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四声分类浅析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2-2-10 20:13 编辑* 用声调的同异变化来表现节拍的更替、节奏递续,不失为一个追求汉语诗歌音律和谐的完美方案!但古今四声的平仄分类究竟是否合适呢?这是一个问题。以下学生便就此问题做一简略思考,来个投石问路。但愿能够一石激起千层浪,恰巧引起一些网络大虾们的关注吧。
古代四声“平上去入”的具体读音究竟是怎么回事儿,我们已无所侍从,只能看到一些韵书的归类。我想:从道理上讲,可能这些韵书也不能真正代表某时期或许存在的通用语言的具体发音吧?大体也就是人文发达的几个地区的方言的妥协公约方案罢!而这些韵书本来是应该研究韵律的,却被人更多用来强调声律,这点也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古时候同韵母不同声调的字放到一起就真的完全失去韵味了吗?呵呵,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好讨厌啊,怎么这么多不合时宜的问题!这里就略过不谈这个古韵的问题了,接下来就直接分析普通话的声调,看能否就新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进一步归类为跟平仄类似的简化的同异对比。
普通话里的四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普通话里入声已消失,派入了新的四声中,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中都有一些。
标准的普通话发音也是一个公约方案,并不完全属于任何一个地方方言,但因为拼音的推广,已经能做到严格标准的规范发音,故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的标准语言。这就比古代不能代表真实语音的韵书强太多了!
按照现代汉语的规定:标准普通话四声相对音高用“普通话调值五度标记法”标示(5高、4中高、3中、2中低、1低):
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对应着高平调、中升调、降升调、全降调。
声调相对变化有两个特点:
一、声调虽有变化,但都定格在尾音上,故五度标记法的最后音高起着相对更重要的作用;
二、有升降趋势的发音,感觉上会比实际的尾音音高更高或更低。
现在我们再来分析普通话四声的相对音高:
阴平55,它的音高始终是高调5。
阳平35,它的尾音音高也是5,但因为它是从3到5的,所以它的实际平均音高低于阴平55;但又因为它是从3快速上升到5的,实际感觉到的却是它到5后还有一个向上的趋势,故而它的语感音高高于阴平55。
上声214,它有降有升,它的尾音音高是4,实际平均音高在3左右;其语感音高看人们发音时是强调前半部分还是后半部分,强调前半部分就在2下,强调后半部分就在4上;不作强调时大概就在3左右,基本处于中音范围,但214尾音一般较轻,基本可归于3下。
去声51,它的尾音音高是1,但它是从5降到1的,所以它的平均音高接近3,语感音高又趋向1再往下。
总得一个比较是:阳平35>阴平55>上声214>去声51。
普通话音调中还有轻声和变调未归入四声。
轻声按规定是不标的,但不管标不标,毕竟有个音高的问题。
轻声是四声的一种特殊音变,即在一定条件下读得又短又轻的调子。其发音总是依据与其组成词组的前一字的音高而变化,前面高它就低点,前面低它就高点,一般来说:
阴平字+轻声字/音高2;
阳平字+轻声字/音高3;
上声字+轻声字/音高4;
去声字+轻声字/音高1。
变调的情况就更复杂些:
变调根据其在实际语句中与其相邻字构成的词组中的相对位置不同其语调有相当大的变化,必须结合具体句子、词组来最终判断。
变调最复杂的主要是上声:
上声连读的词组里最后一个上声始终读原来音高214;
两个上声挨着时,读成35、214;
三个上声连读时,一般读成21、35、214;若要强调第一个字的话,读成35、35、214;
四个上声连读时,一般读成35、21、35、214;也可以只保留最后一个214,其余都读成35;
上声在非上声或轻声前面的时候上声变成21,只发音调的前半部分,这有点像英语单词连读时的发音情况。
去声相连也要变调:
去声一般音调是51,重音强调时也都读51;
两个去声相连,前一个若不读重音一般读成53,若重读时还读51;
三个去声连读,一般读成53、51、51,强调时53还念成51;
四个去声连读,就变成了53、51、53、51,强调时53也还念成51。
53的实际平均音高在4,而语感音高在3还得再往下一点。
“一”“不”的变调也是很常见的:
“一”单独念阴平55,“不”单独念去声51;
在去声前一律变成35,在非去声前都读51,嵌中间时一律读轻音,纯粹是因为这样变调旋律起伏更和谐。
“七”“八”在去声前调值可变35,也可不变,其余场合念原阴平调值55。
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儿化时,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都读成55;
单音节形容词叠音后缀时,不管原来是什么声调,多半也念成55,但也有仍念原调的;
双音节形容词重叠后,第二个音节变为轻声,后面两个重叠音节多半读55,也有念原调的,得根据语调来。
现在我们来给普通话的四声分类:
首先还得问清楚一个前提,你还会发入声的短促音么?还想发入声么?
