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格律之音节节拍分析法(字拍分析法)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1-9-4 22:59 编辑格律体新诗在形式上的理论难题——节奏、韵式、声律、结构,后三者现在已经基本解决:在结构上目前用三分法已经可以很好的处理;在韵式上只需遵守“有规律的压韵”即可;在声律上无需太刻板,应尽量放宽标准,一个节奏小节里平仄别太单调即可,至于“声律节奏论”或“声律旋律论”好像也不大适合白话文讨论;现在主要就剩下一个“节奏”的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了。节奏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没能确定“节奏律”的问题,英语诗有“轻重律”、拉丁诗有“长短律”、法文诗强调音节的节奏应该属于“音节律”(我杜撰的)。我们汉语诗与法文诗有一些相似,都是以音节作为语素的基本单位。
节奏律:语音有规律地运动,就能形成节奏感。这种运动规律被诗家称为“节奏律”。
节奏型: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明显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在乐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
这里我试着从汉语字词句的节奏特点分析一二,望能对专家们的研究有所启迪:
汉语读音的音节非常明显,单字就一个音节;
汉语单字读音的长短几无差别,有变化但除了有意的延音,差别并不明显和绝对;
汉语四声音高的相对变化非常明显,但其形成的不是节奏而是旋律;
汉语读音几乎都是重或中重,少数的轻音并决定不了整个诗句的节奏,轻重缓急主要在朗诵时表现语气;
汉语句子朗读时中间一般会停顿换气或强调,其断句效果较明显;
汉语句子朗读时中间某些字音的延长,其断句效果较明显;
汉语句子中虚词读轻音时,有轻微的间断效果。
综合考虑,汉语的节奏律称之为“音节节拍律”较准确:
1、汉语诗歌的节奏律可以以一个单字音节为节奏的最小单位;
2、汉语诗歌可以以一拍为最小节奏单元:一拍以一字、两字为主;三字四字须特殊处理成一拍时才能作为一个节奏单元,否则须撤分成两个节奏单元;可分别称为一字拍、二字拍、三字拍、四字拍;
3、汉语诗歌可以以固定的音节节拍组合为节奏小节,小节内的音节节拍有规律地轻重缓急变化形成节拍律;
4、汉语诗歌最明显的节奏还是体现在朗读时的断句,我们可以以划分读句(逗句)的形式来安排停顿或延长,并以诗句的节奏及结构的要求安排和调整逗句停延,这个读句停延段力求意义节奏和形式节奏的统一,并尽量占整数个节奏小节,否则就须要在下一停延段作出调整。这个句子的读句停延模式,也就是这一诗句的节奏型。
停延对诗句的节奏真的是非常重要!汉语拼音的音节才是划分诗歌节奏的最基本单位,而非“音步
以音节为节奏基本单位,以字拍为最小节奏单元,以音节节拍为节奏律,以读句停延模式划分节奏型,可以解决所有类型诗歌的节奏问题。
试用“音节节拍律”分析格律体诗歌节奏:
在分析之前先讲讲这里所用的“音节节拍律”的分析方法:双斜线划分停顿,停顿最好不要拆分意义词组;单斜线划分节拍,但不停顿,不停顿就是连读;后面是用数字分析节奏停延的,那些数字表示几字一拍,一点“.”代表停顿一拍。节拍中有一字半拍停顿半拍的一字拍,一般用一字一拍涵盖,就不再单独标示了。在非停顿的节拍里,形式节奏划分即使拆分了词组,因不停顿所以也就不会影响意义节奏的连贯。这里还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半拍的延音或半拍的停顿这类节奏分隔,在文字中还是可以用双斜线标示,但用数字分析时却不便再用“.”分隔,因为前面说了“.”代表一拍停顿,那么半拍停延可以用半角的“,”分隔。
望月寄远王端诚(前四字划分成两字一拍一顿,后两字划分成一字一拍两拍两顿以抒情,全诗是二拍子)
你在//那边//望月2.2.11..
倚窗//独自//吟哦2.2.11..
把月//读成//诗句2.2.11..
原来//月亮//是我2.2.11..
我在//这边//望月2.2.11..
不慎//掉进//梦里2.2.11..
把月//化作//诗句2.2.11..
原来//月亮//是你2.2.11..
白沙井的启迪王端诚(注意第一段的一三句这里有个切分音,第二顿少一拍,第三顿多一拍,但句子总的节奏没有变,都是三拍子。)
真想/把//井口//浓缩成/酒杯21.2.212.
好让/我//举手/间//开怀/乘兴21.21.22.
千万/人//同饮//这/一杯/美酒21.2.122.
千百/年//也未/曾//把它/喝尽21.21.22.
千万/人//千/百年//也未/喝尽21.12.22.
