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315|回复: 40

顺江逆河万里行(游记连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7 23: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顺江逆河万里行

电驴乖巧赶时毛,日夜兼程不辞劳。赶趁阳春三月好,江河顺逆走一遭。


  一:首站:宣恩

甲辰暮春时节、驱车沿长江流域,先顺流而下进渝州穿越武陵山区、从渝黔湘鄂相邻交互处插出,第一站首宿鄂西南宣恩。原来这里是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恩施下的一个县。也是原土司府所在地、一座藏在山沟沟里头的美丽小城,当然现在也算是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小城了。而且在改造旧城时、对原有古迹、保其根、留其魂,利用现代建材和科技涅槃重生。特别是在原址崛起的新地标:“墨达楼”“文澜桥”,尤其是本有“土家有座冲天楼,一只角伸到天里头”民谚流传的墨达楼。依原土司居所、按南方穿斗式纯榫卯结构,仍按原土家族的传统特色重建。楼中有阁、阁上有亭、回廊相连的布局,别具匠心。看来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中透出富丽、壮观和雄奇。且顺山势呈五梯台式迭进,恰若飞龙戏水般溶入这仙山贡水之灵气。更集宣恩地域文化之精髓,以石木雕饰构件置于该楼各显要之处。令人赏心悦目、难怪渝州游客戏为此“洪崖洞”之湖北版也!的确道出了其高端、华丽。我也在想:这有八十五道门,上百个窗,一百六十根顶梁柱,五百余扇雕花门窗等组成。总高近四十米、宽三十余米,占地约二千四百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三千四百余平方米的墨达楼。难不成仅是为吸引人参观而建吧?应当是另有妙用。不过如将这作为这个地区的历史博物馆,当是也很好的选择。究毕(“清雍正十三年 (1735) 改施南土司置,属施南府,治所即今湖北宣恩县。清乾隆元年(1736年),在原施南宣抚司治所设县,命名“宣恩”,寓含“宣示浩荡皇恩”)改土归流、至今也不足三百年,上古为廪君国地,周属夔子国,春秋属巴子国。战国初期,宣恩地域属巴国百濮,后期属楚巫郡。历史在这里是行进得很缓慢的。事实上比凉山彝族自治州好不了多少、凉山可是到新中国成立后才从奴隶制社会,一步踏入社会主义的呢!这里认真挖掘起来,值得珍藏的东西应该也很多。

仙山贡水养宣恩,改土归流设县村。巴国濮人非异族,炎黄圣脉属同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8 23: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探访宣恩的世界之最

        我们宿在宣恩即非是欣赏其桥楼,也不贪慕其贡茶。更非也想到那去年五月因出了车祸,反而炒得更加火爆的网红浮桥上去兜风。而是冲着那个,打破五个世界第一的、水利工程去的。说起来和那浮桥也算扯得上关系、究毕那桥就是因这个电站建成后,山洞成了景区、为了更好的吸金才添加的人工项目呵。幸得今年春节随儿孙、到西南边境去过旅行年,经过朱老总早年发迹地: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古城时、曾游被誉为亚洲第一溶洞的“燕子洞”。见识过了那状若空山、集自然林地、旱洞和水洞、石钟石乳、石笋石柱等岩溶景观,及摩岩石刻、绝壁长廊、百万春燕云集等独特的人文景观名世。在那一座名副其实的“岩宫石府”中我第一次见识了溶岩洞中的大坝和水电站,享受顺水坐龙舟出洞的愉悦。也是在那里、从鄂中游客口中,听到了狮子关水电站的大名。

        狮子关距宣恩县城仅十余公里,当地人也首推其为第一看点、甚至誉其为鄂省最为神秘景点之一。其实自古以来、狮子关都是宣恩三大关隘之一,也设有集市。因山势雄伟、有大小岩山五座,山形如虎牙交错。特别有两座石山、状似狮子,扼守通过长潭河的要道、狮子关因之得名至今。当然作为雄关险隘的狮子关,如今早已名存实亡、因深处共和国内地早已无需镇守。但作为当代水利工程史上的惊世突破,更使其走向了世界。当然国内老百姓得知的便是因此巨大工程,带来的副产物---狮子关风景区。整个景区由三段峡谷围合而成,十分庞大。峡谷内洞穴、象形石、瀑布等有名观赏景点几十个。又分干峡谷、水峡谷观光带,鸳鸯峡、雄雌峡、水上浮桥、猕猴水寨、狮吼瀑布、狮子口、金猫冲关、雄狮护关、一线天、狮吼岩、天坑瀑布等景点分布其中。特别是别出新意的人造景观,吸引着愈来愈多的游客。 真正的狮子关水电站,能见的就是一幢普通得毫不起眼的二、三层小楼。仿佛一座山中度假别墅,如果不是那一排地标字、没人会把它和五个世界之最联系得起。这就是世界首例洞穴筑坝,一坝两库的水电站?我心底一声惊呼!它有世界上最大的堵头、高达一百四十五米,即一座大坝形成两座水库(一坝两库)。二:堵洞成库、形成世界上最高的水头:一百八十六米。三:世界最瘦高(窄)的大坝(坝高190米,坝长仅12米)。四:堵洞成库形成的库容最大:一亿四千一百万立方米。五:堵洞后、形成的第一个水库---即现能见到的天坑水库,这里的水面高出暗河底部将近200米。啊!我真禁不住在心底欢呼!这是集天时地利人和的伟大突破!炎黄子孙有谁不因此而为祖国母亲感到骄傲!眼前能看到的足够了、其余的当是国家机密。仅只从先前的天坑、变成了如今水深一百六十九米,周长约一千五百米的亮洞水库、形如圆形大湖。这可是堵洞成功后将先前洪家河流入地下之水截入,进洞伏流一千三百米所形成。而天坑蓄水后如一面明镜镶嵌于群山之上,水面距山顶尚有一百多米,皆为刀削绝壁。我想近长江三峡这一带的山都特神奇,离这不远的云阳龙缸、武陵天坑我都去看过。类似景观均美不胜收,但这种因人为扭转乾坤所致的新景到是难得。特别是现横亘在双库之间的那座山,两库间相距一公里余、而脚下本是暗河通道。现湖水充盈后,就好似一座“浮”在湖里的“潜藏隧道”。这山沟通两座水库,其山内的容量大得惊人,能常年保持蓄水状态、更不必专门放水。干脆说是一天然能储水的“空山”,其中玄妙令人回味无穷。

        桃花源隐武陵山,湘鄂黔渝四面环。一自天坑成亮洞,全球瞩目古狮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0 17:34: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夜游三河古镇

使用智能自主选择行车路线后的最大优点,就是能给你找出一条最快捷的路线。特别经过几年抗疫的闭关自守,各地抓紧自强内功、在发达地区现代交通网络初成。不少路段几乎可以走成大概的直线来了。我们傍晚时分、从舒城出口下高速,就到了三河古镇。尽管十三年前我曾随东方诗风到此一游,但因来的方向不一、加之变化太大已经完全陌生了。

自古三河为东锁巢湖、北扼庐州、西卫龙舒、南镇潜川的特殊军事地理位置。现在已全然没有意义。只留下春秋战国时的吴、楚“鹊渚之战”;明末八大王张献忠来三河缴巨舟建水师,攻合肥;和太平天国陈玉成、李秀成、吴定规等在此合围李续宾的湘军,鏖战五日夜,歼敌六千余的“三河大捷”之传说。说实在的我只知道,要游三河古镇就尽量往高处走。先前真正的古镇是偏在一隅,在全镇地势最高的一带.我们从河边公路来缓缓向坡上走,进了入口、还有一段出场的尾街,才踏上有一座和宋太祖有关传说的仙龟桥。让人有过了此桥,方才算进了镇子的感觉。又从窄窄的古西街、经有古代家族庭院超市之誉的“刘同兴隆庄”,及古色古香的仙姑楼、吴恒兴、大德昌等商号门前走过。至望月桥才算到了古镇核心区,其一人巷孙立人故居等都在那一带。可能方向不同、今晚智能通过一条横街,直接把我领入直通古城的正街。一眼便看到了古镇的石牌坊,而且正在作街道改造。虽然先前所见已无印象、但大印象相同:往山坡上前行。刚才驱车起码也跑了一、二千米,可见现在的三河起码也是先前的两三倍了、早已达一个县级镇的规模。

我两次来三河、都遇着在搞扩建,真像是有点特殊缘分。好在施工现场晚上歇工、正好泊车,我们来的目的本就是逛夜市进晚餐。到也是处处张灯结彩、尽管街上有隔离,仍看到上面街口大楼有三河百货和鹊渚飨街的广告牌。虽然略显混杂、但从熙熙攘攘人流不断,便知道来对了地方。顺街而上、有一已经完成扩建后的横街,显然已达镇中高地。尚可允小车前行右转、向右侧已设置车行路障,成封闭式步行街也。街口明显是一处、重建的太平天国时代的英王宫,再向前行几步有一鹊渚小广场。广场依鹊渚逰廊而建、白天当是游客来去匆匆的集散地,当晚正值农历三月望日、站在鹊渚逰廊桥上临栏俯瞰,只觉夜色幽深甚觉悠远。朦胧月色哪能穿透无边夜幕,只近前桥下有五彩斑烂的游船来去、我们便决定暂时留此饮酒赏月……

平生行止总随缘,再过三河月正圆。鹊渚逰廊添雅意,举杯穿越纪元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3 17:3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鹊渚逰廊和月亮湖

       吃饭时找老板娘一打听,才知道这里确实处于三河镇较高地带、算是古镇的中心区了。鹊渚廊桥也算最古老的那座桥,光是小南河这一段自南向北就有三县桥、望月桥、对樾桥、仙归桥、二龙桥……等,推出的夜间游船、梦回三河就是这条线。我问三十多年前那场华东大洪水淹上来没有?她说怎么没有,那时才二十多岁、跑都没地方跑。除了楼房没淹倒、街上都进水了,好在有当兵的来救呵。我看了一下鹊渚逰廊的匾额、上面落的时间是“甲巳夏”,推算起来、正当世纪元年是水灾后十年书写的。看来也是重修过的、夜间月下望着下面河道,感觉无比深远、竟有一种深山峡谷之意味。连河堤及堤上房屋、估摸也有二、三十米吧,心中不由大骇。临近大江、大泽、也真是危险!先前听山歌里唱:洪水朝天我不怕,变个雀儿飞上天。总认为太夸张、现在真实来到这里,想到洪水正像黑暗一样四面涌来、心里也不由有一种感到绝望般的颤栗。

       既已酒足饭饱、加之早从网上在合肥预定了酒店,便顺道返回停车处。我们的车在开进三河大捷石牌坊后,就停下了的、现在才发现正好对着一个小巷。巷口闪着彩灯、贴有很多关于月亮朔望、运行的古典知识称谓,巷名也似叫月亮巷或湖。也有人出入、我们见时间尚早,便想再游走几步消食。不期这个比一人巷、还简陋还窄的小巷子,里面居然别有洞天。原来只消在昏暗的灯光下前行十余米,眼前豁然开朗!尽管在夜色昏暗中,我依然一眼看出 了眼前的大格局。前面有一个不大的小广场、两侧有楼台亭阁,前边是一片幽暗的湖面。广场中立了一个、以细小晶灯组成的月亮星标,四周安排有掌管朔、望的月殿众神彩灯。让近岸的湖水、也粘上了星光灯影,我感叹:我们好像闯进月宫了呵……
      
       当然这里事实上应该是一个当地公众休闲、早晚锻炼的好去处,前面的湖隐隐约约看得出设置了环形步道、植有行道树的。相当于我们西部城市的一个小公园,两侧很雅致的楼房 的招牌好显示、左手茶舍右手私家菜酒楼。看来三河人特有福、留有这么个巷内仙源来自己享用。想到刚才来时车堵人挤的盛况、特别是临近牌坊这五十来米,仿佛长达五公里……我不由心下暗叹、早知如此先前就该来此就餐,先记下地名、好给朋友介绍。打开定位一看、卫星指示:合肥、肥西、恒昌路XX号。看后忍不住哈哈大笑、三弟问我所笑何来,我说 这地址提醒我,这就是一间房的事。可惜这旧城改造的格局小了点,换作有大局观的精英来、只须拆几间街房,就可在牌坊前搞出个小广场、形成个十字(至少是丁字)口。即可缓解拥堵,更能进一步的提高古镇身价。或许十年后、你再来看就如我所说了,究毕比哥聪明的人多、能想到这的大有人在呵!

       三河古镇又翻新,月殿星湖道古今。诺奖一人名一巷,战神犹记孙将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6 22:5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五:第一次进入南京城

       江苏省虽然不是第一次来,但一直没走过这条路线。十几年前参加的那次皖南诗旅游、也只是在安徽境内绕了一小圈,连江苏的边都没碰着。如今高速路几乎全国成网、江南这么繁荣的地方自然早就到位,不到两小时、我们就已到达南京。从雨花路向城中心靠近,在和智能AI交流中、提出先直抵秦淮河边。结果很明显、仿佛进入城区街道行驶不过几分钟,便被引入一个内设停车场的林园。里面看来也比较老旧,有些像正待改造的老城区。我们直接驱车顺下坡的车道前行,停靠在有限车墙的石门前。原来这是一条人行通道、看来主要是防现在各地都头痛的摩托、自行车之类。这时也用不着再问、牌子我都已经看清楚了,但却暗暗心惊、原来我们一下就踩着了两个南京的著名地标。门内居然是大名鼎鼎的白鹭洲公园,出门便是秦淮河边、而且也是一个有名景点:东水关遗址公园。
      对于南京我自然仰慕已久,苦于连顺便过访的机会都没有。究毕拥有十朝都会为其雅称的南京,且早在唐宋之前就享有六朝古都的盛名。说起来也是我国最值得关注的城市之一。特别是对汉族人来说更将其视为正统,历史上不但数次庇佑了华夏文明之根基、更是我国四大古都中唯一未被异族政权定都的都市,数次的衣冠南渡、使汉族在金陵保存实力以待恢复。被视为汉族的复兴圣地,而影响着我国历史进程。特别是近代太平天国和民国也先后定都南京,更增添了不少人文史话和历史沧桑。孙中山的两次北伐,也是从这里起步。

      其实我最早关注南京、是因风水学中一段民间趣话,即所谓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故事。说诸葛亮以堪舆师之预言“龙盘虎踞帝王家”挖坑,加之早在战国时期楚威王就发现了这里的王气。曾在发现“气射斗牛,光怪烛天”的狮子山、埋金压镇王气。以破坏这儿风水、三年后灭越攻齐,占据了此地、更原“冶城”之名为“金陵邑”。这个一直被叫得最响的别名“金陵”就是因埋金事件而命名的。这一招的后果、导致愚民闻讯蜂拥而至,开始挖山寻金,活生生把当年的狮子山、挖成了现今的庐龙山和马鞍山。秦朝一统后秦始皇第五次东巡时、也来到金陵,身边的方士也说,此地有天子之气。始皇听后大惊、随即命人开凿方山,引淮水流贯金陵以泄王气。并改“金陵”为“秣陵”,“秣”:喂马的谷草料也!秦始皇不吝以天子气、硬生生的贬金山成草山。但事有巧合、秦始皇在此破了“天机”后,竟在东巡途中便一病不起。未到京都不治身亡、世传因逆天道遭了反噬,如此似乎反证金陵王气实乃天赐。正因为此孙权被诱导迁都困龙之局,致东吴终于偏安东南一隅。

       刘伯温智如诸葛亮、本来是一种赞誉,但民间干脆定义为转世。而南京在明朝时的定都和重建、是由皇帝朱元璋亲自主持,他是国师兼总设计师。如何牛转乾坤,则成了后世堪舆师的经典。何况朱元璋和项羽的想法一样、“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他不忘初心想建都老家凤阳。刘伯温只好亮出定都南京的底牌,密奏寻得一统华夏的龙穴宝地。为此朱元璋不惜派出十万民工“迁三山,填燕雀”以移山填湖法重建新城。终于完成了驱除胡虏、重兴华夏,成了我国历史上起源南方军事力量、实现全国统一的零的突破。当然逆天改命逼龙结穴,难免有诸多反噬、但那都是后话。我国四大古都:西安、洛阳、北京,基本特征都是四周高山形成天然屏障。犹如紫微星垣东西两侧的垣墙,中国风水学说、皇都当为紫微垣局。南京属丘陵地带、以低山缓岗为主,山不高且中间多断层,很难成垣局。风水虽好不适合帝王之城,反到易成一方地域的焦点、兵家必争之地。据相关统计南京是有史以来、发生战争最多的城市,想来一探真相必不止我一个。

       昔年越女留芳地,如梦突临白鹭洲。两水三山何处去,沽名钓誉令人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18 17:3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东水关遗址公园

    既然智能AI、在旅游上也是高级参谋和指导,我们也就从这内、外秦淮河的交界处开始起步。从这公园的介绍中也能看出,这里的确已有近二千年历史的记录。汉朝三国时期、东吴孙权从京口迁此建都,先于金陵邑故址石头山筑城驻军屯粮、故称石头城。称帝后将原名“秣陵”改称“建业”以寓“永建帝王大业”。始开挖河道、疏通入城水道,以确保水上运输畅通、便有了此地。到唐末五代十国杨吴时代,金陵府尹徐知诰、全线扩建,在现址修筑了一道城墙、并于城墙外开挖护城河(即现外秦淮河)。更在城内开挖了由东水关经现大中、复成、玄津桥、逸仙至竺桥等桥的人工河道(即现内秦淮河、俗称杨吴城濠)始设此关。并在这东水关城墙中间、开通了上水门,也在水西门附近开了下水门。以此水活城兴、城内外水系连成一体,极利民生经济发展、成为当时首屈一指的名城。徐知诰因此深得民心、接受了杨吴禅让,易名李昇正式称帝后、国号南唐改金陵为江宁。他就是千古词帝李煜的祖父,尽管南唐在中国历史上、仅存在了三十八年,但有二十多年都用在筑城、修河、发展经济上。在南京发展史上,的确是一个值得纪念的人物。 那时的江宁已成政治、军事和民生经济的中心。可惜李后主不是合格的接班人,连身边人都护不住、以至流传下花蕊夫人的千古绝唱:君王城上立降旌,妾在深宫哪得知。二十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历史一扭腰、宋去元过,汉族继绝存亡、重光华夏的机会来了,南京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发展。元末明初朱元璋成了南京城建的最大功臣,这个出身尘世底层的明太祖、无愧是我国最能干实事的皇帝。尤其在城防建设上、做了三件大事:首先在南唐城墙原有基础上扩建为雄伟的明城墙;其次把水门改成了水关;其三在水关前面的河道上、即通济门外,建了一座五孔石桥、名为“九龙桥”。当然这桥的实际意义重于交通,主要为“锁”住大明朝的气运、“镇住南京的风水”。东水关却华丽的变身为我国建筑史上,首例融水关建筑与城墙建筑为一体、其防御能力堪比最坚固的古城堡。
先前我曾偶然看到关于东水关的争论:说东水关为砖石券拱结构、高达三层,每层各有十一券。券又被称为“偃月洞”、上、中两层即可藏兵屯粮储藏战备物资,下层十一券带有水闸通水通船、可调节内河水位和防洪。但有人以老照片和实地勘察反驳说:下层仅外观似与上面相同、实为过水涵洞,东水关并无可通航的水城门、何来船闸入口?我也认真看了、只是水入内河的关口,涵洞口上沿平于水面了、得用潜水设备。从涵洞宽度看、就算有枯水季节、过小船也过不了运输船呵。何况为防涵洞成为守城的薄弱环节,涵洞还设有九曲横隔、铁栅栏等各种机关。而涵洞过水,就已经控制住了内河最高水位,不存在洪涝调节之说。看来这世上的事,还得多核实、不可听胡乱吹嘘的道听途说呵。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一直是朱元璋的战略法宝,早在将元朝的蒙古铁骑赶出大都后、他就开始内修都城,外建长城。而且是继秦始皇后,修的质量最好的一代。在他的号召下、整个明朝的二、三百年间也都没停止。而南京的明城墙、特别是东水关,这些领先当年的代表作。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时代样板,有如同样是他亲自督建的。被其子朱棣、作为样板,仿制成了北京的紫禁城。好像明朝时我国的基础建设、城池宫殿的营建技术,无论从质量、技术、工艺上都达到了一个领先的地步。难怪以前在印度“世遗”阿格拉红堡参观时,同行一个教授感叹:如果明故宫没被战火摧毁,也当是如今的世遗、比这漂亮多了!

