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格律纪事之一 新诗发轫正迷惘 胡乱尝试恰适之相关搜索: 新诗, 纪事, 格律, 发轫, 尝试
新诗格律纪事之一
新诗发轫正迷惘
胡乱尝试恰适之
一
胡适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参加“庚款”留学考试时改名胡适,字适之。1891年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世为安徽绩溪人。
胡适5岁开蒙,在绩溪老家私塾受过9年旧式教育,打下一定的旧学基础。1904年到上海进新式学校,接受《天演论》等新思潮,并开始在《竞业旬报》上发表白话文章。1910年夏赴美留学,先入康乃尔大学习农科,后转入文科;1915年进哥伦比亚大学,追随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学习哲学。1917年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古代中国逻辑方法之进化》。在此期间,胡适热心探讨文学改良方案,并试作白话诗。而与《新青年》主编陈独秀的通信,以及《文学改良刍议》一文的发表,更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影响深远的文学革命。同年胡适学成归国,被聘为北京大学教授,并参与《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至此一发而不可收,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
五四时期,胡适连续撰写《历史的文学观念论》、《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等文,提倡“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并相继完成《国语文法概论》、《白话文学史》等著作,对白话文取代文言文而成为现代中国人重要的思想和交流工具起了决定性作用,此乃他最大的名山事业。
在理论倡导的同时,胡适还进行了一些文学创作的“尝试”。其小说、剧本均未见成功,独有出版于1902年的《尝试集》,乃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新诗集,颇有开拓之功。
抗战军兴,胡适出任驻美大使;胜利后又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和中央研究院院长。
胡适治学有两个主要领域,一是中国哲学史,一是中国文学史。尽管《中国哲学史大纲》只出版了上卷,《白话文学史》也没有下编,可这两部书都是建立规范并奠定学科基础的经典性著作。后人可以赞赏,也可以批评,却无法漠视其存在。前者的平视诸子以及历史的眼光,后者的双线文学观念,都是对本世纪学术发展影响甚深的“大胆假设”。另外,他首创新红学,重修禅宗史,以及用历史演进法来研究中国章回小说,都是开一代新风,功不可没。
抗战以后,因奔走国事,再加上自身学术路数的内在限制,胡适学术上未能更上一层楼。晚年沉醉于《水经注》疑案,下力甚大,可惜成果不尽如人意。
二
“五四”时期,胡适作为新诗发韧者风云一时,其新诗主张“大体上似乎为《新青年》诗人所共信”,1919年创作的《谈新诗》一文在当时“差不多成为诗的创造和批评的金科玉律”。
在文学发展观念上,胡适是“形式革命”论者。他在倡导新诗的过程中,首先致力于旧诗形式的破坏和新的诗歌语言、诗歌体裁的建设。
为了打破旧的诗歌形式,胡适首先从形式革命的角度入手,提出了“诗体大解放”的主张。早在1915年他就宣称:“诗国革命何自始?要须作诗如作文”,把用“文”的自由形式取代诗的严整形式作为开辟诗歌新纪元的第一步。1918年7月,针对当时某些人提倡的“诗的规则”,他指出:“我们做白话诗的大宗旨,在于提倡‘诗体的解放’。有什么材料,做什么诗;有什么话,说什么话;把从前一切束缚诗神的自由的枷锁镣铐,拢统推翻:“这便是‘诗体的解放’。因为如此,故我们极不赞成诗的规则”;“我们现在有什么材料,用什么诗体;有什么话,说什么话”。在作于1919年8月的《尝试集》初版自序中,胡适对“诗体大解放”作了完整的表述:
若要做真正的白话诗,若要充分采用白话的字,白话的文法,和白话的自然音节,非做长短不一的白话诗不可。这种主张,可叫做“诗体的大解放”。诗体的大解放就是把从前一切束缚自由的枷锁镣铐,一切打破: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