是/因为//它/心底//连着/洞庭12.12.22.
万吨/泉//我/只取//一瓢/而饮21.12.22.
已/领悟//井中/天//广阔/无垠12.21.22.
这首诗还可以这样分析(增加了许多三字拍,语速就快多了,但还是三拍子):
真想把/井口//浓缩成/酒杯32.32.
好让我/举手间//开怀/乘兴33.22.
千万人/同饮//这一杯/美酒32.32.
千百年/也未曾//把它/喝尽33.22.
千万人/千百年//也未/喝尽33.22.
是因为/它心底//连着/洞庭33.22.
万吨泉/我只取//一瓢/而饮33.22.
已领悟/井中天//广阔/无垠33.22.
望大陆 于右任2/4拍音节组合(句子前面的数字是停延字数组合,句子后面的数字是节拍字数组合)
3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21,221.
22望我//故乡; 2.2.
24故乡//不可//见兮,2.2.2.
22永不//能忘。 2.2.
35葬我于//高山之上兮,21,221.
22望我//大陆; 2.2.
24大陆//不可//见兮,2.2.2.
22只有//痛哭。 2.2.
12天//苍苍,1.2.
12野//茫茫;1.2.
12山//之上,1.2.
12国//有殇!1.2.
再别康桥作者: 徐志摩
轻轻的/我/走了,312.
正如我/轻轻的/来;331.
我/轻轻的/招手,132.
作别/西天的/云彩。232.
那/河畔的/金柳,132.
是/夕阳中的/新娘;142.
波光/里的/艳影,222.
在我的/心头/荡漾。322.
软泥/上的/青荇,222.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332.
在/康河的/柔波里,133.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332.
那/榆荫下的/一潭,142.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4.4.
揉碎在//浮藻间,3.3.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341.
寻梦?/撑一支/长篙,232.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332.
满载/一船/星辉,222.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332.
但我/不能/放歌,222.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242.
夏虫/也为我/沉默,232.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242.
悄悄的/我/走了,312.
正如我/悄悄的/来;331.
我/挥一挥/衣袖,132.
不带走/一片/云彩。322.
一旦广泛接纳三字拍跟四字拍后,困扰节奏分析的难题就迎刃而解,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契合音律!这是一个能同时指导写作和朗诵,分析停延和节奏,兼顾形式节奏和意义节奏的诗歌分析方法。
以《将进酒》试看音节节拍分析之结论:
君/不见,// 12.
黄河/之水//天/上来,// 22.12.
奔流/到海//不/复回。// 22.12.
君/不见,// 12.
高堂/明镜//悲/白发,// 22.12.
朝如/青丝//暮/成雪!// 22.12.
人生/得意//须/尽欢,// 22.12.
莫使/金樽//空/对月。// 22.12.
天生/我材//必/有用,// 22.12.
千金/散尽//还/复来。// 22.12.
烹羊/宰牛//且/为乐,// 22.12.
会须/一饮//三百/杯。// 22.21.
岑/夫子,//丹丘/生,// 12.21.
将进/酒,//杯/莫停。// 21.12.
与君//歌//一曲,// 2.1.2.
请君/为我//倾耳/听。// 22.21.
钟鼓/馔玉//不足/贵,// 22.21.
但愿/长醉//不复/醒。// 22.21.
古来/圣贤//皆/寂寞,// 22.12.
惟有/饮者//留/其名。// 22.12.
陈王/昔时//宴/平乐,// 22.12.
斗酒/十千//恣/欢谑。// 22.12.
主人/何为//言/少钱,// 22.12.
径须/沽取//对君/酌。// 22.21.
五花/马、//千金/裘,// 21.21.
呼儿/将出//换/美酒,// 22.12.
与尔/同销//万/古愁!// 22.12.
从以上分析我们能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一、“与君歌一曲”的节奏型跟全诗的主旋律是不一样的,更像是独白。只能用“2.1.2.”这样的六拍使其跟主旋律合拍;
二、在一个三字尾的读句里,“12.”这样的字拍组合一般就是一字拍一拍、二字拍一拍,再加后面的停延一拍。但“21.”这样的字拍组合就可能有两种音长安排:一种是二字拍后停延半拍、一字拍只有半拍,再加后面的停延一拍;或者,二字拍与一字拍连读,二字拍一拍,一字拍也一拍,再加后面的停延一拍。
三、非停顿字拍后面微小的停延更像是从字拍中挤出来的一点点剩余时间,并无须单独计算时间占用。
四、我们看这一段:
君/不见,// 12.
黄河/之水//天/上来,// 22.12.
奔流/到海//不/复回。// 22.12.
君/不见,// 12.
高堂/明镜//悲/白发,// 22.12.
朝如/青丝//暮/成雪!// 22.12.
