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7-7-26 11:09:01

抚仙湖诗碑录并记

抚仙湖诗碑录并记丁卯酷暑,得于云南澄江抚仙湖禄充景区避暑。游观音庙,庙前及附近有诗碑数块,有的经风化后已难辨认,以手机拍得字迹清晰者,归后录之于下:一五峰屹屹山成架,一水湾湾砚似莲。我醉风吹烟亦散,更挥彩笔写青天。——清·赵士麟《玉峰山》二俞元仙迹问仙湖,一片烟波点荻芦。天上自来通碧海,人间不道有蓬壶。凫鸥泛泛眠沙渚,桃柳阴阴入画图。最爱夜深蟾殿启,琉璃万顷一痕孤。——清·赵士麟《仙湖夜月》三澄江色似碧醍醐,万里烟波际绿蕪。只少楼台相掩映,天然图画胜西湖。——杨慎《游江川之澄江》三首之二四群山一望远溟溟,百里湖光小洞庭。最是澄江风日好,未曾春到已先青。——明·晁必坚《海口铺》五四面晴岚接远天,湖光潋滟抱城还。风含细浪文成藻,云郁千峰锦作烟。村舍桑麻耘绿野,井阎刀尺促新蝉。清樽此日成嘉会,少长追陪玳瑁筵。——清·李发甲《失题》不用说,这些作品都很好,其中不乏佳句,令人击节赞赏,无须摘引。别说我对照所见到的抚仙湖风光,可以知其描绘确实之贴切、生动,就是没有到过这里的朋友,也完全可以凭想象中再现诗中美景。对于古人体察自然的细腻入微,语言表达的高明纯熟,不能不诚心拜服。再看作者,除了大名鼎鼎的杨慎,其他几位我竟一无所知。试着百度一番,居然有了发现。其中两位都是本地人,滇中名士,非常了得!而刻于碑上的作品都是描写滇中风物的名作。不妨将两条人物介绍照录如下:赵士麟(1629~1699),字麟伯,号玉峰,云南省澄江县人,生于明崇祯二年(1629),幼时从师醒觉和尚。他天资聪明,读书过目不忘,经常手不释卷刻苦攻读,后来参加河阳县考,名列第一。顺治十七年(1660)庚子科中举,康熙三年(1664)甲辰科考取进士。吏部分派到贵州省平远县任推官(审判员),他大公无私,详查案情,惩暴安良。      李发甲(1652~?)字瀛仙,河阳(今云南澄江)人。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举人,榜姓施。历任湖南巡抚。书法飘逸秀健,雅近董其昌。著《世恩堂诗文集》。需要补充的是,另据介绍,赵士麟也是一位杰出的诗人,留下的作品有500多首。二位官声都很好,堪称良吏。李发甲还是知名画家呢。此外,杨慎《游江川之澄江》的另外两首也找到了,如下:
其一通海江川湖水清,与君连日镜中行。孤山一片横烟少,何羡霞标挂赤城。
其三海鳌江蟹四时供,水蓼山花月月红。自是人生不行乐,鲈莼何必羡江东。这组诗是杨慎与友人同行所写,其对于抚仙湖的赞美简直达于极致:第一首说与友人连日同行镜中,无须羡慕神仙的生活;第二首是说尽管少了点亭台楼阁,其天然风光胜过了号称“人间天堂”的西湖;第三首是说有此美食美景,自古就驰名的江东鲈鱼莼菜又何足道哉!所见略同吧,赵士麟不是也有此意吗:“人间不道有蓬壶。”第四首《海口铺》作者未能查到,但是无疑那首诗亦堪称杰作。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目前适逢新诗诞生百年,一些人为此鼓噪不已,甚至妄想自己的作品进入“经典”之列,那是多么浅薄可笑啊!作为新诗当年“革命”对象的诗词,打而不倒,现在好活得好好的;而那么久远的诗词文化遗产又是多么丰厚、辉煌!就连抚仙湖这个方圆不过百里的边远之地,尚且留下了如此之精美的佳作,实在令人感叹不已!什么时候,新诗也能刻碑勒石,流传后世啊!我只见过一首,那是舒婷的《神女峰》,刻立于神女峰下。诗的确很好,应为她的代表作,但是刻立在神女峰下,窃以为其诗意于此并不合适。其理自明,无须明说。

春晓 发表于 2017-9-26 18:14:59

学习佳作!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抚仙湖诗碑录并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