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min 发表于 2011-12-5 10:54:29

两站两刊部分负责人座谈纪要

两站两刊部分负责人座谈纪要

  12月4日,山城重庆周遭山区初雪,气温骤降,然而诗酒自娱寓所的客厅却洋溢着融融暖意。盖缘晓曲、谭宁君光临,与诗酒自娱、微斋先生在十分和谐而热烈的气氛中,就当前格律体新诗一些问题广泛而坦率地交换了意见。其时,紫光一束亦在座也。双方认为,有必要将座谈取得的共识在两站两刊公布,以利于格律体新诗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一、两站两刊(即“东方诗风”论坛、《东方诗风》纸刊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格律体新诗》纸刊)长期以来互相配合、协作,为格律体新诗事业竭力奋斗,几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深化了理论,促进了创作,扩大了队伍,增强了信心,成为当今诗坛一个不能抹杀的存在,一股不能忽视的力量。

  二、尽管如此,不能不看到,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偏见、成见与无知,由于惯性的强大作用,格律体新诗目前在整个诗坛仍然处于劣势,要改变多年来自由诗一家独大的不正常局面,使其在诗坛占居应有的地位,任重而道远,同仁尚须继续努力,且需期以时日。

  三、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即目前我们创作的作品无论思想还是艺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应该志存高远,胸襟开阔,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以及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努力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艺术品位、为爱诗的人们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精品力作。只有这样,才能立住脚跟,保持后劲,不断前进。

  四、群策群力,众志成城,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格律体新诗的理论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显著的进展。这主要体现在以音步原理为基础的整齐体、参差(对称)体和复合体“三分法”的基本确立,在“三分法”基础上格律体新诗形式框架(或曰谱系)的基本形成,以及在遵从格律规范前提下,对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几种定行诗体的认可。

  五、不久以前,孙逐明先生提出了“大顿对称”的理论。对此,在座者认为,这对于进一步完善诗行内部结构、增强格律体新诗音乐性甚有裨益,但是又一致认为必须坚持,而不能因此削弱甚至否定以音步为基础的节奏原则,不能导致对特定语言环境中实行“程式化音步”的必要性的怀疑,必须坚持为化解四字音步而实行的结构助词(的、得、地)后靠的处理。

  六、关于格律体新诗与朗诵的关系夹缠不清,是造成对目前的音步原则有所疑虑的重要原因。在座者认为,由于节奏鲜明,讲究音韵,适于朗诵的确是格律体新诗一大优点。但是朗诵毕竟是二度创作,正如不同的导演处理同一个剧本肯定会有差别,不同的演员扮演同一个角色也会有不同的效果,同一首诗作,如何处理行内停顿,不同的朗诵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做出不同的处理、安排。这丝毫不影响诗人按照格律规范创作自己的作品。事实上,基本按照音步停顿进行朗诵也是完全可行的。格律体新诗不能被朗诵“绑架”。
  七、关于格律体新诗是不是引入平仄规则,以及如何引入的问题,一直有人关注。过去我们以为时机尚不成熟,采取暂缓的态度。不久以前,金谷与晓曲率先提出在几种定行诗体中进行平仄试验的主张,得到诗酒的响应。对此,在座者认为可行。具体地讲,是在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诗中注意诗行中的平仄交替,避免全平、全仄的出现;至于类似近体诗的“粘对”,则不必规定。当然不妨碍诗人自主实验,甚至在定行诗以外的其他体式进行平仄试验。例如,押韵也可以考虑区分平韵、仄韵,或类似曲艺那样的韵脚平仄交替。

  八、外界一直有一个似是而非的观点,认为“音步”的一个外来概念,一个“舶来品”,不适合中国的“诗情”。对此,在座者认为有必要予以纠正,以正视听。不错,无论是“顿”、“音尺”、“音组”,还是我们采用的“音步”,都不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但是,根据朱光潜、何其芳、陈本益等许多学者的研究,中国古典诗歌,从《诗经》、《楚辞》开始,就不能离开音步的实际存在。没有音步的划分,就根本不可能形成一个诗句!正如标点符号的确是从国外引进,但是我们能说中国古文就不讲句读、语气吗?“音步舶来”说十分有害,因为它试图割断格律体新诗与中国传统诗歌的血肉联系。这就是我们必须对之批驳的原因。

