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923|回复: 1

为有诗词护红颜/青木之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5 21:20: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有诗词护红颜/青木之灵相关搜索: 青木, 诗词, 红颜

为有诗词护红颜
——记东方诗友可人的悲喜人生
青木之灵


建设诗社一向以互教互学为主要活动内容。
2007年12月9日,建设诗社的诗词沙龙活动由可人主讲,主讲的题目是:《一代宗师李煜词的艺术浅析》。
我拿到她发给的简约讲稿,吃了一惊:她作为一个盲人,这份满满七页的讲稿是怎么编写的呀?
可人讲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从词人的人生、作品解析、名家评述到个人的理解皆逐一娓娓道来,把李煜词的三个阶段和那“这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做君王”的悲剧分析得淋漓尽致。
讲课的内容大大脱离讲稿,讲的时候也没看讲稿。准确地说,是看不见讲稿上的字!
听课的每一个人都一定揣着这样的疑问:她是怎样一字不差地熟记了这么多词,甚至连某一个字有多少个版本都记得那样清楚的呢?又是怎样做到讲课内容条理井然,不重不漏的呢?
她是用心在讲!
可人是建设诗社的骄傲。
她从小酷爱文学及写作,14岁有处女作新诗《引力》发表。16岁后坚持参加建设诗社的活动,学习古典诗词及其创作,其后从成都组织的诗词提高班结业。迄今已有近千首诗作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现为重庆诗词学会及多家诗社会员,在重庆市诗词界有很高的知名度。
在少女时代,她志存高远,胜过男儿,有《生查子•咏志》为证:
生查子•咏志
匆匆白骥歌,暖暖阳春晓。渺渺凤雏声,郁郁兰花草。    幽幽吾素心,朗朗清辉皎。浩浩日长空,奕奕高飞鸟。
她看到的、感受到的是美好的世界。青春活力将要在这个世界里象花儿那样绽放。
她也有过甜蜜的恋爱,有《点绛唇•雨 夏》为证:
点绛唇•雨 夏
填罢新词,风铃脆语纱窗下。沁凉初夏,小雨轻轻洒。    似见当年,伞下悄悄话。羞答答,玫瑰争姹,雨点嘀嘀嗒。
微斋先生有评语曰:此词佳!明快活泼,情景如画,情态宛然,情怀高雅,感情生活描写细腻,一位青年女性的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她也有过幸福的婚姻,有《离亭宴•月台别》为证:
离亭宴•月台别
鸟尽纤云残照,山畔竹篱烟绕,迢迢铁路迂千里,别意也争分秒。与汝紧偎依,唯愿缠绵终老。     天地绿,围红闹,离恨却如春草。嘱咐话千千万万,此去风尘难料。汽笛骤长呜,泪雨飞洒怀抱。
那依依不舍的痛苦离别,其实充满了幸福的感受。那飞洒怀抱的泪雨,一定感动了所有在场的人,恰又应了江郎的名句“怅然魂销者,唯别而已也”。那唯愿缠绵终老的企盼,是多青年夫妻共同的心愿啊!
可是,天妒英才!天妒红颜!灾难偏偏降落在奋发向上的可人头上。
2000年,也就是可人25岁时,因患眼疾“视网膜色素变性”而双目失明。渐至能感光而不能辨路,更不能读书辨字。之后,失去了在建设集团的工作,遂靠低保度日。
2006年,原本相亲相爱的夫妻离异,女儿归可人抚养。“与汝紧偎依,唯愿缠绵终老”的朴素愿望终究化着泡影。
一场变故,壮志未酬,实为人生大憾。《霜天晓角•风筝》表现了这时的心境:
霜天晓角•风筝
曾寄心情,一只蝴蝶筝,忙趁东风飞去,逍遥似,满天云!    雷声,骤雨临,急急收返程,高地密枝如戟,断了线,堕无痕!
微斋先生有评语曰:
可人笔下的风筝,在“雷声骤雨临”之下,“断了线堕无痕”,未能遂青云之志,为之一叹!借物咏怀,形象生动活泼,语言流畅感人。好词!
突如其来的打击,也给她带来极大的痛苦。请看《望梅花•流浪》:
望梅花•流浪
闭眸孤立冷风吹,发已乱,闻啼声远,扑面残红三四飞。    心渐去无回,昨日流沙泄尽悲,追忆淡如灰!
