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体大纲
李太伯
一个具有诗的意境的国度可以称为诗国,一篇具有诗的意境的作品我们却未必称之为诗.正如金字塔有诗的意境,长城有诗的意境 ,空中花园有诗的意境,<<红楼梦>>有诗的意境一样.但这些"经由人类之手完成的"的大建筑却不是诗!首先因为它们的诗体不是语言,其次它们的诗体虽然是语言,却不是以韵为体的!
1,那么什么是诗体?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什么是语言,因为诗是由语言构成的.在这种语境中探讨语言,简而言之,语言就是由语音与语义[语义在将来的文章中我将称之为语象]构成的符号体系.语言作品的体裁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以语义为体的,一种是以语音为体的.以语义为体的语言作品,即可以以内容的不同来界定其体裁的,我们称之为文体.以语音为体的语言作品,即可以以韵律来界定其体裁的我们称为诗体.语义为体的作品注重语言所表现的内容或言之意境,语音为体的作品注重语音所形成的韵律或言之气韵.这就是诗体与文体的不同.如果说语言的本质是语音和语义,那么诗歌的本质就是韵律与意境!语言离开了语音不再是有声之语言,诗歌离开了韵律,不再是语言之诗歌!
2,诗体在现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中国的诗体演进中,诗体主要发生了这两种最重要的变化,一种是以语音所形成的韵律为体的诗的形成,我们称为旧体诗词;一种是以语义所形成的行列为体的诗的形成,广义上我们称为现代诗.从诗体的特质上而言,后者由于失去了韵律为体的诗体本性,太伯以为这不过是变形的散文而已.
3,用韵就是诗吗?
非用韵即是诗,这要求诗歌中,语音为主的律动将音韵外化为气韵,并带来意境形成,才能成为诗.所以在这里,诗指的是韵律与意境在语言中的统一.诗歌的织体是韵律与意境的同构.
4,有意境的文字都是诗吗?
那么,从语言的角度,有诗的意境,但不具备诗体特征的作品,我们能称之为诗吗?当我们抛弃了语音为体的诗,转而将以行式的,空间化了的,视觉行式为标志的具有意境的作品称之为诗时,其实诗体早已不复存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有诗无体的时代!
5,在诗歌中韵律与意境是怎样的关系呢?
对于意境第一位的作品,与韵律的转化就好比是蛋生鸡的过程,用一首打油诗来描述一下:
小鸡出生了,
鸡蛋不见了;
韵律消逝了,
意境呈现了!
对于气韵第一位的作品,意境中所涵盖的一切意象都变化不拘,幻变无穷,在这种诗中人们甚至放下了思考,直接让诗人的情感瀑布飞流冲动!
5,诗歌是对语言的视听二象性的提升!
语义是视觉的,是空间性的,语音是听觉的,是时间性的.语义在人类表述过程中所形成的意境与语音在人类表述过程中所形成的韵律,在语言中完美的统一,其实是人们通过语言在人的脑海中实现视听二象的第二现实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如果文体作品负载的是人类的思想,那么诗就是人类语言的最本质的艺术,是人类之音所形成的韵律与人类之思所形成的意境在思维世界最完美的谐振.
但诗体与文体之间所流露出来作者的语气节奏却是统一的,因为无论诗体作品还是文体作品,它的背后总是活生生的张有话要说的人!虽然诗体与文体之间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一个是以意境为体的,一个是以韵律为体的总体特征却是泾渭分明的!
