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dgls 发表于 2011-10-21 14:38:43

第三十九回 但求成就格律事 何计生前身后名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1-10-22 10:06 编辑


第三十九回   但求成就格律事    何计生前身后名
死水吧————————————————————————————
话说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教授夏志清先生曾有言:20世纪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就学养而论,有三位代表人物,第一代是陈寅恪,第二代是钱钟书,第三代就是吴兴华。吴兴华冠有少年神童的美誉,在诗歌、学术研究、翻译三个领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然而吴兴华却是被文学史忽略的一位重要诗人,更是被新格律人遗忘的新格律诗人。学贯中西的学者气度、才华绝伦的传奇人生与令人扼腕的多舛命运,为现代文学史、现代格律诗史留下了太多的空白,留下了太多遗憾。

 吴兴华,诗人、学者、翻译家,原籍浙江杭州。他1921出生于一个自由职业者的家庭,父亲在清末科举中试后受新思潮影响去日本学医,在文史方面造诣很深,家中藏书颇丰。兴华自幼受家庭影响,博览古书。他家中兄弟姐妹共有九人,由于他自幼聪颍过人,深受父母喜爱,弟妹崇敬。他初中就读于天津南开中学,以后随家迁到北京,一直在崇德中学读到高中毕业。因成绩出众而连续跳班。1937年,年仅十六岁的吴兴华,就考入燕京大学西语系,同年发表的无韵体长诗《森林的沉默》,轰动诗坛。在燕京大学就学期间,他的语言和文学天才就开始引人注目。其燕京的英籍导师谢迪克曾说:吴兴华“是我在燕京教过的学生中才华最高的一位,足以和我在康奈尔大学教过的学生、文学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相匹敌”。
  非凡的语言天赋,使吴兴华不仅精通英、法、德文,还熟悉西班牙文、拉丁文、意大利文等多种语言。1941年吴兴华毕业留校任教,同年12月“珍珠港事件”后,日军强行接收、解散燕京大学,部分师生离开北京到内地重办燕京大学。吴兴华的父母这时已过世,有一群弟妹需照顾。他只得滞留北京,在中法汉学研究所兼一点差。为了维持生计,他曾与一位德国神职人员合编一部德华字典,参加辅仁大学《思泉》词典的编纂工作,还为中法文化协会翻译了一些法国诗人的作品。此时,由于七个弟妹需要他抚养,所以包揽了不少翻译工作籍此艰难度日。由于吴先生少年成名,日本人曾高薪聘请其为敌伪工作,都为吴所拒绝。后来他的两个妹妹不幸病殁,他自己也身患肺结核。抗战胜利后,燕京大学在北京复校,吴兴华回校任教,1948年二十七岁时即被聘为副教授。
  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教会大学一律并入国立大学,北京大学兼并了燕京大学。于是吴兴华就随着进入北大,开始担任西语系英语教研室主任,两年后任系副主任。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吴兴华才华横溢,年轻有为,加之心怀坦荡,刚直不阿。“反右”时,他因为反对苏联专家教英文的方法,被扣上“右派”的帽子。
  吴兴华被划为“右派”后,除了遭受校内外批斗之外,他的级别连降了两级,从三级教授降到五级,也被取消了授课和发表论著的资格。
失去话语权的吴兴华以自学拉丁文、希腊文,阅读古旧版本图书自娱,再就是默默地协助系里编、校《英语常用词用法词典》。他除了校译朱生豪的《莎士比亚全集》外,还为杨宪益先生校订《儒林外史》,也为古希腊专家罗念生先生校对过文稿。此外,他还为李健吾先生翻译大量拉丁及希腊文戏剧理论,但那些译稿都在文革中不知去向。 1962年,经甄别,吴兴华被摘除右派“帽子”,仍留在西语系工作,论文《〈威尼斯商人〉——冲突和解决》得以在《文学评论》1963年第6期上发表。摘帽以后,吴兴华教公共英语。他教的课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之一,吴兴华也被认为是西语系最好的老师之一。   在四年后的文革狂飙中,吴兴华在劫难逃。
  1966年7月北京大学正式建立了有数百人的“劳改队”,吴兴华也被“揪出来”入队。
  1968年初,北京大学又建立了“黑帮大院”,关押了学校的教师干部等两百多人。在“劳改队”和“牛棚”中的人也被抄家,被封房子,家里的书和画被烧被没收,孩子们也被欺负。吴兴华家的门上和窗上都被贴了写有“大右派”、“反革命”的大字报。家里人也知道,吴兴华没少挨过红卫兵的打。
  8月3日,吴兴华和西语系其他被“劳改”的教授一起清理校园里的杂草。当时校园里有一条小沟,宽度是小学生也能跳过。学校旁边一家化工厂的污水就从那里流过来。天气十分炎热。当吴兴华口渴要找水喝的时候,有红卫兵按他的头强迫他喝沟里的污水,还有红卫兵把他的头按在刷大字报用的浆糊桶里。吴兴华很快就非常难受,接着又昏倒。在场的红卫兵说他是“装死”,不准送学校医务所。等到晚上,看他还不能起来,才送医院。半夜,吴兴华的妻子谢蔚英被叫来医院,那时,吴兴华已经死了。
吴兴华病殁了,病因是急性痢疾。而北大的红卫兵却说,吴兴华是自杀的,对抗文化大革命,罪大恶极。他们命令医生解剖尸体以证实这一点。吴兴华的妻子再三解释,说吴兴华不是自杀的,请求不要解剖尸体,可是没有用,尸体还是被解剖。吴兴华被害死时,他的大女儿吴同14岁,小女儿只有6岁。他的妻子谢蔚英在文学研究所工作,养大了孩子。吴同下乡到东北当了八年“知识青年”。所幸吴兴华的两个女儿十分出色,均在文革后通过高考成为首批大学生,毕业后又考取美国研究院奖学金赴美深造,两姐妹都获得博士学位。如今她们是美国常春藤名校的终身教授。有女若此,也可告慰吴先生在天之灵了。

