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055|回复: 4

内在音乐美之批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1 16: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在音乐美之批判

◆ 孙逐明

http://www.eastpoet.org/viewthread.php?tid=15221&highlight=%C4%DA%D4%DA%D2%F4%C0%D6%C3%C0%D6%AE%C5%FA%C5%D0

按:这是我正在写的一篇长文《新诗格律理论若干原则性问题简论》里的一个小节,抽出来发表。为了加强它的说服力,敬请同好们多提修改意见。
  

  惯写自由诗的人,反对新诗格律化的最大口实,就是自由诗已经有了所谓最高境界的内在的音乐美,何须外在音乐美来束缚思想呢?

  内在音乐美论的始作俑者是郭沫若,早在五四时代他就在《学诗三扎》里说:“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内在的韵律并不是甚么平上去入,高下抑扬,强弱长短,宫商徵羽;也并不是甚么双声叠韵,甚么押在句中的韵文。这些都是外在的韵律或有形律。内在的韵律便是‘情绪的自然消涨’”。

  韵律一词含义比较模糊,有时指押韵,更多的情况下相当于广义的旋律,即节奏、旋律和韵式的综合体。其它的所谓的内在旋律、内在节奏,大抵和“内在韵律”相当,都是指内在音乐美。    

  当代诗人学者朱多锦于《现代诗最后的形式》一文里,在感叹现代诗歌形式的缺失之后,干脆声称:“那么,中国现代诗的形式到底是什么呢?新诗和“歌”分离后,中国现代诗的形式应归于音乐。……诗的语言是否可‘到音乐’(旋律)为止呢?”〔注6〕对于“旋律”,朱先生解释说是诗歌“所表现或所渲染的情绪、情感的消涨” 〔注7〕。

  朱先生所诠释的诗歌“旋律”,正是郭沫若的“内在韵律”的翻版。对此他进一步解释说:“当诗和‘歌’分离,其形式依归了旋律,这时的形式的确应称之诗的‘内在律’,因为这种形式已不那么外显。但是有其内必有其外,即其内在的旋律美必溢于其外,这种外在美主要是一种和谐美,由此也就给人以音乐感。正如一颗苹果,只要熟了其‘内在’果肉也就或红了或黄了其‘外在’果皮。我们读一首好的现代诗,会立刻同时感觉其内外俱在形式美。”〔注8〕

  类似的说法,长期以来在诗歌界泛滥成灾。

  外在音乐美是否束缚思想姑且不说,世界上真有“内在音乐美”的存在吗?

  从各种内在音乐美的说法来看,内在韵律、内在旋律、内在节奏等等说法,无非是指诗歌内容中能感染读者的“情绪的波动”之类的内在因素。

  应当肯定,“情绪的波动”在诗歌里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它是诗歌旋律的灵魂;没有“情绪的波动”,任何诗律都是废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情绪的波动”就等价于“内在音乐美”。

  其一,把“情绪的波动”说成是“内在韵律”、“内在旋律”、“内在节奏”,仅仅是一种比喻,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节奏旋律美。

  其二,“情绪的波动”绝不是诗歌独有的专利品,它是任何文艺作品的共性,那一种文体的作品不是通过“情绪的波动”来打动读者和听众的呢?

  也就是说“情绪的波动”是任何文艺形式的艺术美的灵魂;“情绪的波动”附着于不同的躯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艺术美感。

  “情绪的波动”附着于戏剧的时候,就是“戏剧冲突美”,附着于小说的时候,就是“小说情节跌宕美”,附着于散文的时候,就是“形散神聚的抒情美”……

  然而,上述这些美,绝不是诗歌所独有的真正意义的“音乐旋律美”。

  其三,也不是任何诗歌作品有了“情绪的波动”,就变成了真正意义的“音乐旋律美”。

  须知,真正意义的音乐旋律美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必须是内在的“情绪的波动”和外在的特点鲜明的节奏型、抑扬起伏的声调线或语调线相结合,还要通过韵式的串联组合成有机的整体,这才能成为悦耳动听、打动读者听众的诗歌旋律美。
  
      这正如“感情的波动”也是音乐的灵魂一样;“感情的波动”若不和音乐的应有的节奏、调式之类的形式外壳相结合,也只可能是一堆感人的音响〔如人在激动时的欢呼呐喊或悲伤呻吟〕,绝不是音乐。  
   