答案是“是”,那么都把它们按古韵归入仄声吧;如果答案是“不”,那么就按现代汉语的发音归类就是了。
我们看了前面的分析比较,
阳平35、阴平55,音高都是趋向高音的,属于升调高音;
上声214比较复杂,可能升高到5,也可能降低到1,多数情况又属于降升调中音,应根据语调去处理;
去声无论是51或变调的53,始终是趋向低音并且语感音高都是低于3的,属于降调低音。
这么看来,我们只能暂时将阴平、阳平归为趋向高音一类,把去声归为趋向低音一类;
上声就只能根据其在句子中,表达语气所需的升降及其最终强调的音高值来确定其归类了,21为低,35为高,214属中下。上声的不确定性主要出现在变调里,上声连读时有一个很常见的35变调的情况,35音调当然算是升调高音了。因上声读35的情况不会出现在词组的末尾,那么读句的末尾一般也就不会出现上声读35的情况,所以即使下一个读句开始也是一个上声,前一读句末尾的上声依然读214,而不会变成35。而后一读句的第一个字若是上声,依然根据其后面连读字词的音调做相应变化。只有三个或四个上声相连,又在一个读句里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21、35、214”、“35、35、214”或“35、35、35、214”、“35、21、35、214”的情况,这个时候就须要根据变化灵活归类了。其实这里可以凭语感去处理,对此应采取宽容的态度。
“一”“不”情况类似,也是出现在变调里。
“阴平、阳平——平,上声、去声——仄”这个说法基本上还是对的!
只须要注意上声处于节拍字眼的时候,看看其是否属于变调35高音?如果是,即可将其定性为变调高音,作为平声处理。
“一”“不”的处理类似,注意“一”“不”在去声字前的发35升调时归为平声,“一”字在词组末尾读55时本身为平声,其余情况定为仄声还是比较妥当的。
轻声字在上声后的,上声字发21,轻声字发4,有一个由低降21到中平4的抬升,这里的轻声字作平声处理。其余轻声字,相对于其前面字的发音来说皆是降调或低音,作仄声处理。
平仄简化歌诀:一二为平三四仄,大体这样暂记清。若说标准普通话,平平仄仄用耳听。变调轻声一不乱,规律记住也还行。上声相连须注意,或平或仄弄分明。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0-7 17:1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用声调的同异变化来表现节奏的节拍更替递续,不失为一个追求汉语诗歌音律和谐的完美方案!但古今四声 ...
读懂了,但如何用到诗歌写作之中,的确需要有专业人士来提供理论支持,我曾在我们襄阳市图书馆参加过一次襄诗词格律培训,老师说:依据普通话发音,中华新韵多把阳平阴平定为平,上声去声定为仄。 其实三声的不确定性主要出现在变调里上声连读有一个很常见的35的发音情况,35发音当算是升调高音了;“一”“不”情况类似,也是出现在变调里。这也就是原来的韵书武断的地方吧?一直感觉平仄划分武断,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这里本来是可以弄出些特别味道的地方,却都被为了简单的所谓统一规定一下给框死了!今天总算抽时间给梳理梳理了一番,找到症结所在,这三个小时也算没有白费! 谢了,孙老!您的文章我都是仔细看的,对我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已修改,请指正! “阴平、阳平——平,上声、去声——仄”这个说法基本上还是对的!
