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27|回复: 6

诗是一种精致的语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7-12 12: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大刀李征 于 2012-7-12 16:15 编辑

                        诗是一种精致的语言
                                         -----------浅谈新诗的写作心得

     从字面上上讲:诗,从言,从寺。从言,意味着诗就是语言的艺术。从寺,意味着诗要讲究法度,不能没
有“法度”地信马由缰。
    从字义上上讲:诗,就是一种精致的语言。“精致”不仅表现在“情感”“凝练”“意象”“意境”等等内
容的精致。也应该在“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体显出诗的文字的“精致”。例如:“古体诗”多通过“顿”的对称以及有规律用“韵”体现出诗的“精致”。“律绝宋词”不仅通过“顿”的对称以及有规律用“韵”让“句”与“句”之间产生了联系,进而体显出诗的“精致”,还通过“平仄”让“句”与“句”、“字”与“字”之间产生了联系,体现出诗在文字方面的“精致”,堪称“国诗”。
     当年孟浩然与人联诗,一句“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让举座弃笔不敢续写。“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
桐”固然好,若那孟浩然为此而凑成一首诗的话,势必要端足架势再续上其他句子,可见新诗内容上的精致是“律绝词”无法比的,就在于新诗不端架势,其内容也是旧体诗的框框装不下的。
   也就是说:随着语言的演化,“古体诗律绝词”虽然不能适应也不能满足现代语言的需要,但“古体诗律绝
词”的精致性,特别是“古体诗律绝词”文字的精致性,的确是一笔丰厚的遗产,在新诗没有完全规范之前,“古体诗律绝词”至今仍很有市场,原因就在于,“古体诗律绝词”文字的“精致性”是新诗无法能与之相比的,不信你看那“律”“绝”,有了第一句,就能依据平仄等关系定出第二、三四句的字数读音。
    语言的演化,白话文写作的成功,让“律绝词”尽管存在,但注定不能成为新诗的主流,不信你读李白“举
头望明月”,再读“月亮:是天下目光 在夜的心口/一刀一刀 挖出的/洞”,毫无疑问,“月亮:是天下目光 在夜的心口/一刀一刀 挖出的/洞”的细节化情感化绝对是“举头望明月”无法涵盖的,也是古体诗的框框所装不下的内容,可见自由体新诗内容上的精致是“律绝词”无法比的,这如同从诗到词,从词到曲的演化一样,新诗的白话文写作也无益是诗的一种进步,这种进步主要就表现在内容的精致上。但白话文新诗在文字“精致”上的欠缺,最终导致了新诗的泛滥,进而为“律绝词”赢得更多存在空间。
    如何拯救新诗?向我们的古典诗词里寻宝,注意白话文新诗在文字上的“精致”,把“声律”运用在新诗创
作里,探索诗歌的音乐性,走“诗歌合一”之路,应该算得上是明智的选择。
    如何把“声律”运用在新诗里?梁代沈约语“夫五色相宜,八音协畅,由乎玄黄律吕,各适物宜。欲使宫羽
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依据此原则,积累了将近200年的经验,才完成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唐人所谓近体诗。这种近体诗本身就富有它的铿锵抑扬的节奏感,音乐性异常浓厚。
   近体诗与词都是利用平仄两类长短不同的字调,两两相间地连缀起来,构成平调与升调或促调递相使用的高
低抑扬的和谐音节,都得把“奇偶相生,轻重相权”八个字作为调整音韵的法则,不过长短句词曲比较更为错综复杂,变化特多而已。
    纵观“律”“绝”格式,都是按照沈约“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的基本法则而调整建
立起来的,它的平仄安排得衡量整体音节关系,务必使它既利于喉吻,又能与所表达的感情起伏恰相适应,才算合乎规矩,达到谐协美听的程度。
      试以把“声律”运用在小诗《问燕子》的写作过程为例:

稿一:《问燕子》
题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
叽叽叽
莫非是官语
官几级?
(2)
喳喳喳
哪敢说人话
在人屋檐下

稿二:《问燕子》
题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
叽叽叽
莫非是官语
官几级?
(2)
喳喳喳
哪敢说人话
屋檐下

(有律胜无律,改动两字就可以让音步音韵字数对称,音步字数的对称可在对称的诗行间造成等时差的乐感;音
韵的对称是通过反复产生乐感。 )
稿三:《问燕子》
题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
叽叽叽
难道说官语
官级几?
(2)
喳喳喳
哪敢谈人话
屋檐下

《问燕子》
题记: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
叽叽叽--------------平平平
难道说官语----------平仄平平仄
官级几?------------平平仄
(2)
喳喳喳--------------平平平
哪敢谈人话----------仄仄平平仄
屋檐下--------------平平仄

      改几字,通过诗行内平仄的交替,具有对称关系的诗行间平仄的对称,产生乐感。同时合乎声律。是声律的讲究让诗具有不可复制性。
      如果你问:为啥你要用“难道说官语”而不用“莫非是官语” ?
      
“难道说官语”是“平仄平平仄”,而对称的诗行“哪敢谈人话”是“仄仄平平仄”,两诗行平仄交替相互对称。这样才能力求让“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有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同时这种仄收的诗句读起来也显得怒拗有力。
   
“莫非是官语” 是“平平仄平仄”,对称的诗行“哪敢谈人话”是“仄仄平平仄”,不对称,有孤平,就不合声律了。
      由此说明声律的引入在新诗创作中应该是行得通的并值得探索的,声律的引入不仅能让新诗的创作更具音乐性,同时也可以作为新诗的创作时的一种“炼字”原则,让
诗更具不可复制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5:2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就让我们把这种不仅注重新诗内容的精致,同时注重新诗文字的精致的诗歌,命名为“格律体新诗”吧。——“格律体新诗”作为一种诗体形式发展至今已经基本形成了以“完全限步说”和“对称审美原理”为理论依据的“三分法”体式谱系为格律规范的明确内涵。作者在此基础上对诗歌内容、语言文字艺术的不懈追求,值得赞许推崇;但以此定义命名“格律体新诗”,则多牵强不妥。无论哪一种诗歌形式,都同样有对于诗歌内容、语言文字艺术的更高层次的不懈努力和追求,而不独于“格律体新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2 16: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 发表于 2012-7-12 15:25
今天,就让我们把这种不仅注重新诗内容的精致,同时注重新诗文字的精致的诗歌,命名为“格律体新诗”吧。— ...


问好马上,言之有理,我把最后一行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16: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大刀李征 的帖子

问好李征!个人的想法和您交流探讨,谢谢您的理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7-12 23:56:53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 发表于 2012-7-12 15:25
今天,就让我们把这种不仅注重新诗内容的精致,同时注重新诗文字的精致的诗歌,命名为“格律体新诗”吧。— ...

赞同,我一直都是这样看待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7:47:32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上 发表于 2012-7-12 16:23
回复 大刀李征 的帖子

问好李征!个人的想法和您交流探讨,谢谢您的理解!

马上老师好,我的所知有限,其实除了目前的格律体新诗,我还不知道有什么新诗体能并重新诗在内容与文字两方面的精致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2-7-18 17:48:06 | 显示全部楼层
过河兵 发表于 2012-7-12 23:56
赞同,我一直都是这样看待的

张老师好,握手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