xdgls 发表于 2011-10-21 14:39:22


二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吴兴华失去了话语权,正在遭受着风霜的击打。然而,由于燕大时期的同学林以亮(宋淇)的鼎力介绍,吴兴华20世纪30、40年代的新诗旧作,在他本人不在场的情况下,在港、台地区被大量刊出。1953年,香港《人人文学》发表吴兴华的《览古》、《绝句三首》(第13期)、《尼庵》(第16期)、《秋日的女皇》(第17期)、《记忆》(第19期)和《筵散作》〔第20期),均署名梁文星。夏济安、吴鲁芹等人创办的台湾《文学杂志》。仅存在短短四年(1956. 9-1960. 8.20),却为台海现代派文学的兴起起到了推波助溯的作用。该刊所发诗作数量最多的诗人是余光中,夏菁和梁文星三人。前两人曾先后主持该刊诗歌栏的编务。这样,在《文学杂志》这个文学场域中,梁文星的诗歌作品的确“可算是相当奇特的存在。”从1956年9月到1959年11月,《文学杂志》发表了他的《岘山》(1卷1期)、《绝句七首》(1卷3期)、《西施》(1卷6期)、《西加。十四行四首》(2卷3期)等一大批诗作,直到7卷3期上的“记忆”才告结束。 1卷4期(1956.12)还刊出了吴兴华探讨新诗前途的文章《现在的新诗》,主张诗在形式上应当融合西洋诗体与中国象形文字各自的特点。文章在台湾文坛引发反响。宋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华裔教授夏志清均论及吴兴华,特别是宋淇对他的大学同窗作了全面肯定的热情评价。吴兴华新古典主义诗歌的贡献在于,实现了中国古典诗歌形式的现代转化,并卓有成效地探讨了西洋诗歌形式与中国文字特色有机融合的向题。在大陆地区默默无闻的吴兴华,对50年代的港、台诗坛无疑具有实质性的影响。 三 早在抗战前夕,吴兴华就开始新诗创作,在吴奔星主编的《小雅》(1936, 第2期)上发表《歌》,在《新诗》 (2卷3、4期,1937, 7)上发表(森林的沉默》。进人大学后,开始尝试外国诗歌、散文、戏剧的翻译。 吴兴华是燕京大学师生自办刊物《燕京文学》(1940、11——1941、11)的主要撰稿人之一。他的新诗、文章和译文广泛发表在《沙漠画报》(1938、4、16——1943、11),《朔风》(1938、11、10——1940、4、15)、《辅仁文苑》(1939、4——1942、4), 《覆瓿》 (1939、10——1940、5),《艺术与生活》(1939.10——1944、6),《学文》(1939、11、15——1940、5、10),《西洋文学》(上海1940、9——1941、6),《中德学志》等校园刊物和民办刊物上,同时,还见诸《新民报半月刊》(1939、 6、1——1943、12 ) ,《中国文艺》(1939.、9——1943. 1、10)、《晨报》等官办报刊。