      反过来说,诗歌外在的音乐美形式,若不和内在的“情绪波动”相结合〔如中医的“汤头歌诀”〕也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的诗歌的“音乐旋律美”。   

  世界上绝对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诗歌内在音乐美。

  把所谓“内在节奏旋律”当成诗歌有别于其它文体的独有形式,是一种误解和无知;
认为诗歌“内在节奏旋律”比外在音乐美更高级、更本质的观点,是误解和无知导致的妄自尊大。

      至于说“现代诗最后的形式”就是“内在的旋律”即“内在感情的波动”,竟然把形式和内容完全等同起来,连起码的逻辑知识都置之脑后了。其实质就是诗歌无需任何特定形式,只要内容里有了“感情的波动”,诗歌的所谓最后形式也就形成了。

  毋庸讳言,缺乏诗歌音乐美的优秀自由体新诗,也能打动读者,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也有它可取的艺术特色,但并不等价于它就具备了什么“内在音乐美”;若一定要把什么子虚乌有的“内在音乐美”为自己贴金,其实是一种气馁的表现。为什么写自由诗的就不敢声称自己不在乎音乐美的丧失呢?难道不正是底气不足在作怪吗?

  内在音乐美论可以休矣!
  
  
  
诗酒自娱

内在音乐美论可以休矣!

此文抓住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对子虚乌有的"内在音乐美"进行批驳,功不可没.
我想起了吕进先生的话: '没有自由小说,没有自由戏剧,也没有自由散文,偏偏有自由诗!'

沧海曾经

关于内在音乐美,提出的时间孙老师没有归入文章。
郭沫若提出此说,是在新月繁盛的时期,是在当时人们普遍倾向格律体的情况下提出的。是末路者的遮羞布。而郭的理论言辞闪烁,论无实据。说实在的,我就是怀疑他故弄玄虚。
如果郭沫若不是故弄玄虚的话,那么郭提出的理论可能是这样一种情况:
朗诵,感情激烈的文字,冲淡的文字,给人的心理的刺激不同。具体到发音时,表现出来的,就是音高,音色,语速,震动频率,音长,读音的顿歇等等的变化。比如人们愤怒时和平常说话的不同,具体的不同和它的规律是可以分析的,不过跨学科太多,也太麻烦。做出可以让人信服的报告,需要太长时间,不是我们这些忙于生计的人可以做的。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郭的意思是,内在律实际上就是用通顺和适合那种情绪的语言来写诗。这样,这就是一句废话。因为当情绪为愤怒时,人们自然流露的就是愤怒的语言,而文字,是纪录这愤怒语言的载体。


  
微斋先生

郭氏凭空想象出一个莫须有的"内在音乐美",是对诗的形式美的否定,也是对诗的本质特征的否定.
照此"理论"行事,则诗将不存矣!
诗之不存,则"内在音乐美"将焉附?
作诗需要想象,而立论却切忌想象(即想当然也).
完全赞同孙文观点!

晓曲

同意孙老师观点。
似乎时至今日郭的误导根深蒂固亦,本来“内在律”并不是衡量诗歌的标准,自由体新诗应该从其他角度去寻找和探讨自身的审美取向,偏偏不少人始终拿它来当唯一的救命稻草。事实上“稻草”怎么能起支撑作用呢?但是,他们就是宁愿把稻草说成钢筋,就好比两只蚂蚁用稻草拔河,可能他们永远都在体会那是钢筋的力量。
  
游子

孙老师好!
完全同意您对郭老所谓“诗歌内在音乐美”的批判。郭老此说流毒深广,孙老师能在理论上批倒它,善莫大焉。

孙逐明

按:下面是诗歌研究所启蒙论坛就《内在音乐美之批判》一文的讨论,转贴于此。以后 今后若有继续讨论,将继续讨论。
原文在:
http://www.xinqimeng.com/bbs/index.php

