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格律体新诗有那么些规则,我一直只用两句话来指导自己现阶段的新诗格律创作形式,一是规律押韵,二是音步节奏对称,创作完成后有出入的话,适度调整即可。其适度调整,既可以按音步方法,也可以结合下音节或音顿。
诗句里,被自然停顿节奏点分割出来的语义群,叫做音顿
是不是还可以这样理解:诗句里,按语义群分割出来的自然停顿的节奏点,叫做音顿。 问好老师!以上的理解是否准确,是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也对我的进一步学习产生了影响。 问好老师!我尝试以老师提出的以建立基准节奏模型的方法修改了一篇旧作,修改过程中确实体会到节奏模型的建立,对于诗行节奏的构建起到了自觉的引导作用,对于诗意的表达也更为有章可循。同时也认为,节奏模型的建立也还是在基本节奏单位的合理配置下得以形成的,而并非只考虑字数的单纯音节的对称。所以对这样以建立节奏模型为基础的格律体式称为“音节格律体新诗”尚存疑惑。修改稿如下,全篇采用了一、三两节对称,二、四两节对称的节奏模型及一个一贯式节奏模型组成的33332节式的十四行,修改并不成功,但是我的一次尝试,请老师批评指正。
知青十四行·情致(组诗)
一北大荒永远高天厚土的风范,天外来音般你说先握握手吧,谁知道时空间隔这一握如电;
无意大荒外熬过的世事沦陷,排排白杨树自己长高又长密,长长了含怨抱恨的离合悲欢;
老花眼交换互不陌生的变迁,恍若隔世般你说再写写诗吧,离别后诗心不灭就以诗为伴;
尘封大荒中仅存的往事纪念,青青大草甸自己翻黄又翻绿,翻旧了从未吐露的情丝如绵。
在这里集合又都在这里解散,谁又曾解散满腹的心事如磐。
(2011年9月14日初稿) 回复 孙逐明 的帖子
谢谢老师!期待得到老师的指导和批评指正!:handshake 看来大顿与平仄早晚要成为格律体新诗的元素了。拜读问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