  九、外界对于格律体新诗还有一种责难与非议,那就是闻一多先生早就说过的,他们觉得运用格律“麻烦”,多此一举,会把“灵感毁了”。其实,格律无非是一种工具而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拙劣的匠人做坏了活儿,是怪不得工具的,只能怪他自己运用工具太生疏。世上果真有什么不“麻烦”的正经事体吗?不受约束还谈得上什么艺术?事实上,中国近体诗和西方十四行诗格律都十分严谨,请问这妨碍了那么多优秀作品的产生吗?我们发现一个事实,就是擅长诗词者转而从事格律体新诗的创作,是一条便捷的路径。而惯写自由诗者,如果愿意尝试,在了解基本规范之后,试写格律体新诗也并非难事,并且能够写出较好的格律体新诗。而这两种情况,在两个网站中都不乏其例。

  十、为了格律体新诗的健康发展,为了保持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在座者决定写下这个《纪要》,在两网两刊发布,希望引起重视,也欢迎补充、修正,各抒己见,共襄盛举。
(诗酒自娱整理,经参与者审核同意)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5 11:30:07

两站两刊领导人会见有其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格律体新诗已经走向新的阶段!

逝水微澜 发表于 2011-12-5 11:34:21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5 11:36:14

请大家转发博客和自己去的各论坛,多方宣传!

木依秋 发表于 2011-12-5 11:58:27

木依秋 发表于 2011-12-5 12:05:13

朱华杰 发表于 2011-12-5 12:09:12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5 11: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两站两刊领导人会见有其重大的意义!它标志着格律体新诗已经走向新的阶段!

令人兴奋鼓舞!

admin 发表于 2011-12-5 21:33:59

已跨过一座座山,我们又向着更高更远前行!
同时,这也是现阶段格律体新诗创作的指导纲领!
拟本期《格律体新诗》【诗探索】栏目刊登。

一梦 发表于 2011-12-5 22:03:15

祝贺!支持!

临枝拾碎影 发表于 2011-12-5 22:12:52

支持!我也转发到博客和空间去!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5 22:17:34

admin 发表于 2011-12-5 21:33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已跨过一座座山,我们又向着更高更远前行!
同时,这也是现阶段格律体新诗创作的指导纲领!
拟本期《格律 ...

支持!
全文刊登此篇纪要!
山高路远何所惧
格律诗路勇攀登

子辰 发表于 2011-12-5 22:26:08

除了第八条基本都同意,音步对于以单音节词见长的汉语是否合适,值得商榷,当然这还要这方面的专家来做进一步的研究佐证,不过私以为,从沈约开始发现并有意识运用四声法开始,中国人在对自己的语言研究上,肯定是比外人做得更好的,也许,或者说应该向东看,而不必向外求证。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5 22:28:02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5 23:10:34