徐树爱
版主
我认为,在孙逐明与朱多锦先生之间,争论诗歌的“内在“的音乐美“与“外在“的音乐美是多余的,关键是应该聚焦在“诗歌需不需要音乐美”才合适,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西马
超级版主
内在音乐美这种提法显然有些相对底气不足,但新诗也必然存在着音乐美,只要诗的情感不是静止的,或者平衡的,那么就必然出现波动,这种波动形成节奏,我们可以定它为节奏美,但相对来说,自由诗因为他的某一部分正好迎合了人的阅读情趣,音乐美也就形成了,这只能对于读者的阅读快感而言,而对诗歌我不敢这么肯定,文字的意义之下,音乐美一定程度上很大缩小,比例的尺度难以恒定,也就难以形成既定的标准

红颜知己
管理员
我认为,在孙逐明与朱多锦先生之间,争论诗歌的“内在“的音乐美“与“外在“的音乐美是多余的,关键是应该聚焦在“诗歌需不需要音乐美”才合适,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可不是?我对这个不大感兴趣.一首好诗,它一般是有其韵致(或者说内在韵律)在里面的,不必过分讲究形式与押韵......有音乐美当然最好,而有所欠缺也不会给整体的把握带来什么影响.

徐树爱
版主
是的,押韵是一种美,不押韵同样可以是美的。因为诗歌语言的流程本来就浸透着传统诗词歌赋的美的因素(音素),在平常语言中就包含着抑扬与平仄关系等,诗歌中更是包含着高浓度的高纯度的这些因素(音素)

红颜知己
管理员
QUOTE:
原帖由徐树爱于2007-5-1121:25发表
是的,押韵是一种美,不押韵同样可以是美的。因为诗歌语言的流程本来就浸透着传统诗词歌赋的美的因素(音素),在平常语言中就包含着抑扬与平仄关系等
对呀,我就是这个意思,但总是表达不清楚,哈

孙逐明
贵宾
先向各位问好。容我慢慢回答大家的质疑。

徐树爱
版主
欢迎孙先生再次光临希望更加精彩,更加辉煌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徐树爱于2007-5-1120:49发表
我认为,在孙逐明与朱多锦先生之间,争论诗歌的“内在“的音乐美“与“外在“的音乐美是多余的,关键是应该聚焦在“诗歌需不需要音乐美”才合适,两者是殊途同归的。
我以为,“什么才是诗歌的音乐美”是立论的基础。这个问题不达成共识,只能是各说各话。
现状不正是这样么?我认为很大一部分新诗缺乏音乐美,而反对者却说:你那是外在音乐美,我有的是内在音乐美。言外之意是所谓“外在音乐美”是低级的,可有可无的;所谓“内在音乐美”是高级的,有了它就等于有了一切。
这种讨论有什么意义和价值?
这就是我为什么首先想澄清究竟“什么才是诗歌的音乐美”的原因。
西马先生的观点容我另文再议。

徐树爱
版主
我认为应当先讨论诗歌需要不需要音乐美,然后再讨论诗歌中的音乐美与通常的音乐美的区别,然后再集中在诗歌的音乐美上来。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徐树爱于2007-5-1121:25发表
是的,押韵是一种美,不押韵同样可以是美的。因为诗歌语言的流程本来就浸透着传统诗词歌赋的美的因素(音素),在平常语言中就包含着抑扬与平仄关系等,诗歌中更是包含着高浓度的高纯度的这些因素(音素)
诗歌音乐美不单纯在于押韵,西方就有不押韵的格律体素诗,日文诗歌就根本没有押韵一说。这在我的许多文章里面都有清楚的表述。
平常语言中的确包含着抑扬与平仄关系等音乐美的素材,但是诗人若不对这些音乐美的素材予以加工,它与平常语言有什么区别呢?对这些素材〔指抑扬与平仄关系之类的因素〕完全采取听任自由的态度,说它“更是包含着高浓度的高纯度的这些因素”有什么根据和理由呢?
平常语言与富于音乐美的诗歌语言的关系,一如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若不通过艺术加工,是不可能能达到艺术美的境界。
换言之,诗歌之所以成其为语言艺术,就是要对平常语言中自然美的因素加工才可能成为艺术美。