   徘徊在这“高坚甲于天下”的南京明城墙下、心中感慨不已。当看到那损坏处的惨状,我就在想、是哪一场战争发生的呢?南京距今最近的大战就是抗日和解放战争,那时最强的火力和爆炸都达不到这种程度。结果得知即非战火、亦非自然力摧毁,竟是被一些急功近利的人拆毁的呵!方信堡垒总是最容易被人从内部攻破的!好在现在建了个遗址公园保护起來,让后人以此为鉴吧。

开天辟地留下了大道万端
华夏民族传承在经典一线
从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到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
         
仁义道德为和平共处根底
高墙深坑是实力保障彰显
人类发展靠文明守线保底
世界潮流岂容忍邪魔作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2 19: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在大师雕像前的感思

   公园小广场上、一群半老徐娘正在编排舞蹈节目,这本来是各地城市司空见惯的事。我关注的是其旁边、两个青年夫子一高一矮,脸部表情沉重、正默默走来似正在低声交谈的一组塑像。背景右侧是一棵老树、左侧有石栏杆,下面是内秦淮河、远景为对岸的居民楼。左侧是瘦高个朱自清、右侧矮一些微胖的是俞平伯、依稀都可以看出其后中年成名时的脸型了。介绍中说为纪念民国时、朱自清和俞平伯这两位年青的文坛新秀,在东水关登船夜游秦淮赏月观景。写下了同名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因各有千秋,均属首屈一指的妙文而同传于世的佳话。这组雕塑对他们从游船上岸离开时,那种愁肠满腹和对现实无奈的落寞情景刻画得唯妙唯肖。对红学家俞平伯的散文我关注不多、但散文大家朱自清的文章,从共和国建国伊始、便成了学校的教材。特别是本文和背影、荷塘夜色等代表作,罕有几个国人没读过。尤其此文点题后、即以比较的手法,引北京颐和园、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来作空间上的延伸,突显秦淮河里的环境。在记述自然景色时细致独到的观察,如诗如画的语言中、蕴藏了十分饱满的形象。与精密的构思紧密结合,在意境中注入了作者的真情。

   清新的文风也不乏华美的文采,同时以白话化典添彩。我先前读到:“夜幕垂垂地下来时,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从两重玻璃里映出那辐射着的黄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烟霭。透过这烟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他的美梦去呢?只愁梦太多了,这些大小船儿如何载得起呀?”当时忽然就感到触动心弦、忆起王实甫西厢记中,长亭送别一幕中的结场诗:“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恨满腔烦恼填胸臆,谅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

   从平凡常见的现象中感悟发掘出新颖的见解,特别是当作者借助对历史影象的缅怀。将秦淮河写得虚实朦胧、令人陶醉神往时,忽又遭遇秦淮河中花船歌妓的尴尬。两颗年青火热向往自由的心、与世俗道德律之间的束缚,产生了难以言说的碰撞。从而淡化了游赏这淮水烟花佳丽地、钟山风雨帝王城的审美情趣,留下的只剩下历史的重载和现实的无奈、将他满怀惆怅及其超越现实的理想和客观存在现实的矛盾心情剖析得淋漓尽致。这小小的“七板子”哪里还载得起呢!他心里充满的幻灭情思,更让人触摸到了作者关注民间疾苦的悲悯情怀。

   同时这两个大师的文章、还道出了一个关键点,对现在的旅游业也很有指导意义。文中明确指出:“我们终于恍然秦淮河的船所以雅丽过于他处,而又有奇异的吸引力的,实在是许多历史的影象使然了”现在的资讯已经十分发达,如果安排旅游行程时,发现有重要的历史人文景点量,应该预作了解或预定。不然挤在人群中、去看人头颤动,有什么意义呢?有些地方早已成为历史的载体、已经就文物化,或者已经成为某段历史、某个具体时间、事件的承载体。是我们国家或民族的根,是应该怀有敬畏的虔诚去瞻仰、膜拜的、爱护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通过旅游观赏,得到境界上的升华、不辜负自己的人生。

游十朝都会艳歌名胜,
留两篇承前启后新文。

秦淮河波光闪闪烁烁,
紫金山烟岚消消隐隐;
水中的游艇荡荡悠悠,
天上的云霞飘飘停停;

写不尽风尘沦落客意,
古淮水更添桨声灯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25 00: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神游白鹭洲公园

   在东水关遗迹公园内,我看了一份漫画式的浏览路线图。方才知道、原来我们的车儿,竟然是顺着城墙根、进入了白鹭洲公园入口。目前正处在两大公园的后门位置,算是进入了明长城内的老城位置。离著名的夫子庙很近、离明故宫遗址、中山陵,总统府都不太远。且明确的指明了、眼前有两条选择:东水门到中华门游长城线、和步行游夫子庙核心景区路线。我们自然选择了后者,同时从安全角度考虑、把车停到了公园内门里去。

   果然将车移到停车场后才发现、那里才是公园收费的东门,原来这里是明朝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别业,历史上又称徐中山园、东园或太傅园。其实就是供应徐家的蔬圃果园。当时这里接近城墙水关、比较荒凉,包括前面的河道和连着河道的一个伴城小湖。显出独具野趣的特色、徐氏后人扩建为园林后称东园,成为许多著名文人诗酒欢会的雅集之地。但历史就是历史、几经改朝换代,早在清代东园便已废弃,城墙根一带已成游民聚集的民宅。至民国定鼎重建时,因在现鹫峰寺故址内发现了李白《登金陵凤凰台》的石刻诗碑,故将“东园”改名为“白鹭洲公园”。也正因为此、外地人因慕李白诗名,误以地理名入此园者亿兆。真是假假真真、实实虚虚,让人莫衷一是。

   入园后首当其冲的是一座北朝南、小巧精緻的寺院侧影,显得极为幽静雅致。寺门上嵌“鹫峰禅寺”匾额。发现正值闭园改造、目前这园里开放的,仅仅就是一条从其内东门到北门的人行通道。究毕古鹫峰寺在明朝英宗天顺年间、就已经创建,曾经由皇帝朱祁镇御笔书赐“鹫峰寺”、以纪念唐名僧鹫峰大师。当年还有一定规模,而比徐达后裔徐天赐在正德年间、将这里扩建成当时南京“最大而雄爽”的东园还早三、四十年。说白了虽然同处一地、本身就不属同一地盘,自然也无权断人家的香火。与其并列在这一段路上的还有,一座门楼较小的民国时期建筑。座西面东、与鹫峰寺西侧的围墙,相对构成了北门进园的大通道。门面虽不起眼、上面题的“江南韵府”四个大字,到也十分清雅。细看题款为:百岁老人夏征农题,侧面墙上嵌有一方小小的“江苏省江南诗词学会”的铭牌。估计里面有院子还应有小园。江南自古重文风、省级学会有这么一个良好的会址,也算实至名归。当然这里也有些公园的介绍、导游地图等,有几个当地老者在闲逛。虽然没开园、内东门到北门仅仅是围着寺院倒一个拐,最多两百来米的通道。还是从当地人口中和官方介绍上,也了解了一个大概。

   原来李白诗中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明代都还列为“金陵十八景”,清康熙、乾隆南巡时也还曾到此一游。但随着岁月流逝、近代长江泥沙淤积,江道西移。沙涨水落、白鹭洲与长江南岸渐渐相连,形成了沙洲圩。对这已经消失的景观,不但当地人,包括全世界的华人知识份子、都很怀念。故民国重建东园时才定名白鹭洲,含有借地缅怀之意。其后似乎更是向这个方向大步前进,其园内单水面就占全园四分之一。水面以聚为主。亦聚亦分,迂回曲折。据说按古时神州亦称九州的说法,将全园陆地分隔成形状、大小各异的九个片区。主游览区都成水中之洲、或隐或显,似断似续、蜿蜒不尽。让人充分感受江南水乡的山弯水绕,回环蕴蓄的园林妙趣。

   其后更以各形各式的风景小桥、架设于水域之间,既沟通游客步道、又添无数以桥为名的景点。具独特形态的桥多达十多座、形成如合肥三河镇似的小桥特色景观。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更利用当时拆除市内小铁路基时的土石方、与疏浚的湖泥堆砌而成现在的湖心岛。且将其以白鹭岛命名、园中更建有白鹭塔,湖中塑有白鹭群雕。这种心情、自然大家都能理解,究毕“三山两水”千百年来早成了南京的指代。怀旧的心理虽属人之常情,沧海桑田的变迁却没人能阻挡、该过去的就让他过去吧!
     古都名胜多,已汇秦淮河。今朝南京眼,高吟时代歌。*

      *“南京眼”为2014年举办青奥会而建的长江上首座观光步行桥,起点于文化体育公园内,终于江心洲青年森林公园。八百多米的桥上有两个巨大的圆环被钢索斜拉着,因形状酷似两只大眼睛而得名。每到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桥上的灯光就会变换着不同的颜色"南京眼"便成为了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古白鹭洲就位于江心洲东部,由于地貌变化现已与陆地相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8-30 00: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九:夜泊秦淮----儿时的功课

   说实在的南京这老城区、还没彻底改造过的地方,别说在这发达地区、就连一般地方的古城、古镇也比其好得多。共和国都经历二、三代人了,至少这园子里没啥大变。显得非常杂乱、虽然上、下挨着城墙根安装了两道门,只不过是利用这长长的路段一侧、可赚不少停车费而已。其实在城墙边一看这周围地貌,我早就相信这里绝对不是李白笔下的白鹭洲了。等从公园北门出来、那一带全是未经统一改造的小街、老巷,和各地的老街老镇没啥区别。小店商铺杂陈、是看起来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实际上居住起来很不舒服的街区。对我们这一代、有一种唤起儿时记忆的亲和感,对下两、三代人就是逛稀奇、寻乐趣的了……

   唯一不同的是、将先前走过一、两次的西安、北京、开封、洛阳这些古都的的任一局部地区,和南京秦淮河相比、其历史和文化底蕴能与之媲美的不多。特别是各种人文景点的密集程度、尤其对有一定古典文化素养、又有闲心的游客,几乎走不出夫子庙周遭这个小小的怪圈。加之秦淮河这种随着地形开掘的人工河道都不太宽,水势平缓、桥梁密集。留下的各类历史遗址、文化遗迹、各种典故、传说,数不胜数、目不暇接。出园过短短一段小街、便踏上了一座过街桥,对岸有一条沿河路。右侧街口、一座刚翻新不久的三层商楼,欣欣然领衔路口。门面上直书“南京大排挡”,那气势正如各地“好吃街”大招牌。其时我刚到桥中、地势开阔,正想摄下这一地标图景。无意中却发现,取景框左下角的精彩镜头:那虽然只是几根灯杆、每根灯杆上挂着一串相连的四个灯笼,每个灯笼上只有一个字,连起一读就是“夜泊秦淮”!

   真有些想不到刚理清白鹭洲的前世今生,马上又陷入夜泊秦淮的旋涡。说实在的、夜泊秦淮这四个字,从某种意义上说来并不比白鹭洲更轻。这个领衔晚唐诗界的“怀古圣手”杜牧的代表作,在整个唐诗中也算是顶尖一批、是传诵最广、引用最多的那一批。更因其艺术性、思想性的完美,民间更作为启蒙传道之课本。本来这种写景抒情、感事诉怀,只是一种写作套路。但他却只用了七个字、刻画出了一幅极其淡雅的水边夜景,并破格的(绝句一般不用重字)用了两个“笼”字,烟水月沙和谐地融而合一。更隐隐的透露出了一股冷清且模糊的气氛,自然这就是诗人感情的渲泻,有一种淡雅中的哀戚。承句以轻轻的夜泊秦淮四字、就点明了经历和时间地点,更以近酒家三字,引爆了诗人忧国忧民感事伤怀的爱国激愤。以辛辣的笔触、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讽刺、鞭鞑了那些陷国家民族不顾的达官贵人,直指其罪魁祸首:南朝最后一个亡国皇帝陈叔宝和亡国之音:也就是这陈后主作的玉树后庭花。这之后便成了中华文坛上的千古指代,“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自然成了千古名句、也是不少人从小唱到大、最早接受到的爱国主义教育的启蒙教材!尽管南京兴兴废废无数次、城名换了几十个,但内城佈局、秦淮河走向并未太大调整。无论几时重修或有无重大改变、这种以人文胜迹存在的景点,的确有很大号召力、最容易形成一个个小小的地标。

   我自己也知道、我们这一代人在唐诗中偏爱小李杜的比较多,有很大的程度和共和国在前十年的中、小学语文课本上杜牧的七绝选得特多有关。比如说写春天有咏江南的:“千里莺啼绿映红,”谈秋天有:“霜叶红于二月花”。在“清明时节雨纷纷”中、他为后世创出了个名牌酒,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曲笔讽谏下、成了现代水果业的大广告。其他还多、好在那时还没版权费,不然他晚年也不至于那么清苦、过早辞世了……

   小杜诗文傲世才,奈何薄倖污名开?古今多少难言事,夜泊秦淮入梦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 18:26:5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桃叶歌唱醒千古桃叶渡

        站在东園桥上、我重新审视了一遍夫子庙导游图,发现周边的知名景点特多。主要是文化名胜和名人遗迹,再一个因内秦淮河这一带桥太多且密、几乎每座桥都有一段历史活掌故而形成一个个著名地标。便决定从最近的吴敬梓故居看起,就在这清溪河汇入秦淮河的交汇处、毗邻古桃叶渡。从文正桥过去就到、江南书画院也在桥头,因桃叶渡有关于大书法家王献之和爱妾桃叶的情爱传说、和其平生唯一传世的四首《桃叶歌》。历来为文人骚客倾慕,流传众多有关桃叶渡的诗篇、历史上早就成了秦淮一大人文胜景。

        秦淮区政府在规划复建吴敬梓故居陈列馆时,便在古桃叶渡遗址旁增设了秦淮水亭、刻有王献之桃叶歌的桃叶渡诗碑。当然也有一组当年“秦淮寓客”在这里的生活传闻,“绕城暖足”、“文人读书”及“范进中举”的塑像群雕和吴敬梓儒林外史中的结尾词碑。他那首以“记得当时、我爱秦淮,偶离故乡……”的沁园春、在当时确实很脱俗,平白如话、简直像现代诗。可惜太过消沉、且他把自己搞得来缺衣少食,不得不出去运动来绕城暖足。还在唱:“把衣冠蝉蜕,濯足沧浪”,闹什么文人的穷清高呢?我想不如刻他开篇那首蝶恋花词,尽管为体现附合稗官小说的身份、他自己并未注明词牌。其实我感觉到更显潇洒一些:“人生南北多歧路,将相神仙,也要凡人做。百代兴亡朝复暮,江风吹倒前朝树。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儒林外史、这类作品,不因课本中有、根本不会主动去读。到是对古桃叶渡这个地方性的传奇、颇有些兴趣,究毕喜欢探胜寻幽的人也喜欢考证。我到并不怀疑能传承书圣衣钵的书界小圣、留下的这段爱情佳话,只是对这故事中牵涉到文正桥的诸多传说、感到十分荒谬。说什么文正桥前身叫利涉桥、又因修木桥,石桥引起风水风波等。事实上到五代十国的杨吴时代、才开挖了内秦淮河(俗称杨吴城濠),东晋时河都没有、哪来的桥?但当地的天然水系“清溪河”肯定是有的、古桃叶渡必然也存在,后代胡乱用典、张冠李戴而已!现桃叶渡原址立碑后、临河尚有一座小巧精美的石牌坊,横书“古桃叶渡”正面楹联:“细柳夹岸生,桃花渡口红。”背面:“楫摇秦代水,枝带晋时风。”没留名、估计是桃叶渡成为诗人、文士笔端的典故后,无名氏留下的一首五绝。桃叶歌也刻成了诗碑,原文抄录于此:(因一般诗集未收、供有兴趣者鉴赏):

        东晋;王献之:桃叶复桃叶,渡江不待橹。风波了无常,没命江南渡。桃叶映红花,无风自婀娜。春花映何限,感郎独采我。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怜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

        四首五言古风、好似妾意郎情的相对唱和,也或许是他人感事抒怀的伪托。据索隐一派言、是暗喻历史上,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王献之的青梅竹马是比他大一岁的表姐郗道茂。他们有很开心的童年和少年,志趣相投、彼此相爱。到成年后自然心愿得偿,成了世人眼中的恩爱夫妻。或许这太过美满的爱情遭了天妒,美好的时间不过年余,郗氏刚生下一女、就被晋简文帝司马昱的三公主挖了墙脚。

        这一桩我国历史表面上最为光鲜、堂皇,实际上最为卑鄙、无耻的皇权压迫婚姻。尽管王以消极的自残暗拒,却终未能逃脱既定的命运。前简文帝公主、当朝孝武帝司马曜之姐,下一代晋安帝的丈母娘。多大的脸面、荣耀?竟然能手执圣旨、断然离了先夫,委曲求全的、躬身来伺候新驸马。成为我国公主史上少有能千古留名者之一。虽然留名借了点丈夫的势、但从现代的角度讲、她也算妇女争取独立自由,个性解放的先驱。

        王献之從此高官厚禄、依然登上书坛极顶,与其父同列青史。只郗道茂在女儿早夭的悲伤和和尘世冷漠中寄人篱下、孤独死去,当然王七郎并非薄情人。从其传世书信中便可见、更有千年后唐伯虎名画可证,至于坊间借红叶渡浑言其为泄愤报复、那到是莫须有的。究毕那不是他的性格、纳妾寄情或可,若说他真是敢发泄、善发泄之人。也不至于在未来将当皇后的女儿王神爱、才两岁时就匆匆撒手尘寰,他正当人生最精彩的四十三岁呵!

进化史传承人类拓荒路
中华史记载兴亡悲喜剧
爱情观一自诞生人世间
桃叶歌唱醒千古桃叶渡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5 00:0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编外导游话三桥

   现在的古桃叶渡现在依然存在、为了增强文化氛围,在对岸还立了一座格式相同的牌坊和一座铜人塑像、大概寓示王献之还在殷殷等待。风波了无常的景况早无踪影,到处装饰性的是鸟语花香、算夫子庙周围较安静平和的社区。桃叶桥也还在、现是座园林式拱桥,在现代交通下、它的利涉性早已被观赏和休闲性取代。这一带可谓名桥荟萃、刚踏进贡院街东不久,就遇黄包车拉客、这一带已属步行街,本也想歇一下脚、便顺势上了这有观光讲解功能的人力车。

   看来南京旅游业管理还是相当有水平,把这近代最早启用的东洋车重新启用。披红挂彩、吊起小铃铛,一改旧时黄包车的形象、而成了报喜鸟。不但添了欢乐吉祥的喜气、也的确方便了老弱幼小的出游者,加上从业者大多是当地通、他们的讲解很接地气平添乐趣。比如平江桥、因明代时是平江伯陈暄的私宅范围,故以此命名。先前仅对每三年在贡院开考时的考生们开放,以示国家对人才的尊重。实际上可能主要是防考生作弊,非常严格的搜查就在这桥上进行、犯禁者打下水去,这桥也就是奈何桥了。

   而下一座文源桥、最早是为纪念一位为建文帝自杀殉难的侍讲学士黄观,因其家人被迫害的程度、仅次于方孝孺。更敬其是一代学霸、因为他从秀才到状元经过的六次考试,(县考、府考、院考、乡试、会试、殿试)均获第一名。当年被天下赞誉: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故兴建这“黄公桥”。以表彰其忠义。民国时因此桥可到白鹭洲公园、改称“白鹭桥”,上世纪末旅游热起、方改现名。  而最奇妙、传闻最多又最灵验的,是经过精心选址、方按“文章道德天下第一”命名的“文德桥”。

   据说这桥是明万历年间、因钦天监有大臣上奏:自嘉靖以来、科举中南京人很少中试的原因:乃因流经孔庙前泮池的秦淮河水西流不息,蓄不住“文气”。为改变这状况,在改造夫子庙和应天府学的同时,在泮池西侧建了这座锁住南京文气外泄的风水桥。巧的是文德桥建成的次年、南京人焦竑便中了状元,世人为此深信不疑、桥名因此相袭至今!

   同时此桥因占尽天机、天降异象,民间有李白醉月传奇。当然不少人一听便知道、这是把李太白在采石矶,醉酒捞月仙去的故事移至此地。后来借此又在桥旁修建得月台、据说被月亮引得,醉入河中的也不少。同时这桥还有为儒家正统、驱邪卫道的守护功能,想想也是、先前南京夫子庙一带,为科举重地。对岸秦淮河畔、则是六朝金粉,烟花佳丽留春的酒肆妓馆。文以载道、厚德载物的学风正气,与及时行乐、纸醉金迷的俗尘。隔河相守、相安无事,能分隔开它们的,就只这文德桥呵。当然这与“文德分月”的天象奇观、有很大联系,古时一般人无法理解“月当头”、“身无影”“一桥分明月,东西各半边”这些异常现象。下意识的往神仙鬼怪上靠有关,加之陷入社会底层的小混混和多种社会不安定的因素、大多都没文化。所以一般不会来这种场合生事。民间常说、鬼才没得影子,生怕来此一照被收了魂。有些当地人也不愿过此桥,谁愿平白闯鬼呢!

   还有种更为奇葩的说法:这桥有预兆功能。据说历史上曾多次造成桥栏折断,桥身倾塌的重大伤亡事故。差不多其后多有兵、灾或重大事件发生。以至于南京还传承下一个歇后语;“文德桥的栏杆——靠不住”。最严重的是一九零七年清末光绪时、端午节龙舟赛,文德桥被挤垮。几百人掉进秦淮河里、淹死百多人……。结果大家都知道:不久清帝逊位、民国在此建都,取代了二千多年的封建王朝。

   当然现在小学生都知道的“子午线”、我就不多谈了,因中国的重点建筑都有诸多讲究。文德桥正好设计在地球的子午线上、每逢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子时,只要皓月当空、月亮正临子午线时。水中明月正好被这座桥影、将其分为东两半。此时在文德桥东西两侧的秦淮河中,都可以看到半个明晃晃月亮的奇景。且立身桥中自顾无影、这就是“文德桥半边月”之因,而“月当头”亦称“龙抬头”。

   余听后默然良久,得“人生当遇文德桥”小诗一首:

太极洞先前播放科普月垂照
不曾想今朝无意幸逢文德桥
启蒙期如来承受一下月当头
将月魄精华一丝不漏吸收饱
*
从此后借助天地灵气开外挂
福禄寿聪明才气富贵都不少
圆满时再来体验一次龙头抬
子午线一轮人生清零仙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7 18: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媚香楼中品八艳

    文德桥一过、紧邻着来燕桥,因桥南古乌衣巷有著名的“来燕堂”而得名。更因桥畔的李香君故居而火爆,自从孔子直系后裔孔尚任、在《桃花扇》中着重突出了香君的家国情怀、民族正气后。李香君便一直名冠金陵八艳之首,须知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是哪些人呵,她们起码相当现代的银幕女皇吧!