只须要注意上声处于节拍字眼的时候,看看其是否属于变调35高音?如果是,即可将其定性为变调高音,作为平声处理。“一”“不”的处理类似。 轻声字在上声后的,上声字发21,轻声字发44,有一个由低降21到中平44的抬升,这里的轻声字作平声处理。其余轻声字,相对于其前面字的发音来说皆是降调或低音,作仄声处理。 一二为平三四仄,大体这样暂记清。若说标准普通话,平平仄仄用耳听。变调轻声一不乱,规律记住也还行。上声相连须注意,或平或仄弄分明。
(1)两位老师的研究论述很好,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2)对变调的表述个别地方两位老师略有不同。
(3)另外,两位老师对语调有甚研究成果,也敬请发帖。 回复 祗保祥 的帖子
语调是个很微妙的东西,是文字所不能表现的,不同的人甚至同一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说同样的话、读同样的句子,所表现出来的都可能很不一样,纯粹属于个人吟诵说唱时对情感的把握和再创造。当然,不带感情的时候,只要读标准了大体还是差不多的。故,全看写的人和读的人的共鸣和理解了。祥哥可不可以别拿这个问题难为我们? 平常都没有时间思考这些,等闲下来了又没精神去想这些,若能落得几日清闲,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上天的恩赐!若问我周末都干些什么?“穿越”吧,脱离现实,流连于前世、今生、异域、未来,或者尚能让我不觉头痛。这就是我的悲哀!偶尔还会想起——哦,自己好像还会写诗,好像对诗歌还有些想法!如此,便有了那些混乱的语句和这些杂乱的文字!有辱斯文了。 感谢无邪老师的回复。您的研究成果丰硕,不必过谦。 关于语调,似乎还该有些规律可究。如叙述句、疑问句等是否也有语音升降的问题。又如句子长短的变化,可造成语音的急缓。那一串串或升或降、或急或缓的声音流,又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有关。诸如此类,本人不甚了了,故求教于老师。 我查了一下:语调就是说话时语音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组合而形成的腔调。它能表达说者或作者除字面意义之外的很多东西,传递给听者和读者微妙的言外之意。
呵呵,人人都能意会,就是要系统分析和总结可就复杂了!
兄弟,很难啊!还是你来吧!
我觉得格律不用这么复杂去规定这个,这些还是留给作者自我发挥吧!
格律始终都有一个最大问题:至善则死!格律太完善太严谨,也就到了该走下坡路的顶峰了!历史规律就是这样,盛极而衰!所以,建议格律不要管太全面了,也不要管太死了,也别太急了,更别太自以为是了。始终处于过程中,便始终处于兴奋中!皇帝都知道称自己为“九五之尊”而不敢奢求“九六至尊”,那便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惶恐和敬畏! 对于现归入平声的原入声字,还有没有必要以及有没有简便的方法把它们剔出来再归入仄声?容我再想一想。 我比较倾向于使用普通话四声韵。但似乎至今没有多少人发起这方面的努力。
我只是一个诗的爱好者,没有受过诗这方面的专业训练,但希望看到诗歌能朝
这边发展。:lol:lol:handshake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2-2-10 13:42 编辑
轻声字只有在上声后面才能归为平声,发音为“21、4”比如“好吧”“姐姐”“有了”;其它情况下都应该发仄声:在阴平后面发“55、2”比如“高啊”“妈妈”“哥哥”“叔叔”“杀了”;在阳平后发“35、3”比如“糖糖”“拿吧”“回来”“聊会儿”“钱啊”;在去声后面发“51、1”比如“去吧”“爸爸”“玉儿”“够了”。
上声在实际语言中发音是多变的,“21”“35”“214”都是很常见的,这些都体现在我原文对变调的阐述里,音步虽常以两两划分,但并改变不了三个四个上声连读时的变调情况,所以必须还要区别对待上声在某些情况下的“35”发音,不能一概简化掉。还有就是“一”“不”的变调,“在去声前一律变成35,在非去声前都读51”,这是十分明显的,不能含糊。其实变调还有许多,有些影响平仄判断,有些不影响平仄判断,这比轻声的情况要复杂一些,但也并不是很复杂。
剩下还有就是类似“入声”的短促音是否应该归入仄声的问题,从语感上来看似乎有这个必要,但从实际操作来看却十分麻烦!从语音学上说,入声就是以塞音收尾的音节,但此塞音只有成阻阶段,并不发声。而普通话里没有这样的阻塞音,一般的表现语气的短促音应该不能算作“入声”。不知道最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发音里还究竟能不能听出“入声”的味道来?
这里只是在探讨普通话的四声分类,我还不确定新诗节奏用平仄交替表现是否更好,以上探讨权当知识储备。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