關於兩網兩刊的重慶座談紀要,我認為發佈得很及時。可以正清視聽,以免先前經過了很長時間奮鬥的結果化為烏有。其中一、二、三、四,是目前格律體新詩的現實狀況,再一次的肯定重申,是總結也是鼓勵!
第五,關於孙逐明先生近期提出了“大顿对称”的理论。对此,在座者认为,这对于进一步完善诗行内部结构、增强格律体新诗音乐性甚有裨益,但是又一致认为必须坚持,而不能因此削弱甚至否定以音步为基础的节奏原则,不能导致对特定语言环境中实行“程式化音步”的必要性的怀疑,必须坚持为化解四字音步而实行的结构助词(的、地、得)后靠的处理。----這一點個人認為很重要,因為這并非新理論,是不少人一直以此糾纏不清,以此對抗以音步為基礎的格律體新詩理論。其實認真分析起來,何其芳先生當年的失敗就與此有關。所以堅持““程式化音步””的決定,我認為至關重要。
六、关于格律体新诗与朗诵的关系夹缠不清……的問題,我贊成:同一首诗作,如何处理行内停顿,不同的朗诵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而做出不同的处理、安排。这丝毫不影响诗人按照格律规范创作自己的作品。事实上,基本按照音步停顿进行朗诵也是完全可行的。格律体新诗不能被朗诵“绑架”。再說重一點作詞、作曲者,不會遷就個別的歌唱者的習慣!
八、九、十,是關於闡明格律體新詩一些基本理論的原則,反覆重申,以表明我們的立場,也是完全有必要的。
這次紀要中最關鍵的一個亮點,是在:七:中,明確提出了:关于格律体新诗是不是引入平仄规则,以及如何引入的问题,一直有人关注。过去我们以为时机尚不成熟,采取暂缓的态度。不久以前,金谷与晓曲率先提出在几种定行诗体中进行平仄试验的主张,得到诗酒的响应。对此,在座者认为可行。具体地讲,是在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诗中注意诗行中的平仄交替,避免全平、全仄的出现;至于类似近体诗的“粘对”,则不必规定。当然不妨碍诗人自主实验,甚至在定行诗以外的其他体式进行平仄试验。例如,押韵也可以考虑区分平韵、仄韵,或类似曲艺那样的韵脚平仄交替。-----這個問題,個人認為不是簡單的在四行、六行、八行、十四行诗中注意诗行中的平仄交替,避免全平、全仄的出现的問題。關鍵是要重新確立現代語言的平仄基礎格式的問題。其實我今年有意將遊記採用格律體新詩的長詩體推出,就已經帶著這個問題的探索目的。但明顯感覺,如果照搬文言中的平仄關係,是注定要失敗的。特別是現代句式較長,以最為常見的:九言四步和十言四步兩種句式來說,就得重新制定出詩行的平仄關係後,再分析出:四行、六行、八行……各種詩節可能出現的各種變式。並考慮現代語言的特點重定平仄格調。這需要我們的專家、顧問,通力合作,先擬訂一個基本格式,大家再來參照實踐,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的發言結束,謝謝大家!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5 23:32:21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5 23: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關於兩網兩刊的重慶座談紀要,我認為發佈得很及時。可以正清視聽,以免先前經過了很長時間奮鬥的結果化為烏 ...

过站诠释了这一纪要的主体核心,支持并学习!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6 09:23:57

雪之歌
Song of Snow
---赞两站两刊聚首
---In Praise of the Giants Who Meet for Poetic Creation
文:任雨玲
By Angela Ren
又到飞雪飘飘的时候
多少次我伫立在路口
多少个思绪萦绕心头
诗意的田园多少烦忧

And now the snow does flutter up and down
Long,long at the crossroads alone I stand
My worries do surge up and will me drown
For all the frustrations of the verse land

一二四两网两刊聚首
化解了诗人多少忧愁
古今平仄音部和节奏
正在精短美妙中遨游
(作于:2011-12-05北京)


The giants of the websites and journals meet
Who have set poets free, free from much care
Rimes,meters,scansions and all that can beat
Will saunter and soar in creations so fair


两站两刊:即“东方诗风”论坛、《东方诗风》纸刊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格律体新诗》纸刊。2011年12月4日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站长晓曲和管理员谭宁君在重庆与“东方诗风”论坛站长万龙生先生和主编王端诚先生聚会共同商讨格律体新诗发展的大计。望飞雪,感慨之特作《雪之歌》。

admin 发表于 2011-12-6 09:26:48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5 23:10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關於兩網兩刊的重慶座談紀要,我認為發佈得很及時。可以正清視聽,以免先前經過了很長時間奮鬥的結果化為烏 ...

是的,:handshake严格的新诗平仄系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本次仅仅提出在几种定行体中尝试,供有心人去深入探索,而不是规定现在就开始按严格的平仄来创作。什么时候可以规定按严格的平仄系统创作了,会随着今后的探索发展成果来定的。

彭三县 发表于 2011-12-6 11:21:42

:victory::victory::lol

木依秋 发表于 2011-12-6 11:39:36

木依秋 发表于 2011-12-6 11:42:00

admin 发表于 2011-12-6 11:45:16

平仄尝试研究集中在【格律体新诗审美研究】专版进行,见该版置顶贴:
http://www.gltxs.com/forum.php?mod=forumdisplay&fid=49

木子轩 发表于 2011-12-6 15:54:44

本帖最后由 木子轩 于 2011-12-6 16:25 编辑

格律无非是一种工具而已。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拙劣的匠人做坏了活儿,是怪不得工具的,只能怪他自己运用工具太生疏。世上果真有什么不“麻烦”的正经事体吗?不受约束还谈得上什么艺术?……
说得好!格律就是一种工具而已,这正好比古诗词运用的律绝、词牌等……衷心希望大家共同携手,将中国格律体新诗更好地推广开来,发扬光大!:handshake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06:13

