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2 13:57:32

第六回 铮铮铁骨傲贼寇 人品文品堪比肩/xdgls

现代格律诗纪事第六回 铮铮铁骨傲贼寇 人品文品堪比肩

死水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话说一九三七年,小日本进了中原,先打开了芦沟桥,后进了山海关,北平、南京相继沦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辅仁大学南迁云南昆明,成立了西南联合大学。燕京大学部分迁四川成都借华西大学复课,时任代理校长的陆志韦,交卸了职务,留在北平护校,主持校务,解决北平学生的就学,成为敌伪包围下的孤岛。那时,平津一带沦陷区很多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撤退到后方去的青年学生,纷纷奔向燕京大学。燕京大学在陆志韦主持下则尽量多招生,以便培养更多的抗日爱国青年。
  1941年12月7日深夜,日本军国主义者偷袭珍珠港,悍然发动了太平洋战争。早晨,阴霾笼罩北平,蓄谋已久的日本侵略军,横冲直撞地从西苑兵营奔赴海淀,包围并占领燕京大学。燕大的全部外籍教职员,除了一位瑞士籍的王克私教授(因属中立国侨民)和日籍的鸟居龙藏教授外,全部被日军逮捕,旋即遣送到山东省潍县的集中营关押起来。被逮捕的教职员是:陆志韦、张东荪、赵紫宸、蔡一谔、周学章、洪煨莲、邓之诚、陈其田、侯仁之、林嘉通、赵承信、萧正谊、刘豁轩等。他们被关押在北平炮局日本宪兵队监狱。陆志韦先生等被捕之后,日寇妄图利用他们在学术上和教育方面的造诣和威望,劝说他们出山事敌,为伪政权涂脂抹粉。陆志韦先生等大义凛然,不畏强暴,绝不屈膝事敌。日寇无可奈何,就改变方法,从肉体上、精神上对他们施以摧残与蹂躏。但是他们彼此勉励,强自支撑,绝不屈服于敌人的淫威。陆志韦先生更是被折磨得浑身是病,孱弱之至,瘦得皮包骨头。日本侵略者曾哄骗陆先生说,只要写了“悔过自新”书,便可出狱。陆先生不为所动,拿着敌人给他的纸笔,严肃而认真地写了四个大字:“无过可悔”,体现了他一腔的浩然正气!
  后来,陆志韦先生出狱回到家中疗伤,在受着监视、生活困难的环境中,仍然致力于学术研究,除修订《古音说略》、《诗韵谱》等著作外,还努力研究近代汉语音韵,也就是关于普通话语音史的探索。写了《释中原音韵》等九篇论文,集成为《古官话音史》(他去世后出版)。用现代语音学的原理对其所代表的音系,进行描写和说明,对近代汉语音韵发展提出了新的见解。
  陆志韦,生于1894年,卒于1970年,浙江吴兴县人,著名语言学家,心理学家。著有《古音说略》、《诗韵谱》、《北京话单音词词汇》、《汉语的构词法》等专著。这样一位铁骨铮铮的学者,在二十年代却以新诗集《申酉小唱》、《渡河》享誉“五四”新诗坛。他自觉地从理论上和创作实践上为新诗开创与普及都作了大量的尝试和实验。他是我国文坛运用西洋格律创作新诗的先驱,朱自清先生曾对他的诗作评价极高,说“第一个有意实验种种体制,想创新诗格的,是陆志韦氏。”(〈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在诗的形式上,陆志韦也作了不断的探索。他是我国新诗形式最早的探求者之一。他学贯中西,读过大量的中国古典诗词,“一杜二李”(杜甫、 李商隐、李贺)给他的影响最大。他也苦读西洋诗。他说:“我费在西洋诗 上的时间反比中国诗多些。其中尤其是英、美的诗。”这就使他在新诗形式的探求上有着深厚的基础。他在《渡河》的第二篇自序《我的诗的躯壳》中说:“我的诗的形式经历过好几回的蜕化。就这一本小册子里还找得到好几期的化石。”他自述大致经历过这样几种形式:(一)“破除了四声做长短句”。(二)“用白话填词”。这两种形式都没有成功。(三)以“古诗的格调,试用白话改写”。这一类是白话诗,读起来有古诗词的格调,但不像古诗词那样有严格限制。诗人说:“我以为中国的长短句是古今中外最能表情的做诗的利器。有词曲之长,而没有词曲之短。有自由诗的宽雅,而没有他的放荡。”他所说的“长短句”,是指形式整齐的有长句和短句的新诗。 像《爱心》就属于这一类。(四)“舍平仄而采抑扬”。他主张不用平仄,但要“一抑一扬,自成节奏”。他十分强调诗的节奏。他说:“诗的美必须超乎寻常语言美之上,必经一番锻炼的功夫。节奏是最便利,最易表情的锻炼。”《爱心》就是不用平仄而有节奏的诗。(五)无韵和有韵。诗人写过有节奏而无韵的自由诗,但他更写有韵的诗,“这本诗(《渡河》)十之八九是有韵的诗”。他的诗的押韵,(1)破四声,“我用节奏尚且要废平仄,押韵当然不主张用四声。”(2)无固定的地位。(3)押活韵不押死韵,“用国语或一种方言为标准,不检韵书”。所以他的押韵,是大致的顺口罢了。
  陆志韦的诗歌形式的主张,是在 1920 年左右提出来并实践的。当时正在批判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格律诗,主张自由体的新诗,因此陆志韦的新诗形式的探讨,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至到1926 年起,闻一多、徐志摩、朱湘等人办《晨报诗镌》。1927 年起,他们又办《新月》,对新诗的形式展开了讨论, 他们提出了“新格律诗”。陆志韦的不少见解,才重新为诗坛所重视。他是 “新格律诗”的前驱者。但陆志韦后来的诗作没有更引人注意。这位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的毕业生,哲学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曾意外地来到诗坛,终于又悄悄地离开,驻足于语言学、心理学的研究了。

