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174|回复: 27

《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晓曲编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3-25 09: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以作为《格律体新诗》诗刊增刊出刊,并作为十周年庆典献礼!限于篇幅(且都能在本站查阅),下面摘要目录和序言:

《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
晓曲编著

序言
第一章格律体新诗名称确立
第一节格律体新诗名称的早期使用
第二节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准确的命名
第二章晓  曲 诗体形式-格律体新诗规范
第三章论格律体新诗的形式
第一节闻一多 诗的格律
第二节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谱系
第三节孙则鸣 程式化音步是新诗格律成熟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孙则鸣 “对称说”对诗歌格律的统摄作用
第五节程  文 完全限步说
第六节晓  曲 标点符号在格律体新诗建行中的应用
第四章 李长空 论格律体新诗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五章 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黄中模 新诗格律与音律
第二节 张先峰 试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
第六章 论格律体新诗的成果
第一节 周拥军 论格律体新诗的艺术属性
第二节 沈用大 中国格律体新是简史
第二节 晓  曲 诗家有女初长成
第七章 东方宣言




序言

2013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发起编辑“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筹)”系列丛书时,我们就想编辑这本《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如愿。作为主编,主要考量其系列理论尚在创作中检验,需要积淀坚实的实践基础;不仅要有点的成功个案,更需要面的群体呈现,方能体现其理论价值。
转眼到了2016年,今年是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创建十周年,我们的创作队伍不断壮大,集聚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诗歌作者,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创作群体。老诗人宝刀不老,焕发青春,年青诗人不断涌现,已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除在各诗歌文学网络平台交流,大量入选各级别的纸质刊物,一些作品还在不同层级的比赛中取得佳绩。这些成功的实践,足以说明格律体新诗系列理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任何一种理论虽然有其历史的必然,但确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不断地在经历被怀疑、肯定、否定的痛苦过程。一些理论可能也仅仅是阶段性的局限认识,存在外部或内部的不同分歧,甚至是自我的怀疑与否定。这正促使理论家们需要有孜孜以求,获得真理的探索精神。
一种诗体得以独立存在,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艺术,势必有其可靠的理论基础,势必有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势必有其丰富的成果作为支撑。今天,我们将这些理论梳理出来,使之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框架性创研体系,以对当前中国格律体新诗的现状呈现出一种直观的、整体认识。
这本论集,也仅仅是以编者的视觉对当下中国格律体新诗构建的一个观展平台。作品主要依据编者的思路选取十年来发表在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并获得实践检验之作,这些理论已从不同的侧面成功地指导着创作实践,又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限于篇幅,我们编选的并不代表各位诗家的完整论述,只侧重于构建格律体新诗框架体系的需要。一些文论可能还谈不上真正的、完整的理论,但确是现阶段整个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的必要补充。还可能一些文论的表述存在错漏,但瑕不掩瑜,我们寄望于记取其有益的一面。
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的十年,是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十年,是理论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十年。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理论创研成果,已经成为中国新诗格律建设的宝贵财富,必将开启中国新诗格律建设的新时代!

2016年9月晓曲于香城桂湖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3-25 09: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积极提供编选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木依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25 17:4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金谷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25 20:0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21:0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参考
《格律体新诗论集》
《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21: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书重点突出基本统一认识并指导现阶段“格律体新诗”创作的文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23: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意义,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5 23:49:33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好,第一套的九本就全了。完成后可以开启: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筹)丛书第二套的征订工作。说实在话,我住这个城市一直是比较保守的。这次我这两本能得以展示出来,我个人认为在一定程度上,是沾了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筹)丛书光的。所以第二套我也同样要参加。

这一本的书名,个人认为用《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好。同时这也是为普及格律体新诗作的最好宣传,有条件的都可以积极参与赞助,增加印量馈赠诗友。我这里首先响应,出资一千元增加印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00:20:0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的名字我都没意见,提供一个参考:《格律体新诗论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木依秋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4-3-26 10: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22:46:44 | 显示全部楼层
书名不外加额外的修饰语,体现本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3-26 22:5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每位编委可以各自列出希望编选的内容纲目来参考,最后综合整理确定终选纲目及顺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0 09:25: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开始按上述栏目跟帖推荐备选文章,最后再讨论确定具体编选栏目及内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4-20 09:35:09 | 显示全部楼层
1、初选推荐编辑为马站、泉水、林海雪狐、曲径通幽、木衣秋、临枝,也欢迎其他文友参与推荐!
2、补充推荐编辑为晓曲、过河兵、李长空,也欢迎其他文友参与补充推荐!
3、召开编委会最终确定书目及篇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4 10:43:27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5-27 17:20: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同意用《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此论集着重要选在格律体新诗界基本统一认识且能当下指导“格律体新诗”创作的理论文章,起到宣传和普及格律体新诗的作用,甚至可以作为新人学习入门、创作参考的工具书。其他或研讨或无定论的文论可另出续集。本人初步推荐如下:
1、吕进:《中国现代诗体论》——第五章 格律体新诗
2、晓曲:《格律体新诗创作规范及范例》、《简论中国格律体新诗的先锋性》
3、万龙生:《再论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格律体新诗谱系》
4、孙逐明:《程式化音步是新诗格律成熟的必要条件》、《“对称说”是最根本最完备的诗歌格律法度》
5、闻一多:《诗的格律》
6、李长空:《论格律体新诗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7、周拥军::《论格律体新诗的艺术》
8、黄中模:《新诗格律与音律》
9、丁鲁:《新诗格律问题》
10、沈用大:《关于重建新诗格律》、《中国格律体新诗简史》
11、李徵:《关于格律体新诗的思考》
12、《关于新诗格律与格律体新诗的东方宣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5-29 20:50:50 | 显示全部楼层
泉水 发表于 2014-5-27 17:20
我同意用《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此论集着重要选在格律体新诗界基本统一认识且能当下指导“格律体新诗”创 ...