至此,“诗体大解放”作为新诗园地里的一面大旗树起来,颇为时人瞩目。
长期以来,人们往往简单、片面地把“诗体大解放”看作胡适关于新诗形式主张的全部,认为他追求新诗语言的绝对口语化和新诗形式的绝对自由。实际上,“诗体大解放”只是胡适向传统诗歌的清规戒律冲锋时的一杆大旗,是新文学思潮对僵化的文学思维,对几千年死板的诗歌格律的创新,而不是后人认为的所谓诗体绝对自由的主张。在这杆大旗后面,胡适已经在自觉地进行新诗形式的建设了。这种建设包括语言和体裁两个方面。
胡适并不认为新诗语言应当绝对口语化、自由化。1916年2月,他提出“诗界革命当从三事入手:第一,须言之有物,第二,须讲求文法,第三,当用‘文之文字’时不可故意避之”。“三事”中有两条是谈语言,“文之文字”、“讲求文法”的文字与日常口语显然不属于同一个语言层次。胡适明确表示,“要求今日的文学大家,把那些活泼泼的白话,拿来锻炼,拿来琢磨”,强调新诗对白话的锻炼、琢磨。1919年六卷三号的《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俞平伯的文章《白话诗的三大条件》,胡适在为此文作的“附记”中说:“我最佩服的两句话是‘雕琢是陈腐的,修饰是新鲜的’”。强调修饰对于新诗语言的意义。胡适看来,白话诗的语言高于白话文的语言,当然更高于口语。
那么,在胡适看来,白话诗(新诗)语言的根本特征是什么?——是音节与韵律。音节与韵律是胡适新诗语言建设的主要内容。1919年,胡适在《谈新诗》一文中指出:“现在攻击新诗的人,多说新诗没有音节。不幸有一些做新诗的人也认为新诗可以不注意音节,这都是错的”。接着指出了新诗音节的两个要素:语气的自然节奏和每句内部所用字的自然和谐。他认为新诗可以借用旧体诗词的音节,同时指出新诗音节发展的大趋势:自然的音节。在作于1920年9月的《尝试集》“再版自序”中,他宣称自己的诗“代表二三十种音节上的试验”,“想用双声叠韵的法子来帮助音节的谐婉”,并对“自然的音节”作了详细阐述:
我极赞成朱执信先生说的“诗的音节是不能独立的”。这话的意思是说:诗的音节是不能离开诗的意思而独立的。……朱君的话可换过来说:“诗的音节必须顺着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再换一句话说:“凡能表现诗意的自然曲折,自然轻重,自然高下的,便是诗的最好音节”。古人叫做“天籁”的,译成白话,便是“自然的音节”。
这便是胡适新诗语言建设的主要内容。
胡适对于新诗形式的建设还初步涉及新诗体裁问题。他在《尝试集》“自序”中说:“我们主张白话可以做诗,……只想把这个假设用来做种种实地试验,——做五言诗,做七言诗,做严格的诗,做极不整齐的长短句,做有韵的诗,做无韵的诗,……”。在他看来,同样是用白话做的诗,亦可有种种体裁上的区别(虽然他的区别尚缺乏严密的逻辑性)。
胡适关于新诗形式的主张具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破”的方面,即与传统诗歌的严整形式相对立的“诗体大解放”;二是“立”的方面,即对于新诗语言和新诗体裁的阐述。
在关于新诗体裁的初步探讨中,胡适建议用白话试验的“五言诗”、“七言诗”、“极不整齐的长短句”等等,均着眼于从诗的字数、句数建设诗体,这是对中国传统诗歌中固有诗体继承和延伸。在实践中,他从发展和创新传统的诗歌观念来着眼,尝试了许多不同的新诗诗体。如整齐式、参差式、复合式、歌体式、歌谣体、微诗体、译诗体等等,为新诗格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胡适尝试试验的诗歌形式类型如下:
(一)整齐式
蝴蝶
两个黄蝴蝶,
双双飞上天。
不知为什么,
一个忽飞还。
剩下那一个,
孤单怪可怜;
也无心上天,
天上太孤单。
(录自1916年8月23日(藏晖室札记))
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开花好。
一日望三回,
望到花时过;
急坏看花人,
苞也无一个。
眼见秋天到,
移花供在家;
明年春风回,
祝汝满盆花!
(原载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
陶渊明和他的五柳
当年有个陶渊明,
不爱性命只贪酒;
骨硬不能深折腰,
弃官归来空两手。
瓮中无米琴无弦,
老妻娇儿赤脚走。
先生高吟自嘲讽,
笑指门前五株柳:
“看他风里尽低昂,
这样腰肢我没有!”
