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诗学》年刊第六辑(2014)"格律体新诗研究"栏目
主持人语
西南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从2004年举行的第一届“华文诗论名家国际论坛”开始,根据中国目下新诗的实际状况,响亮地提出了新诗“二次革命”的口号。吕进的《三大重建:新诗,二次革命与再次复兴》一文指出,科学地总结中国新诗诞生以来的经验和考察新诗的现状就会发现.中国现代诗学正面临三大前沿问题:实现“精神大解放”以后的诗歌精神重建、实现“诗体大解放”以后的诗体重建和在现代科技条件下的诗歌传播方式重建。三大前沿问题就是二次革命的内容.直接关系到新诗的兴衰。
其中诗体重建的重要内容就是完成新诗格律建设,形成格律体新诗。为此《诗学》年刊特辟了这一栏目,前五卷发表的大量论文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探讨。
这些研究雄辩地证明,用白话能够做美文,用白话写诗同样能形成新的格律。在前人筚路蓝缕开辟的道路上前进,如今已经探明了了格律体新诗的基本框架,那就是三大类别:一首诗内,每个诗行音步和字数都相等的整齐式,一首诗内,每行诗音步与字数参差不齐,然而各节相应诗行音步和字数却相等的参差(对称)式,以及一首诗内整齐与参差(对称)并存的复合式。因为行式、节式、韵式的无穷变化,就使诗人可以视表现之需要,在遵守格律规范的前提下量体裁衣,创造出无穷的格式。同时,约定俗成,还有四行、八行、十四行这几种行数一定的诗体可供选择。当然,这些诗也不仅仅有行数的要求,还得遵从共同的格律规范。这样,“格律体新诗具有无限可操作性”已经不仅仅体现在理论中,而是指导实践,产生了许多作品,反过来又足以印证这一理论。
当然,上述成果并不意味着格律体新诗的理论研究已经大功告成了。本期又推出了新的研究成果。一是从外国格律诗翻译与新诗诗体建设的关系上来推动一种良性的互动;一是具体而微,从诗行建设这个基本单位进行有益的探讨。再则,对已有格律体新诗的创作成果大有加强评论之必要,也有论者开始注意及此。斯原从“诗之五美”的角度对《桃源在我心》中诸多格律体新诗作品的评价是很有说服力的。 王世忠是一位坚持格律体新诗的重要诗人,宋煜姝对他的诗集《雪落声声》也作了中肯的评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