  正是    匆匆来去何其憾
        格律诗坛少一人

  曰:陆志韦是不是第一个有意实验种种体制,想创新诗格的诗人,还有待商榷。但他确确实实对于新诗的格律形式进行种种的实验,民谣体、西洋格律中式化、白话填词、长短句、有韵无韵等等,尽管不满意的作品有,但也有不少即使用现代眼光来看,也很娴熟的格律诗作。
    陆志韦对于新诗格律理论的思考也伴随着实践。新诗开创初期,荆棘满地,前面本没有路,迈出第一步的人,也许步子还小,也许身子还摇晃不稳,但却是最难能可贵的,那种大胆探索,自闯新路的开创精神也许是我们从他们身上应该得到的启示吧。


附录:

    流水的旁边
 
    陆志韦

     一
   你为我在流水的旁边
   造茅屋两三间,
   使我梦里见你的时候,
   也听见活水流。
      二
   我早上到流水的旁边
   见落花一点点。
   我求他们载我的念头
   一个个向你流。
     三
   你回来在流水的旁边,
   看看月明风软,
   爱活水像爱命的朋友,
   能否为你消忧。


  爱心


  陆志韦

春天没田种,夏天不灌水。
秋来折着腰,到处拾剩穗。
我收集人家剩下的爱心,
折断了腰也救不得性命,
我为救性命折腰到如今。

乡邻怜我苦,给我一升米。
明知嗟来食,不堪养兄弟。
我吃的是哀怜不是爱心,
我还折了腰谢我的乡邻,
我总为救性命湿了眼睛。

快种一斗豆,快种几亩稻。
今年不努力,明年饿死了。
哪里有不劳而得的爱心,
晓星种起直种到黄昏星,
若要救性命走断你脚胫。

种豆一万石,种稻一千顷,
逢到大荒年,散与陌路人。


《航海归来》

 陆志韦

老弟呀,向前不到一箭路,
这几天恶浪头山样高,
也算经过了一番辛苦。
前面是我们家山的影子。
月轮正挂在桃树背后,
一斑斑射到港口的亭子。
记得那一年春风来得早,
催醒了一涧羞涩的桃花。
妈就说天公这样好那样好。
又是那一天茅亭顶上,
低着眼望海上来的燕子;
什么事都不曾挂在心上。
老天忽然随着桃花醒了!
天边有隐隐的两片白帆。
那一刻这航海的生涯定了。
这几年看尽江山飘尽海,
早知道益近家乡心益苦,
那我又何苦来!我又何苦来!


《月光在樱树》


 陆志韦

(爱尔兰诗人W . B . Yeats游新大陆,见月光樱树而悲,我不知其何以悲。十年三月二十九日作为此诗,以写我八九年前之奇遇。)


月光在樱树,
那一天的总温习
早已把我的同年朋友
一个个送到黑酣乡里。


月光在樱树,
校钟正敲过十一点。
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妙景,
樱树里浮出几条白线!


月光在樱树,
我的心像天一样圆,
我的上帝像空气一样近,
我见他在樱树下生活。


月光在樱树,
那一天我亲自看见了。
我的祖宗梦想不到的
我用肉眼同他会面了。


月光在樱树,
那是何等样的光!
我以后不再做杜甫的奴隶,
我亲自见了宇宙的文章。


 《三疑问》

 陆志韦


羊肉店的后面
见小山羊在园里嚼豆苗。
这样洁白的东西
也和我们抢饭吃的么?
这样温厚的东西
也像我们杀豆苗的么?
这样可疼的东西
也送进羊肉店去的么?


 摇篮歌
  
 陆志韦
            
宝宝你睡吧,
妈妈为你摇着梦境的树,
摇下一个小小的梦儿来。

宝宝你睡吧,
妈妈为你拣两朵紫罗兰,
送灵魂儿到你笑窝里来。

宝宝你睡吧,
妈妈为你留下些好辰光,
你醒来,月光送你的父亲来。


  《夜半归自下关》
  
  陆志韦

   这条街像半透明的大理石,
   画墨竹带了一点绿意。
   有几个虾蟆括括地叫,
   又是小雨初晴的香气。
   我仿佛踏进了鬼门关,
   来看这画夜不分的死趣。
   我单可以爱你们这一刻;
   凡是活的人总不能不去。
  
  
   《子夜歌》
  
   陆志韦
  
   夜深了么?看天河渐渐的白。
   琥珀光拥护这满山的松柏。
   窝里的小鸟没有一些声息,
   只有我那,脚踏着路旁的荆棘。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2-6 23:33:56

陆志韦的不少见解,才重新为诗坛所重视。他是 “新格律诗”的前驱者。但陆志韦后来的诗作没有更引人注意。这位美国芝加哥大学生物学部心理学系的毕业生,哲学博士学位的获得者,曾意外地来到诗坛,终于又悄悄地离开,驻足于语言学、心理学的研究了。------这一章发掘的好,开路先驱,功不可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六回 铮铮铁骨傲贼寇 人品文品堪比肩/xdg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