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式新诗赛区获奖作品鉴赏
二等奖获奖作品
无题,或家园之变
文/余小曲
老墙新瓦,均以开发的名义
涅槃另立
铁轮之下,谁哀骨断 火焰之上,哪管泪雨
而眼前一些庙宇的翻新 尽量赶走每一只蚂蚁 故居之上,名利之下 拆迁,本能地鸟无踪迹
可我的老家,紧锁空屋 却锁不住风雨 从时间的指缝中自然倒下 千里之外,扶不起它的站立
想起一只迁徙高飞的候鸟 旧巢始终成为或冷或暖的记忆
幸福的歌谣(组诗)
文/李长空
一、幸福之城
总是在梦中来到你的身旁 宛转鸟儿还记得我的歌唱 那里没有现代人居的淡漠 那里每个角落都洒满阳光
总是在梦中来到你的身旁 路边的花朵亲过我的脸庞 忘不了在图书馆看书读报 忘不了在电影院性情张扬
总是在梦中来到你的身旁 亲人的笑容留在阳台之上 从此不用再去酒吧里酣醉 从此不用再去侃网中迷惘
终于走进梦中的幸福之城 我的脚掌亲吻着这片土壤 这里还没有物管费用压力 这里还奖励海外旅游观光
啊,幸福之城 让我们无限眷恋的地方; 啊,幸福之城 令我们恒久感动的故乡!
二、幸福的歌谣
像春风洒播盎然生机的 是那希望的种子 像甘露滋润久旱心田的 是那幸福的歌谣
它是爷爷慈祥的关爱 它是爸爸眼里的自豪 它是妈妈嘴角的微笑 它是朋友真诚的信任 它是骑着那摩托快艇 与爱人海湾驰骋逍遥
当你拖着疲乏回到家里 她已为你备好可口小炒 当你不经意说喜欢什么 他会悄然中让你实现了 是雨夜阖家围坐话家常 是想哭就哭想笑也能笑
幸福的歌谣哟 写满了对生活的感恩 幸福的歌谣哟 唱出了人世间的温馨
渔家小院
文/颜志忠
芭蕉叶遮掩屋檐,
篱笆拦成小院。
姑嫂俩在织渔网, 脸对着脸。
梭子上下飞舞, 渔网渐渐加长加宽。 两人手不停嘴不息, 透过网眼, 你一句我一言, 从海北扯到天南。
大嫂忽然倾倾身, 语气神秘, 透露一个新发现: “听你侄说, 城里人也兴网上聊天。”
沉寂了片刻, 一串银铃猛地响起, 掠过海面, 飞向阿哥的打鱼船。
三等奖获奖作品
春歌
文/张梦辉
绿是风的柔柔,摇落它晦涩的梦;
又托光的怯怯揉开惺忪。
十里长亭长长得它,绒绒一身,
我听见一阵阵瞅啾的诞生……
那一串串跳跃的音符也都湿了。
颤栗的枝托扶着你的体,
瞅那忽悠的纸鹞。
连梦也都挤满鳞波,成婴儿嘴角的微笑;
仿佛是新娘的抚摩,枝头红了。
门的隔绝,成多少情的羁绊,
壳的固守,灭多少生命的炊烟。
多少燥动积怨深深,直指冬的梦阑。
都只为一个字,才酿成这红红绿绿的思念。
顾不得寒风料峭,争着在枝头露脸。
听斑竹窃窃絮语, 看桃花风流枝间;
风姨腼腆得垂下头,
随光一缕,嬉戏窗前。
昨夜淅沥成一堆烂泥,醒后骨节酥软;
欲蒙头重温残梦,朝阳却笑红窗栏。
你们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2月17日是我国对越自卫还击作战33周年。致老一辈解放军战士网友萧鹰先生,兼致所有“最可爱的人”。
文/刘贵宝
那时我还没有出生,抑或还在襁褓
你们穿上绿装,已经启程
前往前线,守卫边关
肩负保家卫国的重任
战争,是为了迎来和平
为了祖国,你们入死出生
为了我们共同的家园
你们迎难而上,不畏艰辛
艰苦的岁月,祖国不弃人道主义
越南人背信弃义,妄图称雄
没有人愿意成为奴隶
你们拿起枪,抵抗入侵
岁月是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记
越战是印在你们心中永远的记忆
历史自由历史去审判
正义在我们的心中自存
你们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有你们守卫祖国的边疆
我们才能感到家的温暖与美好
因为有你们舍己为人
家园(组诗)
文/程庆昌
一
祖先把骸骨
埋进落地就能生根的土地
紧紧拽住滚烫的时光
生长出一片青葱家园
坦然面对春秋冬夏
老牛在水田里行走
燕子在屋梁上呢喃
黄犬守护着小小的院子
公鸡在篱笆边神气活现啼鸣
层层叠叠的光阴,摞在院子里
伸手一摸,便是抹不去的红尘漫漫
隐隐约约的面孔,停泊在心海间
稍有触及,便是拂去还满的风情无边
二
父亲沿着一条曲折的路
行走到生命的垭口
举目一望,四周的山岗林壑
便是他一生也走不出的乡关
山尖上的云,舞动些绮彩
在他的心里,烙下些日子的光鲜
崖畔的泉,生息不绝
如同流淌的光景,在他心头绵延
一年一年菜花秾稠,一年一年稻谷香
一载一载桃花美艳,一载一载菊花黄
父亲的日子,写满泥土风韵