微斋先生有评语曰:幽怨之思,融情入景。
在可人心中,对人生的幸运有她自己的理解,请看她早年的作品《归自谣(三阕)•人生三幸》:
归自谣(三阕)•人生三幸
一、交对朋友 快乐一生
形影吊,容貌青春飞去鸟,车城人海,孤灯照。 谁将寂寞忧愁扫,患同棹,知交伴我长欢笑。
二、找对伴侣 幸福一生
情路苦,惯见落红流水负。海鸥飞向,云深处。 依偎共把炎凉度,桑榆暮,白头携手寻蛙鼓。
三、选对行业 成就一生
云上鹞,风雨雷霆犹啸傲。长空万里,前程道。 如鱼得水龙门跃,时机好,贤才尽展雄风貌。
在人生三幸中,可人似已失却两幸。亦似失之不能再也!
在谈到他昔日的丈夫时,她说:“我和她不适合做夫妻,更适合做朋友”。余闻之,大为感动:没有哀怨、没有痛恨,坦然待之,是很少有人能作到的呀!
幸运的是,她有百般体贴她的妈妈,有已上三年级的可爱的女儿;也有许多朋友,有许多真切关心残疾人的朋友。残联送给她一台旧电脑,装上读屏软件,能够打字了。当然,要查阅书籍或完成一篇诗文,须付出常人十倍的努力,还得要靠妈妈或朋友帮忙。她过去的丈夫加入到朋友的行列里,对她也提供了许多帮助。
关于事业和成就,可人用她的实际行动作了回答:
她擅长器乐(月琴)演奏,在京剧表演唱、朗诵、演讲等方面亦颇有天赋。在许多活动尤其在残联的活动中常见她的精彩表演。
她失明后到重庆师范大学学习心理咨询课程,通过学习和考试取得了重庆高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主要针对残疾人开展心理咨询或编写相关资料。
多年来,她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活动及演出。 于2007年3月荣获社区“阳光能人”称号。同年在才艺展示中获得“魅力家庭”以及和谐社区“文明家庭”称号,在助残事业中已初露头角。
这些活动都不能产生经济效益,经济方面她仍然十分拮据。但她对公益活动仍然乐此不疲,延续着少女时代的理想,继续实现她那要成就一生的愿望。
诗词,也是她的最爱,诗词已成了她生活中的一个部份;对诗词的爱好,也支持着、维护着她的生活。
不公平的遭遇,无尽的牵挂,掀动了心底狂澜,在《武陵春》中有所表现:
武陵春
三日两行泪不尽,愁锁黛眉间。雷雨无情六月寒,冰心向谁边?    还驾轻舟朝日落,竟隔万重山。只恨此身多牵挂,勘不破,世间缘!
可人终究是可人。在万山之隔中驾舟,在迷茫中寻觅着属于自己的路。她已经用自己的行动表明了她已从迷茫中走了出来,她的牵挂、她的努力、她的成果,在常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她已经做到了。
我们祝愿她今后做得更好,过得更幸福!