十七年四月九夜在庐山归宗寺
(原载1928年5月10日(新月)第1卷 第3号(庐山游记》)
(二)参差式
一念
我笑你绕大阳的地球,
一日夜只打得一个回旋;
我笑你绕地球的月亮,
总不会永远团圆;
我笑你千千万万大大小小的星球,
总跳不出自己的轨道线;
我笑你一秒钟行五十万里的无线电,
总比不上我区区的心头一念!
我这心头一念:
才从竹竿巷,①忽到竹竿尖;②
忽在赫贞江上,忽在凯约湖边;
我若真个害刻骨的相思,
便一分钟绕遍地球三千万转!
(原载1918年1月15日(新青年}第4卷第1号)
①竹竿巷,是我住的巷名。
②竹竿尖,是吾村后山名。
(三)复合式
梦与诗
都是平常经验,
都是平常影象,
偶然涌到梦中来,
变幻出多少新奇花样!
都是平常情感,
都是平常言语,
偶然碰着个诗人,
变幻出多少新奇诗句!
醉过才知酒浓,
爱过才知情重:—
你不能做我的诗,
正如我不能做你的梦。
(自跋)这是我的“诗的经验主义”(Poetic empiricism)。简单一句话:做梦尚
且要经验做底子,何况做诗?现在人的大毛病就在爱做没有经验做底子的诗。
北京一位新诗人说“棒子面一根一根的往嘴里送”;上海一位诗学大家说“昨日
蚕一眠,今日蚕二眠,明日蚕三眠,蚕眠人不眠!”吃面养蚕何尝不是世间最容
易的事?但没有这种经验的人,连吃面养蚕都不配说。—何况做诗?
(原载1921年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5号〕
我们三个朋友
(赠任叔永与陈莎菲)
(上)
雪全消了,
春将到了,
只是寒威如旧。
冷风怒号,
万松狂啸,
伴着我们三个朋友。
风稍歇了,
人将别了,—
我们三个朋友。
寒流秃树,
溪桥人语,—
此会何时重有?
(下)
别三年了!
月半圆了,
照着一湖荷叶;
照着钟山,
照着台城,
照着高楼清绝。
别三年了,
又是一种山川了,—
依旧我们三个朋友。
此景无双,
此日最难忘,—
让我的新诗祝你们长寿!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你莫忘记
你莫忘记:
这是我们国家的大兵,
逼死了三姨,逼死了阿馨,
逼死了你妻子,枪毙了高升!
你莫忘记:
是谁砍掉了你的手指,
是谁把你老子打成了这个样子!
是谁烧了这一村,
暖哟!……火就要烧到这里了,—
你跑罢!莫要同我一齐死!
回来!
你莫忘记:
你老子临死时只指望快快亡国:
亡给“哥萨克”,亡给“普鲁士”,—
都可以,—总该不至—如此!
七年六月二十八日初稿
七年八月二十三夜改稿
十一年三月十夜改稿
(原载1918年9月15日《新青年)第5卷第3号)
(四)歌体式
平民学校校歌
(为北京高师平民学校作-赵元任先生曾谱曲)
靠着两只手,
拼得一身血汗,
大家努力做个人,—
不做工的不配吃饭!
做工即是学,
求学即是做工:
大家努力做先锋,
同做有意识的劳动!
(原载1922年7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6号)
此歌有两种谱,一种是赵元任先生做的,一种是萧友梅先生做的。
四烈士家上的没字碑歌
(萧友梅先生曾谱曲)
辛亥革命时,杨禹昌,张先培,黄之萌用炸弹炸袁世凯,不成而死;彭家
珍炸良弼,成功而死。后来中华民国成立了,民国政府把他们合葬在三贝子
公园里,名为“四烈士家”。家旁有一座四面的碑台,顶备给四烈士每人刻碑
的。但只有一面刻着杨烈士的碑,其余三面都无一个字。
十年五月一夜,我在天津,住在青年会里,梦巾游四烈士家,醒时作此歌。
他们是谁?
三个失败的英雄,
一个成功的好汉!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干了些什么?
一弹使奸雄破胆!
一弹把帝制推翻!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不能咬文嚼字,
他们不肯痛哭流涕,
他们更不屑长吁短叹!
他们的武器:
炸弹!炸弹!
他们的精神:
干!干!干!
他们用不着纪功碑,
他们用不着墓志铭:
死文字赞不了不死汉!
他们的纪功碑:
炸弹!炸弹!
他们的墓志铭:
干!干!干!
