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世间生死一眨眼 万物轮回两重天/xdgls
『现代格律诗纪事』第一回世间生死一眨眼 万物轮回两重天
死水吧 --------------------------------
话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天下苍生,世间万物,生死交替,阴阳轮回。交替和轮回都不是那驴子拉磨,在原地打转,就像凤凰涅槃,茧蛹化蛾,他们用自我的否定换来自我的重生,用旧我的消亡获得充满活力的新我。诗经关关三百篇,离骚行吟楚江畔。到唐诗,到宋词,到元曲,作为抒发人民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形式,时代变迁,它们应运而生;潮流消退,它们悄然隐身。留下华丽的背影,留下浴火重生的漂亮身段,在历史的新舞台上翩翩起舞。
明清时期,诗歌呈现衰落趋势。无起承转合不成诗,无平仄和谐不成诗,无对仗不成诗,无韵律不成诗,所有这些,都成为诗歌健康发展的羁绊。有识者早已表示不满,并力图改变。1899年12月25日(光绪二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三日),梁启超在《夏威夷游记》中正式提出了“诗界革命”的问题。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19世纪末,“诗运殆将绝”,诗的境界已被“千百年来鹦鹉名士占尽”,诗歌要想发展,必须另辟新路;诗界要革新,须向西方学习。那末“诗界革命”的标准是什么呢,梁氏提出了三点:第一要新意境,第二要新语句,而又须以古人之风格入之,然后成其为诗。后期诗界革命要求“以旧风格含新意境”。他又总结前期诗界革命的缺点,认为一在于“扯新名词以自表异”,二在于“不备诗家之资格”,因而,将“新意境”放在第一位,这就纠正了前期的形式主义偏颇。
诗界革命的早期倡导者是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康有为、黄遵宪、唐才常、蒋智由、丘逢甲等倾力鼓吹,其中黄遵宪成就最大。
黄遵宪(1848~1905),近代诗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出身于屡代经营典当的大商人家庭。父亲黄鸿藻,字砚宾,咸丰六年(1856)举人,曾任户部主事、广西知府。由于黄遵宪参与戊戌政变,黄遵宪被参奏与谭嗣同辈相等,"请旨饬拿","从严惩办"(《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由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和日本驻华公使等人的干预,清政府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
还乡后,思想郁闷,他经常和丘逢甲唱酬往来。光绪二十八年,黄遵宪和逃亡日本的梁启超取得联系,二人经常以长信交换意见,讨论立宪、革命、保教、保国粹、人物评价、文学改良等各方面的问题。他积极支持梁启超创办《新民丛报》和《新小说》,但反对梁启超的貌似激烈的"破坏主义"理论。这一时期,黄遵宪有较多的时间从事新体诗的创作,因此,被梁启超树为"诗界革命"的旗帜。
明清以来的诗坛,拟古主义严重,学诗者视古人为偶像,刻意模仿,以制造假古董为荣。黄遵宪鄙视这种诗风。他认为,其症结就在于迷信古人。他指出:今古是发展的,今不必卑,古不必尊,应该摆脱古人的拘牵,敢于"我手写我口"。
针对古典诗歌格律过严的情况,黄遵宪主张"以单行之神,运排偶之体","用古文家伸缩离合针之法以入诗"(《人境庐诗草自序》),这实际上是主张吸收散文的特点和句法来写诗,从而提高诗歌的表现力。
黄遵宪生活在清朝末期,帝国主义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中华民族深受屈辱。诗人深深地为国家、民族的命运而忧虑。光绪二十八年(1902),他写作了《军歌》24首,呼吁人们以死求生,改变国势衰弱的局面。他创作的《军歌》集中运用了排偶之体,和律绝相比,显现了铺排的散文特点。
出军歌
四千余岁古国古,是我完全土。二十世纪谁为主?是我神明胄。君看黄龙万旗舞,鼓鼓鼓!
一轮红日东方涌,约我黄人捧。感生帝降天神种,今有亿万众。地球蹴踏六种动,勇勇勇!
南蛮北狄复西戎,泱泱大国风。婉蜒海水环其东,拱护中央中。称天可汗万国雄,同同同!
绵绵翼翼万里城,中有五岳撑。黄河浩浩流水声,能令海若惊。东西禹步横庚庚,行行行!
怒搅海翻喜山撼,万鬼同一胆。弱肉磨牙急欲啖,四邻虎眈眈。今日死生求出险,敢敢敢!
剖我心肝挖我眼,勒我供贡献。计口缗钱四万万,民实何仇怨。国势衰微人种贱,战战战!
国轨海王权尽失,无地画禹迹。病夫睡汉不成国,却要供奴役。雪耻报仇在今日,必必必!