    先说柳如是吧、连近代学者陈寅格还亲自为她作传,誉为“女侠名姝”。王国维作诗称赞为:“幅巾道服自权奇,兄弟相呼竟不疑。莫怪女儿太唐突,黉门朝士几须眉。这样一个书琴诗画无所不精的才女、不因命途坎坷,曾追随的才子、名士太多,是可稳居冠首的。而聪明艳美的董小宛、在现代清宫剧的戏说中,也是皇帝不爱江山也要爱的大美人。陈圆圆的珠圆玉润更是众所周知、引得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当了叛将、成为引清兵入关的大汉奸。

    卞玉京姐妹本是官宦之后、因父早亡而沦入乐籍,擅小楷,还通文史,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流水。与江左三大家之一的吴伟业、有一段无果而终的姻缘,一生的刻骨相思。初曾备选南宫、因战乱未果,后有郑家世子纳其为小妾、她则以其侍女柔柔进奉以代之、相传柔柔以她的名义生有一子,后来做了大官。她则以出家入道避战乱、自号“玉京道人”,最终隐居无锡惠山。而她的情郎吴伟业因是江左文人的首领、娄东诗派“梅村体”的开创者,被清朝拘捕在北京大牢至康熙七年九月才获释放、算三大家中唯一保持了名节的名士。

    年逾花甲的著名诗人吴梅村、连家都没回,就先来无锡惠山祗陀庵锦树林、在卞玉京的坟前老泪纵横埋头恸哭。面对平生的至爱、这个平生追求个性解放,已在贫病交困中死去三年的女人。他以最擅长的七言歌行体、写成了他一生中最好的作品: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后人评价当时他的修辞手法已入化境、感情更是深入骨髓,此诗真达到了“文质彬彬,艳而有骨”的至境。从此我国诗歌史上多了一首臻品,玉京道人算获得了一篇千古不灭的墓志铭。

    有艳情侠义美称的寇白门、是八艳中生于世娼之家,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喜度曲、善画兰、粘韵能吟诗,为人单纯而不圆滑。刚出道即被保国公朱国弼看中、亲来钞库街寇家提亲,她欣然答应、是时依俗“青楼女子从良婚嫁、须在夜间举行”。朱为显示威风和隆重、特调五千士兵手提大红灯笼,从武定桥开始沿途两排到内桥朱府。其盛况空前、据说被纪录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其后朱国弼降清被朝廷软禁北京、寇白门自请带婢女斗儿返金陵,筹集了二万两银子赎金、得保朱国弼释放。从此了结前情,落下一报还一报的侠义美名。
   
    马湘兰在美女如云的秦淮河畔、算是一个另类,她并不以姿貌、而是以超逸的画兰造诣成就湘兰之名。至今日本东京博物馆中,还收藏着她一幅“墨兰图”真迹。诗画双绝、笔名“湘兰子”,传世有《湘兰集》两卷。因生性高傲、虽为青楼女子,却有贵妇气派。在秦淮河边置“幽兰馆”、出则高车驷马,入则呼奴唤婢。爱资助落魄才子、颇有侠名,等到二十四岁、才与名士王稚登热恋。原只望等王出头后双飞、谁知命运不济,用一生、都没有等得郎回头!晚年信佛、在王稚登七十寿诞时,她带乐团抱病赶到姑苏。为其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她重亮歌喉,为相恋三十多年的王郎高歌一曲。返回金陵她已心力交瘁,生命之火即将熄灭。在她五十七岁人生的一个午后、早有预感的马湘兰,强撑着仔细地沐浴更衣、然后在“幽兰馆”的客厅中坐化。

    金陵八艳中最惹争议、褒贬分歧最大的莫过顾横波,本名顾媚、字眉生。后改姓徐、号善财君,又号智珠、梅生、时称横波夫人。不但是画家、诗人,还是红极一时的昆曲艺人。交游广、家富有、专门为其建有“眉楼”。几乎日日欢宴、酬唱应答,极富文采、被时人推为八艳之首。为江左三大家的硕儒龚鼎孳,娶为宠妾、称她为“亚妻”。后因龚先降闯王、旋又降清,成了三姓家奴。其正妻童氏因原已授明朝诰封、不愿随行进京受两朝恩典,让顾横波去接受了清朝“一品诰命夫人”封号。算是秦淮八艳中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加之她利用自己身份、保护过不少反清诗人志士,被不少人誉为“侠内峻嶒,礼贤爱士”。

    媚香楼是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政府,以文学巨著《桃花扇》为基础、在钞库街原址修复的。算秦淮八艳唯一的纪念馆、到这里可以获得当年的许多资料。李香君能领衔八艳并不在花容月貌、从“香扇坠”之爱称来看,当属娇小惹人爱忴之类 。贵在其爱国心、正义感、忠于民族,眷怀故国和坚贞自爱的高尚情操。其实八艳早成了不可分的整体,她们只是那个时代风月场中妇女的代表。别看这仅两层高、三进两院的明清式,砖木结构河房民居。却复制和全面展现了八艳当年的生活场景。这每一个名字、都意味着一段人间传奇,是非功过不该由她们来承担、人们爱的是她们的美貌、才华和博爱真情。离开时我不由感到历史之重,念起了孔尚任桃花扇的结场诗:“白骨青灰长艾萧,桃花扇底送南朝。不因重做兴亡梦,儿女浓情何处消。”……

    访媚香楼集吴梅村“过锦树林玉京道人墓并序”句(略动了几字和一个韵)

          离别沉吟几回顾,从前总被春风误。
         相逢尽说故園槐,梦断游丝飞絮悟。
          莫怨行人笑落花,须知即是西陵墓。
         紫台一去魂何在,油壁香车无觅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9 22:53:1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乌衣巷认识了中国真正世家

   到了来燕桥、自然也当临“来燕堂”,正当阳春三月、果是有燕来无雁飞。乌衣巷虽小、可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从晋代王谢两大世家豪门起,没变过的最著名古巷地标之一。包括因两族子弟都喜穿乌衣、以显身份尊贵,而自然流传的乌衣巷地名。别看现在只剩下一个牌坊,却牢牢的占据着旧址。就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景象,也不可能再现。因这一带为核心观光区、热火的小吃街,连鸡鸭鹅都跑不脱、燕子敢来岂不被人吃得渣都不剩。现在乌衣巷已建为王导谢安纪念馆、以这王、谢两大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冠名的世家专题性陈列馆。展示有:书法屏门、竹林七贤图砖印壁画、曲水流觞渠,对狮砖印壁画、行乐图砖印壁画、王导、谢安家族史资料、东晋起居生活复原陈列。有突出王家书圣的东晋时期书画艺术、有谢家最大骄傲的淝水之战半景画厅,也安排有六朝历史和文化艺术、特别是雕塑艺术的陈列。

   至于纪念的两位大名人,都曾是位高权重者、我就不多谈了。王是东晋奠基人之一、封侯拜相,形成“王与马,共天下”的局面。谢安则是连高傲如李白、在永王东巡歌中:“愿作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的“江左风流宰相”。曾以八万兵力、打败了号称百万前秦军的淝水之战总指挥,都是教科书里的人物。只是两家的渊源及趣事、恐怕很多人见了,也要大跌眼镜、真意想不到呵!比如谢安石和王羲之、几乎是同年哥,也算儿女亲家。别说去探究两家谱系、光拿兰亭聚会一件事来说,就王、谢两家和与乌衣巷有血缘姻亲关系的就占一半。特别是王羲之六个儿子承继家学皆有大成,其长孙王蕴之虽尚幼、据说“刚直而审于听断”故亦命其父王凝之一并带出来当众亮相。可知这孩子的母亲,正是谢家著名大才女谢道韫。怎么说呢、我国古代有两个典故,指代着妇女的美好形象。“停机德”、标准的贤妻良母;“咏絮才”、则意味才女偶像。这咏絮才:出自《世说新语》晋代谢道韫的故事:有一次,天下大雪,谢道韫的叔父谢安,对雪吟句说:“白雪纷纷何所拟?”道韫的哥哥谢朗答道:“撒盐空中差可拟。”谢道韫接着说:“未若柳絮因风起。”谢安一听,大为赞赏、感叹不已。

   在历史上流传了一千多年的典故,不想在这一个我国文化史中空前绝后的盛宴上、相关人物却都聚集在了一起。足见我国世家文化的底蕴之强大和深厚,可以说在我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世家现象成了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世家政治和经济,几乎影响着我国社会进程的各个阶段。只看眼前这么小个乌衣巷、就能在当时冠盖云集,走出了王导、谢安和其同辈的一批顶级大臣。以及王羲之、王献之和山水诗派鼻祖,谢灵运等文化巨匠。他们的艺术成就、足以让这两大家族的历史和我国,整个的文化历史紧密相连接。难怪民间有谚语:没有不垮的朝代,只有不垮的世家。皇帝可以转流做、世家却很难积累来。按现代说法:大家输在了起跑线上、好的基因、好的生活、学习条件,坚强的背景和强大的同盟。

   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大量的人才储备,一旦遇到乱世、各方都有人。不管那一方获胜、都会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影视中这类剧情比比皆是。所以在络绎不绝的参观人群中、心志不坚的人,来此会很受打击的。人可以不相信命运、但不能不相信自己的体验,不到乌衣巷,你很难真正认识什么叫中国世家!

   别看一路行来的这些桥楼亭阁、栏杆珠帘、文物摆设都是仿制赝品,正是这些无声存在的大小物件、组成还原点缀出了这些名胜佳景。汇集成一代代说不尽的轶闻掌故。蕴涵着的是前辈在人类文明发展,前进道路上的奋斗历程。这就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在华夏大地上只要有它们镶嵌的地方、就有我们中国人的根。

瞻仰乌衣巷的遐思

千家万户的安康是繁荣保证
军强国富的祖国护人民安宁
   
忠厚勤俭为立身的为人之道
诗书礼仪当传家的处世根本
权谋机变里慎不可违背天理
言行品格上应无愧直面古圣
   
大同的世界必将有万千世家
共同的命运将推进人类文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16 21:1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夫子庙陷入名家胜迹漩窝中

   中国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称,在中国文化中桥包含有很多特殊寓意。中国人发了财、最多的善举就是修桥补路,就连小小的住家庭院、有的也要搞个象征性的小桥流水出来。夫子庙这一带算最典型罢了、短短一、二里路中,东来有东园、平江、文源、西去有文德、来燕、武定。破天荒的竟以天然河流、在夫子庙中轴线前建成泮池,至今已逾千年、为全球孔庙中的唯一的最大泮池。加上修在南岸前的,有“天下第一壁”之称的中国照壁之最。据说这照壁高逾三丈、长逾三十丈,壁上精镶双龙戏珠彩图。完全按照我国风水建制:“前有照,后有靠”,不但起装饰和遮蔽的维护作用、也体现着至高无上的尊严。依照源自于周礼的孔庙特有定制,前设照壁、棂星门和东西牌坊形成庙前广场,棂星门前设“泮池”。

   南京夫子庙因是凿秦淮河为泮池,略有变化、照壁既然建在了河南岸。岸北便设置为石栏、东有奎光阁,西有聚星亭、以象征文风昌盛。庙前广场东西两侧立石柱、上书“文武大臣至此下马”,以示对“至圣文宣王”的崇高敬意。而庙门前主轴线上,有“天下文枢”柏木牌坊一座。现在从“天下文枢”牌坊、到泮池边的石栏,都是游人可凭栏小憩,观赏庙前广场和浏览秦淮河风光的休闲宝地。秦淮游艇的售票亭就设在广场边,泮池自然已成为游船停泊和上、下游客的码头。当然这里也是红包车的下客点、他还介绍了附近值得一游的,瞻园和科举博物馆入口。并指着前面被彩灯装饰了的“棂星门”说:那高达丈余的石牌坊、六柱三门,以前这三门之间、更嵌有牡丹砖刻浮雕,柱头皆有云雕成华表。为帝王出巡、朝圣祀孔的通道标志,非一般官员百姓所能出入、故日常用栅栏封闭仅供瞻仰。

   据说先前还有些亭阁、牌坊、有些民国时拆除了,主要是战乱、特别是日寇屠城时的破坏。当然红羊劫的清零也很彻底、现在的一切只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的复制品。从夫子庙东牌坊到夫子庙西牌坊、之间的偌大地段,将都属又该加“最”字的庙前大广场。更因现大成殿是按清代晚期 (1869年)的建筑为蓝本修建、取消了原孔庙的后墙使之与学宫相融,加之原东侧的贡院、形成三大古文教建筑群结合成了一体。有了夫子庙北广场、同样以夫子庙北牌坊、瞻园路牌坊、平江府路牌坊为界,便是如今整个夫子庙的规模。这还仅仅在夫子庙外面、就有这么多名胜文物,尽管已是农历三月、过春节时的秦淮灯会的彩灯组依然未拆。“棂星门”只能看到中门上刻的三个篆字,当然现在已是什么人都可以通过的大门。看到的只是左右相对立着两根盘龙大柱、以荷花和祥云为主体,点缀以锦鲤、松柏、儒生形象的彩门。一派传统的国粹风格、加以吉祥如意的美好表达,美固美矣!但很令人遗憾、未能一睹我国第一文庙的,真实面貌。

   入棂星门后、现在的大成门也是并列三道,东西两侧各有持敬门、中间大成门又称戟门。先前是和棂星门一样有禁忌、现代人当然都不讲究了,门内正中迎面立“南京夫子庙”汉白玉屏风、上镌刻有“重修夫子庙记”。陪立有几块古碑、其中南齐永明二年的“孔子问礼图碑”据说还是真正的文物。绕过屏风下阶为丹墀、丹墀左右为两庑,外有走廊通正殿形成一个规则院落。如今丹墀中宽大的甬道上还跨着一道青云白鹤冲天彩灯门,好像给高站殿前宽敞露台上的孔子铜像加配了一道艺术相框。夫子脚前有宝鼎、阶下有香炉烛台,两旁配有孔门十二弟子汉白玉站像。殿内正中悬挂一幅、中国最大的孔子画像,高近二丈、宽近一丈。上挂万世师表匾、下供桌正中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之位”左右配享四亚圣:颜回、曾参、孟轲、孔汲,站像随侍。庙院被两庑碑廊环抱、四壁有珍宝镶嵌孔子圣绩图,近、现代名士大家的墨宝及真迹碑刻。间以中华一绝的雨花石、展配其间,游走于夫子庙中、真如陷入名家胜迹的漩窝中了。

   但观眼前种种、已得:游秦淮夫子庙即兴一律:

秦淮孔庙拔头筹,照壁煌煌亮九州。满殿衣冠朝北拜,泮池玉液向西流。
人生出道无归路,天命当行逆水舟。莫问前途荣辱事,但求安乐夙心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0 23:4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明德堂偶识华夏文明的瑰宝

       游夫子庙、真正让我震惊的,是两件问世不久的重宝。首先介绍我认真参观明德堂的体会:说实在的不因那楷书匾额的吸引,我或许就真的错过了这次学习的机会。那是我幼时崇拜的偶像文天祥题写的,虽然明知是赝品、也来了兴趣,两边简短的七字对:“论古不外才识学;博物方知天地人”,更是警醒人生。堂内陈设有先前古代祭孔乐舞,乐器编钟、编磬等十多种。着重推出了“中华九千年的音乐文明、藉古“龠”之器,正可以一以贯之”!“从贾湖“骨龠”到文庙“舞”的文物宣传!我一看几乎脚杆都打了下闪闪。先前到欧洲、印度看到很多古迹,他们一吹就是五、六千年。心里还藐视得很、想我们中华文明古国,都才提个五千年文明。殊不知现在有样学样,自己也跟着差点翻了个跟斗。才认认真真去学习、方知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南舞阳县贾湖遗址,先后出土了四十多支骨笛。大多数为7孔、经科学认定为华夏出土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距今大约九千年。更经进一步研究证明:这种斜吹的“龠”、非横吹的笛、是古乐管类之孑遗,从春秋战国时期失传后、首次重新亮相。当然引用了很多古文献来认证、也获得了学界的认同。何况龠者:“五音之主宰、八音之领袖,十二律吕之本源。天文节气、度量权衡之所由出者也”,实乃华夏礼乐文明的始祖。附带说一句、这是用丹顶鹤翅膀上的尺骨,做成的骨笛。相信你看到此、就会想到大成殿内,为啥会设计一道“鹤鸣九皋”的彩灯门。中国一直视鹤为通天使者,神仙坐骑呵。
       另外一件是现代人作成的宝贝,彩玉镶嵌《孔子圣迹图》。不是有特别介绍称其为上世纪末、南京秦淮区政府投入一千万。聘专家、请大师、搜集珍贵彩玉石材、黄金珠贝等,耗时两年方成的镇庙之宝、估算如今市值早已超亿云云。可能我看都懒得去细看,究毕这是所有孔庙的必修课。中国最不缺的就是专家、艺术家,这种千古留名的事、不给钱也有人往前凑。南京这一组彩玉镶嵌的圣迹图共三十八幅依序为:尼山致祷、麒麟玉书、二龙五老、钧天降圣、俎豆礼容、命名荣贶、职司乘田、问礼老聃、在齐闻韶、晏婴沮封、退修诗书、夹谷会齐、归田谢过、诛少正卯、女乐文马、因蟠去鲁、匡人解围、丑次同车、宋人伐木、楛矢贯隼、适卫击磬、学琴师襄、西河返驾、灵公问陈、子路问津、在陈绝粮、子西沮封、作歌丘陵、杏坛礼乐、跪受赤虹、西狩获麟、梦奠两楹、治任别归、汉高祀鲁。两两成双的排列、下有介绍,现代的精工雕琢、自然远超前代。

       我记得在纪念孔子诞辰2560周年时,曾由我国国学会牵头、文功大师主编出了一套诗书画集。并以获奖者附赠孔子金像一尊为诱饵,我还真的为了夫子金像决定搏一把。特别利用到山东出席专业会议之便、到曲阜祖庙进香,想搜寻点创作灵感。果然就是在那里,第一次细细的拜读了圣迹图。并以此图为纲、敲韵成章,所幸得夫子庇佑、终得迎圣像于书斋,不过记得原图仅三十六幅而已。

       当然这是在已过壮年、饱经沧桑,生活、思想均已趋平静后的作品。或许有人会说:获奖之作、不过与时俱进,歌功颂德而已。确实我早年对孔子的确有不同看法、更在早期写的白话长诗“去茶馆坐坐”中,有过为他抱屈的表达:“去会一会、孔夫子吧!见识一下、拟了两千多年的治世典藏。一个落魄穷教师,半生潦倒、四处碰壁,死后为别人成圣成王。挥得去生前的失落吗?让人阉割、让人肢解成一件件,合体的衣裳。”这是其最后一节、发表在了当地杂志“茶馆”的创刊号上,后来收入了我新诗“红月集”中。现在自然早已理解、正因为有那么多古圣先贤,不惜个人得失的探索接力、才保证了中华文明的正常进展。才保证了华夏成为四大古文明、唯一没有被灭国断代绝种的民族。

       这里将为纪念孔子诞辰二千五百六十周年而作的“孔圣行”引来供鉴赏:
       孔圣行(有序)
岁在已丑,时序秋初,接中国国学研究会约稿函。恰逢桷兰正盛,荷香送爽。因以国“香”起韵,继之三十五星,足天罡数。成五言排律一首,敬奠古江阳文庙圣人座前:
尼山一柱香, 华夏万年芳。
天降水精子, 继衰称素王。
双龙绕吉宅, 五老护中堂。
圣母闻仙乐, 麟儿添瑞祥。
三龄悲失怙, 四季少依傍。
自幼知仁义, 弱冠理库仓。
昭公嘉其德, 伯鲤褒荣光。
兼职农林牧, 专司牛马羊。
周郊问礼仪, 千古道名扬。
齐地闻韶乐, 百天无味尝。
晏相阻封赏, 鲁贤归故庄。
定公权柄落, 孔子辑诗章。
会盟扬国势, 失地返家邦。
治世尊天意, 生民乐安康。
庸君贪美色, 沉溺温柔场。
贤士思良政, 出游谒列强。
郑民讥弃犬, 凤歌笑困凰。
野老称迂腐, 农夫叱蠢狂。
知人能有几, 遇祸总成双。
见妒离齐楚, 因疑困卫匡。
绝粮陈蔡道, 亡命宋曹乡。
临渡伤英杰, 罢游恋榇桑。
曲高人气寡, 德盛世情凉。
悬帐开私塾, 杏坛聚栋梁。
三千余学子, 七十二贤良。
周易翻新序, 春秋添典藏。
诗书删简稿, 礼乐定端方。
儒学因之立, 伦常从此张。
仁为德政本, 和乃善民纲。
举国尊师表, 历朝崇圣皇。
孔林惊世界, 百代共茔岗。
文庙遍寰宇, 九州同祀庠。
中庸称至道, 大爱智无疆。
克己复公礼, 精诚感上苍。
炎黄传万世, 福禄寿缘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14:4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六:今日的秦淮画舫游

   先前偶然曾读到“秦淮风月真无价,灯火笙箫常彻夜。古来桑海有迁移,此地繁华无代谢……”真的坐到了泮池码头的画舫上,才感到诗人眼光独到、抓得准确。虽然秦淮河是经过人类、对当地自然水资源的整合引导,仅一百多公里的地区性河流。尤其是短短十里的内秦淮河,更主要是靠人工开凿形成的,但她却和城市的生命息息相关、是城市真正的母亲河。更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我国历史上成了十朝都会,秦淮也名符其实的获得“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美誉。尽管遭遇了数次战乱和外敌屠城、灭城的惨剧,她终能以顽强的生命力很快如凤凰涅槃般浴火重生。这样繁华无代谢的地方,有如聚宝盆、委实也不多呢!