我在这里不是泼冷水:我们都很支持格律体新诗的发展,但是,有一部分人只注重所谓的格律体新诗的理论的研究,而没有倾重于扶持格律体新诗精品的成长。这是一个严重的错误。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07:37

我认为,只有到了格律体新诗发展到一定(或者)比较成熟的时候,我们的理论工作者再去总结、挖掘也不迟。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10:25

正如我国航空事业的发展:假若没有相当数量的卫星上天,你能够先去搞探月飞行器吗?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13:05

我个人认为:现阶段,应该大力扶持格律体新诗写作队伍,在其中发现力作,发现明星,发现发展的方向。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14:30

我已经看到:格律体新诗论坛、东方诗风论坛,写作格律体新诗的人不是很多,范围不是很广,很有必要大力宣传、普及。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21:19

這需要我們的專家、顧問,通力合作,先擬訂一個基本格式,大家再來參照實踐,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先划框框,再去作画,我不赞成。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6 21:01:08

曲径通幽 发表于 2011-12-5 2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过站诠释了这一纪要的主体核心,支持并学习!

謝謝幽幽,願全體同仁都能認清方向,堅定不移的為開創格律體新詩的未來而努力:handshake

admin 发表于 2011-12-6 21:37:48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06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在这里不是泼冷水:我们都很支持格律体新诗的发展,但是,有一部分人只注重所谓的格律体新诗的理论的研究 ...

桃园说的对,希望你也秉持“从我做起”的思想,努力创作探索,可很久没有看到你的作品了呵呵:handshake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7 11:05:04

桃园郎 发表于 2011-12-6 18:21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這需要我們的專家、顧問,通力合作,先擬訂一個基本格式,大家再來參照實踐,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很赞同你的意见,其实小刘应该看到这次纪要,就是按照你这想法作出了很多具体指导和安排。正如你所说的,“這需要我們的專家、顧問,通力合作,先擬訂一個基本格式,大家再來參照實踐,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目前就是要作这种努力和尝试。人非通才,焉能尽善?既然方向已经提出,就需要有更多精通现代语音、语法的专家,多提供意见,以象“近体诗”一样获取一定的,适合现代语言学的“基本格式”这是一种好的导引方式,而不会成为死板的框框的。

落云听雨 发表于 2011-12-7 12:28:59

请问,《格律体新诗》纸刊啥时出版目录啊?

大刀李征 发表于 2011-12-7 17:30:01

学习,这代表了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方向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7 18:59:27

山高路远何所惧
地老天荒诗韵长
(幽幽下联太出格,我来改对下联。上联的“何所惧”的“何”“所”两字平仄交换,虽不合联律,却合诗律,故依旧可以作为宽对保留;而下联的“诗韵”跟上联的“何所”本不能相对,但这里因主题要求也可以勉强这么应景。)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7 20:05:20

admin 发表于 2011-12-7 21:33:58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7 2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楼上的诗友,雨玲那不是对联,是她和我在谈关于格律体新诗如何走下去的时候说的话。

说起对对联 ...

老师说的没错,幽幽也善写律、联:victory: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7 21:44:06

admin 发表于 2011-12-7 21:46:39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7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对,还是晓曲先生最了解雨玲,她是古今中外全能呀!您这个大将培养得好!

嘿嘿,也靠景琪老师的鼓励和支持哈:handshake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7 21:50:46

泉水 发表于 2011-12-8 15:30:41

历史性的会见,里程碑的文件!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8 21:28:44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1-12-8 21:49 编辑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7 20:05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哈,楼上的诗友,雨玲那不是对联,是她和我在谈关于格律体新诗如何走下去的时候说的话。

说起对对联 ...

