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3 13:25:31

转帖:最先创作“汉俳”的是公木 ,不是赵朴初

转帖:最先创作“汉俳”的是公木 ,不是赵朴初相关搜索: 汉俳, 赵朴初, 转帖, 创作


最先创作“汉俳”的是公木 ,不是赵朴初

从天涯博客转一帖:
作者:haijiaoqiren 提交日期:2009-6-12 21:05:00
 在中日文学交流的历史上,一般来说,总是表现出一边倒的倾向,也就是总是显现出中国文学影响日本文学的主流趋势。粗旷地说来,日本的古代文学笼罩在中国文学的浓重阴影之下,日本的汉文学不消说,所有的诗文都可以说是对中国文学的虔诚模拟和悉心仿制,就连日人奉为国文学经典的诗歌总集《万叶集》也可以寻出中国文学的斑斑投影,辰巳正明博士、东茂美博士等人的一系列大作对此有精辟的论述。东亚第一部长篇小说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字里行间更可以找到中唐诗人白居易作品的蛛丝马迹。在日本的中世时期,国文学受中国文学的影响势头减弱,但在汉文学领域,由于禅宗临济派占据了丛林的统治地位,对宋元诗人的模拟之风大行天下,一些杰出诗人如雪村友梅、绝海中津等,所作诗文即使放在中国古代诗人的集子中,也难以分辨出出自日人之手。在日本的近世时期,除了儒林诗人仍在继承丛林汉诗人的余烈外,小说界盛行起对中国作品的“翻案”之风,《剪灯新话》等作品成为日人生吞活剥,移花接木的对象。这种中日文学交流的一边倒倾向,直至近代才发生了改观,日本文学开始显现它对中国文学的影响,当代中国诗坛出现的短诗型——汉俳,就是这种影响的一个例子。
    所谓“汉俳”,从其中的“俳”字就可以顾名思义地看出它的源起。“俳”即俳句,它与“和歌”一起构成了日本古典诗歌的基本格式。由于日本语没有汉字固有的声调,训读也不存在谐韵问题,所以和歌与俳句不具备中国近体诗的平仄格式和押韵规则,但是二者在日语的句数及假名的数目上却有明确的要求。和歌规定句数为五,各句的假名数分别为五七五七七,俳句规定句数为三,假名数分别为五七五(十七音)。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国门的敞开,这种十七音的日本俳句开始引起国人的关注。一些有志者借鉴俳句的17音形式,推出由17个汉字构成的新诗——“汉俳” 。2005年,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及中日友好协会的一些退休官员鼎力支持下,在北京还成立了“中国汉俳学会”(陈昊苏为顾问,林林为名誉会长,刘德有为会长)。
   中国第一位创作汉俳的人是谁呢?中国汉俳学会副会长、前中国新闻文学院古代文学教授林岫说是赵朴初先生,她在为日本东圣子教授《研究成果报告书》撰写的论文《当代中国的短诗现状》(原文为日文,引者译为中文)中说:
   1980年5月30日这一天,中日友好协会首次迎来以大野林火为团长的‘日本俳人协会访华团’。当时,
日本友人向中方赠送了松尾芭蕉、与谢芜村、正冈子规等俳人的俳句集。赵朴初先生兴致勃勃地即席赋诗
三首,诗作运用的是传统诗歌作法,形式则借用了日本俳句的17音(五七五),这就是中国诗歌史上最初
的汉俳,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如下:
   绿阴今雨来,山花枝接海花开,和风起汉俳。
   以此为嚆矢,汉俳开始由北京发展到向各地。
    不过,林副会长的论断似乎与事实有些不合,她不该向不熟中国诗坛的异国友人传达不实的信息。根据创作时间的先后,首先借鉴日本俳句、创作出中国新诗型——“汉俳”的,不是赵朴初先生,而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公木先生。1980年4月,公木先生作为中国作家代表团秘书长,与团长巴金、副团长冰心,团员艾芜、草明、邓友梅、杜鹏程等一起访问了日本。高昌的《公木传》曾经谈到了公木先生访日的一些活动:
3月21日,清水正夫先生专程来北京洽谈访日日程。这也是公木第一次跟他见面。清水正夫是日中友好协会副会长、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团长,曾4次见到过毛主席。作为这次中国作家代表团的团长,公木跟他接