为什么这里加“君不见”三字两拍读来特别的顺口呢?因为它是“12.”两个字拍加一顿共三拍,跟主旋律的每一读句两个字拍加一顿三拍是一样的,节奏完全合律,故而读来朗朗上口。试想改成四字如何?也没问题!因为还是两个字拍加一顿,譬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若改成两字呢?问题就来了,节拍不对,读不顺!因为它是一个字拍加一顿,少了一拍。所以说,光对称是不行的!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1-10-6 20:23 编辑
远看成岭侧成峰
22.21.
22.12.
2.2.2.1.
2.2.1.2.
2221.
2212.
以上6种节奏都是可以的,前4种更好。
床前明月光
2.2.1.
2.1.2.
221.
212.
22.1.
21.2.
2.12.
2.21.
以上8种节奏前四种都还可以,12更合理一些,34也将就,但后面4种就明显别扭了。
能看出来五言没有七言灵活,七言用2345拍的调子吟唱都适用(4=2+2),而五言只适合2拍和4拍曲调。
最近看了沈阳音乐学院吕晓华教授写的《音乐作品中的节拍与节奏型的规律》,他提到了“二对三节奏型”“三对四节奏型”在演唱时取2、3或3、4的最小公倍数作为谐调切分音的方法,也即6=3+3=2+2+2;12=3+3+3+3=4+4+4。这么说来,五言的后四种划分也是允许的!
这里只谈了节奏,其实结构的内在因素即是字拍节奏在宏观上的外在表现。韵式一直是讲应和的,同声应和、前呼后应,并非一定要对称!当然,首韵、尾韵、阳韵、阴韵、三重韵、单韵、复韵、交韵、抱韵、随韵、换韵、起韵、转韵以及起句重复或尾句重复等技巧,可以去探讨和发挥。声律比较复杂,有交替错综、有上下对应、有前后承接等等,非一个对称可以概括;本身声律的原理也还没有搞明白,平仄这种同异划分也很武断。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1-9-6 07:16 编辑
音节节拍律、字拍节奏、读句停延、节拍节奏型、停延节奏型,这几个概念需要搞清楚!
音节节拍律:以音节(也即汉语的字)作为节拍的构成基础、以节拍的组合形成节奏规律的节奏律。
字拍节奏:以字拍作为节奏的基本单位,一字拍、二字拍、三字拍、四字拍都是一拍,大的停延也占节拍。
读句停延:诗行在朗读吟诵时对占用节拍的、大的停延的划分。
节拍节奏型:即以几拍作为一个节奏小节的基础节拍节奏模式。一般以二拍子、三拍子为主,四拍子可以是两个二拍子的组合,五拍子可以是二拍子+三拍子的组合,六拍子可以是两个三拍子的组合也可以是三个二拍子的组合。
停延节奏型:诗行经过读句停延划分后所形成的特定节奏模型。停延节奏型的反复重复或节对称可以形成一首诗歌的调式。 这种分析法也是可以的,目前孙老师也在从音节角度研究了,关键还是在于大家能否广泛接受并创作实践。虽然格律体新诗有那么些规则,我一直只用两句话来指导自己现阶段的新诗格律创作形式,一是规律押韵,二是音步节奏对称,创作完成后有出入的话,适度调整即可。 汉字的单音节特点,造就了汉语诗歌的节奏可以将“音步”和“音顿”完美地结合! 在结构上,目前用三分法已经可以很好的处理。但还须重视诗行的节奏问题,诗行、诗节、诗篇的整体节奏必须一致!(链接文章《支持格律体新诗的结构三分法》http://df.xlwx.cn/thread-369-1-3.html)
在韵式上,韵脚点在诗意让人回味处;或有规律的压韵,尽量让有韵一句或一组前后呼应、韵味十足、叫人回味即可。艺术终归是为真善美服务的!诗歌的韵律便在美的范畴,韵式唯一的美学要求就是对语音的美的追求!美是多元化的,美的表现手法也应是多元化的,我们的韵式探讨也应引入美学概念,进行美学范畴研究。曾经看过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关于不同语言诗歌的有韵和无韵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有始终有韵并一直发扬的,有本身有韵并逐渐僵化的,有无韵变有韵并一直坚持的,有无韵变有韵又来场“复古运动”废韵的......。我们不能对别国语言说三道四、说长道短,谁都是在真挚地探索和追求本国语言的美学极致。就汉语来说,有韵是绝对的主流,这或许也是语言特点决定的,并非是外力强加于人的结果。但我们对用韵的美学本质,以及韵式的多元形式研究非常不够,所定规范总是往僵化的条条框框路子上走。(链接文章《思无邪改良十五韵》http://df.xlwx.cn/thread-104-1-1.html)
在声律上,无需太刻板,目前应尽量放宽标准,一个节奏小节里平仄别太单调即可,至于“声律节奏论”或“声律旋律论”好像也不大适合白话文讨论。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体系已不大实用于白话诗歌,平仄划分也须重新进行科学分析。(关于普通话的四声平仄划分,见本版另外一篇文章《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类浅析》,链接http://df.xlwx.cn/thread-87-1-1.html)