(原载1921年6月1日(新青年)第9卷第2号)
拟中国科学社的社歌
我们不崇拜自然,
他是个刁钻古怪。
我们要捶他煮他,
要使他听我们指派。
我们叫电气推车,
我们叫以太送信,—
把自然的秘密揭开,
好叫他来服事我们人。
我们唱天行有常,
我们唱致知穷理。
不怕他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十八年一月作赵元任作曲谱
十九年北平社友会庆祝本社
十五周年纪念会第一次试唱
(原载1931年1月(现代学生》第1卷第4期)
中国公学运动会歌
健儿们,大家上前!
只一人第一,
要个个争先。
胜固然可喜,
败也要欣然。
健儿们!大家上前!
健儿们,大家齐来!
全体的光荣,
要我们担戴。
胜,要光荣的胜,
败,也要光荣的败。
健儿们,大家齐来!
十九,四,二十八
(原载1930年10月(现代学生)创刊号,原题《健儿歌))
(五)歌谣式
怎么好?
为燕树棠先生题冯玉祥先生画的人力车夫
冯玉祥先生自题诗云:
苦同胞!
不拉车,不能饱。
若拉车,牛马跑,
得肺病,活不了。
苦同胞,怎么好!
君不见,委员们,
被鱼翅燕菜吃病了!
社会如此好不好?
1931,11,15
怎么好?我问你。
不怕天,不怕地,
只怕贫穷人短气,
作牛作马给人骑。
怎么好?有办法。
赛先生,活菩萨,
叫以太给咱送信,
叫电气给咱打杂。
怎么好?并不难。
信科学,总好办。
打倒贫穷打倒天,
换个世界给你看。
二十年(1931)十一月二十九日
(收入《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
儿歌
儿歌最不易作,周作人先生曾试作一首,我也试作一首。
天上一个月月,
地上一个影影。
我摇头他也摇头,
我不动他也不动。
这诗不用尾韵而用双声。一,月,月,一,影,影,摇,也,摇,也,皆双声字。天,地,头,他,动,他,亦双声字。双声可以代尾韵。英国古诗无尾韵而有双声。至意大利诗歌输入后,始有尾韵。
(收入耿云志主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第11册)
(六)微诗体
十月九夜在西山
许久没有看见星儿这么大,
也没有觉得他们离我这么近。
秋风吹过山坡上七八棵白杨,
在满天星光里做出雨声一阵。
似是二十年十月的残稿
(收入(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
小刀歌
他不用手枪,
他不用炸弹,
他只用一把小刀,—
他是个好汉!
(收入1970年6月台北胡适纪念馆影印的(胡适手稿》第十集下册)
小诗两首
开的花还不多;
且把这一树嫩黄的新叶
当作花看罢。
我们现在从生活里,
得着相互的同情了。
也许人们不认得这就是爱哩。
十一,四,十在天津
(原载1922年4月19日(晨报副镌》)
有感
咬不开,捶不碎的核儿,
关不住核儿里的一点生意;
百尺的宫墙,千年的礼教,
锁不住一个少年的心!
此是我进宫见溥仪废帝之后作的一首小诗。若不加注,读者定不会懂得
我指的是谁。
1959,12,12
(录自1922年6月6日(胡适的日记},后收人《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
无题
我从不曾见过他的笑,
我想他一定笑的很好。
我不知道他是怎样的人,
我想他明丽像秋天的云。
我为他安排着一瓣心香,
祈祷他不会叫我失望!
1933年5月
(收入1970年6月台北胡适纪念馆影印的(胡适手稿》第十集)
烟霞洞
我来正碰着黄梅雨,
天天在楼上看山雾:
刚才看白云遮没了玉皇山,
我回头已不见③了楼前的一排大树!
1923
(收人(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1964年台北商务
印书馆出版。现据《胡适的日记)(手稿本)
1923年9月29日,此诗略有不同)
①“不见”二字.原作“已失,’o
(六)译诗体
译张籍的《节妇吟》
(原文)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孺。妾家高楼
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
泪垂,何不相逢未嫁时?
你知道我有丈夫,
你送我两颗明珠。
我感激你的厚意,
把明珠郑重收起。
但我低头一想,
忍不住泪流脸止:
我虽知道你没有一毫私意,
但我总觉得有点对他不起。
我禽着眼泪把明珠还了,—
只恨我们相逢太晚了!