抗战胜利后在《新语)(傅雷、周熙良主编)和《文艺时代》上集中发表了一批诗作。吴兴华的诗歌创作的鼎盛期基本上是在沦陷时期,作品或繁冗铺张或清新活泼,往往小中见大,畜于哲理内涵。在形式方面,吴兴华的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用现代语言写就的“新绝句”和“新律诗”。所谓“新”,就是使用白话,在形式和意境上继承中国诗传统。他的这些以“化古”为己任的诗每行十二字五音步,一、二、四句压韵,大体上与中国古典诗中的“五七绝”和“五七律”对等。如《绝句(二)》:“仍然等待着东风吹送下暮潮/陌生的门前几次停驻过兰桡/江南一夜的春雨,鸟桕千万树/你家是对着秦淮第几座长桥。”第二类,借鉴五言古诗形式的作品,每行固定九字四音步,行数不限。一、二句压韵,以后隔行押韵,在意境上也模仿五古,如《览古》(十二行)、《拟古》(十六行)等。林以亮高度评价这两类拟古诗,认为它们不仅有形式和韵律,还有境界和气势,是吴兴华“蜕化”和“提炼”中国传统诗的绝句和五古的结果。例如第二类。在林以亮看来,“古代诗人想写一些境界极高,近于梁宗岱所说的‘宇宙诗’时,大都采取五古这种形式,把它作为最高的表现工具,如阮籍,陶潜、李白等。吴兴华的贡献之一在于,他成功地“从”五古中提炼出来一种新的形式。。。。。。把五古的高瞻远瞩,笼罩一切的气势移植到新诗中来。”尽管多数诗论家认为以上两类诗代表了吴兴华在诗歌创作方面“化古”的主要成就,或节奏清晰、音韵和谐,多能营造出别人难以超越的诗的景致。或意象纷繁,联想迭出,每每使人遁入遥远的古人境界,但终因受形式因素的束缚过甚,往往只能表达特定的心境和情境。或由于意象的密度过大而显得庞杂拥挤,反而便诗的内容难以充分展开。第三类为五步无韵诗(素诗体),内容大多为“古题新咏”,美国学者爱。冈恩称之为“叙事史诗”,卞之琳则称之为用古题材拟“古歌行”体的新诗。这类诗每首行数不拘,多是叙事体裁,素材则取自历史上的人和事,如《柳毅和洞庭女》(《燕京文学》(1940年l卷l期)、《给伊蛙》(《燕京文学》(1940年3卷2期)、《大梁辞》、《听梅花调宝玉探病〕等。这类诗由于句子过长,又没有形成固定的韵律要素,如外在的韵脚,抑扬音步或重复停顿等,因而其规律性只是形式上的,有不少只能作为无韵的散文来朗读。其贡献更多的在诗人力求从自己所截取的历史材料中翻转出新意。第四类,多方尝试采用西方的诗歌形式进行创作,如十四行体、哀歌体、十一音节无韵体、斯宾塞体、民谣体、抒情短诗体、艾尔凯斯体、六音步体等。总而言之,其“化洋”范围之广,的确是惊人的。在这类“化洋”.之作中,吴兴华写的最多的是十四行体,其中的许多辞藻华丽、声情并茂、朗朗上口,多记述早慧少年对永恒主题所作的无休无止的思索。

xdgls 发表于 2011-10-21 14:45:03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1-10-22 10:08 编辑