   其实我们来坐游船、也是无奈之举,夫子庙内熙熙攘攘、根本难觅一歇足之处、虽然也见里面还有“东南第一学”可逛,但见那重门深院、层层阶梯、也就不想移步了。仅在“大明国子学”院前留了一张影、至于相连的江南贡院仍保留或复建的主体建筑明远楼、飞虹桥和贡院街东、西的木牌坊,即东、西辕门。这些地面所能见部分、均已在坐红包车时,听其详细讲解过。特别是在过江南贡院正门时、停下车来,指着那对高大威猛的一对石狮及两座石牌坊,说够气派吧!又指着前遥遥可见的明远楼说:原轴线上有三道门、分别称“贡院”“开天文运”及“龙门”。关卡重重有魁星天佑、先前文庙、学宫俱遭兵火,贡院却独能幸存。清末废科举后、民国七年才拆除贡院,开辟市场。保留下的这些已纳入中国科举博物馆。中国唯一以地下式建筑为主体的博物馆。 是科举文化、制度研究、文物收藏中心。现已开放的部分场馆包括博物馆地下三层,地面上明远楼、至公堂、号舍、碑刻及南苑的魁光阁等共十多个展厅。
   我们当然只有放弃、年青人来跑,一、二天也难尽兴吧。好在白天乘船的不多、但也没等一会儿就满座了,现在的画舫没任何服务、算水上公交车吧。事实上从现代交通的实际看、各地城区的小河除了开展旅游,已经没有商业价值。当然这是从另一个特殊角度,认识一个城市的好机会。可以看出两岸的这些造型各异、高低错落有致,青砖小瓦、粉墙坡屋、古朴典雅的仿古建筑。与夫子庙古建筑群已融为一体。有的还有梯步下到河沿,但明显只是一种格式化的假码头。因为至始至终、除了这种特定格式的游船,没见到任何一种其它船只的存在。想想也是、连红包车夫都纳入了体制管理,穿戴上制式衣帽。这掌握一、二十人生命安危的大舫长、自然属体制之人,端的是铁饭碗、眼高心傲得很呢。
我有幸坐上了前排相当于副驾座位,在两岸红木黛瓦和彩灯在各个节点、装饰点缀的十里秦淮河上。观赏旖旎迷人的城市和自然风光。手机内装满了照片和一节节的录像、沿河的楼台亭阁民居、桥梁、桥头两侧的街巷、附近的古迹和风景点、彩灯景观。堪称一幕幕风光大片。只是事后清理、在平江桥与东园桥的夹角处拍到的一张照片上,彩灯中杂有李太白的青铜雕像。三弟说:语音解说、前面就是白鹭洲,这就是李白当年吟诗之地。我当时就说与其以其善意误导、还不如真的在原址恢复一下凤凰台,将这铜像移去台上、也不负诗仙留诗之意。

   画舫虽形式古典、动力却属新潮,在卟卟卟的马达轻吟中、不疾不徐的前行。先逆行到东水关、淮青桥、秦淮水亭、和白鹭洲公园、七彩水街等两条水道,转了一圈。然后复顺流而下、沿路折返,因是走过的路、精神松懈便闭目养神。不期太困倦打了、居然打了个盹,而船过泮池也没停。竟一路西行穿过文德、来燕、武定、朱雀等诸桥,停到中华门码头。原来儿子买的是包括了、顺便游览中华门城堡的通票,这场古都的流风余韵游尚未结束。正是:

   桨声金粉早难寻,盛世花灯耀眼明。两岸繁华依旧在,千家百姓共同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6 00: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中华门史话

   踏上中华门码头,已顿觉视野豁然开朗,颇能让人体会到江南水乡风光。说起这中华门、我到是早就知道,因为这一道铭刻着中华几百年历史的国门、在上世纪引起了几场较大的风波。当然指的是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时,按眼前这座“聚宝门”的形式规格,在北京修的那座“大明门”。此门从修建那天起,就被明成祖朱棣奉为国门。规定此门只有三种人能通行:天子。新婚皇后。新科状元。门前立有御笔亲题的“下马碑”。大小官员、百姓,都得下马跪拜磕头,喊一句“吾皇万岁”从侧门而过。李自成入京灭明后也曾议改为“大顺门”、俄倾清兵入关、明亡清立。大明门也改为“大清门”。但它依然被大清奉为国门,明朝留下的规矩也没改变。不过究毕是按老爸原创搬过去的,所以根还在这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在1912年10月9日(辛亥革命周年庆前一天)将大清门改为中华门。据说大总统袁世凯在审议属下建议的“大民门”、“大袁门”、时、都觉太俗且太狭隘,最后大笔一挥定为“中华门”。这个响亮霸气的名字,很快得到了全国民众的赞同。但到真正更换牌匾时、又爆出了惊天大新闻,原来这大清门匾是石头作的、以青金石雕琢成字,再镶嵌在石匾中、工艺要求极高。本想把石匾拆下、翻用背面嵌镶上“中华门”即可,谁知将石匾拆下后、发现里面竟是“大明门”三字。消息传出举国大哗、原来汉家天下,只是暂时蒙尘、从未改变呵!何况中华历史上、由少数民族主持全国大政的只有元、清两朝,但强如当年世界霸主的蒙族统治者。在中原的统治也不到百年,最后的下场还比较凄惨。满族吸取前车之鉴、缓和了各民族间的矛盾,最后却终结了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自身也融合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家庭。当然民众也更为当年那些坚持民族气节,冒着砍头灭族风险、巧妙保存大明门牌匾的民族志士喝彩!

   当然大家都知道、中华民国定都南京,所以南京聚宝门也在民国时期、改名“中华门”。从此一南一北有了两道中华国门、并且城门主楼题刻的那三个字,是民国时领袖蒋公亲笔题写。只惜北京那座曾经历几百年风风雨雨、在战火中屹立不倒、见证了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等大明风范的中华门,终在一九五四年难逃被拆毁的命运。我国著名的建筑家梁思成先生、更因保护国门竭尽诸多努力而被批斗,直至在文革中被迫害致死。但他民国时提出的“中轴线”理论最终被承认:“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了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他把中轴线上高低错落、跌宕起伏的建筑群,形象地比喻为“凝动的乐章”。乐章当然不能缺少一颗音符,所以二十二年后、以毛主席纪念堂重占其位。

   从此民间津津乐道的中华第一龙脉,建筑风水的话题重又提起。也回到眼前这城门当年修建的趣闻:解说员正指着城门前一块地方,说那就是埋聚宝盆之处。其实这只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有财圣之称的沈万三在智斗,主因是沈万三与反元义军中、最早称王的张士诚交厚。怕富可敌国的沈万三、资助张士诚余部,在东南起兵造反。决计找借口杀掉沈万三,沈识破朱意、故以献出聚宝盆为由舍财保命。因此才传出城门楼地基下陷、怪兽吃土吞砖,需聚宝盆镇压。皇上亲口承诺“三更借,五更还”等流言。城门顺利完工、但从此南京再不敲五更,民间说南四北五、就是指的此事。因此明太祖亲封此地,取名为“聚宝门”。

   后来经马皇后斡旋,沈万三总算保全了性命。皇上以沈平民献金犒劳帝军有违皇家礼仪、发配沈万三到云南边疆。沈后来随武当宗师张三丰,入道仙游去了。但他当年出资、修建南京城墙的功绩,南京人民并未忘记。不但保留了他的故居、更在中华门侧,专门修建了他的展览馆作为纪念。

千秋永存“中华门”

天安门前面曾经有座中华门
中华门元神来自南京聚宝盆
聚宝门开创华夏民族复兴地
聚宝盆复制出了无数中华门
         
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大明天子一统华夏亲镇国门
立誓君王宁死社稷绝不降外
绝不屈膝妥协赔款割地称臣
         
如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
您有千千万永不缺绝的精魂
您在有金红国徽照耀的领域
国歌旋律中五星红旗下现身

笑寰球多少贼子想盗聚宝盆
问宇宙何处敌寇敢犯中华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9-28 00:0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八:天下第一瓮城“中华门”

   南京究毕曾经是十朝都会、文化底蕴不是一般的深厚,就连景区的导游也非普通城市可比。红包车夫兼职的解说就已令我佩服,这正宗的解说就只可用精彩来形容了。相关的史实、传说、民间趣话、相关诗文,侃侃道来、如数家珍。当然他特别强调聚宝门、是明朝都城的正南门,我国古时以南为重、座北朝南为尊位。所以在南京内城城墙十三个城门中,属规模最大的城堡式城门。也是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结构最复杂的古代瓮城城堡。其设计的精巧细、严整的布局、独特的构造,都成了那一个时代的典范。同时在建筑史上、为了保证城建质量,首开建材质量的追踪制度。在每一块经过严格检验的城墙砖上,都在侧面印有制砖工匠和监造官员的姓名。说到这里、那位年过半百,身材修长、颇具学者风度的导游。略作停顿、无限感慨的强调,别看这似乎微不足道的小事。它在人类文明进化中、又为我国开创下了一个世界之最。这种对重要产品、严密的检验追责制度,我国早于其他各国二、三百年!总之他真是在由衷的赞赏、不知用了多少个最和好,从外观到细节、处处显出天下第一瓮城名不虚传。

   我这一生见过的城墙、城堡委实不少,无论京城、边关、古今中外能与此媲美的少见。虽然和南京的缘分来得迟了点,但眼力还是有的、说实在的由于地势关系,中华门的镜头还真不好取、至少从实景上看,很难显现出威风八面的高大上形象。但邻近细观却令人暗暗惊心、随着深入了解,更让人心生叹服、这城门的防御能力,真给人一种“固若金汤”的感觉。特别在古代冷兵器战争中、纵然有十倍兵力,只要坚持固守待援、最后也将内外夹击打败敌方。这种中国独特的、最大的瓮城堡垒式防御城门,还结合了我国传承的战阵、机关、兵器、弓弩及千斤闸等威力来进行战斗。同时中华门首开将瓮城设在城墙内侧的先例,外表上并不张扬、和普通城门一样而暗藏杀机。其精确设置配备令人叹为观止、有三道瓮城,四道券门为主体的“中华门内瓮城”。由中华门主楼城门和二至四道辅助城门构成,各门原均配有双扇木门和可上下启动的千斤闸。更创新式的在城体内设置了瓮洞、秘道、暗门等,战时藏兵三千、平时藏粮万担。据说几百上千敌军来攻、可任其入城,这叫请君入瓮。然后城内各门“千斤闸”迅速降落,分隔切断围剿、恰如瓮中捉鳖。最令人震憾的是瓮城东西两侧、均筑有陡峻壮阔的马道,直通主城门顶部、估计有十多米宽百来米长。别说跑马,我感觉现在的越野车都可以跑,由此也更确信是当年朱元璋的手笔。这也是我看了那么多城门城堡所仅见的,据景区资料介绍:城堡东西宽118.5米,南北长128米,总面积15168平方米,高20.45米。真好似四四方方一座战争迷宫,更有些像我国传说中只吞不吐的神兽、一头巨大的能吞尽一切敌人的貔貅。

   当然这里也是一个、供现代人了解古代战争的博物馆,瓮城内开设有古代攻防武器模型、实物、图片展。其兵器装备有抛石机、床弩、滚木、礌石、狼牙滚石,多发诸葛弩等,全是先前守卫城墙常用的防御武器。相对也有攻城的石弩车、云梯、檑木、特别是巨型车弩,射程远、精准度高、有的还在箭身附带火药,基本上已像近代火炮、导弹的雏形。看来明朝时冷兵武器的发展,已经有很大杀伤力和威慑力了。至于单兵配置的刀枪弓箭等、古代十八般兵器,应有尽有……同时目前也开放了城墙游、我们顺着城墙游走了里许,游人太少、颇觉空旷。城墙采取了修旧如旧的原则、很大气宽敞,细心分辨、真还有不少老砖。略显斑驳、有些还残留工匠的姓名,有股浓烈的历史沧桑感。前望后看似乎都没有尽头,这城墙仿佛截取了一段历史岁月的空间。不是远处的高楼大厦召唤、河边大报恩寺闪光的琉璃塔指点迷津,我的魂魄怕真的要陷没在这了。这时我忽然记起早前清理父亲日记时、曾看到的一段记录,我两岁那年他来南京学习时、曾携母亲和我同行。虽然我那时尚未启神智、无记忆,但和南京的缘分却已早订。

游南京遥望紫金山感吟:

龙盘虎踞早闻名,值待缘来游旧京。
三月阳春烟花地,六朝金粉石头城。
俗尘依恋秦淮水,隔世难忘国父情。
华夏振兴圆夙愿,神州大统享太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 00:0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九:烟花三月下扬州  

   李白送孟浩然时,一首小诗潇洒到极致。写出了长江中、下游的气势,最让人难忘的就是“烟花三月下扬州”。有种让人感觉如果经过这里、不停一下來看一下,好像辜负了他的盛名、因此我们也决定歇下脚再走。在南京时、就已经基本上了解了这两个市的缘分,特别在旅游上简直是密不可分。简直像一个城市、有人开玩笑的说:南京和扬州有直通公共汽车、从南京金牛湖地铁站坐到扬州市区,十块钱可坐一百一十五站,就是时间要近四个小时、从这点足见两市亲密度。

   好在这一次在南京参观了一些古迹、基本上了解了扬州这个在地图上,分明处在长江北岸的城市、为什么会被人们常用着江南的指代。江南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常作为一个文学描述对象,很多作品都将扬州涵盖在江南区域之内。最典型的如小杜的《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肠断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专家称其为自然、行政、文化区划的错位现象、从历史上来讲秦汉时江南泛指长江中游南部,现湖北、湖南一带、魏晋南北朝时又东扩到江浙。在国人心目中成为文化,生活繁华富庶之所在。现在更定位在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区,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富庶且最具潜力的地区。扬州这位于大运河畔,长江边上、东海之滨的城市。以她的繁华、富庶、她的文化底蕴、她与苏、杭相通、相似相媲美的名气地位,从古至今自然而然的位列其中。

   我们只用了一个小时、便从南京到了扬州城里,应该是从有河心洲那一座大桥过的长江。尽管有护栏遮档、仍不妨让游人一窥长江下游的壮阔,而且那河心洲还不小、似一个江中小岛。让人感觉仿佛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跨过了两座大江,尽管已经一分为二、依然都不弱于川渝境内的正常宽度。真让人能体会出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那种意境。可惜在进入城区后、感觉和各地的文化名城一样,仍显得在有些杂乱的过渡当中。其实这也很自然、她需要保护的历史地标、著名历史建筑太多了,使其只能束手束脚维护改造。第一印象就是进城遇到的第一个大型交叉路口,地势本来相当宽阔、但这硕大的路口中心却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小塔形亭阁。底层四方八面、开东西南北四门与街道相望,更砌了一圈圆圆的盘式花圃将其护在当心。让初到扬州的人、感到有一丝怪异,这种十字路口中心小广场的设置、不少城市都有。或是历史古迹、或大型纪念碑、城徽雕塑等。然后设置环形转盘式车道,让来客致敬式的缓行一下、以示礼仪。不过仔细一瞧、似有些北方风味、颇似一缧清朝官员的顶戴放在那。更从顶戴想到北京的祈年殿、才想起这种上部呈寰宇穹顶结构,多层重檐向上逐层收缩作伞状攒尖宝珠顶楼阁、的确是融合了北方民族风格。只是在现代城市的宽街高楼中显得太小了点、太不协调,像个精致的模型似的。

   当然后来当我知道这就是扬州著名地标中、“四百年文昌阁八百年的四望亭……”之首后,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据说现在这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是填平扬州古城中、南北向近两公里长的汶河所建。而文昌阁原本在文津桥桥头、桥、河现均已被埋于地下、仅文昌阁尚在原址保存。可想当地为此,费了多大精力!据说现在阁下还有暗道可通呢!后来转街时我们也看到了、在文昌阁向北仅几百米的四望亭,那离大街口不远、里面的又一个十字口。体制、大小都和文昌阁相仿,也是四面开门、故俗称“过街亭”。据说为明朝嘉靖时建、原名文奎楼,后改星阁,属江都县学门户、供奉魁星神。很典型的炎黄古亭阁制式、八面三层、攒尖瓦顶、飞檐翘角兽脊,青砖黛瓦紫窗朱顶、二十四个风铃悬吊角尖。内有木梯通达上下,惜门封木栅、憾未能入也。然其端庄典雅的秀美形象,不但是扬州的一个古地标、也的确可以代表扬州的形像。

   烟花三月顺江行,游罢金陵游广陵。若问扬州何所忆,文昌阁与过街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6 23:4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廿:扬州四望亭史话

   说实话在我平生见过的古亭中、特别是在城区,作为地标性建筑、能延续八百多年没动窝的实属罕见。还别说其形制、外观,均可当得中华古亭之代表。所以特别读取了其相关介绍,明确江都县志有明确记录、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属江都县学的配套组成、当年校内有供奉孔夫子的大成殿、县学大门前还立有几座石牌坊。据当地老人说:共和国成立初都还在、县学的东、西院墙界址,各有一座过街石牌坊。以这两座过街牌坊为界、有“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规矩、把大殿按孔庙礼仪尊奉的。也因县学设立、才形成县学街,街虽不长、店铺却不少。再往前便是很繁荣的西门街了。当然在经历文革后的改开搞三步曲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就已旧貌换新颜。现在拓宽改造后、沿街全是商业楼群,定名四望亭路。

   至于四望亭一名的来历,到是和百多年前、太平天国大军北伐有关。那是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占扬州后,大军在林凤翔、李开芳率领下继续北进。曾立昌留守扬州时、曾“架木四望亭,伺城外”,也就是利用亭子本身高度,再搭木架在亭顶作瞭望台。观察清军动静、及以号角指挥战斗,呜号传警擂鼓助威。故民间有歌谣:四望亭,三层阁,让在亭上探马脚,马脚到,吹角号,打得清军往回跑。扬州城有红头军,吓得清兵不敢到。当今是肯定了太平天国的历史作用的、所以对多次击退清兵、立过赫赫战功的四望亭,又是我国近代史上革命文物之一了。

   虽然四望亭得名并不太久、但究毕八百多年寿命不假,故民间传奇甚多、最有代表性的莫如“四望亭捉马猴”。据说江湖豪侠花自芳、带着武艺超群的爱女,扮作民间艺人。带着一只大马猴、父女到处演武献技,借此结识英豪,物色佳婿。恰逢来扬州表演时、马猴忽然大发野性,逃窜到四望亭上。其女花**纵身跃起追捉、不慎打滑从亭顶跌落,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适逢骆公子路过用双手接住救下。更跃上亭顶擒捉回大马猴。侠女花**从此和文武双全的将门之子骆宏勋,相识相恋、有缘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流传很远。清代被无名氏写入传奇小说《绿牡丹》,四望亭也因这浪漫的爱情故事、由此名声更远扬大振了。

   再从四望亭的根本来说,江都县学的规模在当时能搞得那样大。也的确是有些原因、究毕扬州之名源于禹贡,大禹治水后划分九州时所得。从有详细记录的历史看,远早于南京成为、长江下游乃至江淮地区的中心。上古时扬州及其西北一带均称“邗”、春秋时(公元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通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公元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广陵城。秦一统华夏、始设广陵县,归属九江郡。事实比东吴(公元229年)、孙权在此建都,早七、八百年。对有两千多年建城史的南京而言、其被称为“扬州”的历史起码有四百来年。也就说从孙权还都建业、扬州刺史的治所,就迁到了这座都城。作为东吴、东晋、宋、齐、梁、陈六朝都会的京城、尽管也曾用过建邺、建康等名,但一直兼具首都和扬州州治的双重功能。

   在南北朝时期、南朝曾经像现在的武汉,将两岸合二为一、江北老城为国都之门户以防御北军。从战略上看是非常明智、也是让如走马灯一样改朝换代的南朝、依然混了那么多年的原因吧。明朝定都南京时更强调、扬州为咽喉唇齿之地。试想如果不因隋文帝迷信“天子地”气运、疯狂的以铁血手段屠城移民,北方火烧邺城、南方铲平建康、毁掉了这两座都是六朝古都的历史名城。他若能以善意任选一地经营、为其所用,或许隋朝在历史上、也不致昙花一现成为短命王朝。再者如果明朝并没有迁都,南京也必将在明朝鼎盛期,就会继扬州在唐朝时的威望、发展成世界上第一个超级特大城。中华如果有一个强盛的国都,还会有后来外族入侵、闭关锁国的惨剧发生吗……

漫步在历史名城的感思

为什么人类文明难顺利发展
总是在岁月轮回漩窝中蹒跚
         
进化轮当要踏出微小的细步
历史河必然沉埋巨大的灾难
明清时扬州重镇被血洗十日
抗战中南京古都遭兽屠卅万
      
一代代经验教训似总被忘记
让这些战争瘟疫能再次重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8 22: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一:在扬州游“个园”

   在扬州选择游个园,完全是因为其打的招牌:“中國四大名园”。心想我的福缘何其大也、国之名园,竟无意之中有幸相遇。我浏览相关资料、特别引起注意的是关于:此园系两淮巨富、盐商商总黄至筠的私家园林。尽显扬州盐商的财力与奢豪、个园展示了盐商文化,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内涵。不期被黄牛党盯上、凑上来故作神秘的说:这个四大名园是自封的、是竹园,我有车、可带你们去游扬州最好的何园。并开始介绍那里的什么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窗……我说敢自封就表示有自信,你说的等明天、现先请为我们作导游吧。
   我说单从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这一点来看,我早就觉得个园要居全国前四、历史底蕴似差点。但从盐商文化角度考虑却有一定的独特性,既然敢公开的这么宣扬、总有他的来由。说实在的我到是挺反感、这样的排比,中国千千万城镇、那里没个像样的园林。可以按综合条件分一下类、名园至少也是成百上千,没必要争得那么清楚。至于栽种什么自然因地适宜、个园以竹得名很正常,大门口更立有、世界遗产中国大运河个园的碑铭。至于说取“竹”字之一半得名的事到值得考虑,导游忙接过话头:“对,这是字画匾额,本无此字”!真是一语惊醒懵懂人、我感到仿佛一时大脑宕机,果然此人还是很有水平。这“个”是简化字,两百年前还没有这“个”字呵!果然再看园门横匾上个园二字,自身也能写得出几笔竹枝的人、哪还不能领悟。那分明是一支竹叶一個“園”字呵!

