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山水学步 于 2015-2-17 14:54 编辑
【摘要】站在现代使用人数最多的普通话音韵基础上,努力继承中华诗词(包括打油诗、古风、近体格律诗等)的优点,规避其缺点,适当放松硬性的平仄、对仗等限制,提出了“句中遇三辨平仄(声别),句尾三调不同接,诗末求押无分界,对仗行韵要和谐”的主张和例证。 【关键词】继承 创新 宽格 探索
一种诗(词)“宽格”的探索(修改稿) 文/山水学步
近体格律诗词是中华传统诗词中的一朵奇葩,它有多种具体形式,而近体律绝诗是其中的佼佼者。主要包括五言、七言等律诗和绝句。为了便于分析和归纳,本文主要以近体五、七言律绝诗为例(下同)。 其主要特点是“五定”。即:首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 其主要优点是“五美”。即:整齐美,节奏美,音乐美,简洁美,对称美。﹝1﹞ 其主要缺点是“三过二难”。即规戒过多、过严、有的已过时;相对而言,除极少数人以外,绝大多数人难于自如运用,难于普及。 所以对近体格律诗词,近百年来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主张,一种是主张彻底废除,另一种是主张绝对固守,再一种是主张既要继承又要创新。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和实际情况看,第三种主张“既要继承又要创新”应该是比较可取的正确态度。 如何去继承和创新呢?这个问题是实在的,也是关键的,值得深入探讨。 一. 基本框架 对中华传统诗词进行继承和创新,不少专家学者和诗词爱好者都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笔者在学习中设定的基本框架为:“站在现代使用人数最多的普通话音韵基础上,努力继承中华诗词(包括打油诗、古风、近体格律诗等)的优点,规避其缺点,放松严格的平仄、对仗等限制,形成有一定合理规则可依,读来朗朗上口的风格。”并就某些方面进行了初步试验,感到基本可行。现在提出来,与朋友们和爱好者共同探讨。 这种“宽格”( 指较为宽松的格律,为了叙述方便,姑且称之。)的主要特点暂时归纳为四句口决:“句中遇三辨平仄(声别),句尾声调不同接,诗末求押无分界,对仗行韵要和谐。”以方便记忆。 二.为什么要选择“句中遇三辨平仄(声别)” 先说说其基本内容。“句中遇三辨平仄(声别)”指的是:每一分句中第三字的平仄应与前字或后字的平仄相反或不同声调,其它字的平仄(声调)不限。第六字是三的倍数,也是第二个关注点,可转折(指与前字或后字平仄相反。下同),可微调(指与前字或后字的声调不一样。下同)。以此类推。规避句中“四连调(韵)”和句尾“三连调(韵)”(规避内容下面另述)。 例句:日照香炉生紫烟,﹝2﹞ 今声调:去去阴阳阴上阴,(声调标示:阴阳上去分别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下同) 今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今平仄标示的原因见下面) 第三字“香”与第二字“照”平仄相反。第六字“紫”与第五字“生”平仄相反(例中的平仄采用新声的平仄,因为目的并不是要说明诗句当时的平仄,本文的立足点又是站在普通话的音韵基础上,所以这里特地采用了新声的平仄进行分析,为避免不必要的误会,在这里加以说明,下同)。 例句:朝辞白帝彩云间,﹝3﹞ 今声调:阴阳阳去上阳阴, 今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第三字“白”与第四字“帝”平仄相反,第六字“云”与第五字“彩”平仄相反。 例句:李白乘舟将欲行,﹝4﹞ 今声调:上阳阳阴阴去阳 今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 第三字“乘”与第二字“白”第四字“舟”同属“平”,但与“舟”(阴平)作“微调”处理(乘为阳平)。