四吴兴华最值得称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还是他上个世纪的新诗创作。在新诗创作中最值得称道、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留下重要印迹的,是他在传承古典格律和化解西方格律的探索与成就。在“化古”方面,吴兴华在这方面的成就,主要在于他脱胎于“五七绝”以致“五七律”的新古典诗体。他突破古典五七言的字数限制,运用九言、十言、十一言、十二言等,汲取古典律绝起承转合、对称对仗、押韵等表现手法,创制出的新诗绝句(四句式)、新诗律体(八句式),乃至模仿“古歌行”创作的新诗排律体,都为新诗的格律踩出了新的路子。筵散作月上/梧桐/墙缺处/光影/正微茫静听/车马/与笑语/沉没在/远方砌下/哀虫/尚思效/弦管的/幽咽院角/花枝犹颤摇/美人的/鬓香薪当/尽处/有谁知/火焰/尚未死梦已/醒时/怕听说/人事的/凄凉车尘/十丈/奔波在/邯郸的/衢市不知它/人在/何处/炊煮着/黄粱无题一舸明月离吴宫泛滥于五湖遥想阴山的弦管声调似唏嘘苎萝微波畔谁见黛眉的颦蹙绝塞风沙里徒悲于金的画图似海侯门此一去音信真全杳少年心性近日来思念也稍疏但兀兀奔走关河,或埋头故纸不再学惊飞蛱蝶贴上绣罗襦



= 生命今对你怎样可过于从前阴霾持续也该有开明的丽天不知何故唯惊觉容颜的消减欲语别情先拭去清泪似奔泉夫痴姑恶遇己极人间的残酷酒色衣香看将尽弹指的芳年同一疏廖的细雨冷扑向窗扇不知巴山的池水新近可增添 =



寒灯如粟为我说相思的苦辛执扇绿衣常太息薄命为女身三五夜中空望断摩勒的音迹后堂筵上无人解幽咽的琴心万种欢情怕提起只微词掩敛一丝怨妒尤露出似旧日情深差堪告慰称道我文章胜往昔云英已嫁唯应是罗隐不如人 =


临别时辗转还思将去日掩遮销魂看绵绵春草远送至天涯念旧犹不时开着陈箧的团扇情痴也曾经追随油壁的香车药裹重帘怕扶头善病如前日回廊复户见憔悴独倚似梨花木石心肠今为你把青衫湿透非同于蛮夭瘴地听见了琵琶 =



每首诗算算也不超过五拍的极限,每行十二字。包括押韵方式和中间两联的对仗句式,太像七言律诗,这样写新诗,达到了妙处也就是到了绝处。看来像七言律诗的新格律八行诗也是大可写的,只是需要排除老一套对仗方式,并采取较有变化的押韵安排。

xdgls 发表于 2011-10-21 14:45:24

吴兴华也写了不少绝句新诗。 绝句四首 仍然/等待着/春风/吹送下/暮潮陌生/的门前/几次/停驻过/兰桡江南/一夜的/春雨/乌桕/千万树你家/是对/着秦淮/第几/座长桥 二 一轮满月滑移下无垢的楼台微步起落下东风使桃李重开仿佛庭心初舒展孔雀的丽尾万人惊叹的眼目都被绣上来 三 昨天我曾献给你朝日的蔷薇引来十里的蜂碟上你的素衣如今我带来一束无色的花朵空际疏疏的几点,伴白云齐飞           四 天才表面上总要人力的凝妆暴露在群众眼中听凭说短长从生到灭被一切误解所颠倒美人盛时的颜色才子的文章〔原载《新语》1945年第5期) 绝句二首

(一)

凄凉的侧向西去,落日的金车
黄叶繁响着依次从枝上扭脱
几日来不肯举手拂一拂尘镜
怕看深秋的痕迹在额上增多

(二)

柳叶如双眉微颦弯弯的下垂
迎风的柳枝比拟你细的腰围
你的颜面如十里台城的柳色

使人为六朝金粉兴今昔之悲
(原载《燕京文学》1941年4月第2卷第2期)

xdgls 发表于 2011-10-21 14:47:22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1-10-22 10:10 编辑

