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56|回复: 1

林下读书笔记(四)臧克家《一字之奇,千古瞩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7-28 20: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这是一篇谈中国古诗中“诗眼”的文章。主要推崇两个诗例:宋祁《玉楼春》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和苏轼《有美堂暴雨》诗中“天外黑风吹海立”中的“海”字。旁及杜甫《曲江对雨》中“林花着雨燕支湿”的“湿”字,都是推崇备至,说自己“佩服得五体投地,逢人便道。”而对前人一再称道的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一直评价不高”,认为不能与前举“闹”“立”三足鼎立。
  文章一开始便如此论述“诗眼”的意义与作用:“古典诗词,字数有限制而含蕴丰富,所以在选句下字上,要覃思深虑,一再推敲,使篇中有警句,成为星群之中的北斗,撑起诗词殿堂的梁柱,使读者不禁击节,拍案叫绝,而一句之中,又有警字,即所谓‘诗眼’是也。”
  说起来这似乎不过是常识罢了。但是这牵涉到古人作诗的认真态度。他们呕心沥血,对词语反复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甚至“吟安一个字,拧断数茎须。”“三句两年得,一吟泪双流。”这才留下了许多佳句、佳话。如宋代词人张先以其词中得意三句: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被文学史津津乐道,广为留传,世称张三影传说宋祁过张先家,请童仆通报曰:尚书欲见云破月来花弄影郎中。张先内应曰:得非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耶?这就以佳句代替人名,与官职连称了。
  如克家先生所言,古人的炼字往往是与炼意结合在一起的。昔读傅庚生先生《唐宋诗举隅》,论及警句,说是“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至今不忘。那些警句是古人至性至情的结晶,感人至深。如李商隐的“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元稹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些描述自然景物的名句则往往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或社会规律,如苏轼的“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警句化为我们民族语言宝库中的珠玉,广泛应用于生活之中。
  反观新诗,在这方面简直望尘莫及。近百年来,固然也产生了一些新诗佳句,但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能够常常加以引用的实在太少。我记得艾青的名句:
  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此外,北岛的名句人们也很熟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说实在的,格律体新诗由于讲究语言的节奏韵律,如果真正写出了警句,是易于背诵流传的。但是我们缺乏这样的意识,没有这种自觉的追求。当然,一般诗者也缺乏必须的学养,腹笥有待充实。可能我们对炼意还能放在心上,而对于炼句就比较忽略,能够广为流传的警句并不多。炼字呢,那就做得更差,很难举出像样的例句来。我只记得一个,那是写景的:
  你看负暄的红襟在电杆梢上,
  酣眠的锦鸭泊在老柳根旁。
         ——闻一多《死水·你看》
  这个“泊”字确实令人拍案叫绝。
  有鉴于此,我们就必须恭恭敬敬地拜我们的前辈为师,在创作中注意炼句、炼字,力争写出能够当得起称道的佳言警句,进一步点石成金,创造出使读者过目难忘、足称楷模的诗眼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7-28 22:47:22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当是每位诗者的不懈追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