辛苦了,请其他初选编辑增补或发表意见与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6 23: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有一个建议,第九本丛书是否可以选取非本会作者的作品集,就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论坛中的精华和推荐作品中选择符合格律体新诗规范的作品,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格律体新诗创作并非本站孤军奋斗,也可以显示出本站的宽大胸襟,还能宣传和扩大格律体新诗的影响。至于《论著》,建议等到丛书出了以后,格律体新诗得到普遍认可后再用国内刊号出版,资金可大家赞助。书名可定为《论坛争鸣》之类。个见,请参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6-7 22: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马世成 发表于 2014-6-6 23:18
我有一个建议,第九本丛书是否可以选取非本会作者的作品集,就从一些具有影响力的论坛中的精华和推荐作品中 ...

谢谢建议!
本格律体新诗论集只刊登现阶段格律体新诗群体内形成共识的文论与规范。当然,你建议的其他网站论坛或刊物有符合格律体新诗规范的佳作,欢迎向我们拟编的《格律体新诗精选》一书推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6-10 1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admin 的帖子

好的,老师,我会留心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7-17 05:28:56 | 显示全部楼层
尽力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21:43:24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初选编辑尽快完成初选推荐,或就已推荐文论发表意见与建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4-8-2 22:0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拟将相关文论归类到以下栏目(暂供参考):

序言
格律体新诗名称确立
格律体新诗创作规范
论格律体新诗的形式
论格律体新诗的内容
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
论格律体新诗的成果
宣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8-8 10:53:21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不起的创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3-27 15: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有意义,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2 22: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正式启动编选,鉴于丛书序列之一的精选改为《格律体新诗》第十四期专刊推出,将此理论选序号调整为补充丛书之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18 15:5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即将完成编选,争取在十周年庆典前印刷少量会务交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11-2 21: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以作为《格律体新诗》诗刊增刊出刊,并作为十周年庆典献礼!限于篇幅,下面摘要目录和序言:

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


序言
第一章格律体新诗名称确立
第一节格律体新诗名称的早期使用
第二节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准确的命名
第二章晓  曲 诗体形式-格律体新诗规范
第三章论格律体新诗的形式
第一节闻一多 诗的格律
第二节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谱系
第三节孙则鸣 程式化音步是新诗格律成熟的必要条件
第四节孙则鸣 “对称说”对诗歌格律的统摄作用
第五节程  文 完全限步说
第六节晓  曲 标点符号在格律体新诗建行中的应用
第四章 李长空 论格律体新诗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第五章 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
第一节 黄中模 新诗格律与音律
第二节 张先峰 试论格律体新诗的发展方向
第三节 万龙生 格律体新诗的无限可操作性
第六章 论格律体新诗的成果
第一节 周拥军 论格律体新诗的艺术属性
第二节 沈用大 中国格律体新是简史
第二节 晓  曲 诗家有女初长成
第七章 东方宣言










序言

2013年,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发起编辑“中国格律体新诗创作研究会(筹)”系列丛书时,我们就想编辑这本《中国格律体新诗论集》,因种种原因,迟迟未能如愿。作为主编,主要考量其系列理论尚在创作中检验,需要积淀坚实的实践基础;不仅要有点的成功个案,更需要面的群体呈现,方能体现其理论价值。
转眼到了2016年,今年是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创建十周年,我们的创作队伍不断壮大,集聚全国三十多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地域不同领域的诗歌作者,形成老中青相结合的创作群体。老诗人宝刀不老,焕发青春,年青诗人不断涌现,已创作出大量的优秀作品。除在各诗歌文学网络平台交流,大量入选各级别的纸质刊物,一些作品还在不同层级的比赛中取得佳绩。这些成功的实践,足以说明格律体新诗系列理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得到了实践的验证。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任何一种理论虽然有其历史的必然,但确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不断地在经历被怀疑、肯定、否定的痛苦过程。一些理论可能也仅仅是阶段性的局限认识,存在外部或内部的不同分歧,甚至是自我的怀疑与否定。这正促使理论家们需要有孜孜以求,获得真理的探索精神。
一种诗体得以独立存在,从形式到内容,从语言到艺术,势必有其可靠的理论基础,势必有其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势必有其丰富的成果作为支撑。今天,我们将这些理论梳理出来,使之成为一个较为系统的框架性创研体系,以对当前中国格律体新诗的现状呈现出一种直观的、整体认识。
这本论集,也仅仅是以编者的视觉对当下中国格律体新诗构建的一个观展平台。作品主要依据编者的思路选取十年来发表在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并获得实践检验之作,这些理论已从不同的侧面成功地指导着创作实践,又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完善。
需要指出的是,限于篇幅,我们编选的并不代表各位诗家的完整论述,只侧重于构建格律体新诗框架体系的需要。一些文论可能还谈不上真正的、完整的理论,但确是现阶段整个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的必要补充。还可能一些文论的表述存在错漏,但瑕不掩瑜,我们寄望于记取其有益的一面。
中国格律体新诗网的十年,是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逐步建立完善的十年,是理论与创作实践紧密结合的十年。毫不夸张地说,这些理论创研成果,已经成为中国新诗格律建设的宝贵财富,必将开启中国新诗格律建设的新时代!

2016年9月晓曲于香城桂湖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