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勰安 发表于 2017-3-13 14:07:55

也谈怪现象20170313

也谈怪现象
一群脱缰的野马,
已经一百岁高龄。
嘶喊的声音沙哑,
引发骑士的关心。


挣脱可恶的脚镣,
绝对自由的响应。
有似同时代接轨,
实则不一定高明。


不勉强戴枷跳舞,
放归草原新环境。
倘有出格的表现,
恐疑散化的毛病。


先锋的旗帜翻新,
梨花帮衬着乌青。
肆放的两朵奇葩,
较野马更耐众夸!


20170122

青衫小罗 发表于 2017-3-13 23:45:23

本帖最后由 青衫小罗 于 2017-3-13 23:48 编辑

      中国的诗歌是在衰落,与中华的复兴、中华文明的复兴形成强烈对比。然而诗歌作为中华文明古代文明中的一朵绝丽奇葩,却在这个诗人最多的时代(古代入学率、读书人数较如今有如云泥)成为社会中少数人高雅的谈资、亵玩的私物(废物当作宝物?),却为大多数百姓所遗忘甚而遗弃,却不能复兴,何故也?

兰勰安 发表于 2017-3-14 09:23:20

回复 青衫小罗 的帖子

认识诗歌,重步正轨

有些话憋在心里太久了,着实难受,我要一口气把它写出来。
一直存在这么个问题,无论是现在的学生还是社会工作者,对诗歌这种文体的认识偏性化了。多数诗歌爱好者或者是一些自称是“诗人”的人,写诗时背着诗歌本质另搞一套。求新是对的,但刻意的去标新立异,争出风头,似与众不同,实不可取,这是在毁灭诗歌的形象。
新世纪的到来,全国大批的“诗人们”纷纷如沐冬已久的鱼,觉春已到,纷纷探出水面。小到00后的孩子在报刊上也多见其锋芒。细观其作,是很不尽人意的。几句没有意象,不重视语言表达,用电脑瞎敲着换行,即就成诗。如若这般,一天作一二十首诗又有何难?太白在世也恐难办到。这样的作品在质量上是不过硬的,从本质而论,便不是诗,只是戴着诗歌的帽子而已。
写新诗的无知者多是瞎换行,附庸风雅,以图虚名之人。写旧体诗词的无知者也是存在的,很多人对诗词的格律一无所知,竟也标注“七律、七绝”之类,着实可笑。对诗词语言认识不够,对文言知识掌握太少,在这种情况下写出来的“诗”就不能称之为诗了,给点儿面子算打油,顺口溜罢!
以上所讲的,对于诗歌,无论是新诗还是旧诗,由于人们对它本质的错误认识,以致与于目前诗坛上充斥着很多“伪劣产品”。
那么有人会问了,诗歌究竟是什么?
诗,持也,持人性情;诗,志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是记录生活和抒发真实的内心感受的一种诗体,所以它切忌空洞而作,无为而作。无病呻吟,为作诗而作诗是不对的。诗歌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样的作品才最真,才感人,故而诗作家对待写作时是一定要诚的。
再言何为诗,其实这个“诗”的结构已经给了我们直观的答案。“诗”,用“言”做偏旁,以“寺”为邻居,我们得出一个等式:诗=语言艺术追求+精神艺术追求。如此,把握这两个“追求”,好诗就自然问世了,绝察不出半点儿斧凿之痕,“诗佛”摩诘的诗就是个极好的例子,他的诗歌渗透着一种禅的思想。这里所说的“禅的思想”就是精神艺术了。
直白的语言与中诗相配是不得体的。直白的西式诗有如一马平川,一览无余,中无突兀。中国诗歌,贵含蓄,读之遂有一种朦胧之感,发人深思或能给读者以无限的想象。再者,遣词方面精到准确。当年贾岛的“僧敲月下门”、临川先生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之所以能成为千古名句就是这个原因。若不曾作改,仍“推”之,仍“‘到”之,在意境上就要大打折扣了,前后之变化,诸君不妨去感悟一下。
另一方面,旧诗讲究格调韵律,吟之抑扬顿挫,音乐感、画面感酝酿其中,实在是一种美的享受。今人作诗总畏之难,便大骂条条框框,束缚思想,封建时代老一套!真是谬论。岂不知“戴着枷锁跳舞”的鲁迅先生偏偏吟出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绝妙诗篇,毛润之一阙“风流人物”亦是豪气不减!
旧诗虽旧亦不可抛,也抛不掉,千百年的历史,千百个文坛斗转之中,它从未掉队,在于今也是如此。这种古典文学艺术美虽古却紧跟时代步伐,格律诗人为之层出不穷,与现代诗派同在,生命力之顽强除此是亘古未有的。
当今社会,要改变人们对诗歌的错误认识和看法,我觉得还须从教育着手,大中小教育机构责无旁贷。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我国主打经济,同时先贤留下来的优秀传统文化也不可弃,那是家底,是传家之宝,岂能后继无人?
我倡导诗教兴国,中国毕竟是诗的国度。诗学教育在而今焦躁的时代势在必行。
重步诗歌正轨,加快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之进程,义不容辞!

二〇一六年三月十九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也谈怪现象2017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