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27|回复: 2

我与东方诗风话数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2-28 10:42: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与东方诗风话数字
文/晓曲


  我与东方诗风结下不解之缘,可以用八个数字来概括,这就是一诗体,二网站,三诗选,四导师,五会议,六活动,七年月,八期刊。这数字筑起了我诗歌王国的藩篱,让我爱在其中,乐在其中,充实了我的精神家园,丰富了我的诗意人生。下面我就说说这些数字的原委吧。
   一诗体,当然是指格律体新诗了。这个名字和我结缘,亦如自己的孩子,一旦拥有,自是不可离弃。记得2005年,古典新诗苑聚议合肥,改名东方诗风,在定名诗体名称并在网站列示若干名字选择时,我一下就认定了格律体新诗,并固执几见,咬定不放。后来确定这个名字时,真有如释重负之感,加之老师们有力的科学论证这个名字的合理性,完全暗合自己的意图。这就是,我们研究新诗的格律,自然针对的是新诗,中心词是新诗,这样的格律体诗歌,合乎自然地称作格律体新诗。自己参与定名的孩子,岂有不爱的道理!
   二站刊,是指两站两刊,即东方诗风网站和《东方诗风》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和《格律体新诗》。我与东方诗风同仁相识,相知,相交七八个年头,还得从源头说起。我算是中国第一波网络文学爱好者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便混迹多家文学诗歌网站交流学习,常写一些带有韵律的新诗。其实那时文学网站还不算太多,自己常在无名指文学网、五岭诗风网、自由诗篇等网站交流,其他大的文学网站,自己还很难融入其中,偶尔去发发贴便一走了之。记不清是2004年,或是2005年的某月,一个叫梅花香雪的文友在五岭诗风网站跟贴评论我的诗歌有古典新诗苑的风格,提议我去那里交流,不久孙逐明老师又跟贴欢迎我去古典新诗苑交流,这下才真的动心了,来到了古典新诗苑网站。在这里,发现自己的诗歌习作很快融于其中,并总能得到唐古拉山风雨者(刘年)、菜花(齐云)、抽刀断水(万龙生)、孙逐明(孙则鸣)、梅花香雪(至今不知真名)等老师和同仁的批评指正,使我从此从一个游侠几乎在这里安定下来。记忆犹新的是我的一首诗歌(现已忘记诗名)被唐古或是他人加了精华鼓励,不到一天又被唐古撤销精华,并说明其不足。这一举动让我大为吃惊,这在我混迹网络文学多年也未曾有过的,我的吃惊不是反感,而是我终于可以找到学习进步的家园了!因为别的地方一味地鼓励,分明让我停滞不前,这里的同仁能说真话,我倍感真诚,这更坚定了安家落户的决心。不久后的2005年7月,古典新诗苑聚议合肥,并改名东方诗风。在这里,自己开始深入学习了孙逐明、万龙生老师的新诗格律文论,并拓展视野学习了闻一多以来的有关新诗格律理论,并充分了解新诗格律的发展历程。通过自己的努力,不久成为了东方诗风网站版主,2008年《东方诗风》创刊后,又成为其编辑成员。后来自己又协同其他同仁创办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和《格律体新诗》诗刊,与东方诗风同仁一起加入到新诗格律的探索、建设与推广格律体新诗的历程。
   三诗选,指《新世纪格律体新诗选》(2005)、《2006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2007)和《“东方诗风”格律体新诗选》(2011)。这三本诗选都是东方诗风网站组织编选的格律体新诗选集,也都收入了自己一定数量的格律体新诗习作。虽然自己一路而来,有不少格律体新诗作品在其他刊物发表,唯有这三本诗选是全面集中展示格律体新诗同仁的创作成果。不仅有格律体新诗作品,还有理论探索。是诗人们饯行格律体新诗理论探索成果的成功实践,自己作为实践者之一,自己的新诗格律观也在实践中成长与成熟。
