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88|回复: 3

浅谈“新古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0 08: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临枝拾碎影 于 2013-6-20 08:39 编辑

浅谈“新古诗”
文/零点一
一、什么是“新古诗”
    新古诗算是一个新词,在近十来年传入了诗学界,人说“新古诗”是介于古诗与新诗之间的第三种诗体,并说更加贴近大众,人人都能写;更加易于国际交流,易于翻译;因此,更加易于传播中国文化。前些日子就新古诗的问题我问过写旧体诗词的恩师丁垂赋,他回答说:“新古诗就是保留旧诗元素,不太讲究格律,用新的语言或民歌体之类写成的。其实与古风差不多。也可以说是一不懂格律或不愿讲格律的人想出来的新玩意。”丁老师说新古诗是“保留旧诗元素,不太讲究格律,用新的语言或民歌体之类写成的”,即为在旧诗中去除格律要素,同时用现代白话代替文言而创作的古诗。与古风唯一的区别就在新古诗构成诗歌的文字是白话文,而构成古风的文字是文言文。
    以上解释已经够简单明了了,至于具体的写作方法,我们还得看一看这新古诗的首倡者如何论道。新古诗是由电脑博士范光陵首先提出来的,他对新古诗如是说:“新古诗就是以新诗写古诗也就是现代化之中国古诗即使古诗不拘平仄二、四句末有韵但韵有自然之音乐感即可不拘古韵同时用新诗的现代感来写不必用古人陈语。”范先生毕竟是学电脑的,什么叫“以新诗写古诗”?难道“古体诗”是拘平仄的吗?难道近体诗词都是“古人陈语”了吗?这些我们可以不讨论,他的解释已经足够说明新古诗的用语方式。
    范博士对新古诗作了如下八条归结(《范光陵与新古诗》丁国成):
    1、通常每首四行;也可以作新古联诗,即两个或两个以上四行。
    2、每首每行一律可分三、四、五、六、七言。
    3、第二、四行末一字同韵;新古联诗各段之间亦可不同韵。
    4、使用现代语言之自然音韵,只要有音乐感、声调感即可,不重平仄对仗。
    5、诗以情感、哲理为主,要有新思想、新内容。
    6、如情理与音韵发生矛盾时,则可牺牲音韵,或变更行数与字数,形成不拘格式的新古变体诗——“新古词”或“杂言诗”。
    7、要用现代口语写诗,语言要简明、朴实、易懂、上口,少用典故、旧句、专门名词,以便翻译。
    8、诗既要能雅俗共赏,可与音乐、舞蹈、书画、舞台结合,又要使大家包括中外人士敢于参与。外国人用其本国语言作新古诗( HSINK或NEW CLASSIC POEM),可以适当放宽规则,以适应中外不同的文法。
    显然,这新古诗确实是人人后可以创作的,除非他不懂汉字。“新古诗”提出之后便有相关人士纷纷作文鼓吹,甚至有在学校试教的。我们来看一下范博士的几首“新古诗”,确实有些味道:


《碧荷》
碧荷
红花
屋小
我家
《人生》
人生如海潮
起落有定时
若不勤撒网
潮去恨已迟
《险道》
险道分九弯
斜月天外山
白云写甲骨
游子思乡关


二、相关思考
    一、“新古诗”的命名合理吗?
    从《诗经》以来,经楚辞、乐府到后面的绝句再到律诗,之后又到宋词、元曲,从二言到三言、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不一而足,这些诗歌体式都是之后的时代的古诗。我们按照这些模子写诗歌时,难道用的都是这些体式产生的年代的语言吗?就算是狭义上的古诗,不讲求格律,我们在填写的时候难道都不是用我们所处的时代的语言吗?显然这是否定的。那么之前作的古诗不也可以叫做“新古诗”了吗?就算是讲求格律,用平白话语按照格律填写诗词曲,让人感觉不到任何古调的,在今天也大有人在。
    我们仔细看一下上面的八条规则,就会发现“新古诗”的“新”字其实体现在第六条和第七条上。第六条为那些填写词曲而不顾平仄、对仗和押韵方式的人找到了理由,第七条指出“新古诗”便于国际交流。其他几条古已有之,已经不“新”了。
    我们回顾一下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按照范博士的观点,这一首古诗恐怕也没有理由不是“新古诗”了。
    所以,“新古诗”的命名并不合理。笔者认为,或许用“现代白话古诗”来命名更能让人理解,只要明确“现代白话”是诗的语言,而“古诗”是借用古诗的模子,这样就简单明了了。
二、“新古诗”的提出有必要吗?
    笔者认为有一定的必要性。
    自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谈起创作古诗时,多是“谈虎色变”,直到今天,很多人的体内都还有抗体。人们疏远了古诗词,进而疏远了“诗”,就是今天的自由诗也没有多少人去阅读了。虽然中国被称为“诗国”,但人们常常对诗感到高深莫测,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谁还有兴趣去谈诗呢?古诗的“高深莫测”仅仅单纯的高深莫测在“古”字上,因为这个往往包含着一些规则,从五四运动以来,中国人就不喜欢“古”了;而自由诗总体上趋向于让普通人看不懂,自由诗的“高深莫测”则高深莫测在远离大众上。
    如果古诗抛开平仄、对仗的层面,新诗抛开押韵的层面,你会喜欢阅读那种诗歌呢?
    这里有一点,“新古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确实有一定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08: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些浅见,今发于此,诸多不足和不对的地方望各位老师斧正,临枝致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20 12: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3-6-20 12:28: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剑舞疏狂 的帖子

求批评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