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早春的夜晚》
本帖最后由 临枝拾碎影 于 2012-3-3 08:49 编辑和《早春的夜晚》
文/临枝
我要问早春的夜晚
为什么遮住你倩影
难道那春雨的来临
便是你送我的歌声
我要问早春的夜晚
是不是暗藏着柔情
难道那云中的月儿
也似你一样的冷冰
早春的夜晚
文/万龙生老师
在这早春的夜晚
窗外摇曳着花影
不知从什么地方
传来幽咽的歌声
是谁,为什么忧伤
难道是痛失爱情
在这早春的夜晚
远山还凝着薄冰
到底|是否|暗藏|柔情——这一句的诗行节奏和其他诗行不对称
回复 马上 的帖子
这样看就合了:
我要问早春的夜晚
为何|掩藏|你的|倩影
难道那春雨的来临
便是你送我的歌声
我要问早春的夜晚
到底|是否|暗藏|柔情
难道那云中的月儿
也似你一样的冷冰
哦!这样同样产生了整齐式同一诗节各诗行节奏的不对称。
回复 马上 的帖子
呵呵,只是作为一种尝试,感觉如果都是一个调,未免显得单一了些。 临枝拾碎影 发表于 2012-2-24 21: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马上 的帖子
呵呵,只是作为一种尝试,感觉如果都是一个调,未免显得单一了些。
这可不值得尝试,这是一直不断的被重复、不断的被纠正的一个错误。 回复 马上 的帖子
哦,谨听教诲,待改,考虑中…… 为何|掩藏|你的|倩影
为何|掩藏你|的倩影
----------我认为两种音步的划分都不违背音步的划分规范,但具体到一首诗里,根据“对称”原则,就只有一种是合适的。
到底|是否|暗藏|柔情
---------------从音步划分上讲过得去,只是“到底”这一音步像是为了“对称”而硬凑上去的,要不要这两字都无所谓。不如采用马上老师的建议,改为三音步。“是不是|暗藏着|柔情
”,尽管字数没变意思没变但少了一个音步,气息不是那么紧,文字却要从容些。
想到哪儿谈到哪儿,问好了
回复 马上 的帖子
我要问早春的夜晚
为什么遮住你倩影
难道那春雨的来临
便是你送我的歌声
我要问早春的夜晚
是不是暗藏着柔情
难道那云中的月儿
也似你一样的冷冰
这样行吗马老师? ok!:victory: 回复 马上 的帖子
呵呵,谢谢,这就改过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