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雷 发表于 2015-10-28 20:11:07

重磅推荐:文学的疲软与自宫

重磅推荐:文学的疲软与自宫2015-08-31
孙侃
孙侃散文随笔作品欣赏
http://mmbiz.qpic.cn/mmbiz/IpunxQr2nyFnhEEyRZ9xteMTiaqZNL9y6VNKbySAyHg6F4Ezv8KtayJoqdrqD9ibCoYYE4AXCw8XjLTib8fKfGjk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
纽约百老汇大街2289号巴诺书店,微雨。二楼的一角,一名以写作谍战小说在国内一度出名的作家,在此举行BEA书展期间由中国方面专设的读者见面会,参加者十分寥落,让人于心难忍。听了一会儿无甚新意的介绍和对话,我闪入旁侧悬有帘布的成人书籍区,目光所及,均为热辣辣的图文,放满了好几个大书架。幸亏我不识英文,光看书中文字难知其详,只能从花花绿绿的图片上得悉它说的是什么。那都是些何等蛊人的东东啊,能让人血脉贲张,不敢细究。此时,耳边依旧传来读者见面会有气无力的对话,关于已经疲软得不可救药的文学;手边则是一份份科学而露骨的阐释和指引,关于人类得以延续和极度欢娱的永恒把戏。忽地,我从这似无太大勾连的两者之间悟出了一些什么。那几天,在纽约贾维茨会展中心举办的美国BEA书展上,有关中国作家的新闻并不是“热度上升”、“市场看好”之类,而是受到让人吃惊的冷落。若在国内,都是些自我感觉颇为良好的作家:刘震云、毕飞宇、苏童、曹文轩、何建明、冯唐、阿乙……但在这里,还不是挤坐在一起,脸上露出因丧失了惯常的崇拜而无所适从的尴尬。更让作家们接受不了的,是他们的英文版新作签赠活动——注意了,是签赠,而不是签售——几乎没有读者前来领一本免费奉送、免费签名的书,甚至有作家把书硬塞给一名从签赠台边经过的洋人,洋人翻了翻竟连连摆手说“不要”,执意退还给作家。对这名被闹了个大红脸的作家,苏童忍不住走过去拍拍对方肩膀,调笑道“你可不要再干了,快要丧权辱国了!”(以上内容可参见《新京报》书评周刊2015年5月29日)然而书送不出去,其实对于作家们来说,除了丢脸子,别的伤不了半根毫毛。为了完成所谓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任务,这些装帧精美的英文版文学作品,都是由出版社或上级宣传文化部门花银子的,作家甚至因此还拿到了版税或稿费。书展期间的巨额宣传费用、作家来回机票等花费,动用的也都是纳税人或国有企业的钱(说到底,国有企业的钱其实也是全体纳税人的)。送不出去的书,不可能再拖回国内,都丢在国外当成废纸了,但这不妨碍作家回国后吹嘘自己如何在国外“火了一把”,如何为传播中国当代文化“作了贡献”。殊不知这种“贡献”是一种彻头彻尾的破坏:生硬的、形式主义的、非理性的对外兜售文化赝品、文化疵品,盲目推介在国内尚且属于二三流的文学作品,其结果是自取其辱,受辱的不单是自己,更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甚至国家形象。中国当代文学的疲软早已成公论,即便网络文学之活跃堪称“世界奇观”,但其文学品位究竟如何,答案如同癞子头上的虱子,不说也罢。事实上,疲软并不可怕,独一无二的上世纪八十年代文学强盛期早已过去了30多年,相当于当年的一名刚完成发育的男人如今已进入了中年,能不疲软么?但对付疲软尚有克敌制胜的药物和技巧,比如此时站在巴诺书店成人书籍区里的我,手里不正翻看着《201 Sex Games》(201种性游戏)、《Massage couples》(情侣按摩)之类的爱经吗?不能保证死灰复燃、起死回生,可它确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尚剩能量的你获得最佳状态,乃至攀越巅峰。最让我们难以接受的是自暴自弃,那种彻底抛弃原先的文学观念,索性投身于低俗的、过于市场化的、以追求知名度和版税为目的的写作。这样的写作或许能谋得一时的口腹之惠,却是以挥刀自宫为代价。握笔的太监永远成不了举世公认的文学圣殿之王。为什么有外国学者当着众多中国文人的面,咒骂中国的文学是垃圾?即便后来有人考证,说该外国学者并没有这样直截了当地说,而是翻译出了问题,但近几十年来,中国当代作家出了一茬又一茬,却始终得不到世界文坛的真正认可(莫言的获奖仅是个例,其复杂原因一时说不完),特别是最近几年,我们离世界文坛的距离越来越远,作家本身难逃其咎。以写出几部肥皂剧而自豪,以成为畅销书作家而兴奋,以成为网络红人而自鸣得意,以谋得影视导演的青睐而极尽谄媚,这便是当今中国文坛一大怪相。这样的所谓作家,即使能在国内红透半边天,觉得自己已是牛叉无比的文豪了,到了国外没人理睬甚至嗤之以鼻,把你视作下边空空荡荡的废物,一点也不奇怪。用不着因为没人来拿你的书、没人来与你对话就觉得遭到了怠慢,怨妇似地咒天骂地。你本来就已把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弄丢了,怪爹怪妈其实只能怪自己。鲁迅曾在杂文《拿来主义》中,有一段讥嘲京剧名角梅兰芳的犀利文字,说以前中国闭关自守,自从被枪炮打破了大门,又碰了一串钉子,便成了四处兜售的“送去主义”了,但不知梅兰芳博士一路“发扬国光”,终“不知后事如何”。鲁迅虽说不知后事,其实他太清楚了,那后事便是“国光”未被发扬,自以为了不起的东西还被人看作极端怪异的奇葩,梅兰芳本人也被无数洋人视作去了势的男人,或者干脆就是阴阳人。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在世界的地位今非昔比,但如今这群试图“发扬国光”和发扬自己个人之光的作家的后事如何?似乎比梅兰芳的结局更惨了。尚未打开包装的英文版文学作品集不得不成捆成捆地丢弃了,丢弃在作为世界出版界盛会的书展现场一角,比喝空了的易拉罐都不如。不知目睹此状的作家们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芒刺在背,还是一笑而过?!http://mmbiz.qpic.cn/mmbiz/IpunxQr2nyELib5Kwpft4RmCPAicpsiaxHibmlMdAJclkFiblNmSuAhZNBVr7lCkTYJhF3YH4ojiaVGK8r5ic8I3YR9eg/640?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
扫描上方二维码或搜索“sunkansanwen"立即关注“孙侃散文随笔作品欣赏”

倪天安 发表于 2015-11-7 21:00:11

本帖最后由 倪天安 于 2015-11-7 21:00 编辑

中国文学失去的就是文学的真,或者说失去的是人的灵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重磅推荐:文学的疲软与自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