一战再战曳兵遁,三战无余烬。八国旗扬笳鼓竞,张拳空冒刃。打破天荒决人胜,胜胜胜!
军中歌
堂堂正正好男子,最好沙场死。艾灸眉头瓜喷鼻,谁实能逃死。死只一回毋浪死,死死死!
阿娘牵裙密缝线,语我毋恋恋。我妻拥髻代盘辫,濒行手指面。败归何颜再相见,战战战!
战斗乍开雷鼓响,杀贼神先王。前敌呜茄呼斩将,擒王手更痒。千人万人吾直往,向向向!
探穴直探虎穴先,何物是险艰。攻城直攻金城坚,谁能漫俄延。马磨马耳人磨肩,前前前!
弹丸激雨刃旋风,血溅征衣红。敌军昨屯千罴熊,今日空营空。黄旗一色盘黄龙,纵纵纵!
层台高筑受降城,诸将咸膝行。降奴脱剑鞠躬迎,单于颈系缨。四围鼓吹铙歌声,横横横!
秃发万头缠黑索,多少戎奴缚。绯红十字张油幕,处处夷伤药。军令如山禁残虐,莫莫莫!
不喜封侯虎头相,铸作功臣相。不喜燕然碑百丈,表示某家将。所喜军威莫敢抗,抗抗抗!
旋军歌
金瓯既缺完复完,全收掌管权。胭脂失色还复还,一扫势力圈。海又东环天右旋,旋旋旋!
辇金如山铜作池,债台高巍巍。青蚨子母今来归,偿我民膏脂。民膏民脂天鉴兹,师师师!
玺书谢罪载书史,城下盟重订。今日之羊我为政,一切权平等。白马拜天天作证,定定定!
鹫翼横骞鹰眼恶,变作旄头落。盖海朦膧炮声作,和我凯旋乐。更谁敢背和亲约,约约约!
秦肥越瘠同一乡,并做长城长。岛夷索虏同一堂,并做强军强。全球看我黄种黄,张张张!
五洲大同一统大,于今时未可。黑鬼红番遭白堕,白也忧黄祸。黄祸者谁亚洲我,我我我!
黑山绿林赤眉赤,乱民不算贼。镌羌破胡复灭狄,虽勇亦小敌。当敌要当诸大国,国国国!
诸王诸帝会涂山,我执牛耳先。何洲何地争触蛮,看余马首旋。万邦和战奉我权,权权权!
针对古典诗歌语言日益僵死的情况,黄遵宪在青年时代就勇敢地提出:"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感怀》)。后来,又进一步提出,自群经三史、周秦诸子之书,许慎、郑玄诸家之说,以至当时的官书、会典、方言、俗语,一概可以作为诗歌语言的取材范围,这就大为丰富了诗歌的语言源泉。由于黄遵宪生长于“山歌之乡”嘉应州(梅县),从小受到客家山歌、童谣的影响,非常熟悉家乡的民歌,因此,他尝试创作民歌山歌,把方言俚语拿来入诗,尝试打破僵化的古典诗歌语言,为古典诗词语言发展输入了新鲜的血液。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黄遵宪在任我国驻英国伦敦使馆参赞时,曾亲自书写客家山歌15首,并附信寄给兴宁好友胡晓岑(胡曦)。其手录山歌15首如下:
首先题注曰“山歌——土俗好为歌,男女赠答,颇有《子夜》、《读曲》之意,名曰山歌”。今辑其能笔于书者,得十数首(共15首):
①自煮莲羹切藕丝,待郎归来慰郎饥。
为贪别处双双箸,只怕心中忘却匙。
②人人要结后生缘,侬要今生结眼前。
一十二时不离别,郎行郎坐总随肩。
③买梨莫买蜂咬梨,心中有病没人知。
因为分梨故亲切,谁知亲切转伤离。
④送郎送到牛角山,隔山不见侬自还。
今朝行过记侬恨,牛角依然弯复弯。
⑤催人出门鸡乱啼,送人离别水东西。
挽水西流想无法,从今不养五更鸡。
⑥邻家带得书信归,书中何字侬不知。
待侬亲口问渠去,问他比侬谁瘦肥。
⑦一家女儿做新娘,十家女儿看镜光。
声声铜鼓门前打,打到中心只说郎。
⑧嫁郎已嫁十三年,今日梳头侬自怜。
记得来时同食乳,同在阿婆怀里眠。
⑨阿嫂笑郎学精灵,阿姊并侬假惺惺。
笑时定要和郎赌,谁不脸红谁算赢。
⑩做月要做十五月,做春要做四时春。
做雨要做连绵雨,做人莫做无情人。
{11} 见人消瘦可人怜,劝郎莫贪欢喜缘。
花房蝴蝶抱花睡,可能安睡到明年。
{12} 自剪青丝打作条,送郎亲手将纸包。
如果郎心止不住,请看结发不开交。
{13} 人人曾做少年来,记得郎心那一时。
今日郎年不翻少,却夸年少好花枝。
{14} 人道风吹花落地,侬要风吹花上枝。
亲将黄蜡黏花去,到老终无花落时。
{15} 第一香橼第二莲,第三槟榔个个圆。
第四芙蓉并枣子,有缘先要得郎怜。
黄遵宪所录山歌,是他按照“传统客家山歌”的风格、手法而创作的,但其平仄与韵脚,则按“七绝”的格律;风格似“竹枝词”和“客家传统山歌”;修辞手法则循“赋”、“比”、“兴”、“重叠”与“双关”;语言则融入了民间的口语,颇得“十五国风”和“客家山歌”之“真风味”。
黄遵宪不仅尝试学习民歌和山歌语言,还尝试儿歌创作,曾作《幼稚园上学歌》十章和《小学校学生相和歌十九章》,为古诗的发展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
《幼稚园上学歌》
春风来,花满枝,儿手牵娘衣。儿今断乳儿不啼。娘去买枣梨,待儿读书归。上学去,莫迟迟!