现在主要就剩下一个“节奏”的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了!连节奏单位都还争论不休。节奏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没能确定“节奏律”的问题,英语诗有“轻重律”、拉丁诗有“长短律”、法文诗强调音节的节奏应该属于“音节律”(我杜撰的)。我们汉语诗与法文诗有一些相似,都是以音节作为语素的基本单位。我们汉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个音节即对应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汉语的节奏是以字数来构建的。所以,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拟为《诗歌格律之音节字拍律》。 先从声音的几个物理特性来分析:
语音的轻重:在汉语的读音中,重音和中重音占了几乎绝大部分,所以说想以轻重间隔表现汉语的节奏那是完全不可能的,表情达意时也没有那么多有实际意义的轻声字可以供人运用。
语音的长短:在汉语中,读音的长短根据强调的轻重不同在很小的范围内是可变的,但这种变化还是很小,用单位时间内读字的多少就概括了,没有必要单独分析每一个字的读音长短。即使去分析,也会很混乱。
语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实际上是音调频率的大小,本身与节奏无关;在汉语中,语音的高低是从来跟读音的时长没有关系的,节奏是个时间间隔规律,无关的当然也就影响不到这类问题上来。汉语声调的高低是自身的一个相对变化,这个相对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分类的,我们古代诗歌理论研究者就将平上去入划分成了平仄两大类,并将这种两分法变成了诗歌节奏上的同异交替。同异的交替是可以起到间隔相邻节拍的作用。
语音的音色:音色实际是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的不同音色特性,这更与时长无关了,即使音色的交替有时候看起来很有节奏感,但那其实也是时长的交替造成的,音色的交替不过是让时长的交替界限变得更明显罢了。
故,汉语语音上的节奏只能在抽象的音节节拍上去度量,声音的任何物理特性上的交替都不是其实质,只能起到区别节奏界限、加强节奏效果的辅助效果。上述语音的特性,也只有相对音高的变化和不同音色的同异交替能辅助用于加强节奏感,又因音色与文字无关,故只剩下一个相对音高了。故古诗词后来用声调的平仄分类来强化节奏,并将它作为一种原则来强调。现代诗的节奏不可能再完全回归平仄体系,但声律旋律以及节奏的强化还是可以借鉴平仄体系的! 在非停顿的节拍里,形式节奏划分即使拆分了词组,因为连读而不停顿,所以也就不会影响意义节奏的连贯。程式化划分有一个天条不可违反——程式化分割意义词组只能是在同一大顿之内,不可分列大顿两边。也即:连读的可以,割裂不可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前几句的节奏也可以是22.12.这种不划开意义词组的划分方法;因为在句中三字尾是连读,所以现在的22.21.程式化处理即使划开了三字尾的意义词组,也不影响意义词组的连贯;这里边还有许多句22212.加字减顿的处理,并没影响节奏;还有“呜呼——”一句2..减字加延音的处理,也不影响节奏。)
八月/秋高//风怒/号,//22.21.
卷我/屋上//三重/茅。//22.21.
茅飞/渡江//洒江/郊,//22.21.
高者/挂罥//长林/梢,//22.21.
下者/飘转//沉塘/坳。//22.21.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22212.
忍能/对面//为/盗贼,//22.12.
公然/抱茅//入竹/去。//22.21.
唇焦/口燥//呼/不得,//22.12.
归来/倚杖//自/叹息。//22.12.
俄顷/风定//云墨/色,//22.21.
秋天/漠漠//向昏/黑。//22.21.
布衾/多年//冷似/铁,//22.21.
娇儿/恶卧//踏里/裂。//22.21.
床头/屋漏//无/干处,//22.12.
雨脚/如麻//未/断绝。//22.12.
自经/丧乱//少/睡眠,//22.12.
长夜/沾湿//何由/彻?//22.21.
安得/广厦//千万/间,//22.21.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22212.
风雨/不动//安/如山!//22.12.
呜呼——//2..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2221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212.
再试看两首歌词的音节节拍分析:
《从头再来》
主唱:刘欢
诗句、诗节、诗篇所有节奏都必须跟主节奏相谐调!
注:只对歌词做文字节奏分析,不一定非要跟曲子相对应,因为音乐有自己更灵活的节奏处理。
昨天//所有的//荣誉// 2.3.2.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3.3.2.
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22.32.
