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淮 发表于 2011-12-25 20:27:13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25 22:21:09

虽然是只有十一个字的小诗,但意蕴不小,学习:handshake

黄淮 发表于 2011-12-26 09:17:11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26 10:33:32

我推崇你这一组诗,除形式外,主要是语言。特别是:鹿回头、海角天涯、两首,即明白如话,朗朗上口;又形象贴切,诗味无穷。且可谓地道的现代语言、现代诗。的确显得难能可贵。但对你转发的公木老前辈的那一组“广汉俳”,并说,原想写一组汉俳,因兴之所至,增加了一行五言句。形成了这样一组新汉俳,先生命名曰“广汉俳”。我觉得这组“广汉俳”,吟诵起来较按日俳模式创作的汉俳,感觉更有中国味儿。而且第一首的尾句,又做第二首的起句,第二首的尾句,又做第三首的起句......如此循环往复,承上启下,形成一种一气呵成,贯通始终的感觉令人耳目一新.这组广汉俳在诗坛上也是首创。相信定会引人注目,从而出现一个广汉俳的创作热潮……我认为你的评价中肯,他那一组诗的确是继承了传统诗词的特点,并融入了顶针格的创作手法,比起日俳的确更适合中国人的阅读和创作习惯。但这首诗只是前辈在诗节上,扩展了汉俳的形式。应该是一首很完整的短诗。形式可归入诗体词一类(在五言绝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字)语言上类似白屋诗人吴芳吉。关于微诗,详见拙作:浅谈当前微诗发展中的怪现象A、B、C……(修改稿)--- 文论与争鸣栏目



现代

黄淮 发表于 2011-12-26 19:43:50

过河兵 发表于 2011-12-26 22:55:11

黄淮 发表于 2011-12-26 19:43 http://www.gltxs.com/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过河兵 的帖子

谢谢!你的特别关心!新诗,无论诗意还是体式,都需要不断创新。自律体,倡导一诗一律 ...

现在我也很赞同微诗。所以今天读到你那组诗后才发了那么些感慨。我认为海南风光是可以真正称得上微型组诗的。因为它的每一首都表达了一个完整的主题(一个景点)比如天涯海角----只要去过的人大多有这种感觉,可以唤起人们的共鸣。鹿回头,更不消说,只要身临其境,知道那个传说的人,读了这短短十一字表达的内涵,都能会心的一笑。这样精炼的表达,相信大众会欢迎的.
至于在文中引用的李征燕子一诗,当时就注意,其实他就是用的你这种“小汉俳”的形式写的。而且写得很好,当时我就提议推精!但同时也认为必须是两节作为一整体才行。独立就根本没味道了。用不着因为符合小汉徘或微诗的框框,非要生拉活扯的砍做两首应制的!不知我这观点,老师能否同意?〉

大刀李征 发表于 2011-12-28 08:39:55

有过站推荐,我来操作精华

黄淮 发表于 2011-12-28 11:28:1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海南风光——小汉俳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