依偎着祖辈的身影,镌刻出无声的诗行
三
谁,能够伴我入梦
再一次徜徉于那片家园
山,依旧葱绿
描摹乡村的生活画面
水,依旧清凉
洗濯男男女女的心事阑珊
谁,又如我这般浑沌
已然迷失家的方向
忘记了飞鸟结伴形影不离
记不清燕子归来对对双双
只能在远远的异乡
朝某个方向,努力张望
无声之中,浊泪两行
稔熟的人情,渐行渐远
动人心弦的灯火,不再明亮
祖先埋骨的地方
已被无边的草色吞没
父亲耕种的村庄
只剩下断壁残垣,述说世事莽苍
想家时的心情
文/邱世友
家是童年伙伴的微笑 家是一片金黄的谷地 家是炊烟飘荡的温馨 家是田埂上顽皮们的嬉戏
回家 回家 游子想回到久别的家
家乡有 少儿时代的玩伴 家乡有 躲避寒暑的土房 家乡有 温暖如春的泥火盆 家乡有 母亲村头盼儿的泪眼 和 给儿依靠的胸膛
家乡就是 一株玉米 一杆高粱 童年的伙伴 母亲的脸庞
重访误读的家园
文/张秋昭
春风播撒下我的情种
夏锄需要杂草的宽容
爱恋是秋雨一样透明的记忆
雪花在青春的湖面开落无声
家园曾在我的梦中流转
恰似四季从容不迫地变更
习惯了风雨凄迷的落寞
却错过了原本骄傲的彩虹
当枕边再无温柔的残梦
我埋葬了故园依稀的风景
只懂得把目光投向远方
却荒芜了家园风清月朗的深深庭院
太急于在劲风中扬帆
其实我更爱不系之舟在盈塘春水
任时光静好 悠云闲散
就让我的眼神伴雨燕划过柔波
辉映着写满热爱的蓝天
就让我撩帘与圆月撞个满怀
在下一次不期的遇见 相约家园
优秀奖获奖作品
寻回童趣
文/刘培善
又是风暖四月天 河边沙滩是乐园 河水清,沙滩软 赤着脚丫河边玩
忆童年,心情欢 带领孙子奔河边 到了河边傻了脸 不见儿童河边玩
朔料袋,漂河边 红绿蓝白满沙滩 耳边传来孙子喊: “爷爷!河蚌在那边?”
当年河水清又甜 多种蛤蛎栖浅滩 落目可见任意选 伸手捞起放竹篮
今非昔比非往年 左寻右觅寻不见 空贝壳,捡几片 聊补心情多遗憾!
无需寻找——桃花源
文/李文君
那一年 也许上苍垂怜 风调雨顺 桃花开的无比鲜艳 陶渊明和他的渔人 走进了与世隔绝的桃花源 那里的人们 远离战乱的梦魇 从大泽乡走出的人们 那里便是 最美的天上人间 从此以后 世人和诗人的心中 便有了一个理想国——桃花源
一千五六百年后的春天 桃花开的更加鲜艳 神州大地 最美的风景 是桃花人面的笑脸 现代的陶渊明 和勤劳的劳动者们 已无须再去苦苦寻找 更无须归去来兮 到处都是芳香四溢的 桃花源
备注:陶渊明,东晋著名田园诗人。约生于公元365年,卒于公元427年。故有一千五六百年后之说。
春在天堂寨(组诗)
文/汪德国
(一)春行天堂寨
杜鹃红了的季节 兰开芷香,
踌躇天堂行 梦想成真。
他和她的年龄 相加,
一百岁 挂着零。
摩托自驾游,真爽性:
大峡谷的顽皮 水源溪的叨咛
多云山的烟雾 泻玉瀑的清纯
一同去领受 秀水谷的
秀美与真情。
(二)春宿天堂寨
农友家的屋舍 几多温馨,
老伴不太匀称的鼾声 幻成了:
春秋的铜锣 楚汉的鼓声。
抑或是
白莲教的旗帜和红巾军的头巾。
更像是红米饭 南瓜汤
那亲切动听的歌声。
历史的思想 和虔诚的肃敬,
伴着淳朴的小吊酒 一同流进了
本有些僵滞的魂灵。
(三)春歌天堂寨
一路上的景色
一串串的惊奇,
全都掺进了 红薯儿玉米羹。
泛舟梅山湖 巡礼红军村
捎斤大瓜片 带着绫罗锦。
行驶在乡村 宽广飘香的大道上
一路欢歌一路诗,
满目欣喜满目春,
满怀对这片土地的挚爱和深情
一道去享受 这一段
流光溢彩 蜿蜒生动的
心路历程。
梅花
文/唐文高
我不是英雄
请不要传颂
身逢寒冬
我也心痛
漫天的风雪
我无处逃避
不能改变世界
只好改变自己
用我的一腔热血
证明生命的真谛
生下来就要活下去
越不容易越是传奇
变潮中的小草
文/黄志华
烟尘迷眼,
一股飓风席地而卷。
刹那之间,
整个世界流行了变。
湖泊变荒原,
桑田变车间。
垃圾堆物质不灭,
霓虹灯彻夜无眠。
钢筋水泥勾结纵横,
赛过了雨后的春笋。
工厂汽车争着冒烟,
涂染着恬淡的白云。
丛林拓展,
豺狼虎豹各通天。
魔盒膨胀,
魑魅魍魉为上仙。
其实,我何曾不懂变的奥妙,
可是,我仍旧要做一棵小草。
热诚地将春风期盼,
倔强地把故园守好。
你
文/楚林
你的呼唤
是草原的风
唤醒了我冬眠的春天
你的低语
是山壁的回音
萦绕不绝于春天的湖畔
你的拥抱
是垓下的项羽
给了我半壁江山的温暖
你的亲吻
是大海的波浪
起起伏伏着生命的乐章
你的每一次离开
都不过是燕子
为了衔取更多的阳光
来丰满我们爱的翅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