今夜//重又/走进/风雨// 2.222.
我/不能//随波/浮沉// 12.22.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21.32.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22.22.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22.22.
心/若在//梦/就在// 12.12.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22.22.
看/成败//人生/豪迈// 12.22.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22.22.
《开辟鸿蒙》
作者:曹雪芹
开辟/鸿蒙//,22.
谁为/情种//?22.
都/只为//风月/情浓//。12.22.
趁着/这//奈何/天//,21.21.
伤怀/日//,21.
寂寥/时//,21.
试遣/愚衷//。22.
因此/上//,21.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21.23.21. 这是直接的节拍(字拍)划分,不管音步,只管节拍。一拍以一字二字为主,三字为辅,四字尽量不用(在特殊语速语义情况下可用)。句中大顿占用节拍,须要标注。
字拍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指导写作,以作者自己的节奏安排意图为准,而不是主要用来分析已有作品!这是一个能同时指导写作和朗诵,分析停延和节奏,兼顾形式节奏和意义节奏的诗歌分析方法。
节奏+韵式,目前是最简洁且易于推广的格律要求,不但适应于格律体新诗,还可以改善目前自由体新诗缺乏音乐性节奏的问题;
节奏+韵式+结构,这比较适合现今的格律体新诗群体;
节奏+韵式+结构+声律,比较适合骨灰级深黑玩家。
单音节发音,方块字字形,决定了汉语诗歌的节奏它就只能是音节节奏律、停延节奏型,最终表现为字拍节奏。
字拍一般以二字作为标准的一拍,或一字慢读占用一拍为主要形式;偶尔可以三字快读归为一拍;而四字词或词组一般就必须划分为连读的两拍了。
节奏型须要以停顿或延长音的模式划分来构建。写作时,句中停顿或延长可用标点符号或空格明确地标示出来,作为这首诗的标准断句节奏模式。在常规停延模式的基础上,有时可以用加字减顿或减字加顿的方法,或者用改变前后两个节奏小节中间的停延位置的方法,这样虽然改变了局部的节奏型而又不影响整体节奏(视为正常节奏型的变式),以此来调整和适应那些表达所须而一时又难以替代的字词句的节奏合律问题。 14年修改定稿《【论节奏】诗歌格律之音节字拍律》
格律体新诗在形式上的理论难题——节奏、韵式、声律、结构,后三者现在已经基本解决或有了眉目:
在结构上,目前用三分法已经可以很好的处理。但还须重视诗行的节奏问题,诗行、诗节、诗篇的整体节奏必须一致;整齐式(字数相等、节奏一致)、参差式(非对称长短句节奏合律型)、复合式(一节整齐式一节参差式的组合、或多节整齐式多节参差式的组合)。(链接文章《支持格律体新诗的结构三分法》http://df.xlwx.cn/thread-369-1-3.html)
在韵式上,韵脚点在诗意让人回味处;或有规律的压韵,尽量让有韵一句或一组前后呼应、韵味十足、叫人回味即可。艺术终归是为真善美服务的!诗歌的韵律便在美的范畴,韵式唯一的美学要求就是对语音的美的追求!美是多元化的,美的表现手法也应是多元化的,我们的韵式探讨也应引入美学概念,进行美学范畴研究。曾经看过西方文学理论研究关于不同语言诗歌的有韵和无韵的纵向和横向比较:有始终有韵并一直发扬的,有本身有韵并逐渐僵化的,有无韵变有韵并一直坚持的,有无韵变有韵又来场“复古运动”废韵的......。我们不能对别国语言说三道四、说长道短,谁都是在真挚地探索和追求本国语言的美学极致。就汉语来说,有韵是绝对的主流,这或许也是语言特点决定的,并非是外力强加于人的结果。但我们对用韵的美学本质,以及韵式的多元形式研究非常不够,所定规范总是往僵化的条条框框路子上走。(链接文章《思无邪改良十五韵》http://df.xlwx.cn/thread-104-1-1.html)
在声律上,无需太刻板,目前应尽量放宽标准,一个节奏小节里平仄别太单调即可,至于“声律节奏论”或“声律旋律论”好像也不大适合白话文讨论。古诗词的平仄格律体系已不大实用于白话诗歌,平仄划分也须重新进行科学分析。(关于普通话的四声平仄划分,见本版另外一篇文章《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类浅析》,链接http://df.xlwx.cn/thread-87-1-1.html)
现在主要就剩下一个“节奏”的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了!连节奏单位都还争论不休。节奏目前最大的难题是没能确定“节奏律”的问题,英语诗有“轻重律”、拉丁诗有“长短律”、法文诗强调音节的节奏应该属于“音节律”(我杜撰的)。我们汉语诗与法文诗有一些相似,都是以音节作为语素的基本单位。我们汉语有一个最大的特点:一个音节即对应一个汉字,一个汉字只有一个音节,汉语的节奏是以字数来构建的。所以,这篇论文的题目就拟为《诗歌格律之音节字拍律》。