   我便进一步请教可还有其他典故,回答是:据说是园主从前人袁牧:秋从夏雨声中入,春在寒梅蕊上寻。月映竹成千“個”字,霜高梅孕一身花。那诗中悟来的。我想单凭这罕见的书画匾,和取名上的讲究、也不负名园称号了。试想一个拥有竹园的豪客、能自谦到只拥有竹中之一叶,更有勘破“光透竹叶成无数“个”字”的才思。有这样的雅士高人参与建造的园林,难怪能胜人一筹。我甚至联想到简化汉字时、“个”字能简化得这么形象,会否也曾受个园启发呢?他说那到说不准、这园虽占地不足五十亩,却集中了黄氏家族“福、禄、寿、喜、财”五路豪宅。在展示了盐商的财力与奢豪时、更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以四季假山的构思与建筑。开辟成四个形态逼真,分别以春、夏、秋、冬命名的假山区成名。前两年为向扬州2500周年城庆献礼,按比例制成了个园、全盛时期的精致复原模型。我们先去知足斋看一下全貌,你们心中便更有数了。

   这个园进出很有讲究、它只有三座大门,据说北门是只进不出、东门则是只出不进。只南门位于东关街上、可出可进,真正的园门也在那一方。但三个门以北门的交通最方便、门前有小广场,离竹园和的四季假山区都较近、是外来游客的主要入口。我想或许和商家的风水财位有关、便随其避开进竹林晴道,穿兰房进入中心区、到知足斋听他对着模型讲解。感到还真是个内行、便依他安排绕到老园门前去,顺势参观。果然春山为作个园的入口、是一道满月门,上横古朴简洁的字画匾。两边修竹高出墙垣,竹丛中插植石笋构成一幅标准的竹石图。门外便以寸石生情姿态,揭示雨后春笋之意、透露“春山”主题。圆门也喻别有洞天、入了园门,虽还是竹石为主、但点缀有象形石的十二生肖。花坛里间植有牡丹芍药、暗喻时光流逝、烟花三月送春去的闹春图。令人即有春日的喜悦,也含一丝淡淡的惜春忧愁。正合当前自然节气、顺西北走去,是以青灰色太湖石为主景的夏山区。隔座七楹长的抱山楼、与位于园西北用黄石叠成的秋山区相连,春山与秋山的交角是像个小小庭院、由宣石垒叠而成的冬山。四山围成的小园中,有小湖沼泽、小桥流水、楼台亭廊以点缀。宜雨轩成为待客中心、游人顺势即可尽览四季秀景,园林虽并不算大,但四季假山创意为国内孤例。因之得一绝:

   扬州三月正春藴,游罢古亭游个园。四季山光成一束,壶中天地谪仙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6 22:5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二:登抱山楼探壸天玄妙

   在时光壸天园中走上一遭、虽不太累,也略觉乏力。便登抱山楼长廊小憩,听导游解说园中布置的一些暗中含喻。他说园主虽系盐商、但究毕有钦赐正二品顶戴的身份,起码也相当现省级或全国政协委员。他为这园子还是很费了些心力。此地前身是明代就有名的“寿芝园”、他以此为基础,又买了盐商马家兄弟宅基并入,拓建为私家住宅园林的。但精华却在四季假山这个特色小园中,以宜雨轩为中心、此轩四壁皆为玻璃晶莹剔透成为主景。人在厅中、景从四至,觅句廊、夏山、抱山楼、秋山、透风漏月厅、大水池、清漪亭诸景尽收眼底。若遇雨则四围山云缭绕、池面竹梢尽有清声可闻,故门前楹联“朝宜调琴,暮宜鼓瑟;旧雨适至,今雨初来”。显然亦属景观客厅,老友新朋雅聚之处。

   而真正赏景之处、非其后抱山楼莫属,此楼乃一座七楹长楼、横艮夏秋两山之间。楼前有山石翠竹、月牙湖池、荷塘相隔,与宜雨轩相望。楼前横匾、题“壶天自春”选自《个园记》中:“不出户而壶天自春,尘马皆息。”含壶景洞天之喻。左右门联:淮左古名都,记十里珠帘二分明月;园林今胜地,看千竿寒翠四面烟岚。这二十八字对、将个园概括得恰如其分,而最出彩的设计、是其抱山楼前长廊如臂。犹如凌空飞架的天桥、拥抱两山于胸前,游人可缓步随廊道而上、细赏夏秋两山之景。有如人生浑然不觉中、就走过了最精彩的岁月,从夏走到秋成全了它、“世界上最长长廊”的美名。廊柱上也有一幅对联、可惜是草书,引得不少人在慢慢辩别:“何处箫声,醉倚春风弄明月;几痕波影,斜撑老树护幽亭”。比门联字虽少几个、但其风雅倜傥、空灵幽深的夜景描摹,却恰到好处的填朴了空白。所以个园众多的名家楹联题款留墨,也就成了欣赏研究对象。

   他略微放低了点声音说:其实个园镇园之宝,就是夏池中立着的鱼骨石,也称:月石、丑石,幸运石。其外形像是剔净了鱼肉的鱼骨、从上往下看像“月”字,把下面看成支架则像个“丑”字。更有人将石上那三个大洞、说成代表天时、地利、人和,岂不是看见好事占全的幸运石了。当然以我的眼光看、还可借邻近石的空洞和池水中的倒影整体联想,大家可以自己去补充几个名字也行。加上夏山全选太湖石叠成、色呈青灰飘逸俊秀千姿百态,形若天上带雨的云朵。夭矫玲珑修长飘逸的月石(因扬州有月亮城之称故月石是正名)、在曲桥侧一立特别引人注目,自古石以丑为美、丑之到极也就美到了绝致。
再一个有趣的事、大家都知道春山就在宜雨轩门前,由十二块象形山石和桂树组成、寓“十二生肖齐闹春”。但很多人去找自己的属相生肖、却很难如愿,有的为此花费了不少时间、仍未得结果。鼠老大率领着敦厚老牛、啸山虎、温柔兔、腾飞龙、灵异蛇,英骏马、温顺羊、调皮猴、报晓鸡、憨厚猪,混在木石杂花从中捉迷藏。有的走上一两圈,真还没几人、能凑个满堂春的。尤其是私下有个传说、逢本命年的在正月间来给自己属相挂一下红,可避免噩运。知道这情况后、在春山你看到有人在寻寻觅觅,状如失物、也就不会大惊小怪了。

   毫无疑问、在个园走过春夏的游客,已有了浓浓的兴趣。进入秋山、真不禁令人有一种,叹为观止的感慨。这也是我真正上上下下,唯一攀爬了一遍的假山。这以黄山石粗扩豪放的刚硬、表现出雄伟阔大的壮观,兼南、北山岭的雄厚秀美。高越层楼、山当西照,势成三峰、蜿蜒曲折断续相连。东主峰居中雄峙、西峰南峰侧列拱卫左右,宛若天然。那里还有一点假的感觉、更像进入了童话中的小人国、眼前的峻岭、峰峦、悬岩、涧洞,都成了缩小版而已。一反园景布石的透、漏、险、瘦法则,别开生面叠峰造山、春夏秋冬一气呵成。人随路转,景随时换的宇宙大轮回。这种大手笔、让人不得不相信,或许真有苦瓜和尚的身影呢!

   春来笋发欲凌云,夏至湖山映碧雯。黄石丹枫秋露染,雪狮贺岁普天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1 18:2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三:游个园浅谈盐商文化

   从个园的几处不同层次的待客厅堂,看看黄府对外的几种面孔、还是饶有兴味的,其东路“喜”字接待主厅清美堂。一般性来客和处理日常事务,诸如现代公司的门厅客堂办公处。二进是楠木厅和厅前的庭院、三进是很完备的厨房和门前的庭院。不用说这一路住宅、代表的是黄家,面对公众的形象。这楠木厅用料考究、全系楠木建造,为主人举家用餐和举行小型宴会之地。整体布局简洁严谨、质地高雅体现清美之名,表达为官清正廉明、做人清清白白,之精神追求。抱柱上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惟勤与俭”中堂联是“竹宜著雨松宜雪,花可参禅酒可仙”体现以读书立身的传统观念和节俭守成的传统美德。

   中路“福”字建筑主厅汉学堂的功能、也是接待宾客,但规格要高于清美堂。此厅面阔三间,抬梁式,柏木架构、柏木轩梁,是扬州最大的一座柏木厅。中堂为郑板桥旧联:“咬定几句有用书,可忘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二公子黄锡麟住二进、乃清朝中后期著名的“辑佚”大家,以毕生精力从事散失古籍的搜集整理。主编刊刻过“汉学堂丛书”与“清美堂文集”,书以堂名、堂因书名。黄锡麟夫妇起居堂的布置更独具风采,一方清代著名学者阮元题写的“勤博”匾额、竟是减笔字。以其身份能靠勤奋博学留名、已属不易,这二字各少一笔、暗示勤多博就多一点、反之勤少博就会少一点。联系宜雨轩楹联中“今雨”的“雨”字写有七点,当时我只以为是书家、不重复其上“旧雨”的“雨”字。现在想来还有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够多一点之意,这里也不单是督促自己、对外更暗含谦虚之意。中堂挂了一副篆体对联“漫研竹露裁唐句,细嚼梅花读晋书”表达主人勤学苦读的心志与静逸从容情怀。

   西路“寿”字住宅主厅、因主人晚年“清誉有佳”而名清颂堂,从建筑形式上称方厅。俗称“花厅”、黄氏宗族祭祀、聚会、议事、娱乐等,时而演戏的盛大活动场所,如现代机构内部大礼堂。在整个黄府宅第中、清颂堂地位最高,确系最高敞的厅堂、更系扬州古民居遗存中最高的厅堂。抱柱上对联:“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这种对中华民族传承的最普遍的基本追求理念,摆到这里到也贴合。黄虽为巨商 、一生却喜风雅,自号“个园”、并以号为园名。这“个”在当时只是竹的半个字、如自称竹君子,含蓄内敛不张狂也。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功夫、其他不敢深究,单凭一个“俭”字、我看就未必。只从其几路豪宅、厅堂连绵屋难计数,嘉宾如云客如流、管家仆妇成群的规模和陈设看就说不清楚。据说宜雨轩四周的玻璃、文革时被破坏了,仅存两块玻璃原物。现在作为教育后人的物证、这种当年从法国进口的蓝玻,价格特别昂贵。曾有“愚儿不解洋珍贵,一寸玻璃一两金”的民谣,以道其事。还有说主人饮食很讲究、单说吃的鸡蛋,是专门用人参、白术等名贵中药材喂大的鸡所生。每个成本价要“一两纹银”。早晨吃两枚鸡蛋、相当于普通百姓大半年口粮的费用。还莫提园子里数不清的奇石,最贵的堪比玉石价格。让人不得不暗叹主人深藏的财富底蕴,真是时时事事、无不处处显示出盐商的富足与豪奢。

   这就是盐商文化的特点,几千年传统“商”一直排在末流、甚至有无商不奸之论。不似皇亲国戚、更不如封疆大吏等,有大背景的官宦世家。俗话说小商怕吏、大商怕官,巨商怕皇上、财圣沈万三就是成例。故一般都深藏不露、低调做人,走“以末致富,用本守之”广置田产房舍、培育子孙转“富而优则仕”的道路。这就是中国没有不倒的、商业世家的缘由,除非有权力一直罩着。笔者身居盐都、见惯了盐商的兴衰成败,仅一次内乱、一次外患、一个小小古镇便成了民国一个市。一次为了抗日的献金运动、居然位列全国之首,名彪青史。留一座富丽堂皇、气魄宏伟,肃穆庄严、造型奇特的西秦盐业会馆。成为国内承载盐业文化的顶尖精品、展示了盐商的富足豪放,也算是与个园东西呼应、殊途同归了。

   中华勤俭德堪夸,错把商民列末邪。学子全心追仕路,只为清白去传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4 00:1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廿四:片石山房访石涛

   这里有天下第一山、天下第一亭、天下第一窗,再加天下第一廊。口气够大、信心爆棚,掮客们对何园的热情显然更甚个园。我只因为一句话:“片石山房”的“天下第一山”,是画坛巨匠石涛和尚叠石留下的“人间孤本”。便神魂均沦陷入其中了。正如世纪初重拾童年爱好、又翻出国粹中的诗棋书画来学习研究,以填补向晚的精神空白时的热情。绝意去有“晚清第一园”美誉的何园,看一看片石山房石涛亲手设计的“水中月”。说实在话、虽然我也喜欢水墨画、也临摹过他的竹石梅兰图,书画杂册中的画到无声、何敢题名等山水画。但从他黄山图册、特别是东庐听泉那幅立轴看来,我一直都感到怪怪的不太自然。先前没有全面对他进行研究、现在知道了他有叠石的爱好,说不定还真是幅假山创意图呢!

   据说发现并考证出“片石山房”、是石涛遗作的,是先前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而且还颇费周折、因为尽管石涛晚年一直旅居并终老扬州,有葬于扬州蜀冈的石涛墓铁证。但民间和文献均盛传、他在扬州期间堆山叠石、有过若干假山作品的说法,却无明证。周先生经过文献筛选、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扬州市长钱承芳的相助下,获准进入时属南京军区管辖地。花园巷东尽头旧何宅后墙前,发现一座横长南向的假山倚墙而竖。山峰高于围墙。从外形看,其形制古朴,形象奇峭的假山。其高度、所用湖石亦与文献记载一致,经现场勘查、判定是扬州园林中年代最早的清初时代所叠精品。更以《石涛上人年谱》为据、以石涛画上题跋落款相应证,最终解开了困扰园林叠石界的百年谜团。

   何园的创始者何芷舠、是曾在清光绪年间,出任过道台、江汉关监督及驻法国公使的新潮洋派人物。四十九岁的精壮之年归隐扬州、在原乾隆年间双槐园的旧址上扩建,先前园内有大槐树两株(今仍存一)、以传为双槐园故物。以陶渊明归去来兮之“倚南窗以寄傲,登东皋以舒啸”之意,命名“寄啸山庄”。更购下吴氏片石山房旧址、扩入何宅后花园,故又称“何园”。园主将西方建筑特色带回东方古国、并广纳我国皇家园林和江南诸家贵宅豪庭林园之长,大胆使用新材料、新风格、取之众而出之新。名符其实的世家风范,在当年确不负第一之名。

   陈从周其后受江苏省委托、修制扬州片石山房图,细心复笔、一九八九年修复原貌的“片石山房”重新面世。独峰峭拔突兀、绿树冠荫耸翠;势如断堑连冈、山前池水照影;山腹置容石室、东西有洞可入。基本还原了石涛诗“四边水色茫无际,别有寻思不在鱼;莫谓池中天地小,卷舒收放桌然庐”的意境,亦即“片石山房”之含意本色。特别是门楣上的“片石山房”匾额、乃移用石涛墨迹、此园以石涛画稿为蓝本,偱自然之理趣,尤以假山丘壑中的“人造月亮”是一奇观。游人从片石山房院内的石涛书屋前、向北俯拍水中月亮由东向西慢慢移步观察,水中的月影,逐渐由亏变圆妙趣横生。这利用洁白的院墙、透过假山石精心设计的孔洞,反射在水面上的镜花水月、让人确信片石山房是石涛遗构无疑。陈先生于庚午中秋亲撰亲书“重修片石山房记”已刻石长存,笔者也就毋庸赘述了。

   何园以隐居为目的、其总体分东、西两园,暗含中心玉绣楼、南大门及骑马楼、片石山房五个部分。东园既有门厅、牡丹厅、船厅,亦有小桥流水、贴壁假山、太湖石屏风、牡丹花圃、赏月亭等景观。西园既有蝴蝶厅为宴客厅堂,更有复道回廊、池沼、水面亭台等布置。玉绣楼虽以居住为主,其天井中亦有玉兰、绣球树、绿草地等观赏植物。南园更有骑马楼、楠木厅等居住迎宾之所,更有扬州瑰宝、人间孤例“天下第一山”。至于其它廊、窗、亭的天下第一不提也罢,那是国门被列强打开后西风渐入的中西合璧现象。玉绣楼的花窗、陈设已洋味十足。有些类似自贡的张家花园,船型厅、罗马楼只是当年的时代特色罢了。

   主峰雄似九狮图,片石山房好读书。今生辞去红尘事,来寻方外洞仙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7 18:17:39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五:车过淮安留遗憾
        
   从网上得到的信息是:在扬州东上宁通高速、到江都砖桥立交上京沪高速向淮安开,到淮安立交再上宁连高速、就可以到连云港。大概二百七到三百公里。所以我们等到下午五点、方出城上路,预计三个小时、天黑尽前抵达目的地。

   这一路几乎是直线北上、行走在江苏省中北部,在我国最富庶的江淮平原东边、地处长三角洲范围内奔驰。尤其是在扬州到淮安之前、大体上几乎和与京杭大运河的走向一致,沿线景色极为优美、到处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虽说早就远离长江北上、但这一带给人的感觉,仿佛依然在江南水乡。忽然想起一个网上的友人、就在这里,以地名作笔名、写了很多描述家乡的诗文。记得其“淮安古城”一诗有:自古天然号水都,一城古迹半城湖。我一生居住最久的地方就是自贡、号“盐都”。所以一般对带“都”的地方、也特别关注,究毕盐都已成了我的第二故乡,我是常常在诗文中推出这块金字招牌的呵!所以突然就想起了,这时才真后悔、在扬州起身晚了。哪怕提前两小时、也可驱车进城去逛一趟。其实主要怪我对这一带不熟悉,没有预作功课、加之我国城市又多有变更。如果仍按先前称淮阴、说不定我早就注意了,兴汉大将军韩信是这里人、封的是淮阴侯。周恩来出生于此,履历上写的也是淮阴,当然这里到也没改名、淮阴现在仍是一个区。只是扩展成市后、选用了另一个老地名罢了(在南北朝时、南齐就设置了淮安县),总的说来还是自己学识浅薄了些、加之年老记忆力有所衰退而已。

   在古时从大运河一开通、淮安便成了我国南北漕运的咽喉,成了名符其实的水都、运河之都。把现在给武汉的盛誉、什么五方辐辏,九省通衢,那时就给了他。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一直和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时人有诗赞之曰:襟吴带楚客多游,壮丽东南第一州。说来也是、这里似乎真粘了水的灵气,历代人才辈出。单说古之韩信、近之周恩来,就让很多地方望尘莫及了。还别说影响了许多代中国人成长的《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他的书房“射阳簃”也还保留在此。其他各方面的英才更不胜枚举。这里有个河下古镇、就是吴承恩故乡,还诞生了巾帼粱红玉。明清两代出过六十七名进士、一百多名举人、十二名翰林、号“进士之乡”,可见其文化底蕴究竟有多深厚。

   中国大运河的开凿、归根溯源还在于春秋末期、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以运输军粮为目的,开凿的邗沟。这是中华人类文明进程中、首条人工运河的开创,而邗沟则是一条从邗城(今扬州)引长江水,至末口入淮,再经泗口沿泗水北进中原。在这邗沟和淮水相接的“末口”与“泗口”,便形成了行旅渡淮的津渡。这两个相隔仅六十里的聚落、很快发展成地区性水陆交通枢纽,秦代于此设置淮阴县、成为淮水地区最早的行政建制。这也解开了我小时心中的一个迷团、古时西南的学子进京赶考,都喜欢顺江而下绕一大圈?原来不仅是从安全、减少疲劳考虑,看来人们的思维、总习惯一些固有的意识。比如水向东流、南下北上,事实上这样顺风顺水的绕一圏、才真是捷径呢!

   古时的运河如现代交通干线,是当时最便捷的通道。随着运河发展的历史,沿岸成就了不少名都大邑。最典型的莫过自隋炀帝开凿通全国性大运河后、自身虽然灭国、却成就了唐、宋两代的辉煌。而随着黄、淮的沟通,运河重心逐步东移到了南北东西交汇处的山阳渎。成就了山阳县和楚州(即现淮安)成为东南第一州。而元朝灭宋后因其后三代都定都北京、故从元朝起便又开始了,将大运河取直成南北向的工程。经明清两代接力。最终完成了如今教科书上的京杭大运河。更因为这一举措、在极短时间内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直沽寨”很快发展成了举世闻名的“天津卫”。所以在这运河的总枢纽处,是值得一看的。

   过淮安
诞生在华夏运河最早的开凿
淮水是哺育成长壮大的母河
从小担负起贯通南北的重担
漫长岁月里到也很单纯快乐
     
隋炀帝继承秦始皇再兴壮举
大运河沟连神州的水道湖泊
通济渠牵手永济渠大展宏图
杭州湾直接钱塘江海外风波
         
唐宋的繁华论功勋运河居多
却又因河伯强纳泗迫淮结合
从此后北水再南流重归正道
添了个靓丽明星妹小字洪泽
         
喜今朝运河重启后仍成枢纽
为明天南水北调当更谱壮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0-29 22: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廿六:夜话连云港

   过淮安时就已晚霞满天、且日程早已安排,算是给此行出游留下了一个遗憾、只能等下次有缘再说。天黑前我们到是踏进了、连云港市的地界,但离我们预定在海边下榻的大酒店还很远。据说连云港市中区在新浦、从那到位于海港的连云区主城墟沟,至少也得一小时的车程。加之海边的天黑得较早、才下午七点过就已黑尽,愈近市区车辆越多、且大多是载重大货。眼看还有百余公里、几乎就是被夹在大货车的两路纵队中,作优雅的晚间漫步。幸好是智能自动驾驶、全然没有火气的亦步亦趋,陪着大家慢慢玩。所幸当过了与进入市区的分道口后、最终开往海边的道路又恢复了正常,就这样也费了五个半小时才抵达、几乎比我们的预计增加了一倍的时间。且最后一段路几乎阔路孤车,更觉近海天色的深沉。

   我们入住的宾馆应该是在新开发区,当车到山口、已看见墟沟街道满沟灯火时,便随导航向右转下了另一边的海湾。虽然也有路灯、浅岗上似也有两、三建筑群落,但在这暗夜中看来着实冷清。高大空敞的大堂、除了一个门房和两个前台值班员,空寂得令人心慌。除了能够办理客房入住、其它服务均已停止,这一路过来都是高速、黑夜中似乎也没注意到有服务区。便又驱车到墟沟夜市去吃海鲜、才发现尽管街不长,来休闲品味的游客却不少。尽管地方地方不宽、建筑却极讲究,在山梁上顺沟望下去、还颇气派。其间山㘭上有一、两栋彩灯妆点的高层圆柱状建筑,应当是宾馆或娱乐场所吧?我想或许因这里是传说中的孙大圣故乡,设计者便借用了、其定海神针的造型。可惜修矮了一点、如真来为个一柱冲天的高层,便十分的应景、也将为墟沟增添一处现代登楼望海赏月的新景了。

   从地名来看、这里先前不过是一渔村,是大自然赐予的一个天然港湾。现在已发展成了一个区县级编制,后来一看地址、才发现我们投宿到金陵海州塆会议中心去了。难怪门前立有五根高高的旗杆、大有一幅国际化酒店的风范呢。平心而论其环境极为优雅、安静,虽然只有八、九个小时的缘分,但留下的画面感极强。特别是我卧室窗前那小岛、一出现在广告上,我就能认出。加之从清晨的早餐看、配置很完善,就餐人虽不太多、也不算冷落。至少很受自带车一族和外来游客的欣赏,估计和航空一样、对淡季票优惠幅度较大……

   不过从相关资料和当地旅游图介绍看来,连云港的确不负“东海明郡”之称号。单从其史上留下的别称:海州、瀛洲、郁洲……等别名来看,就不简单。瀛洲和唐山一样、曾经是世界上其他地方先前对华夏大陆的指代,西游记中更将其神化成东胜神州在东海边的第一胜境:傲来国、花果山,水帘洞。不期吴承恩并非凭空捏造、而是曾来这仙山圣境中游历,获得的灵感。这一笔文化遗产带来的旅游效应,当不亚于天山西王母的瑶池。加之地理气候条件优越、有海滩、海岛、海中云台山,可浴、可游、确属我国名列前茅的游览胜地之一。唯一的缺陷是其地域辽阔、核心景点分散,最好来前选定方案、择其要不可过贪。因步行的路段不少、主要指上了年龄的游客,不然当面临游玩的困惑、当然时间充裕例外。

