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鸣冀 发表于 2011-11-18 17:42:14

穿越历史,越走越红的中国筷子(诗歌)

本帖最后由 司马鸣冀 于 2011-11-22 19:49 编辑

穿越历史,越走越红的中国筷子(诗歌)
文/司马鸣冀
华夏民族的生活节奏,上下五千年一日三餐,舌苔的味觉偏爱新鲜诱人的丰盛饕餮,抑或清淡的快餐好赖评判,让善解人意的筷子说了算

筷子的历史,比商代记载走得更久远*原始围猎的投枪,集体分享血腥午餐想象那锋利箭竹,无疑是筷子的前生农耕文明的演进,让筷子与炊烟结缘

筷子个性率真,说话从来不会拐弯早期先民魂系温饱,筷子也同病相怜每逢灾年老百姓吃糠咽菜的时候筷子与人同战饥肠,心里难免发酸

时下崇尚醉吃生猛海鲜,外加西餐知冷知热的筷子,被不肖丢弃一边弄刀舞叉好玩,陌生的风味不觉遗憾熟睡的筷子,渴望被人唤醒每一天

试看大年除夕,亲人团圆摆放的家宴数亿双筷子喜气洋洋,登门向长者拜年品尝节日的新鲜味道,乐坏了男女老幼任由筷子竖去横来热吻百遍,美味解馋

多情的筷子,从不把自己的待遇抱怨你原本来自田园竹林,风骨气节如山古人敬你同甘共苦的品格,邀知音聚餐而今潇洒走红的筷子,笑傲民以食为天

草于2011年11月17日

*有关筷子知识(百度综合):    中国人使用筷子,大约在三千多年以前。一般来说筷子,可谓是中国的国粹。它既轻巧又灵活,在世界各国的餐具中独树一帜,被西方人誉为“东方的文明”。我国使用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商代。《史记·微子世家》中有“纣始有象箸”的记载,纣为商代末期君主,以此推算,我国至少有三千多年的用筷历史了。先秦时期称筷子为“挟”,秦汉时期叫“箸”。古人十分讲究忌讳,因“箸”与“住”字谐音,“住”有停止之意,乃不吉利之语,所以就反其意而称之为“筷”。这就是筷子名称的由来。    据说,世界上共有三种吃东西的方式,直接用手拿东西吃的占百分之四十,用刀叉的占百分之三十,还有百分之三十则用筷子。   筷子是如何发明的呢?有人推测,远古人烤东西吃时,随手折两根树枝或竹枝,用来夹着吃,这样既不烫手,又能趁热吃到美味,于是就演变成了筷子。筷子的结构极为简单。从形状来说,是两根小细棍,中国的筷子是上粗下细,上方下贺,这种造型的优点是拿起来方便,不容易滑,也不容易转动放在桌子上不会滚,夹菜入口的一端光滑圆润不会伤着唇吞。筷子传到日本后,日本人将筷子做成圆锥形,这是因为日本多食生冷食物,如生鱼片之类,用这种筷子更方便

司马鸣冀 发表于 2011-11-18 17:44:59

发稿和编辑帖子是个问题

逝水微澜 发表于 2011-11-20 15:03:56

司马鸣冀 发表于 2011-11-22 19:50:22

回复 逝水微澜 的帖子

谢谢雅赏!

山林退士 发表于 2011-11-22 21:46:07

筷子知冷知热,与主人同甘共苦,精神之佳,值得颂扬!

冰默樱娘 发表于 2011-11-26 19:37:06

很独特的视角,从不起眼的筷子中发掘诗意,欣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穿越历史,越走越红的中国筷子(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