孙逐明
贵宾
不知道诗歌音乐美为何物,怎么可能讨论应当需要不需要这不知为何物的东西呢?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红颜知己于2007-5-1121:00发表
可不是?我对这个不大感兴趣.一首好诗,它一般是有其韵致(或者说内在韵律)在里面的,不必过分讲究形式与押韵......有音乐美当然最好,而有所欠缺也不会给整体的把握带来什么影响.
你可能不了解我的完整的诗观,其实我的观点和你一样,就是说:有音乐美当然最好,没有也无妨。看来你的确是我的红颜知己呢:)
具体一点讲,我是主张具有浓郁诗歌音乐美的格律体诗歌和不怎么具备诗歌音乐美的自由体诗歌“两条腿走路”的方针,还以为这两者之间有广阔的中间地带;格律体诗歌和自由体诗歌相互影响相互交织的中间地带,将是极富前途的诗歌体裁。
我之所以着重研究新诗格律,是因为“无妨”无需作多研究,而如何才能达到“最好”,却是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它的规律的。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西马于2007-5-1120:52发表
内在音乐美这种提法显然有些相对底气不足,但新诗也必然存在着音乐美,只要诗的情感不是静止的,或者平衡的,那么就必然出现波动,这种波动形成节奏,我们可以定它为节奏美,但相对来说,自由诗因为他的某一部分...
西马君和树爱君说了很多,其内核和朱多锦先生完全一样,就是说新诗语言只要有了情感的波动,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或是节奏美或是旋律美或是音乐美。和郭沫若的内在韵律说完全一致,艾青也有过类似的看法,他说:“自由体的诗,更倾向于根据感情的起伏而产生的内在的旋律的要求”。
这种内在的旋律美是怎样形成的呢?朱多锦先生说得很明白:“……有其内必有其外,即其内在的旋律美必溢于其外,这种外在美主要是一种和谐美,由此也就给人以音乐感。正如一颗苹果,只要熟了其‘内在’果肉也就或红了或黄了其‘外在’果皮。我们读一首好的现代诗,会立刻同时感觉其内外俱在形式美。”
诸位的观点可以概括为“自然的旋律美”或者“自然的语音美”。
上述观点非常诱人,诗人只要潜心挖掘情感的波动就够了,其他任何外在语言控制都可以完全不顾,写诗没有任何外在的束缚,多么自由,多么惬意!
可是诸位忘记了一点,任何文学体裁的作品都有感情的起伏,它们不同样也会“有其内必有其外”么?所谓的“自然的旋律美”或者“自然的语音美”难道不是任何文学语言的共性么?诗歌语言凭什么语言特征有别于散文、小说和戏剧呢?丧失了自己的语言个性,诗歌体裁还存在吗?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多锦先生是感叹现代新诗缺乏应有的形式,特地写了《现代诗最后的形式》一文来解决新诗的形式问题。朱先生的处方就是“内在的旋律”,也就是新诗只要有了内在的感情起伏波动这块果肉,自然而然就会有优美的外在果皮——“新诗的最后形式”了。
换言之,诗歌无需任何特定的形式,只要诗歌的内容具备了感情起伏波动就自然水到渠成了。也就是说“新诗的最后形式”就是“无需任何特定形式”,诗歌内容决定了一切。
难道朱先生的真实主张就是“诗歌内容决定了一切”么?如果是这样,还有什么必要感叹新诗形式的丧失呢?

朱多锦
贵宾
逐明先生:
您好!很久未在网上相遇了,很是惦念。
自06年4月4日开始的关于我的一首题为《晚年毛泽东》诗的讨论您也未能参加,很是遗憾。事实上是,当时我们正讨论着关于诗的形式问题时,结果却让关于《晚年毛泽东》诗的讨论给冲击了,很可惜。现在,那场关于《晚年毛泽东》诗的讨论业已过去,我们应当重新拾起那段关于诗的形式问题的讨论了。这很好。我感到,关于现代诗的形式问题的讨论很重要。前几天,我还给树爱君打电话,说让我们重新开展起关于诗的形式问题的讨论,正好您就在这个时候也又推出了这个问题,真是不谋而合。很好!
我打算这样做:我们先在网上展开讨论,在我们讨论的过程中,您可以就此话题总地整理出一篇文章来(篇幅长些,没关系),我也这样总地整理出一篇文章来,最后共同发表在我主办的大文化刊物《华夏文坛》上——当然,同时要发在我们的网站上。我们的《华夏文坛》杂志办得非常好,影响很大!我从今天起就开始撰写这篇文章,你也可以这样做。
很佩服您的学识和毅力,还有您为人的人品和人格。让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我想,您一定赞成这样做。
请您在网上告诉我您的具体id通信地址,我先将几期的《华夏文坛》寄给您。
祝您好!
挚友:朱多锦
07年5月14日6:41

