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相册 标签
[原]拉瓦锡之歌
[ 2009-8-24 15:29:00 | By: yang1937 ]
3
推荐拉瓦锡生平之歌
尘封的化学近代史,
一个闪光的名字,
写在首页里。
一颗不该陨落的星,
遗恨法兰西。
十七世纪中期,
牛顿站在巨人的肩上,
创立了现代物理。
百年后的化学,
仍处在混顿状态里。
燃素说的统治,
是最大的絆脚石。
拉瓦锡横空出世,
伟大而不神竒。
他以实验为本,
从不立谈坐议。
更用天平称量,
转变研究方式。
定量化学的研究,
就从拉瓦锡开始。
他曾加热石膏,
反复称量失去的水蒸汽。
他曾多次燃烧白磷,
称量燃烧后的物质。
同行好友普利斯特里,
告知他加热氧化汞的妙趣,
拉瓦锡借他山之石,
反复实验而攻玉,
他也多次加热白磷,
称量燃烧余烬而增重的事实
终于发现了氧气,
进而揭开了燃烧的秘密。
,,,,,,,,
伟人的意志,
又是常人一样的努力。
一次次的实验,
一个个的数据,
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西欧传出一个惊喜:
罗蒙诺索夫的”物质不灭定律”的的假设
,变成了拉瓦锡的质量守恒的定律的真理。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关系,
,构成了质变和量变的等式。
,数学走进了化学
,化学走进了新世纪。
定量研究,
是近代化学的标志,
质量守恒定律,
是近代化学的基石。
是拉瓦锡对近代化学的伟大功绩。
质量守恒定律的建立
动摇了燃素说的统治。
燃素说的中心论点是:
可燃物含有燃素这种物质
燃烧是燃素的失去。
,这个风行一时的说法,
遭到天平称量的质疑:
既然燃烧失去了燃素,
余烬质量增加何以解释?
一时的权威和习惯势力,
燃素说依然强词夺理。
时而说燃素含在可燃物中
余烬质量应当减少
时而又说燃素含在可燃物外
余烬质量则会增加。
作为科学的回答,
怎能是这样的游弋?
随着时间的推移,
无数事实的雄辩,
燃素说已无能为力,
无可奈何花落去。
拉瓦锡的氧化说代之而起。
氧化说的中心论据是:
燃烧是氧气参加了反应,
抓住氧气参加反应的本质,
再用质量守恒定律的公式,
对燃烧后的质变和量变,
给出了令人信服的科学解释。
一石激起千层浪,
新的燃烧理论的建立,
化学出现了一派生机。
拉瓦锡的力作《化学概要》,
迅速传遍了西欧大地,
一系列新的概念、方法乃至公式,
如雨后春笋破土于十八世纪中期。
近代化学的形成风生水起,
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悄然问世。
回顾氧化学说的形成历史,
缅怀拉瓦锡的又一丰功伟绩。
,拉瓦锡研究从未停止,
又深入到物质结构的本质。
德漠克利特的原子论,
只是一个古老的躯体。
近代化学的兴起,
人们在探索物质内部的秘密。
古希腊的“四元素说”,
炼丹家的”金木水火土”,,,,,
已显得过分原始。
不断积累起来的事实和数据
物质的结构要人们从新认识。
拉瓦锡对元素进行了新的定义
“元素是用化学方法
不能再分的物质。”
这就是后来所称的原子: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的微粒。”
两百多年后的今天
还保持着拉瓦锡的基本意义。
拉瓦锡把元素进行了分类,
第一张元素分类表来自拉瓦锡。
在拉瓦锡的元素分类表里
元素分成了四大类别:
“简单的物质如空气和氧气
简单的非金属如硫、碳、磷
简单的金属如金银铜铁锡
其他简单的物质。”
处在当时的条件,
这个分类是多么渊博的学识,
这是对元素分类的大胆尝试
这是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
这是近代化学的又一块基石
这是拉瓦锡的又一丰功伟绩。
法兰西出了个拉瓦锡,
是法兰西的光荣历史,
历史往往嘲笑自己,
法国又正在上演一出悲剧。
十八世纪中期,法国的大革命正在兴起
拉瓦锡的成就已经登峰造极,
向他走来的是莫大的荣誉,
同时又是树大遭风的危机。
拉瓦锡是公认的大化学家
他应当像英国的波义耳,
埋头学问不去卷入政治。
但拉瓦锡同时又是众议院议员,
又是科学院院士。
革命洪流中泥沙俱下,
顺应历史潮流又充满着无序。
拉瓦锡的威协
也来自同行的妒嫉
而不仅是潮流中的无序和无知。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悲剧的导演竟是他的朋友和同事。
一个大化学家佛罗克依,
和拉瓦锡同为科学院院士。
知识分子的致命弱点,
佛罗克依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般性的保守和自私,
尚能原谅和推及,
佛罗克依的表现,
是历史上少见的恶意。
面对拉瓦锡的非凡才能,
佛罗克依暗设杀机。
拉瓦锡是法国包税官司之一,
这个害国害民的罪名当然成立,
二十八名包税官无一幸免,
拉瓦锡怎能是漏网之鱼?
佛罗克依的罪恶目的,
必置拉瓦锡于死地,
鉴于拉瓦锡的伟大功绩,
有识之士向国会提出保举,
国会中的一些无知,
只凭感受情用事。
说什么法国只管杀贪官,
不要什么科学院院士,
佛罗克依又从中作祟,
断绝了拉瓦锡的一线生机,
这颗不该陨落的星,
遗恨法兰西。
当时的大数学家拉格朗日
悲痛万分深深叹息:
“一个早上可以割掉他的头,
一百年也难于再长出这样一颗头来!”
扩瓦锡的结局,
令许多人始料不及,
历史在这里深思,
历史不会重复但时又何其相似,
这样的历史,
岂是一个法兰西,
这样的悲剧,
岂是一个拉瓦锡!
好在人类的文明已到今天,
这样的历史慢慢成为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