   四导师,这里我特指自己学习格律体新诗以来,给予我直接或间接引导或指导的东方诗风四位老师,他们是孙则鸣、万龙生、黄中模和王端诚。我的格律体新诗学习与成长经历包含着老师们的心血,从引导入门,到习作指正;从理论启发,到观念定型,都使我获取了丰厚的诗学营养。自己能坚定地走上新诗格律探索之路,正是有了老师们充足的底气。因为底气足,自己就敢于勇往直前,就不怕冲锋陷阵!尤其是,自己与同仁创办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与《格律体新诗》诗刊后,几位老师出任顾问,共同培育格律体新诗健康成长,给后辈们极大的鼓舞与支持,更加坚定了后辈们学习探索格律体新诗的信念。
   五会议,加入东方诗风阵营以来,对我来说,有这样五次会议见证着我与东方诗风老师和同仁们的新诗格律之路。我一直把2005年7月古典新诗苑的合肥聚议当成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会议,盖因这次会议与网络同步,自己虽然未能赴会,但分明能参与其中,共同确立了必将影响深远的格律体新诗这一诗学名称。第二次会议为应邀参加2006年世界汉诗协会张家界年会,虽然本次会议自己最终因公还是未能参加,但自己的诗学论文《简论格律体新诗的先锋性》收入了《世界汉诗协会2006年工作年会论文集》,后收入当时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中国知网”数据库,扩大了格律体新诗的影响。之所以算作与东方诗风有关的会议,概因拙论就是东方诗风探索提倡的格律体新诗,是自己在东方诗风学习积累的诗学认识的全面总结与展示,没有东方诗风的学习成长,就没有这篇拙论的诞生。第三次会议,2011年12月4日,应东方诗风万龙生老师邀请,我与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管理员谭宁君一道赴重庆,与万龙生、王端诚、尹国民,就当前格律体新诗一些问题广泛而坦率地交换了意见。随后形成得到广大诗友赞同的《两网两刊座谈纪要》,在两站两刊公布,指导格律体新诗创作实践。第四次会议,也是影响最大的格律体新诗会议,这就是2012年7月6-8日应邀参加在重庆酉阳举行的“中国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来自全国各地的格律体新诗代表诗人与会,会后回到重庆东方宾馆发表了《东方宣言》,并发布于两网两刊。随后,网站同仁踊跃签名,表达认同宣言,必将形成深远影响。第五次会议为2012年9月14-16日,万龙生、王端诚、黄中模、张先锋到成都参加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玫瑰汾酒杯”全国诗书画大赛评选,并就格律体新诗问题再次研讨,发布了两网两刊第二次座谈纪要。针对个别对格律体新诗怀疑的声音,再次表明坚持实践现有格律体新诗规范,坚定格律体新诗发展信念。
   六活动,指自己与东方诗风老师和同仁们一起参与交流格律体新诗的六次诗歌活动,也是自己与格律体新诗一起成长的见证。第一次活动是,2007年4月参加“东方诗友”万龙生主持的重庆聚会。期间游览了万盛黑山谷,北温泉,参观南山抗战博物馆,与南岸区、北碚区作协交流,在重庆大学举办诗歌朗诵会,得到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盛情接待,并与师生座谈,品尝了著名的“牛魔王”火锅。《重庆晨报》等本地媒体和《中外诗歌研究》报道了这一活动。嗣后,编印了《行吟在巴山渝水间》诗画册。《万盛报》选发了自己采风之作《诗风吹亮黑山谷》。第二次活动是,2009年7月10-12日,应刘善良邀请,成渝两地的“东方”诗友赴四川大英县采风,游览了中国死海和民族风情村、蓬莱公园。行吟之作,选载于《东方诗风》第3期增刊。第三次活动是,2009年10月3日(中秋节),应邀参加由重庆师大、台盟、社科联举办的“中秋月圆”海峡两岸诗歌朗诵暨作品研讨会,登台朗诵了自己的格律体新诗《今夜站在长江边上》,并入选黄中模教授主编的《两岸诗心共月圆》一书,该书在台湾引起强烈反响。第四次活动是,2010年10月29-31日,我在成都新都锦水湾新岛山庄组织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五周年庆典”,东方诗风老师们给予了积极支持,万龙生、王端成、龙光复等与会交流指导,并就格律体新诗创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了讨论,应该说这也是一次就格律体新诗若干问题解惑答疑的交流会。