室内——音调变化为“*仄|*平||*仄|*仄”,小顿不谐大顿谐,大顿谐里面的句首谐。句首谐也加强了整句的和谐美。另外这个句子中的“在”事实上也可以起一个缓解“建”仄声的作用,这个句子当成小顿谐,也是可以的。这是一个慢起快收的句子,句首谐的作用十分明显。


      花之神||将百花|向红尘‖依次|派遣——小顿不谐大顿也不谐,拗。拗中有句尾谐。
这是一个五步句,五步句以上若是划分大顿,句中一般都需要停顿两次,变成了三个大顿。三个大顿的音调变化是“平—平—仄”,拗。后面两个大顿平仄相间,是句尾谐,就是拗句里面夹杂着的流利婉转的美。但是主流,还是拗。拗句的刚健沉着势如破竹是这个句子的主流美;花之神的轻盈潇洒是句子中支流美。支流谐对主流拗有调节作用。


      我向你||索取|一道道‖灵思的|泉源——小顿不谐大顿也不谐,拗。拗中有句尾谐。
三个大顿的音调变化是“仄—仄—平”,拗。后面两个大顿平仄相间,是句尾谐,就是拗句里面夹杂着的流利婉转的美。但是主流,还是拗。“索取”和“一道道”很明显不经一番寒彻骨,是无法实现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一道道灵思的源泉”又有谐和之美,但是掩盖不了整个过程的执着坚定刚健沉着。支流谐对主流拗有调节作用,形式与内容统一。


6、对于写作者,求谐不惟谐。


      因为情感表达不一样,谐拗各有所长。只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尤其儒家文化传统里面,谐美中庸美文质彬彬的儒雅君子美是主导,所以才有求谐的说法。


7、诗歌平仄造成的谐拗美强弱变化次序是:


   小顿全谐——大顿谐里的顿内分别谐——大顿谐里的句尾谐——大顿谐里的句首谐——不划分大顿的小顿拗里的句尾谐——不划分大顿的小顿拗里的句首谐——大顿拗里的句尾谐——大顿拗里的句首谐——小顿全拗

   小顿全拗如:

这样|不幸
这样|有幸
这两个上下句凸显了强烈的对比,很有力度。“样”字其实也有缓解的作用,如果换成

如此|不幸
如此|有幸
对比效果的加强不仅仅由白话文里残留的文言美带来,更是由“此”的音调带来的。


     所以,引进平仄,在停顿处讲究平仄,从音调上增强诗歌的旋律美,无论对诗人创作时候的感情抒发,还是对朗诵者和诗歌批评者的再创作,都是很有必要的。并且形成了一个诗人和读者的暗示交流标志,更有利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按照上面所拟定的原则,兼具了共性与个性,标准与自由的优势,而且把平仄和节奏真正结合在了一起,简约而不简单,符合我们的习惯和审美的原则。


关于“四位一体”理论的全面阐述见http://gltxs.5d6d.com/thread-14284-1-1.html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2-13 21:22:02

我在东风诗风论坛注册了一个帐号,发了文章,孙逐明老师也对本文的思路与他的思路做了一些对比,并且给我看了两篇他的文章,我从中受益匪浅,也感受到了格律体新诗就像一阵“中国风”一样,会一直吹下去。我对他的答复如下:


      老师的探索成系统,是大文章,我只好钦佩。也为能和老师有共同语言而欣喜。


    我的思考出发点就是写作和批评,并且立足于目前格律体新诗写作现状,提出了以下的平仄原则:


顿处讲平仄,他处可不论。
小顿若不计,起码计大顿。
平仄相间谐,虚声从中调。
若是情到时,何必管谐拗。


这里面我一直在强调的一个原则和目的,就是简化,对格律的简化,是极为重要的。您对轻声的高低是很细微的,我很支持,然而不易操作。用我本文中的话就是“音调与很多因素有关,生理的心理的时间的等等因素不同,感受到的音调是不一样的,甚至由于跟不同音高的文字放在一起,同一个汉字音高也会产生不一样的感觉。但是我们在这里只讲平仄,这是客观的东西,可以原则化。”


所以我觉得“虚声从中调”,意思是顿处若是“的”这样的轻声字,就可以“让它”进行调整,充当你想要的平仄音,从而达到“谐”。

   如闻一多《死水》“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句中,“沟”和“水”一平一仄,中间“的”字只需要起到缓和“望”的音即可。

   再如“爽性/泼你的/剩菜/残羹”句中,“性”和“菜”都是仄声,中间“的”音自然聊且起一个“平声”的作用。


您对上声的意见说一般变21,然而在句末的时候,上声恰恰有阳平昂起的态势。这只是我的一个补充。对于您的两篇文章,我认为都是当前诗歌届的好文章,任何方面不谈,但从立意方面,都是大文章。


我的探索是把古典文学和外国文学甚至音乐作为观照的,有关联的就毫不犹豫地作为我思考的路线,没有关联的就不想去涉及。您的研究是总结式多一些,我这两篇文章从操作上和欣赏上谈得多。不知道我这种说法冒昧不。
--------------
查海沾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引进平仄,真正让诗歌的旋律动起来/查海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