触很多。他搬出当年毛主席和中国其他领导人接见他的照片和资料给公木看……当他知道公木参加过延安
文艺座谈会,并且是电影《白毛女》的歌词作者时,非常亲热。他说我们经常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并用以指导我们的艺术。松山芭蕾舞团是日本著名的文艺团体,其艺术成就蜚声国内外。早在
1955年,他们就把中国著名歌剧《白毛女》改编成了芭蕾舞剧。而公木为电影《白毛女》写作过歌词,这
样,共同的话题就更多了。这次访问,公木和清水正夫先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4月16日在日本长崎,公木
专门用日本俳句的形式写了一首长诗《别清水正夫》。
   高昌提到的长诗《别清水正夫》实际上是12首汉俳的联章,每一章或文或白,形式活泼,其中带些文气的,如:
逢君又别君,桥头执手看流云,云海染黄昏。(第一章)
河汉清且浅,流云轻轻扬白帆,飘去又飘还。(第三章)
知己坚弥真,艺术与诗赋精神,环球若比邻。(第九章)
    俚俗如话的则如:
扑闪着眼神,大地撅起它的唇,向星空飞吻,(第二章)
    这12章组合在一起,用的正是《花间集》中把几首同一词牌的词作合在一起的所谓“联章”形式。这套汉俳的最后明确写着“1980年4月16日于日本长崎”,时间要早于赵朴初先生的汉俳一个半月。但《别清水正夫》并不是公木先生最早的汉俳,在早赵朴初先生汉俳三个月之前,公木就在北京创作了《俳句》,诗前有小序说:“喜读五中全会公报,感赋拟俳句二十章。”二十章用的全是白话,如:
把历史真实,再还给真实历史:“刘少奇同志!”(第一章)
历史的良心,容不得半点迷信,权威等于零。(第十一章)
说话得真实,不回避也不夸饰,这也就是诗。(第二十章)
《俳句》最后署明创作时地是“1980年3月1日北京” 。
    公木先生既有接受新鲜事物的敏锐性,又有敢为天下先的魄力。他在访日的两个月前,就已经开始了解和熟悉日本的俳句,并且有意识地尝试“拟俳句” ,后来他还曾创作过“广俳句” 《卧游吟》,亦即在俳句上再加一句,构成五七五五的形式,押一、二、四句尾韵。创作汉俳晚于公木先生三个月的赵朴初先生慈悲心广,书法妙绝,诗词曲艺也罕人匹。他那句“和风起汉俳”中的“汉俳”作为借鉴日本俳句的中国当代短诗的名字,已经为公众认可。即便是如此,第一位创作“汉俳”也只能是公木先生。
    公木先生既富诗歌理论,又有创作实践,既写新诗,又写旧体。他对新诗的格律化问题一直很关注。1993年9月,当代诗歌界成立了新文学史上第一家以倡导现代格律诗为宗旨的“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 ,公木先生出任名誉会长,艾青、臧克家、贺敬之、卞之琳、李瑛、张志民、徐迟、屠岸、吴奔星等出任顾问,据说该会还发行了会刊《现代格律诗坛》。该会聘请公木先生为名誉会长,当然是因为这位老先生有号召力。他率先垂范地借鉴日本俳句,创立当代中国诗坛的第一首“汉俳”,同时以自己的汉俳创作实践,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这种诗型的看法和主张。那就是:
1、由依次为五言、七言、五言的三句构成;
2、可以是文言,也可以是白话;
3、大体押韵,韵脚自由;
4、声调随意,不必定出平仄规则;
6、不必如日本俳句那样非得使用“季语(表示季节特征的特殊语汇)” 。
    现在有些作者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创作汉俳,成绩也很斐然,如香港诗人晓帆、军旅诗人纪鹏等。不过,也有人把“汉俳”这种当代诗坛的新型短诗,当作是近体诗般的研究剖释,把它弄成一种规则繁琐不堪、令人望而生畏的“当代格律诗” 。研究动机和方法都与“中国现代格律诗学会”名誉会长公木先生大相径庭。论述这些问题,很要用些时间和笔墨,姑且用一首汉俳作结:
    恋人出嫁了,做丈夫的不是我,该抽棵烟吧。
    有人说这是公木先生写的,但是公木文集里没有超找到。不管谁写的,好像还有点意思。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转帖:最先创作“汉俳”的是公木 ,不是赵朴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