第五次活动是,2011年6月2日,应邀参加在重庆人民大礼堂酒店隆重举行,由重庆市政府办公厅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海峡两岸诗歌研究所和重庆巴渝名匾文化艺术博物馆承办的纪念“中国诗人节”在重庆诞生七十周年暨以纪念屈原、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虽说本次会议非东方诗风组织举办,但东方诗风同仁十余人参加了朗诵会,而且均朗诵的是格律体新诗,本人也登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格律体新诗《西南飞来了金凤凰》,当是自己再次与东方诗风同仁共展格律体新诗的重要聚会。第六次活动是,2012年7月6-8日,应邀参加在重庆酉阳举行,由世界汉诗协会格律体新诗委员会、重庆孔子儒学研究会倡议,重庆国际文化交流中心、酉阳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格律体新诗酉阳论坛暨名作家旅游文化采风活动”。这是在东方诗风万龙生推动下组织的具有全国性影响的格律体新诗交流及宣传推广活动,来自各地的“东方”诗友参加研讨,并到桃花源和龚滩、龙潭古镇等地观光采风,创作了大量作品。这次活动,因其后续发表了与会格律体新诗诗人参与签署的《东方宣言》,意义重大。六次活动,六大收获,各不相同,也坚定了自己与东方诗风老师和同仁们的深情厚谊,为推动格律体新诗的探索与发展推波助澜,既感荣幸,也觉欣慰。
   七年月,屈指算来,自己与东方诗风的交往已整整七年。东方诗风十年里,从其前身更名以来,可以说是不离不弃,情同手足。七年来,斗转星移,多少网站烟花一现,多少网站物是人非,而自己与东方诗风的老师和同仁们依然如同朝夕与共。这一份坚持,离不开东方诗风老师们的无私付出,离不开同仁们的携手与共。格律体新诗从嗷嗷待哺,到呱呱坠地;从一株幼苗,到今天的茁壮成长,无不凝结着老师和同仁们的心血,也有我一路而来同行的脚步,给我的诗路历程打上了深深的烙印。因为东方诗风,自己携手同仁建立来了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并创办了《格律体新诗》诗歌刊物;因为格律体新诗,自己坚定了探索走新诗格律的道路;因为新诗格律之路,一大批诗学同仁正与自己携手同行。没有与东方诗风老师和同仁们的共同历练,就没有我对新诗格律探索的坚定信念,更没有今天自己格律体新诗花园里的累累果实。
   八期刊,这里我要说的首先是《东方诗风》至今已编辑出刊八期,同时自己在同仁们支持下主编的《格律体新诗》也出刊八期,都是自己与东方诗风同仁共同结出的硕果。两网两刊,同仁交融,凝结着我们的共同心愿。我们目标相同,方向一致,为构建中国新诗的格律形式,提倡格律体新诗而不懈努力。两网两刊,同仁互动,如一树两枝,一枝两花,只管耕耘,自有收获。我坚信,有东方诗风劲吹,有老师和同仁们阳光般的热情哺育,格律体新诗一定能不断成长壮大,擎起一片诗歌的天空!
   我与东方诗风有说不完的话,但终归要停下,挂一漏万。七年来,给我帮助,与我一起成长的同仁太多,请原谅不能一一点提你们的名字,允许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祝福共同的诗路历程,祝福健康的美好人生!
   2012-12-27于成都新都桂湖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11: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情深意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2-28 21: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个字,万般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