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47|回复: 0

网上诗话(23)话剧《蔡文姬》里的“五四体”四步九言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30 15:56: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卓韦 于 2009-12-18 15:24 编辑

网上诗话(23)话剧《蔡文姬》里的“五四体”四步九言诗

◆ 程文

[
关键词]格律诗体   否定之否定




    《蔡文姬》是郭沫若1959年写的旨在为曹操翻案的五幕历史剧。结尾时,郭沫若通过剧中人物蔡文姬写了一首赞曲,对曹操做出了总体评价,命题为《贺圣朝》:

        天地|再造呵‖日月|重
        扫荡|兼并呵‖诛锄|豪
        乌丸|内附呵‖匈奴|隶
        武功|赫赫呵‖文采|泱泱
        万民|乐业呵‖四海|安
        渡越|周秦呵‖遐迈|夏
        哲人|如天呵‖凤翱|龙
        天下|为公呵‖重见|陶

    如此理念化的处理,使情感化戏剧中的主要人物蔡文姬形象的塑造受到削弱,因此导演和演员提出了修改意见。郭沫若同意修改,恰好又要出国,只好请剧院代为删削。剧院就请郭沫若好友、剧作家和诗人田汉先生将赞曲《贺圣朝》进行了修改:

        丁年|出塞呵‖泪洒|琵
        一十|二载呵‖毡帐|寒
        巍巍|周公呵‖吐哺|握
        明珠|赎我呵‖重睹|芳
        思儿|念女呵‖声咽|胡
        所幸|今日呵‖胡汉|一
        天下|儿女呵‖皆我|娇
        春风|吹花呵‖红遍|天

    ——据杨建民《三改〈蔡文姬〉》(8·16《文摘报》)记载:郭沫若回国后,谈及田汉修改的《贺圣朝》时说过:“寿昌(田汉字)改得好,不仅更富有诗意,而且和全剧情调更合拍。”
    然而郭沫若先生余兴未尽,又在田汉修改版基础上做了一番调整,并且重新命名为《重睹芳华》:

        妙龄|出塞呵‖泪湿|鞍
        十有|二载呵‖毡幕|风
        巍巍|宰辅呵‖吐哺|握
        金璧|赎我呵‖重睹|芳
        抛儿|别女呵‖声咽|胡
        所幸|今日呵‖遐迩|一
        春兰|秋菊呵‖竞放|奇
        熏风|永驻呵‖吹绿|天

    正如杨建民所说:“《蔡文姬》是郭沫若的心爱之作即便在他修改时也孜孜以求,力图复活历史情境。这首从《贺圣朝》到《重睹芳华》赞曲的三番更动,可以反映出这一点。”



    从这首赞曲的形式,分析郭沫若先生的诗歌创作,不能不明晰地感到在诗歌的形式方面已经有了重大突破。这时的郭沫若已经不再像20年代那样呼吁和实行“形式的绝对自由”,提倡“裸体的美人”了1958年他赶写和出版了诗集《百花齐放》。这一百零一首诗,除了《牡丹》、《芍药》和《春兰》是在1956年写的,其余都是从330开始,一共费了十天工夫匆匆写成的,没有来得及做更多的修改和润色。然而就是这本速成的诗集,表现了十分明显的格律倾向:其一,每首诗都是两个诗节,每节都是四行,即全诗两节八行。其二,基本上都是诗行比较整齐的整齐体,从自由体向格律体过度的色彩具体、鲜明。其三,大多的诗篇,两节之中都有一节的格律形式是成熟或者基本成熟的;而全诗两节都完全成熟(如《白兰花》)的例子少。
    由此可见,郭沫若先生是在通过创作实践,在实行具体地改造新诗,开拓新诗。这首赞曲就是这种变化的继续,而且明显地具有继承和发扬楚辞等古典诗歌的倾向。仅就话剧《蔡文姬》里的这首赞曲来看,郭沫若和田汉两位先生的反复修改,创作态度都是精益求精和一丝不苟的;在诗歌的形式上,两位先生都坚持使用了这种“‘五四体’四步九言诗”的形式,未进行过改动,行行都是这样的诗行构成方式:

        “××|××呵‖××|××”

    ——其一,是用3个两音音步(“二字尺”)和1个三音音步(“三字尺”)构成四步九言诗行。其二,诗行里两种音步的排列次序固定化,在上“五”和下“四”之间使用了大顿,即第二个音步之尾都使用了语气助词“呵”,或者说第二个音步都是“××”式的三音音步。其三,全诗行行都使用这样同一种诗行构成方式,使格律形式固定化程式化,形成了十分和谐的节奏和旋律。可见比闻一多《死水》的格律形式还要严谨,还要更进一步,而且又明显地闪耀着楚辞的神韵。
    这首诗的诗体形式,不仅是首成熟的四步九言诗,而且比《死水》更为成熟,本质上已经属于四步九言诗的“子诗体”之一,即上“五”下“四”的“五四体”四步九言诗。诗行中腰处“呵”的规律运用,突出了大顿(“”)的作用。其作用之一,就像法国诗歌讲究的“半逗律”那样,活跃了诗歌的节奏;之二又促成了四步九言诗的“子诗体”之一“五四体”的形成。这个“呵”,多么类似楚辞里的“兮”呀!
    看来理论总是要落后于实践,往往是在实践里出现之后,理论上才得到认识。而且这样认识之后还要经过多次反复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才可能得到人们的认可,才可能得到应用和普及。然而一旦掌握了这种理论,就会有力地促进诗歌的民族化、格律化和现代化建设。
    在新诗格律理论有了一定发展的今天,回头再阅读话剧《蔡文姬》里的这首赞曲,我们不能不感谢郭沫若和田汉两位先生所做出的宝贵贡献,而且也应该历史地正确对待郭沫若先生“五四”时代喊过的“形式的绝对自由”以及“裸体的美人”之类的口号。
                                                       2007·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