   我们在选择游览目的地时、就作了难,主要是时间问题、我们安排在四月下旬最佳的旅游时段出行。是充分的利用了五一大假前的旅游冷淡期,却又正值暮春花节的极致时。如今下旬过半、才顺江而下沿运河到达海边,故在这里只有一天的预算。加之我兄弟七十多岁了、才第一次走近海边。只好先圆他海岛游的梦、计划一早驱车游连岛后,即转走花果山。因为从相距的路程看、最低也得二个小时才能到达。究毕都是隔区隔县的、哪能没点距离呢。据当地人说、他们这里为方便旅游,已经搞起了“BRT”(即快速公交系统)。直接连通各主要景点、又快又省钱,聪明人都是将车停在酒店选公交、自驾车反而更麻烦……

   墟沟连岛倚云台,国港面临黄海开。若是猴王今尚在,妖魔鬼怪敢重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5 23:4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七:登连岛大沙滩后山观景台

   连云港气候温润、阳光充足,加之来得也是时候。所以待我们清晨八点起床、拉开窗帘,外边早已阳光灿烂、一幅漂亮的海景和一座离海岸不远的小岛便如画般的呈现在眼前。无疑这窗前海景,就是我们来此留下的第一张风景照。我立刻想起查阅相关资料时、连云区的介绍中,有一座上世纪后期就建成的开放式公园,其前身是连云港海滨浴场。曾经是拥有江苏省、唯一拥有的天然优质海滩,名“在海一方”很受欢迎的成人浴海、儿童玩沙滩的大众游乐场。后因重心向墟沟街道方向转移和连岛的开发、修了西大堤的影响,沙滩质量和海水水质下降、属自然活动区。但靠近区城、海中有鸽岛,对游客还是有很大吸引力。据说旺季常举办海边烧烤、观海啤酒嘉年华,特色风情美食、时尚表演等活动。而又有这个、占地四百多亩、建筑面积十多万平方,三千多个餐位、主楼达八层的酒店。这个晚上看来荒凉不堪的地方,真是深藏富贵不显摆,有时间我都想多住几天。

   八点半、我们准时到达了连鸟游客中心,大堤早已将墟沟和连岛接通、无需再用舟楫。只是不允许游客和营运车深入、景区内有独立的交通体系,想想这也是中国特色、谁获得开发权谁作主。先前在东南、西南、海南各地海边游的时候,就有过深切体会。只要是有好风景、好港湾、甚至并不太大的小沙滩,都被营利或非营利的各种实权机构、单位乃至地方阻隔。没有孔方兄开道、游人别说靠近海边,近海咫尺却连海影都见不到。好在从小在内地长大、习惯了这种霸道行为,也认为很正常。好像有的山沟沟里、主人只消在沟口写上“内有恶犬,请勿入内”大家自然就绕道而行了。直到改革开放后可以出洋观光、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海边逛过,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特别是去美国一号公路、自驾游了一次,才发现人家的海边是受立法保护、不允许任何人侵占的。所有的海滩、连圣西蒙象海豹自然栖息地,游客都可自然的接近。这些我在先前写的“美国一号公路速写”中已经表达、这才发现是自己的公民意识淡薄,当然这也是我国文明程度的现状,相信随着时代进步、终会有还景于民的那一天。

   不过这一来彻底打乱了我们的游览计划、只好按步的就班的去等景区小火车,待到凑够一车人、慢慢摇到大沙湾。路非常宽、建筑不多,民居和景区管理、停车场全在山后背风处。看来连岛投资力度非常大、和先前去游广东的海陵鸟一样以长堤与陆地相连。但这里现在已经看不出先前留下原貌、初去的人都以为是陆地的自然延伸,大堤有如沿海的高速公路。此堤长达近七公里、使江苏省这第一大岛,又增添了神州目前第一连岛长堤的美名。不似海陵岛、就像海岸上牵了根藤,在海洋中去结了个瓜、一目了然。那有这里气派、还给未来预留了充足的扩展余地,和眼前的一片平坦的大坝。翻上半山的垭口就可以看到、几十米的山脚下就是目前江苏省最美的海湾沙滩浴场。这垭口也是通往面海一边、半山游览观景公路的起点,有专门的小客游览车接送。一票通的游客、到都是可以随意上、下的,当然必须是他设置的站点、等候时间的长短靠运气。我们一行从宽阔的步道翻上㘭口平台、已是一身微汗,海风拂来凉沁沁的、竟然打了一个喷嚏。天上太阳明晃晃散发着热能,只好侧身大广告牌的阴影里观景。

   海天无际、思绪杳杳,得了首绝句、拍了两张风景照。看那到海边至少里许的梯步,北方的水也还不到踏沙赶潮的时候、我已无心下沙滩去作日光浴。戏曰:这平台不错、像古代举行祭海仪式的大祭台,视野极好、在全国的海湾沙滩浴场中,怕也算得上最壮观的了。如果在山下侧方打个洞直通海边、方便目前日盛的黄昏游,岂不快哉!兄弟也接过话头,说那样一来才真是别有洞天了。

   黄海风光一览收,瀛洲湾里春光猷。华夏必将成大统,内贼外仇梦到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8 17:2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廿八:连岛苏马湾观国宝

   苏马湾是在上世纪末才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景区的,据说先前因地理位置的优越、一直是重要海防基地。加之环境幽雅、气候怡人,山多苍松翠柏、更兼鸟语花香。而山下沙滩似金、海水如缎,又深藏在两座山峰的臂弯之间。仅是每年最适宜海水游泳的时间较短、不到两月,究毕已过了我国的南北分界线、算是北方了嘛。这可是连岛最著盛名的风水宝地,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里真实的藏着华夏罕见的国宝、而且还好事成双的可互为佐证。还有一个天然的海蚀石博物园、这一带也称千层岩景区,充分展现了大自然雕塑师的神奇。还有一个带有玄幻色彩的现象、就是不确定出现的夜间火星银潮。最后是因现代旅游将其推成了“时髦浪漫的网红湾”,爱情港、情侣湾越叫越响。

   苏马湾的得名、大多说来自于明末的苏子恒大将军,牧马鹰游山的传说。其实从唐宋以来、史料渐臻完毕,到明代更是已精细入微。真有此事无须传说、国史当有纪录,或许明清交替之际、有苏姓地方军官不愿降清而占岛割据。被清朝地方政府视为响马,久而久之后、喊成了地名也是可能的。至于连岛又名鹰游山、这在《云台山志》上有记录:“群鹰常集其上,故名”。《太平寰宇记》更有:“其山浮海中、群鸟翔集, 嘤嘤然自相喧聒、故而亦呼嘤游山”。地方志有连岛东西长十八里,宽四里,海岛南面中部有渡口。其东为东连岛, 渔户数百家,掩映在山坞翠色中。其西为西连岛、有渔村数座,环山高下,重叠而居。 西南支岭、突出海中,形如扳罾渔网、名叫罾架嘴。与隔海相对的云台山钓鱼台、遥相呼应。这中间呵护的宝贝、就是一个终年不冻的良港、我国八大海港之一连云港。现代更是通过我国陇海、兰新铁路和苏联上西铁路贯通,已荣幸的成为“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担负起了通洲达海的重任。

   从大沙滩浴场、沿海滨栈道可到苏马湾浴场,虽然要走一个多小时,不过依山临海,风景好、路上铺菠萝格防腐木,沿途增观日亭、悬索桥、炮台、钓鱼台等新设施。加之先前这一段就景点密集、可探索“三星洞”“一线天”、“榕树洞”、等天然景观。这三星洞虽然仅七、八米深,确是西游记中孙悟空驾独木船、飘洋过海拜师学艺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菩提老祖的洞府原型。自然去寻道者必然不少、加之“海天一色”观日亭那里,是三面环海伸出的巨石平台。算进入苏马湾后的、第一观景处,天涯海角碧空净、正是网红夸最佳。

   相距不远、海滨沙滩东南隅,山坡脚上的一块岩体上。有一座奇特的亭子、四周被玻璃罩起来了,这里珍藏着我们的国宝。一块长六米、高一米半的天然巨石,石上刻有清晰可辨的碑文。经多家权威机构鉴别:为汉代王莽篡政时、东海郡与琅琊郡界域刻石。虽仅十二竖行文、六十个隶体带篆意的字,但却是祖国存留的珍贵档案。另一块界域石在羊窝头北麓、刻在一碣形大石上,刻石面海而立、距离海平面平均潮位仅八米。大碣石因风化断为二截、刻石亦随岩石自然断裂为两部分。刻石长约两米、宽约一米,竖书八行。因长期受海水侵蚀,多半字迹已模糊、仅三十余字尚可辨认。所以苏马湾这一块、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完整内容明确,有确切纪年的唯一汉代界域刻石。“东海郡朐与琅琊郡柜为界,因诸山以南属朐,水以北属柜,西直况其,朐与柜分高柜为界,东各承无极。始建国四年四月朔乙卯,以使者徐州牧治所书造。”这段带有明显篆意的古拙隶体印章书风,现在读起来结结巴巴的文字,在专家眼中却是研究古代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书法的至宝。最重要的是文中明确划定了两郡的海域权属、因此可以说,苏马湾界域刻石,为我国最早的有关海洋权益法的刻石。我想在全世界看来、或许也属首例,苏马湾当成名播全球的中华国宝湾了。

  在苏马湾观海潮的思绪
   
我斜靠在礁石上
看海水一次次涌来
缓缓地铺上了金沙滩
作纯洁清澈洁净的灌溉
      *
这大自然原动力
诞生出生命的胚胎
当人类文明史有进化
界域碑刻石已留下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2 23:4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廿九:连云港登高远眺放歌

   苏马湾除了国宝外的最大特色,便是海蚀地貌、类似内地的石林形成。其最大区别、添加了海水潮涨潮落的影响,层次更分明、称千层岩。有空细赏这些外形千姿百态、象形状物无所不肖,宇宙图像应有尽有。其中不少在古代、就已成为当地,渔民的图腾崇拜或吉祥物。在今人“海天一色”的刻石旁、一块红褐色的石英岩,据说专家考证、是有五、六十万年的存在。经海水侵蚀、风化、冲刷成就一幅天然景观。远看似一幅画、细看像条盘龙蹲踞石上,嘴吐龙珠、早被先民供奉为“神龙戏珠”。有名的“群龟探海”因似一群海龟伸头观日而得名、系海水冲击褶皱了的变质岩,沿褶皱的纹理形成一根根长短粗细不一的海蚀枝条。大潮时海水向群龟袭来,惊涛拍岸,浪花胜雪,群龟昂首向前,迎波踏浪,形象生动甚为壮观。解说是岩石经高温、高压、应力和其它条件的影响,成分和结构发生了变化。使其构造更为复杂、形态更加多样,呈现出怪石嶙峋的奇特海蚀地貌。其余如燕窝岩、竹笋石、鸡血石、金刚石、雪花石等景观,也多得游客好评。据说辨别这种地貌、还有小窍门,礁石有被海浪旋流侵蚀形成的凹坑、更有坚硬凸起的石英晶簇。须知这种变质岩、不知要经多少万年的日晒风侵雨打浪蚀,才能来给游人增添一抹靓丽的情趣。

   随着新镌刻的“海誓”“山盟”,两句四个大字的刻石立起。秦晋之约、海誓山盟一世缘的情侣,大多跟风跑这来打卡。网红越炒越热的爱情湾、也叫得越来越响。据说当地不少青年、都把到这里来见证百年好合,作为必然的仪式。岛上也在海湾深处的绿树丛中、建起温馨的情侣小木屋,成为一对对新人、梦寐以求的爱巢。更因之催生了一批围绕新人、新婚服务的产业,甚至将火星银潮这种没有确定出现的自然现象、也牵扯成是对新人的祝福。说遇着火星银潮的朝贺、就是最幸福的婚姻,没遇着呢、拍一张荡舟在一排排蓝绿火焰海中的照片呵!现代技术、小菜要一碟。其实后来我翻了一下资料、在我国出现过这种现象的海滩还不少,北戴河 、深圳、涠洲岛、大连、葫芦岛都有报导。经科学认证罕见的荧光海,是一种生物发光现象。海水中能发光的生物种类相当多,我国沿海最常见的是夜光虫(一种甲藻类单细胞生物繁殖所致)、对其触发机制尚不明确。而且有生物专家表示、其对海洋生物有害,所以最好不要盲目跟风。

   苏马湾居然还是地藏王菩萨,当年驾一叶扁舟、西渡大唐求法的登岸处。韩国有史料记载、金乔觉登岛后留下偈语:“楼禅九华,一叶航来,千五百年,普受镇海”。史书记载:唐开元七年(公无七一九年),新罗国王族子弟金乔觉(俗称金地藏)从西连岛登岸。经运河、长江抵达安徽九华山,苦修七十五年后化缘建庙。开坛说法、成为九华开山祖师,唐贞元十年夏(公元七九四年)、地藏大师在九华山无疾圆寂。弟子遵其所嘱、将大师遗体装殓于石棺中,三年后开启、容颜如生。遂开示其为地藏王菩萨降世,并将其肉身舍利、敷金供奉。首开佛教供奉金身菩萨的先例。九华山从此被尊为地藏王菩萨道场 ,一举成为佛教圣地。从此九华山更似沾了菩萨的灵气、成就的金身佛最多,香火异常兴旺,绵延至今。当然按照金地藏预示的偈语、其后在这山上建金圣禅寺,也是为了让地藏王菩萨、在第一步踏上中华国土的地方,能够永远地眺望着他的故乡。

   连云港背靠江苏最高山、前有江苏最大连岛天然作屏,实天赐宝地、难怪孙中山当年在建国方略中就有建设“海州港”的设想。而金圣禅寺重建于新世纪初、在西连岛山上成一带廊亭长近百米,中间有一小寺、供奉一尊镀金地藏王菩萨。有东、西两条山路连接苏马湾环山公路、其上可尽览苏马湾秀色,远眺海州湾万顷波涛。正是海天无际、思绪纷乱杂来,得:连云港登高远眺放歌一律:

   遥望东南雾气隆,台岛暗云来势穷。
   逆子贱婢权柄乱,虾兵蟹将战旗烘。
   宿仇乘隙欲勾火,贼寇觊觎多煽风。
   今日中华当放话,神州永镇亚洲东。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4 23:5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卅:告别海州走开封

   我们在貌似无隙可击的游览制度中,转了一圈。似乎一切都是有人、预先安排好的程序,你不过是进入了其中的一种方案而已。这种被安排着玩的味道,让我们失去了在这里停留的兴趣。其实从认真的观察中、可以肯定的说、连岛除去节假日,平时离达到游客的饱和量还差得远。应该允许自带小车、少许营运车进入,在这种即不宜海浴、也不带儿童玩沙的游客、耗上大半天岂不太奢侈了。

   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就这样走路、排队、等车,走路找站点、换乘。好些准备去观赏一下的地方都没能去,竟已混到了下午。什么很有名的羊窝头、另一块界域刻石的所在地,不但聚集着大量的海蚀礁岩、也紧邻为一代伟人邓小平建立的雕塑公园。都在连岛最东端和菠萝山下,山顶有“邓小平与人民在一起”群雕。东连岛老渔村的古船老桨、渔家风情,西连岛先前的老码头、渔市等。如有交通工具、轻松就可办到,而景区车却一直开回游客中心。待取回自己车时、却又已被隔离在景区外了,看来主要是我们对那里规则不熟。平心而论这是我们这次出游花钱最少的景区,并非是我们刻意穷游、而是没有用钱的地方。事后了解到只要是住在景区内、车就可以入岛,另外听人说、里面有设施很好,从事海上旅游的游艇俱乐部。专业经营海上观光、海上婚礼、海上垂钓、海岛观光等特色项目。我终于理解了他们对这些大众旅游项目、原本就没在乎利润,只追求景区的安定和秩序。不得不说江苏这个全国最富有的省份,是最懂得怎么赚钱的地方。

   人贵有自知之明,既然窥一斑已见全豹、我也不想再去花果山见猴王。提议连城区也懶进直奔下一个目的地,按现在高速路算、离此刚好千里的古都开封。那还是上一个世纪、第一次安排向北方游览时,到过一次的北宋京城。究毕当时我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旅游业已经兴起、在图书馆去查了些相关资料。在进京途中于郑州停了两日。参加当地组织的旅游团、一日嵩山少林寺,一日大宋东京游。其实那一次的走马观花、我对开封的感觉是颇为失落的,只觉得就是平原地区一个很安宁整洁的小城罢了、能引起视觉振奋的古典建筑并不多。虽然也带到开封府衙、天波府门口去看过,却遇着不是维修就是关闭、纯粹就是过一趟路。认真安排参观的皇宫、其实就是一座孤零零的“龙亭”,导游好像把游客都当成文盲。国家立的保护碑记写得清清楚楚,她都能睁着眼睛瞎说、那就是当年旅游大潮初起时,鱼龙混杂的乱像。

   开封、史载为周朝春秋时期,郑庄公为称霸中原所筑的兵城。初名“启封”、意在启拓封疆,直到西汉景帝时、 避刘启之讳才改称“开封”。有别称夷门和梁园……单看这两别名在古书上、就不得了,“夷门,天下之要害也,得之可以成事”。而梁园、“曾观沧海难为水,除去梁园总是村”从当时这句诗,就可想见这身为汉高祖刘邦之孙、汉文帝之子的刘武,在被封了梁孝王后的奢侈和对个性生活的追求。当时的梁园规模宏大,集离宫、亭台、山水、奇花异草、珍禽异兽、陵园为一体。是供帝王家族游猎、出猎、娱乐等多功能的苑囿。园内有百灵山、肤寸石、落猿岩、起龙囿、雁池、鹤州、凫渚等景观,还有清冷池、清冷台、平台、南湖鹤州诸多设施、亦称梁苑或兔园。算华夏文化史中、占据了很大、很长地位的第一名园。“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这典故出自汉朝,就是明证。

   先前我一直认为、赵匡胤建大宋的那一百多年,算开封历史上的鼎盛期。史书上记载:人口过百万、经济繁荣富甲天下,风景旖旎城郭恢弘的朝政、经济、文化中心。为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更是八荒争凑,万国咸通的天朝京都。不过现在又传开什么八朝古都、更把夏朝这个中国历史书上第一代老祖宗,也算到了开封头上。这怕要待考古学家、查清夏都“老丘”的真位置后再说吧。

   连岛飞车走汴京,华东千里绿云横。
   苍茫暮色知何是,大宋天朝第一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4 16:3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卅一:话说中华最值钱的画!

      马良神笔的童话有了现实版,开封人按照一定的比例、把宋代画家张择端的代表作“清明上河图”复原变成大型宋代清明上河园。一座形神相似度几乎达到百分之百的宋城,经过三十来年的运作终于逐步完善。从排名来看、也早成了旅游业界的代表,千禧年应邀到上海开会时就听说了。那次返程是经杭州绕道反川的、除了观赏钱塘潮、灵隐寺、六和塔和西湖外,还特地去了宋城。对那以水浒传为蓝本设计的游乐园、颇有兴趣,特别是那些不同场景、安排的即兴表演很有穿越意味。只是那里地方不大、就想若开封真能恢复一个当年的汴京内城,或许真能达到一步踏入画卷、一梦返回千年的时光倒流之感。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我很早就有一幅。是参加一次会议的纪念品、当然是印刷装裱,属精印珍藏工艺品。好像市面上书店没经销,记得有好几个朋友知道后、还找上门来欣赏过。当然对这画的名气、大家都没怀疑过,究毕那是有宋徽宗题字的画卷。并非仅仅因为他是宋朝的第八位皇帝,而是赵佶本身在华夏文化史上书画诗文无所不精的地位。从图后明人李东阳的题跋:清明上河图前面应有一段、绘远郊山水和宋徽宗瘦金体字签题,及御用收藏双龙小印印记。是确切可靠的、因为张择端完成这幅歌颂太平盛世的长卷后,首先将其呈献宋徽宗。宋徽宗本是此画的第一位品鉴和收藏者。书画界传颂的野史中至今有:“踏花归来马蹄香”。据说为赵佶在阳春三月踏春回,在御园乘兴举行的一次画考、众多丹青名家妙手同题作画。夺魁者却是一青年画匠、画面正中是几只蝴蝶飞舞在奔走的马蹄周围,徽宗细览后、抚掌称妙!赞曰:此画妙在立意深、将无形的花香有形的跃然于纸上,令香气扑鼻而来也。其鉴赏之精、评价之准,令众人无不出自内心的臣服而自愧不如。此图由赵佶作为名品收藏,自是从无争议。

      中国画历史固然悠久,但早期保留下来的不过岩画、碑刻等,尤其古代绘图材料绢帛等昂贵、绘画算高消费。不是王宫贵族玩不起、最早的画多为肖像或事件记录。从我国传世十大名画排序来看,其进步发展一目了然。排在十大之首的是有华夏画家之祖称号的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人类绘画艺术史上第一部连环画。第二是唐代丞相阎立本的步辇图、不但代表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画的也是汉藏和亲唐太宗接见吐蕃使臣迎娶文成公主的情景。第三名唐宫仕女图为张萱和周昉的代表作、由五幅画横向排列组成:依序为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宫乐图,描写唐代贵族妇女的生活情调。四名是唐相韩滉的五牛图,也是我国迄今发现最早的纸质绘画。第五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韩熙载夜宴图,此画被视为中国画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即画史中出现的一个高峰。排名居六、七的是宋代两幅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王希孟千里江山图,说来也巧、这两个人都和皇帝画家徽宗有关。据说前者是在为寺庙作画时、被微服出游的徽宗和蔡京寻回翰林,后者则本是画院优秀学子、曾经徽宗亲授画技一画成名夺命的英材。同时两者平生、除画卷后题跋稍有记录,更无一字传世、引出无数臆测。排序第八的富春山居图、为元代画坛宗师黄公望巅峰杰作。其艺术成就、历来视为空前绝后。九名为明代仇英、重彩仕女第一长卷,汉宫春晓图。第十为清代百骏图、宫廷洋画家郎世宁所画,传世名画中唯一带有西方色彩的作品。

      上面就是中华最值钱的画之代表,先前书画、收藏界常爱就此估价。各有各的说法来着、真还令人莫衷一是,这回来一趟开封、终于有了正确答案。其实我上面列举的排名,那是按历史年代排的。如果说从艺术性高低选、时代不同更难公允,如果以拍卖的方式比值钱的话、先前不好说结果。现在好了、开封已将清明上河图活化、其它那怕喊上千亿、万亿,也难及此图流水一般的收益呵!