2007-12-12
keren.jpg (77.91 KB)
下载次数:0
2007-12-13 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5 21:22: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宗师李煜词的艺术浅析(简约讲稿)
可人

李煜(937-978),原名从嘉,后改名煜,字重光。为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工书画,通晓音律,尤善作词。公元961年继位,公元976年亡国被俘,公元978年七月七日,恰逢李煜四十二岁生日,因使伶工吟唱思念故国之词,“闻声于外”,为宋太宗赵光义鸩杀。  
    唐中主李璟亦善词,但流传甚少,影响幽微。其子李煜则不然,终其一生,似乎专为词而来。作为君主,他生性懦弱,多情善感,“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不善亦不愿治理国家。对于家国大事、权谋韬略毫无兴致,倒是对作诗填词,玩赏书画,品味音乐格外上心。天下太平时作词,亡国被俘亦作词,最终身死也是缘于词。词造就了李煜,也将他送上了不归路。为他亡国惋惜,为他被囚惋惜,更为他早逝惋惜,殊不知正是由于他经历过种种磨难,才成就了他词坛“南面王”(清 沈雄《古今词话》)的美誉。尤其他后期词作,为环境陡然改变之故,李煜历经国破家亡的惨痛之后,终日忧郁愁苦,性情大变,词风亦逐渐摆脱了晚唐花间词徜徉于花丛月下,流连在金玉锦绣间的绮靡风格。凭借切肤之痛,真情流于自然,艺术上大胆创新,开拓了词的境界。正是“国家(帝王家)不幸诗家幸,话到苍桑语始工”,若无天上人间的落差,没有“此中日间,只是以泪洗面”的刻骨哀愁,而终日沉湎于歌舞宴乐中,晚唐词史无非多几首浅酌低唱之曲,更未可言自成一格,开一代词风。
李煜作品的主要特点是情真意切,李煜以巨大的激情去感受人生巨变,把一腔纯真深挚的感情全力倾注于词中,哀感之中交织着悔恨、追念与反思,令人读后产生沉重的感触,历史的逻辑与心理的逻辑在其词中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其次,李煜长于运用白描手法,往往于平淡之中见新奇。同时他还善于用形象化的比喻,以典型的物象表达抽象的感情,把难以言状的情绪和心理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这些富有独创性的写法大大丰富了词的表现力。
李煜的词总结一下,可以发现一个规律,那就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描写宫廷之中豪华奢侈以及风花雪月之类的内容,第二是体现极度忧愁的心情,第三是亡国之后在被软禁时写的反应亡国之情的词,这是李煜词成就最高的时候,但时间不长他便撒手西去了。
    描写宫廷豪华生活及爱情的的词有以下三首为代表:
1、《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凤箫声断水云闲,冲按《霓裳》歌彻遍。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栏杆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2、《浣溪沙》: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添香兽,红锦地衣随步绉。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3、《菩萨蛮 》:花明月黯笼轻雾,今霄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 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表达极度忧愁的词也有以下三首为代表:
    1、《清平乐》: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2、《乌夜啼》:无言独上西楼,月如勾,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3、 《临江仙》: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公元976年之后,当了囚徒的李煜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吃喝不愁,但身份毕竟不同了,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生活和享乐了,再加上亡国之痛,所有这些切身的体会,李煜都融进了词中,由此诞生了词史上最为感人,成就也最高的作品。这方面有四首词最具代表性。