这里先从声音的几个物理特性来分析:
语音的轻重:在汉语的读音中,重音和中重音占了几乎绝大部分,所以说想以轻重间隔表现汉语的节奏那是完全不可能的,表情达意时也没有那么多有实际意义的轻声字可以供人运用。
语音的长短:在汉语中,读音的长短根据强调的轻重不同在很小的范围内是可变的,但这种变化还是很小,用单位时间内读字的多少就概括了,没有必要单独分析每一个字的读音长短。即使去分析,也会很混乱。
语音的高低:声音的高低实际上是音调频率的大小,本身与节奏无关;在汉语中,语音的高低是从来跟读音的时长没有关系的,节奏是个时间间隔规律,无关的当然也就影响不到这类问题上来。汉语声调的高低是自身的一个相对变化,这个相对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分类的,我们古代诗歌理论研究者就将平上去入划分成了平仄两大类,并将这种两分法变成了诗歌节奏上的同异交替。同异的交替是可以起到间隔相邻节拍的作用。
语音的音色:音色实际是声音因不同物体材料的特性而具有的不同音色特性,这更与时长无关了,即使音色的交替有时候看起来很有节奏感,但那其实也是时长的交替造成的,音色的交替不过是让时长的交替界限变得更明显罢了。
故,汉语语音上的节奏只能在抽象的音节节拍上去度量,声音的任何物理特性上的交替都不是其实质,只能起到区别节奏界限、加强节奏效果的辅助效果。上述语音的特性,也只有相对音高的变化和不同音色的同异交替能辅助用于加强节奏感,又因音色与文字无关,故只剩下一个相对音高了。故古诗词后来用声调的平仄分类来强化节奏,并将它作为一种原则来强调。现代诗的节奏不可能再完全回归平仄体系,但声律旋律以及节奏的强化还是可以借鉴平仄体系的!
节奏律:语音有规律地运动,就能形成节奏感。这种运动规律被诗家称为“节奏律”。
节奏型:在歌曲中反复出现的有一定明显特征的节奏叫做“节奏型”;在乐曲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叫做“节奏型”。
这里我试着从汉语字词句的节奏特点分析一二,望能对专家们的研究有所启迪:
汉语读音的音节非常明显,单字就一个音节;
汉语单字读音的长短几无差别,有变化但除了有意的延音,差别并不明显和绝对;
汉语四声音高的相对变化非常明显,可以对节奏做同异交替间隔处理,但其本质上形成的不是节奏而是旋律;
汉语读音几乎都是重或中重,少数的轻音并不能满足节奏和语义的需求,所以它也决定不了整个语句的节奏,轻重缓急主要是在朗诵时用来表现语气;
汉语句子朗读时中间一般会用停顿来换气或强调,其断句效果较明显;
汉语句子朗读时中间某些字音的延长,其断句效果较明显;
汉语句中和句末的停顿或某些字音的延长都会占用时长,加字减顿和减字加顿节奏不会被打乱;
汉语句子中虚词跟实词连读成轻音时,一般不占用单独的时长;但当其独立成词的时候,会有一个停顿或字音延长,就形成了一个断句效果。
综合考虑,汉语的节奏律称之为“音节字拍律”较准确:
1、汉语诗歌的节奏律可以以一个单字音节为节奏的最小单位;
2、汉语诗歌可以以一拍为最小节奏单元:一拍以一字、两字为主;三字四字须特殊处理成一拍时才能作为一个节奏单元,否则须撤分成两个节奏单元;汉字节拍的字数分类可以分别称为一字拍、二字拍、三字拍、四字拍;
3、汉语诗歌可以以固定的音节字拍+停延组合成为节奏小节,节奏小节有规律地反复形成诗歌的节奏律;
4、汉语诗歌最明显的节奏还是体现在朗读时的断句,我们可以以划分读(doù)句的形式来安排停顿或延长,并以诗句的节奏及结构的要求安排和调整读句停延,这个读句停延段力求意义节奏和音乐节奏的统一,并尽量占整数个节奏小节,否则须要改变停顿模式或在下一读句停延段上作出调整。这个句子的读句停延模式,也就是这一诗句的节奏型。
停延对诗句的节奏真的是非常重要!汉语拼音的音节才是划分诗歌节奏的最基本单位,而非“音步”。“音步”是一个糊里糊涂的概念,完全可以用“字拍”取代。
以音节为节奏基本单位,以字拍为最小节奏单元,以音节节拍为节奏律,以读句停延模式划分节奏型,可以解决所有类型诗歌的节奏问题。
(接上):
试用“音节字拍律”分析格律体诗歌节奏:
在分析之前先讲讲这里所用的“音节字拍律”的分析方法:双斜线划分停顿,停顿最好不要拆分意义词组;单斜线划分节拍,但不停顿,不停顿就是连读;后面是用数字分析节奏停延的,那些数字表示几字一拍,一点“.”代表停顿一拍。节拍小节中有一字半拍停顿半拍的一字拍,一般用一字一拍就涵盖了,不用再单独标示停延了。这里还存在一个需要解决的标示问题:半拍的停顿(或延音)这类读句节奏划分,在文字中还是可以用双斜线标示,但用数字分析时却不便再用“.”分隔,因为前面“.”已被用于代表一拍停顿,那么半拍停延可以用半角的“,”号来分隔即可,这跟加字减顿是一个意思,只不过是加的字只占了半个停顿时长。在非停顿的节拍里,形式节奏划分即使拆分了词组,因为连读而不停顿,所以也就不会影响意义节奏的连贯。程式化划分有一个天条不可违反——程式化分割意义词组只能是在同一大顿之内,不可分列大顿两边。也即:连读的可以,割裂不可以!