风云骤起
执行站长
有价值的讨论,很有价值。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朱多锦于2007-5-1418:58发表
逐明先生:
您好!很久未在网上相遇了,很是惦念。
自06年4月4日开始的关于我的一首题为《晚年毛泽东》诗的讨论您也未能参加,很是遗憾。事实上是,当时我们正讨论着关于诗的形式问题时,结果却让关...
朱先生的人品和学识是我很佩服的,特别是对文革的反思和和您的诗歌创作,特别令我产生共鸣,可以说您道出的我的切身感受,因为我们都是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
您的建议我一定照办。紧握您的手。
我的通讯地址是:湖南省益阳市西流湾小学转孙则鸣收〔邮编413000〕也请您告知我你的联系地址,我将寄我们选编两本格律体新诗选给您。
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您的诗集我无法购到,能不能见赠一本?谢谢
编辑

徐树爱
版主
我还是认为,首先讨论诗歌是否有音乐美的需要,然后再谈诗歌的音乐美与音乐美的关系。就像在进食之前自己要先掂量一下是否饥饿,是否需要吃东西,然后才是对相关食物的推敲与选择。既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首先是社会的消费需要决定着社会的生产。

孙逐明
贵宾
另外,我在原来的诗歌研究所的论坛上看到过一篇介绍朱先生以前的诗作的长文〔好像是魏东健君写的〕,我注意到朱先生很多诗作非常富于音乐美,也就是说朱先生在实际创作中并非只注重内在的情绪消涨的,我早就准备写文章予以分析,可惜看不到了。不知版主能不能把这篇文章再贴出来?能不能把朱先生的诗作多介绍一些供我们欣赏和研究?

徐树爱
版主
好的,建议朱老师与魏东建把朱老师的诗歌与相关的评论贴到这个栏目,以便展开进一步的研究与讨论。我这里电子作品几乎没有了。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徐树爱于2007-5-1420:55发表
我还是认为,首先讨论诗歌是否有音乐美的需要,然后再谈诗歌的音乐美与音乐美的关系。就像在进食之前自己要先掂量一下是否饥饿,是否需要吃东西,然后才是对相关食物的推敲与选择。既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首先是...
我以为,对于“诗歌是否有音乐美的需要”的讨论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两难,可能不会有一致的看法的。
抛开古典诗歌不说,我国新诗诞生至今的新诗创作实际上就存在着两种倾向,一种是不注重诗歌音乐美的自由体,一种是富于音乐美的格律体,以及有一定程度音乐美的中间地带〔即自由体和格律体的中间地带;其实很多所谓自由体,实际上有半格律化的倾向〕。尽管因错综复杂的原因,自由体占有压倒的优势,但格律体的探索和创作一直没有中断过,近年来又有逐步抬头的趋势。
我以为,这是个人审美观不同而导致的创作倾向,不存在谁对谁错,也不必强求一律,可以各行其是。多种创作倾向共存,不但是多元化时代的需求,也是文艺繁荣的象征。
另一方面我也认为,当两种倾向的创作都形成气候的时候,一定会相互受到影响,相互促进,自由体和格律体的中间地带将是最有发展前途诗歌形式。这在诗歌史上是有先例可作为借鉴的。
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科学的第一要务在于接受事实,其次在于说明因果,演绎原理。既然两种倾向的创作都存在,作为诗歌理论工作者,就必须对这两种倾向的创作认真总结,发掘它们的内在规律,促使诗人的创作从自为变为自觉。
基于上述原因,我认为对于“诗歌是否有音乐美的需要”的讨论,至少可以暂时搁在一边。

西马
超级版主
基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不必要考虑诗歌是否有音乐美的需要,因为这个问题,比如一句诗,微型诗很大程度音乐美的作用就大大缩减,这要看什么诗歌,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题材。
我们主要是考虑究竟在诗歌中音乐美所占的成分应该是多少,也就是音乐美是不要做为新诗标准的必备呢?或许这更适合讨论,而且有利于诗歌的发展

朱多锦
贵宾
逐明先生:
好!看了您的回帖,很好!我已知您的地址。我将先寄《华夏文坛》给您。
我的地址是:济南市舜玉路40号山东省作协山东文学社412房间邮编:250002
电话:0531-85278127。
非常感谢您。
握手。
友人:朱多锦