  1、《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沉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2、《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阑,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3、《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4、《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尤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在生命的最后时期,李煜的词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他的词没有丝毫的雕琢痕迹,纯粹是天然而成,可谓鬼斧神工。历代成就高的诗词都是将感情和艺术手法融为一体的,一般的诗词,不是太通俗,就是太晦涩,不能使读者很通畅地理解他的感情,而李煜的词就将两方面的因素都神化性地融合到一起,口语一样的语言包含的却是一般人难以有的也难以体会到的感情,可以说,李煜的词达到了最高境界,也取得了最高的艺术成就。为两宋词的发展开拓了眼界。

重点作品赏析:
菩萨蛮
  花明月暗笼轻雾,今朝好向郎边去。剗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为奴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男女幽会偷情的小词,相传是李煜为小周后而作。小周后是昭惠皇后的妹妹。马令《南唐书•女宪传》称她"警敏有才思,神彩端静"。因昭惠感疾,故时出没于宫中,遂与李煜暗渡陈仓。昭惠后去世后,被纳为皇后,"被宠过于昭惠。时后主于群花间作亭,雕镂华丽而极其仄小,仅容二人,每与后酣饮其中"(陆游《南唐书•后传》)。后与后主一齐降宋。太平兴国三年(978)七月,李煜被毒死,小周后因悲伤过度,亦于同年冬天去世。从他们一生的关系来看,彼此相爱很深。
  全词以刻画赴约女子的动作、心理为主。起句写环境,花、月、雾三者都是极具情韵之物,而前各缀以明、暗、轻三字,将花香馥郁、月色朦胧和轻雾迷离的景象联成一种令人心醉的意境,为女子的出场作了极好的铺垫。即景抒情,写出女子对良辰美景的欣喜之情,有一种久盼而至的兴奋和紧张。接下描写了袜步香阶、手提金缕、画堂相见、偎人心颤等一系列细节和动作,写足了女子  袜潜声、屏气悄行的提心吊胆和画堂霜拥的心有余悸。着末两句,语言极为俚俗,甚至稍嫌不文,但情极深挚。诚王国维所谓"专作情语而绝妙者"(《人间词话删稿》),深刻地体现出女子对爱情的强烈渴望和得遂所愿后的畅快心理,形象的塑造和心理的刻画堪加圈点。
乌夜啼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钓。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词有两点争论。其一是它的作者,《南唐二主词》各刻本以及《花庵词选》等选本大多认为是李煜所作。宋代杨堤《古今词话》则将其系于孟昶名下。但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十九说:《古今词话》常"以古人好词,世所共知者,易甲为乙,称其所作"。
  其二是它的作年,一些学者以其感情凄苦,而断为降宋以后所作;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其词明言"离愁",且其沉痛远不及亡国后所作的长吁短叹、悲观绝望的作品,只是细诉一种难以名状的寂寞之感,故当与《清平乐•别来春半》作于同一时期,也是因七弟从善朝宋而被羁留不得南归而作,所论持之有故。
  此词将原本不可捉摸的离愁表现得形象生动,具体可感。无言、独上写人的情状,寂寞、深、清、不断、乱等字写心境。
  缺月如钩,偏照离人;寂寞梧桐,深锁庭院,俯仰之间,不免万感横集。这种孤独之感,离别之愁,如丝如缕,剪之不断,理之不清,此自求解脱而不能也。
  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虽属白描式的叙说,但却大可品味。俞陛云《五代词选释》评曰:"伤心人固别有怀抱。"
相见欢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    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赏析:《相见欢》是李煜入宋后的代表作之一。该词上片写景。起笔意境宏大,写满林子的花漫天飘落的盛况。这是一场华美而凄婉的告别演出。“谢了”二字含有低回不尽的哀婉。“了”字虽然是个助词,却不宜轻轻带过。词学大师叶嘉莹先生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做节目时,将“了”字念得很重,令听众百感交集,五味杂陈,感受到一种众芳芜秽、万象归空的苍茫。“春红”即春天的落花。见花落泪本是中国古代文人的季候病,对于寄人篱下的亡国奴李煜来说,这种病就来得尤其厉害。看着无数落花纷纷奔赴死亡之旅,词人不由得发出深重的叹息:“太匆匆。”然而更令人难以忍受的是,不仅时光无情,自然界的风雨也对美好的事物横加摧残。“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用互文的形式,写出了林花朝朝晚晚遭受雨雨风风摧残的情形,读来令人心酸。
  下片由写景转入人事。看着在风雨中瑟瑟发抖的枝头的残花,词人将之想象成楚楚可怜的泪美人,她在与词人的对视中充满无限的依恋之情。她似乎哀告词人趁残红犹在多喝几杯,也许明天的枝头就空空如也了。是啊,“几时重?”也许永远不能重逢了。更何况,即使明天残红犹在,朝不保夕的词人可能也已经命归黄泉。“相留醉”三字,将花的命运与词人身世紧密联系在一起,花恋人,人恋花,如痴如醉,已难分彼此。另外,“胭脂泪”表面看来是由花面到人面的自然联想,对于作者来说却是再贴切不过的写真。李煜入宋后,基本上过的是以泪洗面的日子。因此这里的人花对泣,既有对美好事物行将毁灭的伤感,更有“故国不堪回首”的无限绝望。种种悲感,最终化为一声仰天长啸:“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这一九字长句如江河决堤,是词人从肺腑中倾泻而出的情感激流。两个“长”字相加,渲染了一种“此恨绵绵无绝期”的深悲大痛。
