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34|回复: 0

林下读书笔记(二)林庚:《诗的活力与诗的新原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4 17:3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提要
  林庚先生注意到,诗的原质时常在那里改变。就连永不改变的大自然这个艺术的宝库在诗人的笔下也时常在改变。这样便造成从来的诗的历史。
  “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新的诗风最直接的,莫过于新的事物上新的感情。这便是诗的不断的追求。
  林庚先生论述,新的事物可以成为诗的新原质,例如由琴到笛,先后催生了诗人们多少诗情与佳句;诗人们着意于杨柳,感情不断深化,诗句不断翻新;而同一大自然或人文景观,如“风”、“雨”、“斜阳”、“关”、“酒”等等,无不任由诗人们发挥,而衍生出许多新的原质,因而彰显诗的活力。
  林庚先生尤其推崇唐诗,认为因为那一时期新原质发现得最多。他举例说,王维的《渭城曲》已经非是好诗不可了,因为“雨”、“柳”、“酒”、“关”,每一句里都占了一个新原质。
  学习体会
  李庚先生是继新月派之后,长期致力于格律体新诗研究与创作的一位大家。新月派沉寂之后,犹自着力于此,难能可贵,功不可没。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贡献是古诗“半逗律”之发现及其在新诗中的运用,以及对九言体新诗的提倡与实践。而此文又别开生面,由诗形之外,注意到诗质问题。
  我所理解的诗之原质,是指那些入诗的有意味的“物事”,而新原质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增加的前人未曾发现的物事,一是赋予已有的原质以新的内涵。新原质的增添,有赖于诗人的才华,由此丰富了诗的宝库,显示了诗的生生不息的活力。
  在我看来,林庚先生所论的诗的“原质”,实际上也就是诗的意象。如果以“意象”的观念来解释,增加新原质,就是不断增加入诗的“物象”,并在其中注入诗人的感情;再则,创造性地使用前人已经用过的物象,在其中注入新的意味(不是简单的重复、模仿,而是使其内涵有所增益,有所升华)。国外的所谓“意象派”诗歌,也要在我们的老祖宗那里去寻找源头呢。对于这些“出口转内销”的洋玩意儿,被现今诗界某些盲从者奉为圭臬,那只是些数典忘祖,没有出息的“西崽”而已。
  对于诗的“新原质”,我以为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新题材的寻求与旧题材的深化与翻新。那么,我们的应用面就更加宽泛了。林庚先生所论诗之新原质的产生与发展,对于我们从事诗歌创作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创作格律体新诗,既然不是闹着玩儿,而是当做一项事业来追求,那么,仅仅满足于对格律的掌握是绝对不够的,我们必须使作品具有起码的诗质,而且要不断发现新原质,追求新意境,开拓新境界。那些古典的“诗原质”,在今天未尝不可以推陈出新,使其焕发活力。
  我们研究格律体新诗,理所当然要在形式上下功夫,却被某些人讥为“形式主义”。这样也好,正可以“迫使”我们在创作上狠下功夫,写出就连带有偏见的人也无法否认的优秀之作,以事实来驳斥他们的偏见;另外,我们应该学习林庚先生,认真探寻诗的艺术规律,用以指导创作,对创作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目前我们“东方诗风”同仁们以及意识到这个问题,开始对比较优秀的格律体新诗进行诗质评价、艺术分析。《东方诗风》第十期就在理论探讨之外,不吝篇幅,发表了一组这样的文章。
  (算是偷懒,林庚先生所举大量例证从略。若有兴趣,不妨百度这些关键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