中唐的诗人很有几个注意社会间题的。元微之,白乐天的乐府自然是人人都认为有“社会文学”的价值的,不用说了。当时还有许多“社会诗人”,为元填自序里说的李绅,李余,刘猛,都有讨论社会问题的乐府。只可惜这三个人的乐府都不传了。但是当时做这种社会乐府的许多诗人之中,最有文学天才的要算张籍。张籍的乐府在唐代文学里要算是第一人了。他的《贾客乐》,《将军行》,《少年行》,《董逃行》,《牧童词》,《筑城词》,《山农词》,《别离曲》,尝试后集/第三编译张籍的《节妇吟》(妾薄命》,《促促词》,《山头鹿》,《离妇》,都是极好的社会文学。我最爱的是《乌夜啼引》和《节妇吟》两篇,这两篇都是中国文学里绝无而仅有的“哀剧”。我在病中读了他的全集,译了这两篇解闷;可惜《乌夜啼引》译的不好,不值得存稿;现在只存这一篇。
这首诗中间“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执戟明光里”两句,还不能完全脱去
古诗(陌上桑)“东方千余骑,夫婿居上头”……等话的俗套,所以我把他们删
去了。
此诗的长处在于有哀剧‘`Tragedy"的意味。《陌上桑》的好处在于天真烂漫,但没有哀剧意味。我译的《老洛伯》诗的末段:
我如今坐也坐不下,
那有心肠纺纱?
我又不敢想着他:
想着他须是一桩罪过。
我只得努力做一个好家婆,
我家老洛伯并不曾待差了我。
与张籍这篇的末段是同样的哀剧。张籍写了这种境地,却题做《节妇吟》,便
可见他的卓识。
张籍做“妇人问题”的诗,用意都比别人深一层。如(妾薄命)云:
一君爱龙城征战功,妾愿青楼歌乐同。人生各各有所欲,柜得将心入君腹?
又如《离妇》云:
十载来夫家,闺门无疵瑕。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离。……有子未必荣,无子坐生悲。为人莫作女,作女实难为!
这竟是痛骂孔二先生了。
九,八,三O
(原载1920年11月1日(新青年)第8卷第3号)
译薛莱的小诗
歌喉歇了,
韵在心头;
紫罗兰病了
香气犹留。
蔷薇谢后,
叶子还多;
铺叶成茵,
留给有情人坐。
你去之后,
情思长在,
魂梦相依,
慰此孤单的爱。
十四,七,十一
Music, when soft voices die,
Vibrates in the me
Odours, when sweet violets sicken,
Live wittrin the sense they quicken.
316胡适文集9
Rose leaves, when the rose is dead,
Are heap'd for the belovid's bed;
And so they thoughts, when Thou art gone,
Love itself shall slumber on.
Percy Bysche Shelley
(原载1926年1月《现代评论)第一年纪念增刊,原题(译诗三首))
一枝箭一只曲子
我望空中射出了一枝箭,
射出去就看不见了。
他飞的那么快,
谁知道他飞的多么远了?
我向空中唱了一只曲子,
那歌声四散飘扬了。
谁也不会知道,
他飘到天的那一方了。
过了许久许久的时间,
我找着了那枝箭,
钉在一棵老橡树高头,
箭杆儿还没有断。
那只曲子,我也找着了,—
说破了倒也不希奇,—
那只曲子,从头到尾,
记在一个朋友的心坎儿里。
1943,6,14夜初译6,23改稿
(收入《胡适之先生诗歌手迹))
The Arrow and the Song
By 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I SHOT an arrow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ow not where;
For, so swiftly it flew, the sight
Could not follow it in it's flight.
I breathed a song into the air,
It fell to earth, I know not where;
For who has sight so keen and strong
That it can follow the flight of song?
Long, long afterward, in an oak
I found the arrow, still unbroke;
And the song, from beginning to end,
I found again in the heart of a friend.
这是美国诗人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一首小诗,题为The Ar-
row and the Song原为三节,我把第三节分做两节,比较明白一点。
这诗不算是朗菲罗的好诗,但是第三节人多爱念。我十几岁时在中国公
学念这首诗,就想译他。那时候我还写古文,总觉得翻译不容易。今夜试用
白话,稍稍改换原诗文字,译出后还觉得不很满意。
适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