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记者魏萍 于 2012-12-23 13:13 编辑
记者魏萍
这个人走后两年,博客照常有人打理;有人帮助整理出版文存,牛撇捺、郭文斌、火仲舫、慕岳、闵生裕、南台、王怀凌、杨森君、单永珍、咸国平等等宁夏文化界名人尽皆撰写怀念文章,并辑成文集出版……
这位48岁辞世,死了却还像生前一样热闹的人,是著名作家、散文家、杂文家、宁夏新闻出版局原办公室主任朱世忠。记者一次偶然中闯进朱世忠的博客,看到那么多感人肺腑的怀念文章,觉得应该为之写点什么。
朱世忠的博客曾被称为宁夏最牛博客,点击率逾20多万人次,博客内容不仅包罗万象,还能链接到区内外几乎所有优秀写作者的博客。不久前,记者采访了著名杂文家、曾任朱世忠领导的朱昌平,他说,两年前,世忠是被我抱着送到医院抢救的。世忠生前,我曾劝他不要在博客上耗费过多的时间与精力,现在想来不一定对。不错,世忠的作品没有我多,只有我的五六分之一吧,或者更少,但他的作品有20多万人次的阅读量,而我的呢,有没有一万人次我都不敢肯定。世忠一生,在创造着精品。在现代社会,运用博客这一传输手段,扩大影响,传播思想,世忠的选择无疑是对的。他的许多文章,都受到网友的推荐与追捧。
朱世忠生前出过两本集子:《秋天开花的梨树》和《朝着空气射击》,另外还有200多篇博文。2007年11月15日,朱世忠写下第一篇博文:《比柔美还多些宽怀的婺源》;2010年7月13日,发表最后一篇博文《输赢之外的硬道理》,此时距离他去世不到一个月。
我们常说“文如其人”。“要记着别人的好,要常怀着感恩之心。”这是朱世忠生前常对妻子杨文琴和儿子讲的一句话。朱世忠将初中老师、高中老师和大学老师一直挂在嘴边,经常抽空去家里探望。2006年7月,大学老师因肺癌晚期医治无效去世,朱世忠赶赴怀化送行。2009年的一天,朱世忠接到初中老师儿子的电话,说父亲病重,一直念叨着他,朱世忠放下电话安排好工作连夜往固原赶,到老师家里已是午夜12点多了。在朱世忠追悼会上,初中老师坐着轮椅赶来送行,白发人送黑发人,老人失声痛哭。
“子欲养而亲不待。”朱世忠说,给老人做事,想到就立马去做不拖延,免得留下遗憾。朱世忠孝顺老人,家里有什么好吃的,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老人。
朱世忠爱憎分明富有正义感。一次与朋友聚餐后回家,眼见一辆蹦蹦车肇事后逃逸,于是使劲甩开妻子和朋友的手,大声喊着“站住!站住!”,追向蹦蹦车,最后押着蹦蹦车司机将伤者扶上车送到医院。回到家妻子嗔怪:“以后这事少管,小心人家报复你。”朱世忠却瞪圆眼睛:“哼!邪不压正,他敢!”
朱世忠生前时刻关注着西海固的每一位写作者,这点上散文作家林混感受最深。几年前,林混还在乡下工作,得益于朱世忠的推荐,调进了原州区宣传部。后来有人告诉林混这段插曲,令他震惊不已,因为他和朱世忠根本就不认识。林混说:“能为不相识的人说话,是需要胸怀和气度的。后来我才知道,世忠老师常有这样的成人之美之心,他虽然远在银川,每发现一位优秀作者,遇到领导就大力推荐,并希望从工作和生活上予以关心。
两年前,林混终于见到朱世忠,却是在其追悼会上,为此唏嘘不已。
众多的人在朱世忠博客里留言,其中一位写道:在这苍茫的人世上,有些事情是需要忘记的,有些事情,是要用一生来追忆和怀念的。
谁说的“人走茶凉”?只要你真诚地活过,一定会在世上留下深深的印痕。
朱世忠在他的散文名篇《秋天开花的梨树》中写到:我们知道梨树老了。每一年,总有一两条树枝干枯……
等不到中秋,母亲催着我们随她去看老院子,看老梨树。
柴门打开,看到老梨树时,母亲就流着泪点头微笑,我们也惊喜诧异地雀跃着——独独儿斜长着一杆枝丫上,绽笑着簇簇梨花。
梨树在秋天也能开花吗?是表白?是感激?是证明?我们确实没有能力去猜度和破译,可我们不可能不被感动。
是的,真正的生命是有张力的,生者如斯!逝者如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