儿口脱娘乳,牙牙教儿语。儿眼照娘面,娘又教字母。黑者龙,白者虎,红者羊,黄者鼠。一一图,一一谱,某某某某儿能数。去上学,上学去。
天上星,参又商。地中水,海又江。人种如何不尽黄?地球如何不成方?昨归问我娘,娘不肯语说商量。上学去,莫徜徉。
大鱼语小鱼:"世间有江湖。“鱼不肯信,自偕同队鱼,三三两两俱。可怜一尺水,一生困沟渠;大鱼化鹏乌,小鱼饱鹈鹕。”上学去,莫踟蹰。
摇钱树,乞儿婆;打鼗鼓,货郎哥。人不学,不如他。上学去,莫蹉跎。
邻儿饥,菜羹稀;邻儿饱,食肉糜;饱饥我不知。邻儿寒,衣裤单;邻儿暖,袍重稿;寒暖我不管。阿爷昨教儿,不要图饱暖。上学去,莫贪懒。
阿师抚我,抚我又怒我;阿师詈我,詈我又媚我。怒詈犹可,弃我无奈!上学去,莫游惰。
打栗凿,痛呼番;痛呼番,要逃学。而今先生不鞭扑,乐莫乐兮读书乐!上学去,去上学。
儿上学,娘莫愁;春风吹花开,娘好花下游。白花好醋面,红花好插头,嘱娘摘花为儿留。上学去,娘莫愁。
上学去,莫停留。明日联袂同嬉游:姊骑羊,弟跨牛;此拍板,彼藏钩。邻儿昨懒受师罚,不许同队羞羞羞!上学去,莫停留。
通篇都是白话口语,通俗易懂,极符合儿童朗诵;形式上歌体诗突破了传统格律的束缚,具有散文化、自由化的趋向;句式上不拘长短,“或九或七或三或五或长或短”,节奏富于变化。内容上言之有物,不用典,不对仗,不避俗字俗语,在语言和形式上打破古体近代格式,自由化、通俗化、散文化、口语化、现代汉语化,是一首典范的白话诗。
诗界革命针对的是长期统治诗坛的拟古主义、形式主义倾向,要求作家努力反映新的时代和新的思想,部分新体诗语言趋于通俗,不受旧体格律束缚,这些在当时都起了解放诗歌表现力的作用。但是,梁启超等强调保持旧风格,这就又束缚了手脚,使得它只是旧瓶装新酒,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改革上虽有前进,却前进不大。
随着改良派政治上的堕落,诗界革命的旗帜逐渐收起。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政治上对立,他们中部分人接受过诗界革命影响,但是,不愿意明确地以诗界革命相号召,有的人则企图“别创一宗”,于是,诗界革命就逐渐销声匿迹了。
曰:诗界革命虽然是昙花一现,但是它开启了现代文化的大门,为现代诗歌指明了发展方向,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一、现代新诗不能建立在沙滩上,不能是空中楼阁,它必须脚踩古代诗歌的大地,吸取其精华;二、现代新诗必须革新古典诗歌的语言,用人民群众的方言俚语来褪去千百年来文人语言的僵化,以利于浴火重生;三、儿歌也是现代新诗创作实践的领域,童谣童言也可以蜕变僵死的文风。诗界革命的意义在于,它促进了僵死的古典诗歌的死亡,孕育了现代新诗的胚胎。从其实践和追求上看,应该是现代格律诗的源头。在生死轮回间,一种新的诗体将呱呱坠地。
正是: 军歌冲破旧格律
山歌唱出新语言
http://xiandaigls.bbs.pepo.cn/page/bbs/default.aspx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