望月寄远
作者:王端诚
每行三个两字拍,字拍之间停顿一拍。
你在//那边//望月2.2.2.
倚窗//独自//吟哦2.2.2.
把月//读成//诗句2.2.2.
原来//月亮//是我2.2.2.
我在//这边//望月2.2.2.
不慎//掉进//梦里2.2.2.
把月//化作//诗句2.2.2.
原来//月亮//是你2.2.2.
白沙井的启迪王端诚
(注意第一段的一三句里第二顿少一拍,第三顿多一拍,但句子总的节奏没有变。)
真想/把//井口//浓缩/成/酒杯21.2.212.
好让/我//举手/间//开怀/乘兴21.21.22.
千万/人//同饮//这/一杯/美酒21.2.122.
千百/年//也未/曾//把它/喝尽21.21.22.
千万/人//千/百年//也未/喝尽21.12.22.
是/因为//它/心底//连着/洞庭12.12.22.
万吨/泉//我/只取//一瓢/而饮21.12.22.
已/领悟//井中/天//广阔/无垠12.21.22.
这首诗还可以这样分析(增加了许多三字拍,语速就快多了):
真想把/井口//浓缩成/酒杯32.32.
好让我/举手间//开怀/乘兴33.22.
千万人/同饮//这一杯/美酒32.32.
千百年/也未曾//把它/喝尽33.22.
千万人/千百年//也未/喝尽33.22.
是因为/它心底//连着/洞庭33.22.
万吨泉/我只取//一瓢/而饮33.22.
已领悟/井中天//广阔/无垠33.22.
望大陆 于右任
(半角的“,”号停顿半拍或延长前面字音半拍,跟前面一字半拍合成一拍。)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21,221.
望我//故乡; 2.2.
故乡//不可//见兮,2.2.2.
永不//能忘。 2.2.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21,221.
望我//大陆; 2.2.
大陆//不可//见兮,2.2.2.
只有//痛哭。 2.2.
天//苍苍,1.2.
野//茫茫;1.2.
山//之上,1.2.
国//有殇!1.2.
以《将进酒》试看音节节拍分析之结论:
君/不见,// 12.
黄河/之水//天/上来,// 22.12.
奔流/到海//不/复回。// 22.12.
君/不见,// 12.
高堂/明镜//悲/白发,// 22.12.
朝如/青丝//暮/成雪!// 22.12.
人生/得意//须/尽欢,// 22.12.
莫使/金樽//空/对月。// 22.12.
天生/我材//必/有用,// 22.12.
千金/散尽//还/复来。// 22.12.
烹羊/宰牛//且/为乐,// 22.12.
会须/一饮//三百/杯。// 22.21.
岑/夫子,//丹丘/生,// 12.21.
将进/酒,//杯/莫停。// 21.12.
与君//歌//一曲,// 2.1.2.
请君/为我//倾耳/听。// 22.21.
钟鼓/馔玉//不足/贵,// 22.21.
但愿/长醉//不复/醒。// 22.21.
古来/圣贤//皆/寂寞,// 22.12.
惟有/饮者//留/其名。// 22.12.
陈王/昔时//宴/平乐,// 22.12.
斗酒/十千//恣/欢谑。// 22.12.
主人/何为//言/少钱,// 22.12.
径须/沽取//对君/酌。// 22.21.
五花/马、//千金/裘,// 21.21.
呼儿/将出//换/美酒,// 22.12.
与尔/同销//万/古愁!// 22.12.