       中华书画独承传,历代珍藏值万千。
       神笔马良今现世,活图身价应飞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 21:5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卅二:张择端纪念馆

   一卷长画传千古,一代巨匠美名留。这一句对清明上河园十分贴切的赞誉,我也不知是谁最先提出、总之感觉这是最简单明白又确切的广告语。同时也真实准确的表达出了,我国数千年封建制度统治下在人们思想中的余毒。潜意识中总逃不了,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官本位理念。搞实际工作的那怕取得再大的成绩、再大的贡献,区区一工匠而已。其实我国上至帝王将相、下到贩夫乞儿,爱好画画的不少。特别是自宋朝文人画兴起后,达官贵人、名士学子染指丹青者众。有谁不知“画匠”在业界、是一个贬词,指依样画瓢朽木不可雕也!

   国画和西方绘画的原则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其重在神似不重形似,强调观察总结不强调现场临摹,运用散点透视法不用焦点透视法,重视意境不重视场景。按现代黄宾虹大师论画曾将“绝似物象者和绝不似物象、却托名写意者,均视为欺世盗名之画。并提出惟绝似又绝不似物象者为真画,这就是国画的真缔: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说实在的这段饶口令式的论述、我也是用了十年的学习研究,才真正弄明白。这里说出来仅只为让大家明白,张择端专攻的界画、在中国画界内所处的尴尬地位。这种工整写实、造型准确,唯一以技法命名的画种、始终不为历代掌握着话语权者所重。只是因其最能展示宫观楼阁和皇家殿宇的风范,而将其收作翰林图画院为画匠、画工。很多优秀作品,连面世的机会都没有……

   清明上河园已经营了二十余年,到如今都还在不断扩展完善。听一个开封人说、龙亭区环龙亭湖一圈,连带御河基本上都是景区。顺御河七盛角码头从翰园那边走过来、就是清明上河园,再转过去便是龙亭、天波杨府、包公湖、开封府……听那口气、未来的这一大圈,是真正的宋城了。其实只要走到这一带来、都会有进入林园的感觉,街道上即无机关单位、也无居民店铺。清明上河园的游客中心,设在正门的园前大广场。其左侧即是每日开园,上演包公迎宾的大栅门。我国对门面的讲究重视、不用我赘述。据说是其五座园门中最宽敞、宏伟,入园游客最多的大门。我也感觉设计者利用这两道大门,以中心华丽富贵的榜门和过渡屋顶的复杂结构、映衬出迎宾大栅门牌匾的简洁大方。两座有宋代郊野军旅特色的双层四柱高亭,威武雄壮的簇拥在“清明上河园”牌匾两侧。加上高杆大纛、彩旗灯笼,特意突出文武不同风格、传统建筑的严谨和庄重。

   在中心和园门的交角前,有一座大型奇石、雕刻着园内的地图和景点。一匹神骏巨大的机器战马拖着战车,仿佛正在召唤同行伴侣到时光河流中去穿越。透过大栅门间隙,已依稀可见张择端大型迎客塑像和身后浮雕的影壁。入园后向主人站像微微点头致意后,绕过屏壁便是园内的主题广场。广场中央池水中浮动着一只造型古朴的宋代木船、桅杆耸立,云帆高挂。解说象征宋代繁忙的漕运和高超的造船技术。顺道前行不远、已导我们过虹桥,到了宋文化展示区的张择端纪念馆。兄弟早我先到一步,说里面没有摆放啥子、大意说这个园子是按照1:1的比例把他的画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和获得的各种荣誉。

   其实这到很符合、我心中的结果,早在学画史论及十大名画时、就听教授讲过。唯有名列六、七这两幅画作者除了画作后的题跋,没有任何史料记载。画上跋文全文如下:“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就这么短短几十个字,生花添彩阴德了迎合时俗,胡编乱造又翻得出几朵花来。便说这种情况也很正常,张择端等了一千年,终于熬到了实至名归之日。整个园子都是他的纪念馆,他可以冠名总策划师。说按图比例,就把界画说得太神奇了、最多算个示意图罢了。

   先生不愧画中仙,一觉千年载誉眠。当感汴河今更美,初心宏愿梦终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6 18: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卅三:张择端的故事

   清明上河园自开园以来、各种各方赞誉不断,各种奖励纷至沓来。其中世界纪录协会2009年,给其作了个很精准的定位: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紧跟着就有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原成实景。张择端的生平和传奇、也一下冒出各种版本,就差没见人列出年表来、不过生、卒年已经有了。怎么来的、或许有考古新发现?反正俗话说吹牛不犯死罪。只是忽然把界画的无限拔高、在画界引起一股热潮,连很多老画家都动了留下幅界画作传承的意愿。各地凭空添了许多风俗画卷,给画坛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张择端一下被渲染成完人,奉为祖师爷一级的人物。

   依我说应该恭喜张择端赶上了最适合他,选择为毕生爱好和事业的好时代。古往今来皇帝爱画的不少、真正称得上画家的不多,专工界画、爱好工笔的仅宋徽宗赵佶一人而已。且赶上了大宋太平盛世的鼎盛尾巴,又得到了被皇帝发现和赏识的机遇。前者属命、后者属运,真是运气爆棚、想不成就一番事业都难。

   我这并非胡吹乱侃!因为历史上既无片言只语,仅剩现存故宫博物院的《清明上河图》石渠宝笈三编本,后面第一个题跋者,金代人张著的跋文。而张著为图作跋时乃引自《向氏评论书画记》一书,且此书已失传、只可称为孤证。好在张著本人在《中州集》卷七文字记载:“著,字仲扬,永安人。泰和五年(公元1205年)以诗名,召见应制,称旨,特恩授监御府书画”。至少可证明其身份和有在画上题跋的资格,能推算出他作跋时离北宋灭亡也五、六十年了。何况还有人对画之真品有疑问,究毕首先欣赏收藏此画的是宋徽宗。他用自创著名的瘦金体书法亲笔在图上题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并钤上了双龙小印(今佚)。奠定了此画名品身份、所以历代都有临摹本,只大小繁简不同。全球各地公私藏家手中有许多摹本和仿造本,国外珍藏也有不少、总计有几十幅摹本。再则中国画提倡临摹,甚至很多大画家都以仿得以假乱真为荣呢。

   再一个是关于比例问题,界画实称“界划”、界指界尺,划是建筑绘图时专供毛笔画直线类似笔套的工具。它含有两个鲁班秘诀:一是“以毫计寸”,二是“折算无亏”。如果按精确比例作成、工匠确可据此进行尺寸换算施工,就是古时建筑设计图。据史料载秦始皇灭六国时,下令将那些即将被毁的精美建筑描摹下来以继传承,界画便诞生在这些地位低下的工匠与画工之手。因界画适于画建筑物、后来画界采用工笔技法配合画其它景物及装饰,便成了工笔界画。但因其特点是准确、细致地再现所画对象,分毫不得逾越、与中国画理不合。尽管界画难工、却历来为文人所轻,列为画家十三科打底科目。而张择端这幅画对人物和景色明显带有写生特点,并未严格按照建筑比例、又何来一比一之说。

   流传最切实的传说:当年大宋东京相国寺里,住着一群靠给寺院绘画谋生的民间画师。张择端当时正在那里潜心为香积厨作壁画,一天宋徽宗和宰相蔡京微服出游。意外发现了这个才华横溢的年轻高手,这两人本身在书画界都是大师级的、自然识才。徽宗即命蔡京将张召进翰林图画院,亲自命题让张择端绘画东京的繁华盛景。张应圣命作画、但却以方面作画为由,恳请留住民间。徽宗准旨,于京郊赐静室供奉。自此张择端白天选材取景废寝忘食,夜晚设计画稿披星戴月。经局部小样、组合定局、初稿、定稿,数年后方大功告成、直接送呈御览。这个传说的可信度最高,这就是皇上个人爱好的私事、没有正式任命。最多算个编外人员,否则史书上不会根本没有记载。何况他赶上的好日子和好运并不长,很快北宋灭亡、东京城破。连徽宗、钦宗两个皇帝都成了俘虏,后宫嫔妃、公主逼为军妓,东京顿变鬼域。张择端幸早有觉察、避乱深山寺院,得已一梦千年也。

张择端自述
   
出生在宋朝繁华鼎盛的良辰
继承了始祖专业天才性基因

蒙童时特爱画世间凡尘百态
而立年着意绘人物入木三分
逢伯乐始知能尽展平生抱负
遇良主方得终圆满夙愿初心
            
师造化达意畅神早融化物我
得心源魂存笔先是编外翰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1 00:0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卅四:玩转清明上河园

            从踏入园门、尽管我就有预感,开封决意将现龙亭区还原历史、打造成真正的宋京都城旅游区。但进园后才发现、他们的决心远远超过我的想象,这哪里仅仅是以集清明上河图中原始布局、建造的仿古文化主题公园。事实上这里、不但近乎逼真的复原了(当然质量上是远远高于),当年宋京的建筑。无论皇宫内苑、官府衙门、街道店铺、市井民居,无不唯妙唯肖。加之园内大量的从业人员都已经营有年、从培养到习惯,进而在自然而然中形成自然。真还营造出了一种平静安宁,文明礼仪、不急不徐的和谐融洽气氛。带动游客中的心浮气燥者,也慢慢的被感染而同化、那些入园就换了服饰的王子公主、名士贵妇,更早就入戏了。

   更令人叫绝的是、这满园水域竟然是天然河水,清明上河园在汴河和御河的汇口处、修筑了一座跨越汴河靠近御河岸边的通津门。这是上河园唯一不能步行进入的水门,将三千八百米汴河引入,一展半园碧水半园城。难怪这园内景观布置异常合理,看似无心插柳、撒豆成兵,实则高低错落,迂回有度。水景更是无处不通,这平原地带的好处是显而易见。要开一条河道、或者圈一个小湖有劳工就行,深浅随意、取出来的土正好筑堤或堆成假山。比之天然山水、更易获人心之意,否则小小一园哪能安排得出如此宏大的画中意趣!

   我们一行缓步走来,并没有明确目的、反到更觉随意。其实智能巨脑早就在游园导引中,推荐了好几条可供参考具体的路线:首先当然针对打卡留念的、不妨从张择端迎宾雕像起由南苑游向北苑。选其标志性建筑如虹桥、上善门、拂云阁、九龙桥……。对喜欢看节目的、可从清晨在迎宾门看包公迎宾起,一直追到夜晚大型水上实景演出的大宋·东京梦华。据推荐说经常性表演的节目、有一百多部,尤以水浒、包公、岳飞戏居多。外加气功特技和杂耍、吃火、吐火、斗鸡、斗狗等特色表演。及古代大型的马战、水战、攻城战的现场表演。对文化界的游客、则推荐有诸多文化主题展馆,如梦回大宋体验馆、东坡书院、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馆和《清明上河图》展馆……可以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宋朝文化和历史。

   当我们从虹桥信步走进、皇家园林区的景龙湖边时,要经过《大宋·东京梦华》实景演出剧场。那些一到夜间、就起码一百九十九,到九百九十九元身份的座位。就安置在这片背靠皇宫宫墙的湖湾中,虽然这是建园规划的总体设计。但给游人的感觉、仿佛在充分利用其周围的亭台楼阁、水系廊桥,构成的一个天然恩赐的“宋代古典露天剧场”。别看这刚好露出水面的舞台、和半壁像体育场看台的两千余座席,好像很简单。从其演出剧照看、眼前这一片湖俨然是一个波光闪闪的水上大舞台,利用灯火和现代光影技术、将舞台一圈圈扩大向全园。霓虹灯彩、烟火光焰、穿透了开封的夜空,连上了时空长河里的那片天。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总共才两千观众,据说参演的演员每场达七百多人……

   其实说起来这园包括近两百亩水面、一共也不到八百亩地。在林园类景点中虽算不小,但和我们常游的自然风景区相比,却根本不值一提。但也不想打乱这种休闲安宁的慢节奏秩序。趁临近就有游船码头、便决定先乘船转一圈,即省力又便于摄影录像。这里虽然复制了几座皇宫中之精髓,但人家仍只称皇家园林区、不是没来由的。除了鹤立鸡群、能俯瞰整个园区美景的拂云阁和宛如孪生的宣德、宣和殿,已具代表当年宋宫雄健端庄、兼具隽秀舒展的风格。百尺高阁外观仅四层、内夹三个暗层,这等豪华内敛的经典、除了汉族实在少见。再加虹桥、九龙桥、双亭桥……诸多古代桥中明星,足矣。老船工摇着浆、在这平静清澈波光闪烁,分不清是河是湖的水上深入、我眼皮渐觉沉重最终堕入黑甜中……
   
    一卷丹青传世间,几经波折落尘寰。终留大宋形魂在,再现开封载誉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7 23:4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卅五:大宋·东京梦华

   一幕汇聚当今科技文艺表演的经典,一朵展示传统中华书画舞美的奇葩。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一年一度的春晚在一九八三年全国直播问世后。这种大型的现场实景,载歌载舞的演出就开始在我国流行。特别是新世纪旅游潮兴起后,在上世纪后期、便开始风行,进入本世纪已蔚然成风。记得当时很多名导名演的节目,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我爱出游、也爱参团,国内国外这类实景的大型演出见识了很多。从桂林的印象·刘三姐、玉龙雪山的蓝月谷、银川神秘的西夏、印度阿格拉的泰姬陵、柬埔寨暹粒的吴哥窟到土耳其孔亚的旋转舞,现代文明的进展几乎全球同步。这种演出无论在高档剧院、露天实景广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以各种渠道的推荐、强大的舆论攻势、庞大的演出阵营获得关注。靠现代最先进的光影、音响、舞台转换等科技,豪华精美的服饰、道具的魅力和明星演员的聚集。集歌唱吟咏特技舞美、无论是神话传奇、儿女情长、还是家国情怀。都能演绎的恰到好处,让你体验到一种独特的、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

   我们尽管提前十来分钟进园、到达时还是迟了一步,序幕已开场都快满座了。我想、过了这么多年!依然还有这么好的上座率,还真的很不错呢。这时先前埋伏在河中的重瓣莲花灯船、已经舒展开柔美的花瓣,亮开了灯飘流近舞台。一群像精灵般的小美人,像花蕊摇动般翩翩起舞。在一江春水向东流中、观众的心神也汇入了时光的长河。这时浩淼的湖面,已变成了一个深邃的大舞台。邻近的宣德、宣和两殿似乎成了舞台的中景,现代光影或隐藏舞台的设计、使人根本无法分辨真假。平静的湖面忽的多出几条平行通道,虽然隔得远看不真切、但却让观众明白的感知到有演员在活动在伴舞。就在这词帝李煜怀念故国的感叹声中,大宋旗高擎、大宋君臣意气风发的走来。过去像春水流逝、未来却从不缺席,人类文明不会因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停滞、大统一才能带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宋朝结束五代乱世江山一统,大运河漕运的兴盛带来活力。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和苏东坡的蝶恋花·花褪残红两词,正好成了大宋走向辉煌盛世的伴唱曲。在汴河漕运船影不断的热闹场面下,是东风夜放花千树,宝马雕车香满路。元霄灯节万民同乐、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充分显示了京都汴梁的繁荣与奢华。达官贵人平民商賈、江湖豪客民间艺人,喜庆佳节熙熙攘攘。或摆摊设店、或街头卖艺、吃火吐火,各种把戏无奇不有。将当年东京的市井生活和社会风貌完美再现。加上华丽的都城、富贵堂皇的宫殿,真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紧锣密鼓的欢乐狂潮后、以清明踏青为转折,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来了一段刻画意境的舞美表演,墙里秋千墙外道、绿水人家绕。络绎不绝的美女佳人、打着晴雨伞游走郊野、花褪残红青杏小,天涯处处多芳草。随之便是博爱才子枊三变,游走花场的一段难舍难分离情别绪。然后再掀起高潮、承平日久国泰民安,赢得万国来朝的鼎盛场面。而外族入侵、庙堂失策的战争,岳武穆精忠报国,杨门女将沙场点秋兵。满江红一曲配合旗帜翻飞高舞、军阵舞动干戈,张扬跋扈的战马奔驰和背景的弥天烽火。把那种盛极而衰、煌煌天朝轰然垮塌,靖康耻国破家亡的情景演绎的淋漓尽致。让岳飞的形象和宋词的韵味与魅力,成为一种爱国情怀在观众心中流淌。

   我并不赞同在揭开历史上靖康耻那一页后,再用苏东坡中秋醉月后的游仙词作结。固然这是苏词中很优美的名作,但那是诗人心中愿景的表达和对未来的美好祈愿。如果从本意出发、只表现盛世中的某一阶段,到是让人无可非议。但撕开了在国力、兵力都不弱,只因最高决策者的软弱无能、不抵抗政策下的亡国悲剧。再以这样空泛的愿望作结,就让我有点遗憾不敢恭维了。
甲辰春杪“清园”观“大宋·东京梦华”
    依词帝李煜“虞美人”原韵续貂:
兴亡成败几时了?代谢安能少。清园一瞬宋都风,堕入良辰美景繁华中。
靖康国耻万年在,青史终难改。只图安乐不知愁,梦醒方惊愿景付东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4 00:0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卅六:无意中住进了皇家林园

   金池夜雨在开封、是当年有八景之称的金明池,开凿于五代后周、为征伐南唐演习水战的人工湖。赵匡胤还在后周任殿前都点检时,曾大摆酒席、携众节度使泛舟湖上。因陈桥兵变受后周柴宗训禅让创建宋朝后,大规模拓建了这个登基福地。史载“太平兴国元年,诏以卒三万五千凿池,以引金水河注之。有水心五殿,南有飞梁,引数百步,属琼林苑。每岁三月初,命神卫虎翼水军教舟楫,习水嬉。西有教场亭殿,亦或幸阅炮石壮弩。”太平兴国三年二月,池已凿成,并引金水河水入内,宋太宗赐名“金明池”。我们入住的开封开元名都大酒店,正好建于三百亩金明池水中央。据说是处于此湖最好地段,是由中国最具规模位列饭店集团第二名的开元旅业集团、在中原投资并管理的首家五星级度假酒店。

   令我感兴趣的是和当地耆老交谈中,得知这也和张泽端的《金明池争标图》有关。而且这图也是有摹本、图上有楷书“张泽端呈进”五字款,曾经明代安国、项子京等人鉴藏。虽此图比现在的“尺方”略小、但符合界画的一般规格,和清明上河图画面的高度差不多。但《东京梦华录》中:宋人孟元老用了一卷的章节来对它的位置、大小、建筑布局及游池活动等进行详尽的描述。按照图书结合对照定出的蓝本,要复建金明池、让千年梦华,再度重现比清园更加有利。从《金明池夺标图》描绘的情景看,是龙船夺标赛。画面苑墙围绕、有桥若飞虹之状,连接左岸的彩楼、水殿。池中筑十字平台,台上建圆形五殿相连的宝津楼于池水中央。水中有一艘大龙舟,十数只小船箊拥两侧、更多各式小舟漂游池中各处。池岸四周桃红柳绿,其间凉亭、船坞、殿阁,奇花异石、珍禽怪兽样样齐全。更有好事者拿着放大镜去细数,据说画中活动于龙舟、楼阁和苑墙内外,在画上显得微小如蚁的人物竟有千余。还说比例恰当、姿态各异、神情生动,颇具艺术魅力。我都在怀疑那时的放大镜,是不是都已经普及到了画工的绘画当中。

   我们是看广告推荐来的,平心而论其所说以欧式与传统经典相结合的整体景观和设施配备,传承昔日皇家风范的五星级服务也并非虚吹。不但各种服务设施齐全、单说其所处的地理位置谅显得十分难得。“位于郑开大道东段,至省会郑州仅半小时车程、距机场50分钟、驱车前往开封市内各旅游景点均不超过15分钟。”其服务我只说一件小事:我们散步回客房时已近子夜,但值班接待的仍很温和的告诉我们,酒店免费为客人准备有夜宵。虽然看似不值几个钱的食品,但却是派有厨师、专门按客人所点制作的热食。不是随意敷衍的小点,足见待客的诚意,是我们一行走来从未感受的热情关照。这足够看出人家的服务水平,确实独具一格了吧。只是唯一让我们遗憾的是,虽然入住的是湖景房、但当时湖中并没有水。虽然隐隐约约看得见,远处和周边确是再现了《金明池夺标图》中的仿古宫殿景象。但面对一片空荡荡的干河滩,终是令人感到十分的失落。

   后来听人说、是要搞啥修建,可能当地和开发商之间还在协调。因为早在本世纪初清园建成不久,考古工作者对金明池遗址进行勘探,查明了金明池的位置及范围、与史载的“方圆九里三十步”大致吻合。重现北宋皇家园林的胜景,便成了开封的又一美好憧憬。并作了很多投入、因资金问题趋于烂尾,才不得不以优厚条件吸引了开元集团投资建设。结果池北是这家五星级酒店;池西为高档住宅区;池东为大型商场;池南为金明池公园。也就是按图建的主要景观宝津楼、水心殿、东、西副楼等,虽然早已完成。那些古香古色、修建华丽又环境幽雅的亭台楼阁,丽室香房。大多成了品茗把酒、养生美颜的高消费场所。难免不引起些开发商、和当地方方面面的矛盾,终致水池干涸。水景无水则成丑陋,令观者无趣、主人尴尬。说到底就一个钱字,相信平衡一下利益,很快就能恢复。

   天才创意梦初圆,仿古追风陋习传。赔尽资金留烂尾,东施效颦惹人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5 00:0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卅七:有感开封城摞城遗址的思考

     住开元名都大酒店还有一个收获,是让我初窥了城摞城这种令人惊诧的奇怪现象更令人惊叹的是据说从夏朝开始的建城、建都史,四千余年这座城市的中轴线从未变更过。据说在全世界人类文明史中也是唯一的。先前开封民间流传的神秘儿歌“开封城、城摞城,地下埋有几座城”终于被现代考古发掘成果证实。

     现有考古资料表明、已发现有五座城池,基本处在同一区域。摞在最上面是清代开封城;最下面的是唐代汴州城;其次是北宋国都东京城;再上金国汴京城;大明朝开封城。仅有明确史料记录的公元前364年,战国时魏惠王迁都来此兴建大梁城尚未发现。究毕年代久远、或埋藏太深受限于现时勘探科技手段。但发现大梁城和夏朝的老丘,是迟早的事。而这金明池公园就是探测的遗址之一,但现在并没有开放、只是有资料和图片介绍。靖康之乱时就遭金兵破坏和拆毁殆尽,金元后遭黄河改道时全部淤没深埋到地下十二至十五米处。

