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5-11-11 18:09:49

两棵长成大树的“瓢儿白”

老了,常常清理旧物,发现一张黑白的老照片。是两个很熟悉的朋友,并排坐着,聚精会神地听着什么,其中一人还在记笔记呢。细想这该是30年前的旧照了:从那衣着,神态看得出来,他们那时好年轻哦!    这是姜孝德和周其伦,那时还是江北区的两位街道文化站的专职干部:姜在刘家台,周在溉澜溪。那时1980年代之初,国家在每个街道办事处和乡政府普遍设立文化站,每站招收一名专职干部,纳入国家编制。他们就是经过统招走上这个岗位的。那时我调到文化馆不久,参加了招聘工作。他们被录取了,从此有了工作关系,我就认识了他们。后来他们离开了文化站,不久前都在后来的岗位上退休了。    瞧着他们那时的模样,不能不感慨万分。时间啊!多么不留情······当时江北区一共15个街、乡,也就15位文化专干。当时全市招收的文化专干,都为群众文化工作默默奉献,如今大多已经或邻近退休了。据知,有的还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当年青木关街道的文化专干,后来做过《重庆日报》首席记者、曾经荣获“范长江奖”的罗成友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人才。而姜孝德、周其伦经过三十年来的历练,也已经成为文学队伍中的佼佼者。姜孝德与我颇有缘分,后来调入江北区文化馆,担任了我原来的职务:文学辅导干部,对于繁荣江北区文学事业作了许多工作。现在他虽然退休,仍然是江北区作家协会主席、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这也是我从前有过的身份,只不过江北区作协的前身是“文学工作者协会”,名头不够响亮。孝德还有一个特长,是名副其实的“江北通”,堪称江北史地、民俗专家,而这是我所远远不及的。孝德编纂的篇帙浩繁的《重庆江北历代文学作品选》第一卷于2012年出版,眼下同样规模的第二卷又已附梓,成书指日可望。这真是泽被后世、功德无量的善举啊!孝德当这个主席,起初颇为寒碜,队伍稀稀拉拉,是从低谷起步的。但是如今芝麻开花节节高,单看江北作家每年的年选,就一年比一年厚重,漂亮。作协下面,还有一个“二月文学社”支撑,活动不断,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向心力。《嘉陵江》虽说名义上是由文联主办,还是文学作品打主力。作品有出路,创作自然受促进。我与孝德还有一事可记:也是清理旧物,去年我竟然发现他一篇万字的手稿,题为《苦难成诗及其文化解读——万龙生诗论》,查看稿末的记载,已是1994年的产品了。回想起来大概是拿给我看看,征求意见吧,却不知何故没有归还,躺在我的故纸堆里20年了!此文并非就诗论诗,在评论我的文章里算是另觅角度,别开生面,现在看起来也还有新意呢。这当然给他以意外之喜,于是费心整理出来发表了。其伦虽然早就不在江北区工作、居住,但是不忘江北这个文学征途的出发地。前些年,其伦的小说评论在全国满天飞,与许多知名刊物、作家都有密切联系。集腋成裘,他历年的小说评论结集为《安于悦读》,收文数十篇,字数达30万,所涉刊物、作家,东西南北中皆有分布,蔚为大观。以前他是自己投稿,如今声名日隆,不乏找上门来的约稿者,简直应接不暇。而其伦不安于仅仅当吃客,也要做厨师,近年又自己写起小说来,已经发表了好些中短篇呢。其伦对江北情有独钟,江北也把他视为自己人。区作协聘他为顾问,他也不故作矜持,而是欣然从命。他加入江北作家QQ群,经常现身说法,与文朋诗友互动交流,还尽可能参加江北的活动。长年累月,乐此不疲。可以说处于最佳状态,其伦又退休了,免了工作负累,有了闲暇时间,岂不如虎添翼?但是读写过度,伤神费眼,弄得我只能叮嘱他注意保护眼睛,注意劳逸结合了。孝德的QQ签名是这样的:瓢儿白可以长成大树。有的朋友可能不明白这是什么意思吧。我明白:江北区虽然只与市中区隔江相望,原来却属于郊区,江北人被讥为“江北瓢儿白”呢。哪知如今已经江北成为重庆主城区,地位显赫,大名鼎鼎,不是长成大树了吗?江北人也随之身价大增,没有谁敢于白眼以对了。具体到个人,倒不一定。不见得就跟着水涨船高,今非昔比。但是从QQ签名看,姜孝德是不甘心老是做一棵瓢儿白的,哪怕是长得鲜嫩的瓢儿白。要变身为“大树”,也不那么容易。要实现这样的质变,除了外在的条件,自身的努力也非常重要。现在我完全可以认定:姜孝德和周其伦,这两棵昔日的瓢儿白,正在长成文学的大树。而且大树还在继续生长,周遭还会长出一片茂密的树林呢。来日方长,这是可以应验的预言。

周围 发表于 2015-11-12 17:11:25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棵长成大树的“瓢儿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