孙逐明
贵宾
QUOTE:
原帖由西马于2007-5-1423:38发表
基于这个问题,我想我们不必要考虑诗歌是否有音乐美的需要,因为这个问题,比如一句诗,微型诗很大程度音乐美的作用就大大缩减,这要看什么诗歌,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样的题材。
我们主要是考虑究竟在诗歌中音...
很有见地,与我不谋而合。
我曾经在《青涩的新诗时代》里写到:
相对来说,抒情贵浓缩,宜含蓄,以写格律体比较适合;叙事常需铺叙,宜畅达,用自由体方易得心应手。凡较广阔奔放、新鲜活泼的内容,格律体往往不能容纳;而较深沉浓郁、细致含蓄的感情,自由体也往往不能充分表达。短诗更需极度的凝练,较适合格律体;长诗不能受太严格的束缚,宜用自由体。需要诗歌具备强大的冲击力,可以只选择节奏格律体;如果偏重于曲折的抒情,可以选择旋律格律体;如果试图营造环环相扣的总体氛围,可以考虑韵式格律体……古代优秀诗人总是根据不同的内容来选择格律的宽严的。新诗比起古体诗来,具有更宽阔的选择余地,不是更容易达到“量体裁衣”的目的吗?
按:格律体就是追求诗歌音乐美的诗歌文体形式。

朱多锦
贵宾
逐明先生:
我已经给您寄出了《华夏文坛》(共寄5期的,是挂号)。请注意查收。
致好。
朱多锦

孙逐明
贵宾
朱先生:
前天我已经給您寄来《新世纪格律体诗选》和《东方诗风2006年格律体诗选》两书,请注意查收。
紧握您的手
孙逐明

西马
超级版主
QUOTE:
原帖由孙逐明于2007-5-1509:34发表
很有见地,与我不谋而合。
我曾经在《青涩的新诗时代》里写到:
相对来说,抒情贵浓缩,宜含蓄,以写格律体比较适合;叙事常需铺叙,宜畅达,用自由体方易得心应手。凡较广阔奔放、新鲜活泼的内容,格...
老师所言极是,也就是我们不能确立哪一种现在是主流,但我们必须要有选择去做些那些,那就自由体和格律体的共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中不断创造出好的诗歌来

徐树爱
版主
孙先生的以上观点我很赞同,只是我认为就是格律的另一极及中间地带也还是包含着音乐美的问题,汉语只要有声音与声调,就不可能没有音乐美的问题。你说呢?

孙逐明
贵宾
所谓中间地带,是指半格律体,它不似自由体那么散漫无稽,遵循了一定的格律,但是其格律又不太严谨,所以它们的音乐性强于自由体,比不上格律体。对于半格律体的规律,我以后将专文论述。
纯粹的自由体,若说它也有几分音乐性也未尝不可。由于汉语富于音高变化〔声调〕,外国人就说中国人说话象唱歌,自由体的音乐美也就停留在这个层次。但是这种音乐美是很微弱的,谈不上艺术美意义上音乐美。正好比我们说百鸟的鸣啭和大自然的风雨声响象是美妙的音乐一样。

晓曲
贵宾
同意孙老师的分析
能发出"声音"并不表示有"音乐美".

徐树爱
版主
QUOTE:
原帖由孙逐明于2007-5-1916:18发表
所谓中间地带,是指半格律体,它不似自由体那么散漫无稽,遵循了一定的格律,但是其格律又不太严谨,所以它们的音乐性强于自由体,比不上格律体。对于半格律体的规律,我以后将专文论述。
纯粹的自由体,若说...
诗人可不能与小鸟与雷电相提并论,诗人对音乐与歌赋的传统,既有无意识的被熏陶,更有有意识的继承,传统的音乐美的因素会沉淀在诗歌里,化为富有潜在或显在的音乐美的语言动律。