绝句三首(一)黄昏陌上的游女尽散向谁家追随到长巷尽处不识的马车一春桃李已被人践踏成泥土独有惜影的红衣掩映在长河(二)高揖马鞭于熙来攘往的路岐万户千门垂杨下我伫足沉疑一夜的西风长安为落叶之国不得不珍惜多年无尘的素衣(三)肠断于深春一曲鹧鸪的声音落花辞枝后羞见故山的平林我本是江南的人来江北作客不忍想家乡此时寒雨正纷纷(原载《燕京文学》1941年9月第2卷第54期)每首诗限于四行,每行十二字。韵脚安排也全如旧体绝句,这当然不是旧体绝句,属于现代新诗,而又有中国传统的诗味和诗风。拟古不忍看墙头青青柔草不忍看阶下骎骎幽兰日出听见那人的长吁日落听见那人的短叹绝代的佳丽产自南国眉色如望平远的秋山自爱若至冰冷的程度与自卑岂非同逆自然天空两金丸往后奔走广衢高楼鸣响着佩环使君的玉马长嘶不进高楼的侠少辍杯而观珍重谢良媒殷勤之意我若有所待彼有所贪他年尘阁深闭着重悔只在此刻心神移动间借鉴古诗排律的形式,隔句押韵,行数不限,每行的字数和节奏都相等。在“化洋”方面,吴兴华写了许多声情并茂、朗朗上口的十四行诗。他倾心于十四行诗的正体,而不是变体,《西伽》十六首十四行诗只有两首除外,其余十四首都是严格按照英、法、意体的正式来写的,他在努力使十四行中国化。
西伽一像一个美好的梦景开放在白日中间,向四周舒展它芳香鲜艳欲滴的花瓣,同样我初次看见她在人群当中出现,不稳的步履就仿佛时时要灭人高天。/她的脸如一面镜子反映诸相的悲欢,自己却永远是空虚,永远是清澄一片,偶尔有一点苍白的哀感轻浮在表面,像冬日呵出的暖气,使一切润湿黯然。/不能是真实,如此的幻象不能是真实!水恒的品质怎能寓于这纤弱的身体,战抖于每一阵轻风,像是向晚的杨枝?
/或许在瞬息即逝里存在她深的意义,如火链想从石头内击出飞迸的歌诗,与往古遥遥的应答,穿过沉默的世纪。。。。。。

xdgls 发表于 2011-10-21 14:48:18

本帖最后由 xdgls 于 2011-10-22 10:10 编辑

二中夜不知几点钟,我突然醒来,像儿时,想哭泣,想找得亲人诉说中心的悲苦;一窗烂然的雪色似伸手就可以掬取,伊人的心怀,梦境巳非我此生能推知。/一半的空间,一半的时间被黑暗吞食,丽日下痴想我俩巳化为同胎的泥土,如今她却又回到嵌星而幽深的殿宇,当世界那一半人人相了解,没有阴私。。。。。。/当他们谈说着爱情与并不需要的誓言,时时因过度的光热搜寻树木的影子,可有人想到我因内心的阴冷而发狂?/——她在我身边,在远处,看不见我的地方,她的鬈发在垂下来拂拭看一页信纸,她在拥雪衾独坐着,好像我,不能睡眠——    把吴兴华的诗放到中国新诗百年的历史的背最中考察,可以看出,他所刻意追求的,一是刻意挑战新诗的“自由散漫”的风格,转向对秩序和规范的不倦追求,甚至使得知识性的因素和技艺的修炼压倒一切地成为写作的主要内容。二是驱除诗歌艺术上的无政府主义状态,转向对于修辞技艺和文本秩序的经营。三是在形式乃至意境、文字上达到中国古典和西洋现代之间的有机融合,是要在中外格律的基础上走出一条脱胎于中国古诗词的新诗律之路来。
   曰:吴兴华是被遗忘的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诗人。他专注于古典格律的传承,做了实实在在的尝试,成效显著。除了“化古化洋”,他的大多诗作具有新月诗风,讲究格律,讲究韵律,技巧娴熟,也是新格律史上把格律作为最高追求的重要诗人。    吴兴华在新格律诗的贡献在于他立足于用现代语言创建新古典式的格律,力求创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新诗体。对于新诗发展来说,这也不失为一条切实可行的新路子。    五六十年代,当诗人在大陆遭受非人的待遇时,他的新诗却因为朋友宋淇(林以亮)的推介,在港台引起强烈反响,令人唏嘘!这也印证了一条真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埋在哪里。

正是       墙里开花墙外香
   墙里鲜花遭恶霜
参考资料:《从日本占领区走出来的诗人学者吴兴华》   张泉
附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第三十九回 但求成就格律事 何计生前身后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