  这首词以写景开始,以写人结束。在漫天落花中登场,在滚滚江水中作结。写景意境宏大,写人悲恨无尽。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说“词至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这首即景抒情的小词,同样体现了这一点。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赏析:宋代王銍《默记》卷上载:"后主在赐第,因七夕命故妓作乐,声闻于外,太宗闻之大怒,又传'小楼昨夜又东风'及'一江春水向东流'之句,并坐之,遂被祸云。"
  此词与《浪淘沙•帘外雨潺潺》均作于李煜被毒死之前。这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语语呜咽,令人不堪卒读。春花浪漫,秋月高洁,本令人人欣喜,但对阶下之囚来说,却已了无意趣了。"何时了"三字虽问得离奇,实含两层意蕴:往昔岁月是何时了却的?劫后之残生又将何时了却呢?这表明了他对生命的决绝心态。唐圭璋《屈原与李后主》一文说:"问春花秋月何时了,正是求速死也。"春花秋月无尽而人生有尽,这不仅是令李煜感到悲哀的,也是人类之大悲哀。俞平伯《读词偶得》评起句"奇语劈空而下"。
  "小楼昨夜又东风"更具体印证了春花秋月无法终了的事实。由小楼进而联想到故国, "不堪回首"四字乃心中滴血之语。"月明中"既是呼应起句"春花秋月"之"月",也是将小楼、故国,人生等等统统笼罩在永恒的月色中,则李煜个人之悲哀自然就直逼人类之大悲哀。
  换头承故国明月,点出物是人非之意。全词到此为止的六句,都是两两对照,写出永恒与无常的巨大反差,表现作者对宇宙与人生关系的思索。但柔弱的李煜已经不可能由此激发出进取的激情,而只能在与生命决绝前,放纵一下悲哀的心情,任凭自己沉溺在这种无边的生命悲歌中,静静地等候人生终曲的奏起。
  煞尾两句自问自答,以具象的流水比喻抽象的愁怀,写出愁思之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休无止、无法遏制。
  以水喻愁,李煜之前已有许多,但此句不仅新颖警辟,而且既贴切又富有力度。遂为名句。。
另外请赏析: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赏析:此小令为李煜前期所作,开篇直坦胸臆,自然流露,为全词定下离别愁苦的基调。尔后借助自然景物将离愁别绪层层累积,使愁苦层层深入,最终将离愁比作春草,无边无尽,无以复加。比喻既工巧又不露痕迹,为后世词家所欣羡。“镂玉雕琼,拟化工而迥巧;裁花剪叶,夺春艳以争鲜”为花间词的技巧,李煜信手拈来,笔下功夫炉火纯青。取花间词之长而寓变化于其中,其生动准确、曲折委婉、清丽自然又超越其上。  
浣溪沙  
     红日已高三丈透,金炉次第舔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    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别殿遥闻箫鼓奏。  
玉楼春  
    晚妆初了明肌雪,  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闲, 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未切。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月夜。  
    赏析:此二首为李煜早期宫廷生活画面,帝王歌舞宴乐的奢华盛大场面表露无余。其佳人美酒浓艳色彩和穷奢竞富宴乐场面,表现出的纵情声色之生活状态是与花间词风格一脉相承的。如“佳人舞点金钗溜,酒恶时拈花蕊嗅”、“晚妆初了明肌雪”之句,所列嫔娥佳人等均为千娇百媚,尽态极妍,正合花间词“用助娇娆之态”的创作理念。但其间心性高昂处如“红日已高三丈透”、“别殿遥闻箫鼓奏”,“春殿嫔娥鱼贯列”之句又为帝王之独特视角,是花间词人所体味不到的。尤其“鱼贯列”三字,大有漫不经心熟视无睹的意味。换了韦庄则会惊呼:“绝代佳人难得!倾国!(韦庄《荷叶杯》)”,小器毕现,当场失态。“待踏马蹄清月夜”则是李煜匠心独运之处:胸藏宇内的帝王的雅兴非常人能及,狂欢了一夜,精力旺盛的词人的闲情逸趣却丝毫未减,其表现的动静相,其表现的动静相间、浓淡相宜的用意细腻而深远,韵味隽永。
临江仙  
    樱桃落尽春归去,蝶翻轻粉双飞。 子规啼月小楼西,玉钩罗幕,惆怅暮烟垂。  别巷寂寥人散后,望残烟草低迷。炉香闲袅凤凰儿。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  
    赏析:“铜簧韵脆”、“凤箫吹断”之间,南唐国运江河日下;朝朝宴乐,夜夜笙歌之时,宋军已兵临城下。李煜觉察出曲终人尽,筵席即将散去;袅袅余音,终将随风远逝。抚今追昔,他心中顿生悲情,然慌乱之时仍不改词人本色,吟成这首暗示他将来命运的《临江仙》。  