从以上分析我们能得出以下四个结论:
一、“与君歌一曲”的节奏型跟全诗的主旋律是不一样的,更像是独白。只能用“2.1.2.”这样的六拍使其跟主旋律合拍;
二、在一个三字尾的读句里,“12.”这样的字拍组合一般就是一字拍一拍(也可以一字拍半拍停顿半拍)、二字拍一拍,再加后面的停延一拍。但“21.”这样的字拍组合就可能有两种音长安排:一种是二字拍后停延半拍、一字拍只有半拍,再加后面的停延一拍;或者,二字拍与一字拍连读,二字拍一拍,一字拍也一拍,再加后面的停延一拍。
三、非停顿字拍后面微小的停延更像是从字拍中挤出来的一点点剩余时间,并无须单独计算时间占用。其实“节奏”是敲一下为奏,后面有一个空的节,奏和节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节拍。故而,字拍后面正常的短暂停顿属于节的范畴,本就属于节拍的组成部分,一般情况无须单独分析。
四、我们看这一段:
君/不见,// 12.
黄河/之水//天/上来,// 22.12.
奔流/到海//不/复回。// 22.12.
君/不见,// 12.
高堂/明镜//悲/白发,// 22.12.
朝如/青丝//暮/成雪!// 22.12.
为什么这里加“君不见”三字两拍读来特别的顺口呢?因为它是“12.”两个字拍加一顿共三拍,跟主旋律的每一读句两个字拍加一顿三拍是一样的,节奏完全合律,故而读来朗朗上口。试想改成四字如何?也没问题!因为还是两个字拍加一顿,譬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若改成两字呢?问题就来了,节拍不对,读不顺!因为它是一个字拍加一顿,少了一拍。所以说,光对称是不行的,还必须诗行节奏合律!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唐.杜甫
(前几句的节奏也可以是22.12.这种不划开意义词组的划分方法;因为在句中三字尾是连读,所以现在的22.21.程式化处理即使划开了三字尾的意义词组,也不影响意义词组的连贯;这里边还有许多句22212.加字减顿的处理,并没影响节奏;还有“呜呼——”一句2..减字加延音的处理,也不影响节奏。)
八月/秋高//风怒/号,//22.21.
卷我/屋上//三重/茅。//22.21.
茅飞/渡江//洒江/郊,//22.21.
高者/挂罥//长林/梢,//22.21.
下者/飘转//沉塘/坳。//22.21.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22212.
忍能/对面//为/盗贼,//22.12.
公然/抱茅//入竹/去。//22.21.
唇焦/口燥//呼/不得,//22.12.
归来/倚杖//自/叹息。//22.12.
俄顷/风定//云墨/色,//22.21.
秋天/漠漠//向昏/黑。//22.21.
布衾/多年//冷似/铁,//22.21.
娇儿/恶卧//踏里/裂。//22.21.
床头/屋漏//无/干处,//22.12.
雨脚/如麻//未/断绝。//22.12.
自经/丧乱//少/睡眠,//22.12.
长夜/沾湿//何由/彻?//22.21.
安得/广厦//千万/间,//22.21.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22212.
风雨/不动//安/如山!//22.12.
呜呼——//2..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22212.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2212.
再试看两首歌词的音节节拍分析:
《从头再来》
主唱:刘欢
诗句、诗节、诗篇所有节奏都必须跟主节奏相谐调!
注:只对歌词做文字节奏分析,不一定非要跟曲子相对应,因为音乐有自己更灵活的节奏处理。
昨天//所有的//荣誉// 2.3.2.
已变成//遥远的//回忆// 3.3.2.
辛辛/苦苦//已度过/半生// 22.32.
今夜//重又/走进/风雨// 2.222.
我/不能//随波/浮沉// 12.22.
为了/我//致爱的/亲人// 21.32.
再苦/再难//也要/坚强// 22.22.
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22.22.
心/若在//梦/就在// 12.12.
天地/之间//还有/真爱// 22.22.
看/成败//人生/豪迈// 12.22.
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22.22.
《开辟鸿蒙》
作者:曹雪芹
开辟/鸿蒙//,22.
谁为/情种//?22.
都/只为//风月/情浓//。12.22.
趁着/这//奈何/天//,21.21.
伤怀/日//,21.
寂寥/时//,21.
试遣/愚衷//。22.
因此/上//,21.
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21.23.21.
这是直接的节拍(字拍)划分,不管音步,只管节拍。一拍以一字二字为主,三字为辅,四字尽量不用(在特殊语速语义情况下可用)。句中大顿占用节拍,须要标注。
字拍分析方法主要用来指导写作,以作者自己的节奏安排意图为准,而不是主要用来分析已有作品!这是一个能同时指导写作和朗诵,分析停延和节奏,兼顾形式节奏和意义节奏的诗歌分析方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