     开封因地处黄河“豆腐腰”最脆弱的位置,几千年来多次被黄河水淹没毁城。虽说是地理位置造成的天灾、但也有战争人祸,第一次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水围魏都之战。秦兵引黄河经魏惠王自己挖通的鸿沟水灌大梁,是有明确历史纪录的开封第一次因黄河水遭灭顶之灾。从此这种灭顶之灾仿佛成了开封的宿命,一千多年后到了明末、崇祯十五年九月闯王李自成,又来了一次人祸重演。离现在最近的一次,是抗日战争花园口的战略性毁堤。以焦土政策阻止日军疯狂西进。粉碎倭寇三个月占领中国的狂妄叫嚣,战争又给开封带来了重大损失。

     当地人说要想真正弄清真相,到开封城北十公里的柳园口黄河大堤上去。便可看到黄河之水高出两岸堤下地面已三到五米。大堤里黄河在奔流,大堤南边的村庄、农田,好像落在凹坑里。连堤下高大的杨树梢,也不如河堤高、据国家测量柳园口黄河段的河床底部,比现开封龙亭公园地面高近十二米。这种历次黄河水患使数座古城深埋地下,又因黄河泥沙淤积使河床不断抬高、形成了河高于城的“地上悬河”。据说世界罕见,类似遭遇水患灭城的多,换一个地方就好了。唯有开封,这座蓝星球上的不死鸟城!不但屡毁屡兴,而且坚定不移!最令人感奋的是连脚跟都不动窝。就在这块被黄河泥沙,深深淤埋地面下三米、到十几米的土地里。叠压着六座城池包括三座国都、两座省城及一座州城,构成了如叠罗汉般的“城摞城”壮观!考古过程中还发掘了很多“路摞路”“门摞门”“墙摞墙”“马道摞马道” 的奇特景观。最典型的是当今繁华的中山路,为开封市老城的中轴线、其地下八米处,却正是北宋东京城的御街。而中山路和御街之间,分别叠压着明代和清代的路面。这种"路摞路"的景观,明确表达出从古代都城到现代城市,层层叠加起来的数座开封城,南北中轴线居然没有丝毫变动。

     开封“城摞城”旷世奇观现世后,引发了多方的关注和研究。究毕我国对重大自然灾害,多有完整历史记录。所以综合总结,达成了几点共识、首先有人类依恋故乡的共情。其次从地理角度看,开封处于黄河冲积扇平原的尖端,主要是黄河冲积作用下的堆积地貌。地理学上分类为黄河漫滩和黄河泛流平原,这两种类型开封兼而有之。这里的河流众多分属黄河、淮河两大水系、水资源十分发达。史称居水陆要冲,乃万庾千箱之地,是四通八达之郊。加之古人篤信风水,开封属中原地区的中心。自古有得中原者得天下,被认为有帝王之气。其次究毕是水淹淤埋、高大的城楼、城门、坚固的城墙、佛塔等高层建筑和地基,并未被完全摧毁。为一次次原址重建提供依据,并维持千年未变的北宋东京城中轴线。
     现在能最方便看到的,是大梁门城墙附近古马道遗址博物馆。主要展现清代开封城的城墙墙基、明代开封城的城墙明台和踏步以及城门楼的倒塌遗迹等。

观开封城摞城遗址的思考

天生在中原腹心
自古有名叫夷门
历代有八国建都
倚黄河重爱深恩

头上顶丈余悬河
四千年年年报警
脚下踏数座旧都
六层城城城摞城
         
莫要说故土难离
亲儿女恋母情深
一次次经磨历劫
锻炼出民族精神
            
当是母亲河膝下娇宠
圆融涅槃的华夏圣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12-29 22:5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卅八:行进在中原黄金旅游专线上

   中国人谈到历史地理,绕不开的一个词就是“中原”。有如提到首都,情难自禁的心生向往、产生感佩之情。特别是有了点阅历、过了中年,一生事业略已定型的人体会更深。出生地关乎命运、自古说丞相门下七品官、现代不说官场、就算那些大公司。随便派个办事员下到市县,分公司的总裁经理、哪个能不好好恭维着。而真正成功的著名人士,哪个又没进京去见过世面或去染一点色彩。中原亦称中土、中州、华夏,最早仅指黄河中下游、洛阳至开封相当今天的河南省一带。今天计划从开封到洛阳,正好走在当今黄河黄金旅游专线上。

   车内自动导引、从开封的金明大道,转入编号(G30)的连霍高速。这条路真正是中国最长的一条直通高速道,全长近五千公里。从连云港出发到开封、我们早就和他结缘了。也是连云港继上世纪陇海线后,由东到西的第二条干线。直接通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市。中国西部边陲与哈萨克斯坦接壤的国门,连接中亚直达欧洲的道路。成为我国一带一路计划上的重要交通大动脉!因此也被时髦的称为亚欧大陸桥。近年又完成了升级改造,基本上全是双向八车道的宽阔路面。我还是第一次在这样豪华的大平原公路上跑,心情是非常的愉悦。想到前几年到美国一号公路去作自驾游时,曾经有感汽车王国主干道的宽阔气派,曾写下“地阔天宽路漫漫,荒原无极通霄汉”的诗句。现对比看来、那简直不算啥,我们这可是在富饶广阔、一望千里的中原大坝上呵。他那的确没啥值得羡慕,只不过先行了一步、我们一定能奋力赶上和超越。

   我生长在四川、四面是山,经常出游的却又是邻近的西南、西北。眼界终还是窄了些,不过这样的路、开车如同在玩游戏,平原视野太宽景物单调笼统、更无标志景观。回来后才听朋友说,观景不应上高速、开封到洛阳,可以沿黄河快速通道走。黄快通沿途有绿草茵茵的原野、绿树环抱的山谷,看得到自然风光。不过我并不后悔、因为高速路经过了,近年才建成的黄河特大桥。能亲来目睹母亲河上这宏伟的工程,真令人振奋不已、心满意足。何况车上的大屏幕中、也介绍了这途经各地的情况,开封出发首先经过的是中牟县。如果说“官渡古战场”,大多数人就不陌生。郑州市虽因修铁路在清末才发达,共和后才设市成为省会。但辖下老地名:中岳嵩山、少林寺、商都等却无人不知且。荥阳更因楚汉相争、鸿沟为界,象棋文化的发源地而著名,有汉霸二王城等遗迹。至于巩义市为北宋皇陵属地,更有北魏开凿的石窟寺。能来中原大坝驰骋一趟,也算知足了。

   踌过黄河不久、便转入代号(G55)二广高速,我们绞尽脑汁也想不出这“二”是哪里?我国公路按起止点地名的第一个字,简称为线路名。但就是想不出以二为名的城市。我无意中念叨:以数字排序起名的有大连、该不会还有二连吧?结果一问智能司机,却恰好歪打正着。是内蒙古“二连浩特”到广州的路,为国家高速网中南北纵向主干线之一。不过转上二广路后没多久、就已进入洛阳新区踏上开元大道、从关林站出口驶出高速进入洛阳市区。不像郑州的平阳大坝,是河谷中的小平原。但实属华夏文明发祥的核心地,自古华夏先民尊为“天下之中”。上古帝喾、唐尧、虞舜、夏禹等神话,多传于此。周武王甫定江山即“迁宅于成周,宅兹中国”前后十三个王朝建都洛阳。东汉时就开辟出以洛阳为起点的“丝绸之路”直驰地中海东岸,明驼宛马,商队络绎不绝。特别是隋炀帝在洛阳建东都,开凿大运河。形成以洛阳为中心、向东北、东南辐射华夏、总长达两千多公里的南北水运网。成为四方贡万国朝的大都会,应证堪舆学中“崤函帝宅,河洛王国”之训。据史学考证,道、儒、经、佛、玄、理等学,或肇始或首传、首萌的华夏文明均源此!连中华姓氏、客家主根也系于河洛,这才是真正中原。

    今朝打马中原过,阅尽沧桑万古情。华夏重新成大统,炎黄同庆共欣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8 17: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卅九:洛阳王城公园赏牡丹
       算老马识途吧、我们直接定位到了洛阳王城公园,因为早已知道这才是历届牡丹花会的主会场。上一次因直接去了龙门石窟、虽说也算见识了洛阳牡丹,但未见绝色。后来听朋友说起方才醒悟过来,龙门作为中原石窟之首。又是世遗、展示的是石刻艺术,洛阳以牡丹名、只要花季来自然到处可见。也是那时就知道了王城公园,才是当代最著名的牡丹观赏园。虽说并非是历史有名的古园,却是共和国开创初期、洛阳市政府为了纪念华夏上古史中,唯一传承下的周朝王城遗址。同时也算是为保护这一块重点文物遗留地,据说是共和国的第一座遗址公园。
       因其欲保护的面积较大(占地一千多亩)地跨洛阳涧河两岸,在当时河南省和中部地区也是最大的综合性城市公园。据当地耆老回忆说:五五年底开建,第二年五一节就正式对外开放。为保证有牡丹花开,一边征地一边将洛阳老城的一些私家花园,主要是毕宅院内的十五亩牡丹全部移入。保证了王城公园的花会盛况。因为他说虽然当时并没有人出面主办,但是究毕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诗“牡丹芳”中早就有:“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形象描写。所以历史学家说洛阳花会,始于隋炀帝建东都时是真实的。每年一到牡丹花期,就是民俗中流传下来的花会花节。所谓的四十一届、指的是改革开放后,由政府筹办的牡丹花会。而且早在2010年经国务院、国家文化部正式批准升格为国家级节会。所以我来后看到的横幅是“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尤为天下奇”,一千年前北宋大文豪欧阳修在古风长歌“洛阳牡丹图”的首句、就开宗明义的道出了原由。说明先前女帝贬牡丹于洛阳的传说,不是没有来由、而是民间早有的共识。据说单是这王城公园内、就种植有红、白、粉、绿、黑、黄、紫、蓝、复色九大系牡丹,近千品种、近十万株名贵佳丽。我先前去学国画时、花鸟课中牡丹算是重点,所谓十大名花更是背得滚瓜烂熟。魁首自然是有“花中君子”之名、一身傲骨被女帝武则天施炮烙之刑,烧焦后弃于洛阳邙山沟壑、重生的焦骨牡丹。也是唯一以洛阳命名的牡丹,大名洛阳红、亦称紫二乔。不但生命力顽强更系丰花品种,真是君子能容花百朵,满身璎珞牡丹红。其二姚黄出生北宋、因初似鹅黄盛转金,皇家贵气摄人心、古人以“花王”誉之。第三名自然为端庄绚丽靓中华,有“花后”尊称、出生五代的“魏紫”。排名第四的是后起之秀,出自清代赵家的赵粉。 年纪青青竟然与有上千年岁月的姚黄、魏紫、豆绿等并列,近人推崇的牡丹四大名品。

         至于先前排名五、六、七的二乔、御衣黄、酒醉杨妃、不过是第一、二、四的替补,或其衍生的品种而已。第八、第九、一黑一白,两大极色争艳 应该是花后的异变,前者黑中透红、黑紫发亮、青蕊盘卧其间。后者原名玉楼春,到是宋代元丰年间老资格。外瓣大、内瓣细而皱、层叠高起呈球形,瓣基有紫晕。都是形如其名、成了如今独特妖异,人气爆满的黑牡丹、白牡丹。排名最后的豆绿,则是绝对的珍品、唯一纯正的绿色牡丹。据说也算宋朝就有记载,曾称为欧家碧。但因稀少未见传承记录,现名为共和国在建国初牡丹品种调查时、因其色如青豆而命的名。属于晚开牡丹,为世间稀有名贵品种。究毕在满园大红大紫的富贵色彩中,出现清爽雅致、风韵独特的豆绿。的确会令人精神一掁的,也让我忽然想到马可波罗在当年回西方宣传我国的牡丹时。曾形象的将牡丹比成“卷心菜”,当时还惹得人哈哈大笑。我想或许当年,他就是亲眼见到了这种绿牡丹。

          我们来此已值花节进入最后一周,來的追花客已不太多。但入门的电子显示屏上仍然显出了几万人次。主展区也还熙熙攘攘,加之现场画花卖扇的人也不少。虽然占位边看边画、但并非写生卖花,但也是神乎其技。不过就几张早就烂熟于心的画谱,几点几按几捺成花、三杈九顶配叶即成一幅没骨法的写意扇面。主打光彩鲜亮的花魁牡丹红,或来枝雍容华贵的魏紫。加点钱可以画双勾的细笔姚黄。当然和眼前的鲜花无关,只让看客体会到熟生巧,巧生精的工匠精神。

赴洛阳观牡丹、题名品四绝句:
          一:洛阳红
高标靓世九州种,傲骨铮铮国士风。
君子能容花百朵,满身璎珞牡丹红。
          二:姚黄
初似鹅黄盛转金,皇家贵气摄人心。
郞君最是多情种,化着花王再共衾。
          三:魏紫
端庄绚丽靓中华,福大寿长出魏家。
重瓣加冠登后座,人间绝色吉祥花。
          四:赵粉
牡丹公主梦中葩,多彩多姿独一家。
讨喜天生童子面,引来四海五洲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5-1-14 17:37: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十:从王城公园大门和广场谈起

   公园门外设了东周“王城遗址”文物保护碑的,花节期间的王城自是满园旖旎。说实在的、第一眼看到这公园大门时,我就已深深的有过感叹。这座雕梁画栋、仿唐风的华丽殿宇式大门,在全国的城市公园中好像也不多见。后来听当地人说,东门和这一条长约一公里的仿古建筑街、都是在本世纪初配套建成的。我才想到这牡丹文化节是国家级别,要面对的是全球嘉宾、实在也是理所当然。既然是国家的待客门厅,自然当得这琉璃瓦重檐歇山顶下、一字排开五座拱券式大门的气派。不过按什么规格却看不出来,究毕我国在大门上是很有讲究的。一般至少要官衙王府才能并列一大两小的三门,所以旧时称吃公事饭的为六扇门。这种有中门、两侧有稍小的侧门和掖门的应算国家级了吧。      
走过门殿迎面是一个庄严肃穆,令人心生敬意的大广场。从中轴线看过去,

   前面是个大型迎宾喷泉池。池中有四个长方形平台,和池沿高度持平、平台面是四幅浅浮雕画。内容据说和东周历史大事有关。因池沿高度约与成人膝盖平齐,加之画面太大。除了天外来客、一般游人是难窥全貌,但这田字池水到是印象深刻。池前是小花圃、立了一个大大的石质圆圈,一簇牡丹花叶斜倚其下、似乎有几个小花仙的脸蛋出没其间。更歪歪扭扭插了八个、写有红色艺术字的小方块在脚前。仔细看是一句广告语:花很浪漫王城等你。本来我正费尽心思在想,在这么庄重的场面下安置这玉圈是何意?记得在参观三星堆遗址时,就见过好几种这类圆形的礼器。看到他这样的騒操作,我反而定心了、其实就是在代表进入牡丹园的月亮门!再往前看才真正令人有些震撼,虽然明知是赝品、是以现代工艺复制的民国年间,在洛阳金村出土的周鼎。但专家们都一致肯定其造型、气势和器色都很逼真。何况这还是当年金村出土几千件珍贵文物中,唯一留在国内的三件珍品之一呢!“鼎”字可是我们华夏独家拥有,含义最多的字。鼎和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常言道民以食为天!这鼎就是大锅。史上“钟鸣鼎食之家,诗书簪缨之族”,这是华夏先民合家聚族而居的生存模式。钟为古乐器、鼎为古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反映出了我国的古代文明。后来演化成了王权、帝业的象征,强大和一段时间的指代。更可作为姓氏,总之在中国人心里十分的神圣。周鼎雄踞现列为王城八景,雄据在公园广场中轴线高台上。

   导游介绍:这尊仿铜周鼎,高4.7米,长方斗形。口径长3.9米,宽3.08米。四面腹部和腿上、均有云雷纹铺底,饕餮纹饰面。四角和每面正中共有12只扉梭,饕餮纹大眼粗眉。两侧各有一道立夔纹,花饰凸鼓劲爆。鼎我见过不少,但这么大的好像很少见,且大多为三足两耳之圆形。这种方形四足的仿佛更显庄重,更像专为祭祀用的礼器。面对这高大雄伟,金光灿烂的上古王权象征。令人心生一种自惭形秽,深感自已一身于世的渺小。而能为巨鼎作背景的,则是东周风格的明堂,按照中华古代天圆地方的宇宙理论,仿造的一座上圆下方、有高高台基的建筑。殿前正中是巨型丹陛,两侧是陡且高的梯步、约摸好几十近百台阶。本来我心中想可能是祭祀之处,并未太在意。忽然记起幼年读的木兰辞中: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才猛然醒悟这不就是后世的金銮殿吗?不单举行祭祀,朝会、庆赏、选士、接待外宾等大典的重地。加之两侧林木在此合围拥簇,形成完美的一圈。任谁一看也知道,这里就是公园的重中之重了。

   其实在我们小城,单广场这一圈、就大于一个公园了。可惜明堂背后天际线上,出现的那排现代化高楼和摩天游乐轮的身影。彻底打破了这遗迹公园精心设计,强硬的把游人的思绪击打得粉碎!让眼前的一切布局成为泡沫消逝。莫非真想让上古文明和现代文明的接驳,来体现古都的与时俱进……

       明堂上古风,巨鼎耀华中。花节广场美,摩天游太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4 天前 | 显示全部楼层
四一:徜徉在华夏上古的文明中


   “寻根遗迹中,双阙映晴空。河洛依然在,古今一脉通。”


   看到这组上古风格呈峰腰型的双阕,自然知道我们已经来到了、有王城八景之誉的“丹阕映彀”。现王城公园的历史文化区大门、因东周王城遗址早已埋于黄土之下,地面已无任何遗址可寻。现在所见一切有先秦、汉唐和宋明浓厚风韵的古朴典雅建筑,自然是仿建。不过这也是包含了许多考古、科研、历史学家发掘研究的成果,才复制出来的最接近于实物的精品。可以说算原址复原,很值得欣赏和品味的。单就这青石砌成的“阙”而言,典型的先秦风格、雄伟挺拔、嵯峨壮观,是道别致的迎宾大门、提示游客即将踏入上古文化区。且造型优美、雕工精细,檐下有逼真的斗拱椽枋、檐上有脊吻等宫观之物。阙身刻有水陆攻战图、并有朱雀图腾标识,实为朱雀阙、亦可称火凤阙。知立双阙于此实为导引之意,故兴至方吟成起笔那首五绝。


   我们随导游从牡丹园一边观景,顺路沿花丛而来。途中观赏了高近六米,雍容华贵的牡丹仙子汉白玉塑像。更品赏了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有当今洛阳造型最为精巧、饱含大宋风韵的精品仿古建筑之誉的沉香楼。观赏这融园内亭台楼榭等景观为一体,集姚黄、魏紫、豆绿、兰田玉等名贵牡丹近百种的大型牡丹坛。径直在鸟语花香中,顺涧河沿前行至天香亭、直插过来的。这边游客已比较稀少、据说先前是林园也开了些花圃,逐步建成的古文化区。是公园靠边河曲中的一块地,从朱雀双阙起顺着纪胜柱碑群、怀周亭到翠环廊到尽头的韶乐台。再经纪成亭、悟道修德长廊绕一圈回到天香亭后。才转向根在河洛碑到河图洛书碑小广场。导游指着侧面不远的河洛书苑说,这一片现都归入古文化区了。其实从大门、周鼎、明堂丹楼到这河图洛书碑,都是一脉相承的。


   的确这最代表华夏上古文化的河图洛书碑,就对着公园的西出口。先前转的那一圈也不小,特别是进入纪胜柱碑群后。一路有诸多大小高矮不等的石幢式、经幡状古式建筑,类似碑阙牌柱坊座的石雕。想起“阙”自东周问世后的变化,汉唐初用于宫廷门前与城墙的连接、以显示排场。后来连北宋京都的端门、明清北京的午门,都是阙的形式演变。最终又把老祖宗这宝贝带到了墓地,近代将阙作文物保护。现代却又变着花样,改头换面用于装点景观。少数民族也移植去做成羌雕藏堡,作为村寨标志。都想体会一下前人诗中“丹阙侵霄壮复危,排空彩霞动檐扉”的壮观景象。所以我感觉或许是专家们特意排列的仪仗队,展示下从秦砖汉瓦中找出的新古董。何况这块导游图上呈半岛头的终端,是韶乐台和左右呈品字排列的怀周、纪成双亭。这一组团算是作为周代纪念性的核心建筑,也是王城八景中的“乐台钟声”据说规划虽早、但正式修建仍在上世纪改革开放后初期,和增添西大门同时进行的。按史料筑其台榭、美其宫室的周代风格,结合“孔子闻韶”典故而成、并非凭空臆想的粗劣伪造。


   韶乐台底部台基高耸、东南西三面墙上,刻有简笔线画。纪录了公元前七百七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间,与洛阳有关的三十余个历史事件。从平王东迁起、我看得懂的有负荆请罪、完璧归赵、孙庞斗智、刺股悬梁等小学课文中有的几个,其它得现学、故亦称东周故事墙。韶乐台上部按上古“四阿重屋”仿造的纪念性建筑。总体看来到也高标朴实、巍峨壮观,连同附近廊、亭都有些厚重的先秦风韵。据说当文革后期曾侯乙编钟在湖北随州出土后,这里就复制了一套。并成立了洛阳市韶乐团,配备有编钟、编馨等乐器、先前曾定时演奏韶乐。并走出国门、火过一阵,后来不知触动哪根神经忽然被叫停了。不过烟清火冷许多年后,去年十六届王城金秋菊展时、又在国庆演出了几天。听说不但演奏了“朝乐、云、舞、韵、竹枝词、梅花三弄、屈原问渡”等经典曲目,还有新创。更添篪、箫、笙、笛、陶埙、筝、古琴、等吹管、丝弦弹奏类乐器与编钟、编磬、木鼓等击打类乐器交融为一体。以金声玉震的清脆伴丝竹的明朗浑厚,合上美人气韵优雅的浅吟低唱。那情景虽然我无福亲见,但也能想到:当钟声恢宏、磬音清远,金石和鸣而相映生辉之时。古韵悠悠余音定当绕梁不绝,正是当年孔夫子听得如痴如醉之境。孔子因之对韶乐做出“尽善尽美”的评价,将其作为儒家“美善合一”的艺术理念基石。韶乐亦称“舜乐”传为舜帝所制。是上古宫廷聚乐时,集诗、乐、舞为一体的艺术表现礼仪。其优美和谐婉转抑扬的音律,实导人向善的福音!有幸至此追思,也算不虚一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