孙逐明
贵宾
树爱兄说“诗人对音乐与歌赋的传统,既有无意识的被熏陶,更有有意识的继承,传统的音乐美的因素会沉淀在诗歌里”,这段话说的非常正确。
但是,这些“沉淀”所化为的却根本不是什么潜在的“内在音乐美”,却是实实在在的可以量化分析的外在音乐美。
这正是我要进一步想举例阐述的问题:
许多理论上鼓吹内在音乐美,反对新诗格律化的诗人,由于受到了传统诗学的熏陶感染,在自己实际创作中却往往有格律化或半格律化的倾向,对于他们所反对的外在音乐美的规律,自己却在不自觉地应用着,只是自己没有清醒第意识到而已。他们的理论和创作出现了背反。
比如郭沫若虽然口头鼓吹什么内在的韵律,但是由于他受过传统诗词格律的熏陶感染,自己还是写旧体诗的好手,所以在新诗创作中也因潜意识的影响,也写了诸如《诗与梦》、《Venus》、《女神之再生》之类成熟的格律体新诗,还有很大一部分自由体实际上也是半格律体,例如长诗《凤凰涅磐》的格律化程度就相当高,类似的半格律体诗作并不少〔对此我可以以后作具体量化的分析的〕。
又如我是朋友枕戈先生是反对诗歌格律化的,他还认为“现代诗歌是不可能回到那种平仄对应的平滑起伏的节奏的”,他还例举了自己写作的几首自由体诗歌,认为这些诗歌价节奏感也不错。〔见
http://www.xinqimeng.com/bbs/thread-5699-1-1.html
殊不知他这几首诗大都是节奏格律体,还有一首诗,还不自觉地应用了平仄规律,我曾作了分析:
  “面对△|如狼○|似虎△的||强秦○的|压境△,〔律句〕
  荆轲○|别过△||燕国○的|太子△丹,〔律句〕
  一面△|击筑○||一面△|唱歌○:〔律句〕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上面分析的并不是个例,具有较大的普遍性。这就是为什么许多反对诗歌格律化的诗人,对自己的所谓“内在音乐美”诗歌创作那么自信的原因之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6:15:34 | 显示全部楼层
晓曲发表于 2010-12-19 23:33 |

辛苦并谢谢孙老师把那么早的帖子还保留下来,已成为很好的历史资料。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6: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孙逐明发表于 2010-12-19 23:51 |

另,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建立新诗格律规范的同时,一定要解决自由新诗的审美规范问题,不宜割裂开来。所以提出了无韵自由体和有韵自律体的审美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思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6: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珂雪石发表于 2011-1-3 22:21 |

读了孙先生的这篇文章,除了赞同之外,我还想到一个故事:科学家说,鱼儿的升降是靠水漂控制的,水漂里空气多,所以就飘上来了,反之,则下沉。而一群小学生在做实验室,发现水漂里空气永远是满的,没有排气口,得老师哑口无言。所以说,做一个会思考有思想的诗人,才是最重要的,孙先生便是榜样。
盲从的人,往往茫然不知所措,碌碌无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1 16: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刀李征发表于 2011-1-14 02:22 |

外在音乐美是否束缚思想姑且不说,世界上真有“内在音乐美”的存在吗?

  从各种内在音乐美的说法来看,内在韵律、内在旋律、内在节奏等等说法,无非是指诗歌内容中能感染读者的“情绪的波动”之类的内在因素。

  应当肯定,“情绪的波动”在诗歌里的确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甚至可以说它是诗歌旋律的灵魂;没有“情绪的波动”,任何诗律都是废物。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情绪的波动”就等价于“内在音乐美”。

  其一,把“情绪的波动”说成是“内在韵律”、“内在旋律”、“内在节奏”,仅仅是一种比喻,绝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音乐节奏旋律美。

  其二,“情绪的波动”绝不是诗歌独有的专利品,它是任何文艺作品的共性,那一种文体的作品不是通过“情绪的波动”来打动读者和听众的呢?
-------------------------------------------我欣赏这些论述,然而我理解的“内在律”不能仅是“节奏”。“节奏”在格律体新诗里可用音步来显示,在自由体新诗里可以用分行跨行与空格来显示节奏;“内在律”不能仅是“内在的音乐”。“内在的音乐”在格律体新诗里可用平仄与韵来显示。“内在律”更应该是“内在情绪的波动”,这种波动更重要的是靠文字的魅力带来的,是诗的字里行间带来的情绪的波动。这一点做来挺难,所以如今自由体新诗多是一些分行散文诗,因为分行散文诗一样能做到这一点。不知我这样理解对不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