     此词长于用典,亦善借景抒怀。围城之中,已成瓮中之鳖,前景极为黯淡。李煜见大势已去,心境甚为低落,情绪相当低迷,空余凄婉惆怅之情。李煜化用天子取樱桃荐宗庙的典故,以再次证明自己的帝王身份。若在往日,无须这般故意;会当此时,更显无可奈何。“落去”二字意在词人已无幻想,承认目前的残酷事实。“空持罗带,回首恨依依”,暗示宠爱的小周后的孤独,也喻这位“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帝王的权位难以长久。“望残烟草低迷”,因内心伤感,眼前景物亦因之色调黯淡;或因此景的凄凉,更烘托出人事已非,心境的愁苦之状。   
浪淘沙令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1。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赏析: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以往事与今景对写,一虚一实。"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是主题句。往事者,如《浣溪沙》之 "佳人舞点金钗溜"、《玉楼春》之 "春殿嫔娥鱼贯列"等骄奢逸乐的帝王生活也。
  蔡絛《西清诗话》云:"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山,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帘外雨潺潺……'含思凄婉,未几下世。"据此可知此词是李煜去世前的绝笔。词写亡国被俘后的悲苦之情,以梦境与现实的对比中凸现心底的深哀巨痛。
  他初离故国、渡江北上时曾作《渡江望石城泣下》诗: 江南江北旧家乡,三十年来梦一场。 …… 云笼远岫愁千片,雨打归舟泪千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闲坐细思量。
  上阕写梦醒后的感受:雨声潺潺、春意阑珊、五更衾寒。而"一晌贪欢",则是以乐写哀,以梦写真。语似轻闲,实痛苦莫名。过片三句彼此呼应,"独自莫凭栏",乃自我告诫之语。因为凭栏所见,惟江山无限,难见故国。别时容易见时难,不是一般的对比,而是难上加难的意思。离别故国怎么可能容易呢?那也是极其难堪的事;但现在要想再见故国,真的是比登天还难!
  最后两句用象征、暗示的手法,表达几层意思:江山故国、帝王生活像流水落花般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身为囚徒,今昔之比,有如天上人间;自己生命的岁月也将像流水落花般消逝了,生死之变,亦天上人间也。这是国家和个人双重的悲哀。唐圭璋《唐宋词简释》评煞拍两句说:"水流尽矣,花落尽矣,春归去矣,而人亦将亡矣。将四种了语,并合一处作结,肝肠欲断,遗恨千古。"王国维《人间词话》评李煜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破阵子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出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鬃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赏析:这是李煜对当年降宋情景的追赋之作。上阕是对南唐全盛时的回忆。起二句描写南唐历史和版图,气魄沉雄阔大;三、四句描写宫中豪奢景象;"几曾识干戈"句急转,引出下阕主题。换头两句,借用"沈腰"、"潘鬓"两个曲故,写出了自己归为臣虏后,精神和肉体上所受到的巨大摧残。全词语言沉郁,情感苍凉,今昔对比,让人惊心不已。
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赏析:此词作于李煜亡国人宋以后,盖以梦销愁,亦《浪淘沙》所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之意。
  多少恨:悔恨、怨恨、遗憾、无奈……后三句由"还似"二字领起,铺陈梦境,将"恨"意展开。上苑游猎,何等气派;车水马龙,何等繁盛,花月春风,何等惬意!然而今天呢?作者虽未著一辞,而哀痛宛然,可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
浪淘沙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赏析:这首词作于李煜被囚汴京期间,抒发了由天子降为臣虏后难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对南唐故国故都的深切眷念。
  全词以往事与今景对写,一虚一实。"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是主题句。往事者,如《浣溪沙》之 "佳人舞点金钗溜"、《玉楼春》之 "春殿嫔娥鱼贯列"等骄奢逸乐的帝王生活也。
  据宋人王銍《默记》载:李煜被囚楼下有"老卒守门","不得与外人接",故"庭院藓侵阶"、"终日谁来"皆是写实之句。
  壮气蒿莱句也是实忆。当南唐危殆之际,李煜曾欲一战,并作过一些积极准备,但终因力弱,且朝廷意见不一而作罢。现在一旦归为臣虏,颇有悔不当初之意。据此可知,李煜虽是亡国之君,但对当时国策亦有一些反思。这一点常被忽略了。
2007-12-9建设诗社诗词沙龙活动讲座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