第六字“欲”与“将”作“转折”处理。 例句:千古风流人物,﹝5﹞ 今声调:阴上阴阳阳去, 今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第三字“风”与第二字“古”作“转折”处理,第六字“物”与第五字人作“转折”处理。 选择“句中遇三辨平仄(声别)”的理由主要有三点考虑。 1.发扬声调异同和谐之美。诗词的一个朗读特点就是必须有节奏,在声调上要有起伏,才能体现抑扬顿挫和音乐之美。近体格律诗强调的“二四六分明”、“忌三平尾和三仄尾”,其主要的目的和作用可能正在于此。 笔者认为,就一个分句而言,句中只要不出现“四连调(韵)”(四连调指的是相连的四个字同一声调;四连韵特指韵母和声母都相同的四个韵字相连,例如:“填田添甜”等,下同),句尾不出现“三连调(韵)”(三连调指的是相连的三个字同一声调;三连韵特指韵母和声母都相同的三个韵字相连。例如:“汤唐堂”等,下同)。那么这个分句在声律上就无大碍了。就汉字的四声调特点(普通话还应加上轻声),应根据句子的长短设置适合的转折点或变调点。拿五言句来说,由于句子较短,只要有一个转折就基本可以体现了。例如“平平仄仄仄”, 童颜若可驻(孟浩然句)﹝6﹞;“仄仄仄平平”, 月涌大江流(杜甫句)﹝7﹞;“平平平仄仄”, 危楼高百尺(李白句)﹝8﹞等。至于七言句,因句子稍长,应比五言句的转折多一些,有二个转折点也就基本可以了。例如: “平平仄仄仄平平”, 初闻涕泪满衣裳(杜甫句)﹝9﹞;“ 仄仄仄平平仄仄”, 纵酒欲谋良夜醉(杜甫句)﹝10﹞;“平平平仄仄平平”,十年生死两茫茫(苏轼句)﹝11﹞等。 实际上诗句的音乐美主要来自于起伏的声调(这里暂不考虑节奏或音顿或音节等作用和叠加效果)。例如:“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诗中“谁知盘中餐”句,其平仄为“平平平平平”五连平,其声调为“ˊ‐ˊ‐‐”(按理,分析音乐美应以写此诗的声和调才准确,但是现代要弄清当时的声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调倒是可按古声调进行分析,但因为目的并不是要说明诗句当时的声调,本文的立足点又是站在普通话的声韵基础上,所以这里特地采用了今声调分析,下同)。 上例分析的结果为“阳平阴平阳平阴平阴平”,并不是一个声调,具有一定的起伏,所以,仍有音乐美。 又如“路有冻死骨” ﹝12﹞。其平仄关系为“仄仄仄仄仄”,但因为其声调为“ˋˇˋˇˇ”,即“去声上声去声上声上声”, 并不是一个声调,存在起伏,所以虽五连仄但仍存有音乐美。 可见,依据平仄标示是无法准确判别句子的音乐美的,换句话说,并不是只有平仄关系才有音乐美。也许用“不同声调”更确切些。只要诗句中的声调不过于滞累呆板,注意不同声调有规律的搭配,不别扭涩哑,诗句就能散发出音乐美。 句中遇三辨平仄,这里之所以仍用“平仄”说,除了考虑诗词界的使用习惯,大多数人较容易接受外,更主要的是为了突出转折点,平仄相反,尊重前人对声调的研究成果,强调其起伏度。使之具有鲜明的效果。如果确实做不到,那就退而求其次,采用不同的声调。遇三辨平仄的实质是遇三分辨协调声调。 第六字是三的倍数,对于七字的句子来说,起着瞻前顾尾的作用,所以是第二个应重点关注的调整点。瞻前,与第三字联手规避“四连调(韵)”,顾尾,以规避 句尾“三连调(韵)”,所以第六字也很重要,是转折还是微调,一切视句中实际组合情况灵活运用。 例句:阳世通涨价每变,﹝13﹞ 今声调:阳去阴去去上去, 今平仄:平仄平仄仄仄仄。 “阳世通涨”已完成了三个转折,所以第六字“每”就不一定再转折,尽管后四字形成四联仄,但“每”(读“上”声),与“价”(读“去”声)发生微调作用,不同声调,仍有音乐美,可以不作调整。(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