二,
诗歌是什么?诗歌是韵律与意境在语言中的辩证统一,是视听二象性在语言中的内化
现在诗歌的诗体处于转型时期
于诗本体而言它首先是艺术与形式然后是思想和内容
现在诗体属视觉定义体是语义的艺术是空间的
古代诗体属听觉定义体是语音的艺术是时间的
从时间角度而言海子,骆一禾的诗在这个意义我将不称之为诗
它们只是生命幻象成就的分行散文
从空间角度而言这就是诗
但于诗而言我是一个时间主义者
谁来正本清源
谁能看清本源
否则中国的现代只有盲目天才,没有诗人
我们只有回过头去凝望过去,才能看清未来
三,
从语言的表达上(即听觉特征上)可以界定的诗,如果可以称之为"语言诗"的话,那么从文字排列上(即视觉特征上)可以定义为诗的文字是不是可以称之为"文字诗"呢?还好语言的本质只是视听二象性.古代的"回文诗"的诗体就是即要具备诗的听觉特征,又要具备一定排列顺序的视觉特征.如果不具备诗的听觉特征,就成了"回文文"了.但是如果把一首意象了然,意境明晰,语言精绝的散文分行排列,我们能不能也称为诗呢?所以文字诗,从语言作品的体裁上来划分,散文才是它最终的归宿
四,
在当代的诗歌写作中,韵律不是可有可无的点缀,人类之音啊!对于诗我们只看到了意境,可是谁看到它背后的韵律,谁感受着生命的气韵.也许我们进入了误区,
为什么我走了他们的对立面,四周依然是一片沉默 .
五,对当下诗坛的七个问询
1,有人说诗歌的本体是韵律.那么为什么当下的诗歌有了"韵律"也不象诗歌?
2,有人说诗歌的本质是意象,那么为什么当下的诗歌有了"意象"也不象诗歌?
3,是怎样的语言织体让诗歌成为诗歌而不是散文的呢?
4,是怎样的语言织体让诗歌成为诗歌而不是韵文的呢?
5,韵律与意象是诗歌这种语言织体两大元素,韵律与意象到底在言语的过程中发生什么样的关系,让诗歌成为诗歌?
6,什么是诗这个问题对于当下的诗人来说是不是很重要?
7,你为什么写诗呢?
六, 历史的诗只是诗歌本质特征经由不同时代的语言所表现出来的种种现象.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歌谣都是诗在不同的时代呈现出来的种种现象
反之通过这些现象我们能不能回溯到诗的本质中去,洞彻诗歌发展的全境!!!!!!!!!不仅洞彻过去的诗歌,而且还能关照未来诗歌的里程!这太好玩了如果这些问题明了了,当代诗出现经典的机会就多了起来,一首经典的出现会让诗歌"挺立"起来
七,当代诗歌的终结:韵律才是诗歌的本体
抛弃"韵律"一直被认为是新诗革命成功之一!
新诗为什么要抛弃韵律?
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韵律防隘了诗人对于意象的表达!
闻一多也曾把韵律比喻成镣铐,把写新的格律诗称为"带着镣铐跳舞".这样舞蹈美吗?如果韵律真的是一种束缚,为什么不打开?去掉!事实上当代的诗人正在这么干!
对于舞者而言,去掉手脚的镣铐,舞蹈会更加优美,对于初学者,这种镣铐可能是舞姿,可是去掉了舞姿的舞蹈也许只是一种奔跑!但是我认为舞者最大的镣铐不是手脚的镣铐而是他的身体.如果去掉身体再来跳舞,谁还想象得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舞蹈,这样的舞蹈只停留在二维世界成为一种图像!
如闻一多所言,写格律诗是在戴着镣铐舞蹈,其实诗歌本身就是韵律的舞蹈,翩跹而起的意象只不过是它曼妙的肢体语言!同一轮月亮,李白有李白的舞蹈,苏轼有苏轼的舞蹈,一样的乡愁,于佑任有于佑任的苍茫,余光中有余光中喟叹!一样的意象,不一样的呈现,一样的情怀,各具风格的美!
诗歌在语言中的存在是韵律与意象二者相互交织的动态关系,诗歌是韵律与意象经由冲突所抵达的一种天然妙合!诗歌从来没有这样干预过意象的出现,因为人类之音在此地挣脱了工具性的束缚,要舞蹈出意象的舞姿!人类之音与意象的天然妙合震荡着整个语言体系.诗人就是意象与韵律关系的把握者!"二句三年得,一吟泪双流"人类之音更美的呈现也将语言带向了一个新境界
诗人就是这种关系的寻找者!诗人如果抛弃了韵律,就象舞者抛弃了身体一样,这样的意象只能停留在散文的句子中!当代诗歌就这样在散文的句子中醉心营构他的舞姿,并指着这些二维的图画,告诉人们,看,这就是诗,这就是我的舞蹈,多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