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逐明发表于 4 天前 22:02 |
附:
关于“格律诗”概念讨论的三个回合
诗酒自娱
《廓清“格律诗”概念》一文写成后,除在我的博客和有关论坛发布外,也以邮件方式发给一些诗界认识人士,得到一些反响。其中,兰州的尹贤先生和成都的静松先生表示赞同,而汝高先生来函商榷。现在把我与汝高先生的简短通信原文抄录于下,供对此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来信一
我赞成马凯先生的观点:格律诗词只包含五言、七言绝句、律诗及排律,以及词、曲。
要判明是否格律诗词,先要对格律本身下定义。如果一般的修辞手法都叫格律,是否太宽了点?那还需要格律这一特定概念吗?
至于“将格律体新诗置于什么地位?”的问题,说句冒昧的话:对所谓“格律体新诗”,我的确不敢恭维!离开平仄谈格律,就失去了音调的起伏美,干脆就叫古风得了,何必非要叫格律体呢?
复信一
在近体诗成熟之后,诗人们也常常使用古风形式创作,能说《蜀道难》、《北征》、《长恨歌》等等不是格律诗而是自由诗吗?它们与近体诗、词、曲之间的区别决不在于有不有格律,而在于格律因素的多寡、格律的宽严。
来信二
歌行体在同一首诗中既可五言,也可七言,也可四言,位置也随意,这是什么“严格的格律”?太牵强了吧?何况也不仅仅以上三种字数,“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几言?
复信二
难道古风\乐府只有压韵的要求吗?
四\五\七齐言就是严格的格律因素.
自由诗的压韵是没有规律的.
来信三
《蜀道难》等歌行体,除押韵(而且可转韵)以外,字数、平仄、对仗……都无一定之规。都比较自由,其实质就是古代的自由诗。请问,它遵从什么格律?如果只要押韵,就叫格律诗,那现代新诗也有不少押韵的,它们也叫格律诗吗?
复信三
杂言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主流,而齐言才是主流;
就是杂言,也只限于很少的几种句式;
歌行体的转韵也是有一定之规的;
不管是几言,其节奏都是以二字音步为主,辅以一字步____
这些都是不容否认的格律因素!
所以,说近体诗以前的中国古代诗歌和唐代及其以后的近体诗\词\曲以外的诗歌是非格律体甚至是自由体,是毫无道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