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端诚诗评《动人之心 娱人之性》
王端诚诗评《动人之心娱人之性》——箧中拾遗之五又一份简报:《银杏诗刊》某期第9、10版。第10版下方,是王端诚(微斋先生)评论我的抒情长诗《献给磨滩河的的歌》的文章。,此诗早一期发表在这张诗报上,后来收入《万龙生现代格律诗选》。关于《银杏诗报》,我曾写过一篇回忆录,对此文却只提了一句。而此诗既是我早期的重要诗作,此文也是对我诗作最早有的份量的评论。端兄写的诗评文章不多,这算是他的力作,也是我们之间保持60年之久的友谊的纪念。所以将此纳入《箧中拾遗》系列是有意义的。有必要先谈一下《银杏诗刊》。就引用原来回忆中的文字吧,省力些。关于它,我是这样叙述的:1986年,我调任江北区文化局副局长(一年后,由区人大正式任命为局长)。这年秋天,由区委书记方家良同志倡导,成立了跨区的重庆香国诗书画会,全市许多诗书画名家都应邀加入,经常开展笔会、展览等活动。由于那个“诗”字只包括传统诗词,颇觉遗憾。但是我受到启发,便利用工作之便,经过一番联络,也把市里一些新诗界的朋友们组织起来,仿照“香国”前例组建了同样是跨区的重庆诗歌研究会,开展一些活动。一年以后,亦即1987年,这个研究会与“香国”同时作为团体会员加入了新成立的江北区文联。1989年10月,由重庆诗歌研究会创办了《银杏》诗刊。这是一张四开8-12版的小报,在当时也够“奢侈”了。也许这是新时期以来重庆出现的第一张民间的诗报吧。而这个研究会恐怕算是1949年以后最早的诗歌组织吧?稳妥起见,加上“之一”好了。这家诗报为年二刊,1989年10创刊,1991年7月终刊,一共出了4期,但是颇具规模,影响波及市外,可以详见我的博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4d2fe401014lrn.html(《银杏诗刊》与重庆诗歌研究会)。本文将只谈我这首诗和微斋的评论。《唱给磨滩河的歌》写于1974年10月3-4日,整整两天,我处于亢奋状态,写下我迄今最长的诗作:每节10行,共12节120行。当时我已经接受何其芳的现代格律诗理论,做到了每行五顿,字数略有参差,偶行押韵,一韵到底。当时还处于文革之中,我在江北区一所民办中学教书,处于社会底层,地位低下,阮囊羞涩,“诗愿”难酬,情绪低落。于是怀念起在北碚磨滩河畔度过的理想初萌的初中时代,抚今思昔,感慨万千,以奔涌之势唱出了这支心曲。在那个动辄以言获罪的时代,能写出这样一首作品,现在也还感到些许自豪。知人论诗。端兄是我在重庆一师的学友,他低我一级,不仅在1956——1958年间同进同出一道校门,更是文学同好,1958年下半期还一道参加“社教运动”,一道因“追求名利”的“资产阶级个人主义”严重而遭受批判。所以他非常了解我在诗中发泄的苦闷,对此诗的内容作了精到的剖析:从“对纯真的少年时代美好往事的追念”,到那时对“新生活”的“憧憬”,到“饱经忧患和折磨之后对命运的愤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困惑。这是他对全诗的概括:“诗写成于一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难免留下时代的累累伤痕;诗出自一个多情多感的诗人,自然深含着诗人的种种忧思!”对于此诗的艺术特征,他是这样概括的:“全诗一气呵成,一韵到底,节奏明快,音调和谐。优美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借助于富有音乐性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平心而论,就是在30年后的今天,我也不觉得这是溢美之词。可贵的是,微斋并不限于就诗论诗,到此为止,而是有所发挥,借机阐述自己的诗学观念,直至指斥诗弊。他在引用了白居易的名言“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后,说道:“诗,作为语言的艺术,是不能失去其有别于散文而独具的音乐性的。诗的任务,不仅仅在于
‘表现自我’,更在于让这个‘自我’步入读者的心房,······感受到一种感官与心灵的愉悦。”他进一步批判了当时诗坛的弊端:“那种用颠三倒四的语言拼凑起来的不知所云的文字游戏,实在是难当诗的美称的。”而题为《动人之心
娱人之性》则不限于评论我这首诗,实际上说到了诗歌应该具备的功能,具有普适性。读者根本不懂得
“天书”、“鬼画桃符”式文字怎么能既动人又娱人呢?更可贵的是,那时端兄就在文章的末尾,表示了对“当代格律诗”的乐见其成的态度。他知道我是“有志于此”的,从而“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寄望于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一种新的诗体”会在中华诗国应运而生。可喜的是,十多年后,到了本世纪之初,因缘际会,端兄与我在“东方诗风”论坛为建立格律体新诗的共同理想并肩战斗,他自己也成为格律体新诗营垒里一员大将,功劳卓著。
:hug::handshake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