呵呵,早知道雨玲这么厉害我就不班门弄斧了!哈哈哈哈哈——
我是诗律对联的倡导者:平仄依照诗律,允许拗救;字义、词性、结构只其一相对应即可;当然最关键的还是字数相等、意思相关联、气势相当!这样要求虽相对较宽,却并不违反游戏原则,我觉得这样才好玩,而不至于好玩的文字游戏又弄得很枯燥!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8 22:01:04

木依秋 发表于 2011-12-8 22:05:40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8 22:20:30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8 23:55:49

还是谈谈这里的主题:
    其实第三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即目前我们创作的作品无论思想还是艺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能令人满意。我们应该志存高远,胸襟开阔,以高度的时代责任感,以及古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刻苦精神,努力创作出富有时代精神、艺术品位、为爱诗的人们喜闻乐见、爱不释手的精品力作。只有这样,才能立住脚跟,保持后劲,不断前进。”这段才是最关键的,说到了格律体新诗倍受冷落甚至嘲讽的根本原因,以及我们的出路。其实,“不在乎格律的”对“在乎格律的”并没有什么成见,只要你写得确实好,只要你不要动不动指手划脚;反而,“在乎格律的”对“不在乎格律”成见很大,急功近利了一些。其实,大家一块儿玩儿,就像小时候捏泥巴,自己玩自己的又在一块儿玩儿,认认真真、开开心心。无所谓行为方法对错,无所谓严肃认真、批评与自我批评,也无所谓一笑了之的玩深度,只是真正地醉心于创造,相互欣赏或是寻开心。你捏的好自然让伙伴羡慕、也有人跟你学,即使是因嫉妒踩坏你的作品的家伙,在他心里也是羡慕你的!多关心,多沟通,多交流,多学习。
    “三分法”依然须要完善,一个是对称型的音节节奏问题,一个是不对称型是否一定不允许?
    引入“平仄”考量,我担心会走入“仿古”的路子。必须要先找出白话文里拗口句拗口的真正原因及拗救的原理;必须先求证是否只有抑扬顿挫才是汉语语音学的美学表现形式;并探讨汉语语音学美学形式的表现途径。否则,依不依平仄又有何妨?
    “音步”的问题也是一个扯烂经的问题,就按“音步”称谓也不是不可以。但还是须要考量大的停顿的问题!不管这个问题说来有多少不可确定性因素,但至少要将长句在音步组合的基础上将句中的大顿个数确定下来,音步组合间允许调整,上下句间允许调整,无停顿的短句允许存在。小的停顿本身就是节拍节奏的一部分——即节奏中的节,可以不予单独考量;大的停顿是实际代替了真实音节占用时长的“空歇”,不考虑大顿,节奏必然混乱!“唱歌要命的”最主要原因还不是五音不全,而是毫无节奏和旋律,最关键的还是节奏,因为周杰伦的RAP就只有节奏没有旋律。
    最后多说一句(不,是三句):
    不要怕!怕什么?反对也好,混乱也好,都要不了诗歌的命,诗歌迟早要律化到一个合理的状态!人的欲求不满是变革的动力也是破坏的根源,任何一个暂时的平衡都将在将来的将来从新被打破,天理循环、生生不息。
    不要急!急什么?顺其自然才能水到渠成、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水滴石穿功到自然成!急也没用,除非我们都能再活五百年!
    不要狠!狠能咋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不信邪的多了,谁又真正管得了别人?一呼百应的事儿始终只能发生在一个小圈子里,圈子外面都是些警惕的怀疑的眼神,打麻将即使四家都做清一色也不可能都是一个色。
    现在真正再说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9 00:07:51

李景琪 发表于 2011-12-8 22:20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依秋版主说得不错,那是雨玲的口语,在与她的对话中处处能够感觉到,她对格律体新诗的热爱与信心。是她把 ...

说说笑笑而已,何来苛刻计较?

西铁 发表于 2011-12-9 00:50:00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8 10: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谈谈这里的主题:
    其实第三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即目前我们创作的作品无 ...

赞同先生的观点。
革律新诗诗人需要培养,才会有出头。
时下的互为不敬或划圈子,似乎很不利于新诗发展。

admin 发表于 2011-12-9 08:02:36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8 23:55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谈谈这里的主题:
    其实第三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即目前我们创作的作品无 ...

说的对,纪要就是提倡现有基础上的深入探索,“革命尚未成功”,大家都来努力!本次纪是一次号召,要强调多做,出时代需要的力作!

admin 发表于 2011-12-9 08:06:36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8 23:55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是谈谈这里的主题:
    其实第三条“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应该正视一个问题,即目前我们创作的作品无 ...

这里没有急于求成的考量,平仄调理是提出来探索与尝试,更希望看到兄弟有作品来演绎,【格律体新诗审美专版】开设了几种定行诗体的探索专贴,供探索者交流参考。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10 23:24:38

    如果無視現在已經規範的原則共識,可以隨意加減,或按個人意愿來處理音步、節律。這樣就和現在劃分的自律體新詩無異;但我個人一直仍然視其為實際上的自由體詩,或說是有韻的自由體而已。故認為放寬應該是在一定的原則下放寬。正如講格律的從來沒有要求不太在乎格律的人或根本無視格律的人,一定要遵守格律來寫;反之後兩種人也沒有必要一定要探索新詩格律化的人放棄經過幾代人取得的共識;拋棄已經取得的成果,改變自己的原則立場來適應自己的需要吧?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10 23:29:14

泉水 发表于 2011-12-8 15: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历史性的会见,里程碑的文件!

贊同,這次會談紀要,的確稱得上是一個里程碑的文件!.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12 19:38:23

过河兵先生50#针对的是我在东方诗风论坛针对同一主题的跟帖:

建议“大顿”的探讨在“音步组合”的基础之上进行。
我们必须先要确保诗行、诗节、诗篇在整体上的节奏规律的一致性!
单从节奏上来说,“减字加顿”和“加字减顿”其实皆未影响到节奏!

这里的“减字加顿”“加字减顿”——我只是解释说明节奏的道理!并不是说格律体新诗规范就可以随意为之。那样做永远只能属于“自律体”范畴。但可以用这个原理调整修改格律体草稿状态不合规范的诗行。

我有这样一个奇怪的感觉:采用自西洋音乐的现代音乐节奏是“先奏后节”,节拍敲打在每拍的开始处,强调的是节拍的第一个音节;而我们老祖宗那时的音乐节奏好像是采用的“先节后奏”,节拍敲打在每拍的收尾处,强调的是节拍的最末一个音节(在诗词中也即“节拍字”)。
这个感觉很奇怪,在我脑海里萦绕了有两天了,哪位智人能为我答疑解惑!?

如果把节拍皆换成先节后奏,也即鼓点始终敲打在节拍的中点,那么五言节奏基本上皆可用“2,12.”“2.2.1.”两种,七言节奏可常用四种“22.21.”“22,12.”“2.2.2.1.”“2.2,12.”。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12 23:09:27

一个“,”号相当于停半拍或延长前面尾音半拍,“,”号后面的字从这一拍的后半拍开始,在中点敲响的鼓点即是前后的分界线。如此“,”号后面的第一个字其实是与后面的其它字连在一起读的,节奏正好恰到好处地过渡到了下一个字拍上。

祗保祥 发表于 2011-12-13 22:08:38

理论有些高深,学习了。

思无邪 发表于 2011-12-28 01:14:17

本帖最后由 思无邪 于 2011-12-28 01:22 编辑

XX0XXX0 ‖

窗前/明/月光,2,12.
疑是/地上/霜。2,21.
举头/望/明月,2,12.
低头/思/故乡。2,12.

第二行的“地”字依然占第二拍的后半拍,与同属第二音步的“上”字虽分属第二拍的后半拍和第三拍的前半拍,却依然是连读的,如此“地上霜”三字尾跟其它三行的三字尾虽音步划分不一样,但都是三字连读的,并未影响语音及意义的连贯性。

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2-2-23 07:17:22

过河兵的阐释非常好!完全正确!谢谢!

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2-2-23 07:18:17

桃源郎的意见也很对,大家多创作,多实践吧!

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2-2-23 07:27:50

其实,“不在乎格律的”对“在乎格律的”并没有什么成见,只要你写得确实好,只要你不要动不动指手划脚;反而,“在乎格律的”对“不在乎格律”成见很大,急功近利了一些。
——其实,这样以偏概全并不“其实”!路漫漫其修远兮——是我曾多次引用的话。而岂止“不在乎格律”而已?无视、轻贱、反对者大有人在也!

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2-2-23 07:32:01

窗前/明/月光,2,12.
——?221吧?

桃园郎 发表于 2012-2-24 14:27:18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在努力!一定多出作品。

林海雪狐 发表于 2012-2-26 15:29:18

权威理论 严重支持 。入情入理 语重心长

抽刀断水 发表于 2013-4-25 08:53:53

重温此帖,非常感谢各位的支持!
看来《纪要》的精神并没有过时。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李平 发表于 2013-5-2 21:46:40

理论知识须看,指导实践须练,练,看,练。一个循环。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站两刊部分负责人座谈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