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742|回复: 0

从新诗图改革说起/海外逸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5 22: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新诗图改革说起/海外逸士相关搜索: 逸士, 新诗, 海外, 改革

新诗的起源据拙见乃受译诗的影响。但我读到最早的译诗是林纾用古诗形式译的。缺点是原意很难扣得确切。后来才有了自由体形式的译诗﹐当然原意都能译出来了。五四后的白话写作者就用这种自由体形式的每行长短不等的句子写成诗﹐就成了新诗。那时的新诗都押韵的。现在的新诗基本不押韵了。这大概也是受了英文诗的影响。因为英文诗发展到现在也不押韵了。不过押韵问题不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新诗究竟如何再发展﹐这是大家正在探索的问题。我们不妨先看看旧体诗是怎样发展的。旧体诗自诗经而下﹐也经历了一些变化。诗经基本上(并非所有的)是押韵的四言体﹐其韵味古朴。三国时﹐曹氏父子虽然也写了不少四言诗﹐但其韵味已不及诗经的古朴。魏晋南北朝时的古风﹐韵味通俗淳厚﹐押韵而无平仄。有人把写成律绝的诗﹐因为平仄不对﹐说成是古风﹐却不知韵味完全不合古意。这种意图鱼目溷珠之举﹐说明了对诗体的无知。平仄之律起于唐初而成型于李杜之时。这就是现在称为古体诗的诗体。这种诗体虽与古风有字句相同之处﹐但它们的韵味完全不同﹐不能溷为一谈。诗是以韵味不同来分类别的﹐不是以字句多少来分的。
词的起始虽早于宋代﹐不过盛行于宋代。故世称唐诗宋词。诗词之间的韵味不同﹐恐怕是无人不知的。其间尚有乐府诗体﹐与诗词也有不同的韵味。由此可见﹐古代诗体的发展﹐不仅是形式的不同﹐更重要的是韵味的完全不同。是一种质的不同。
现在来看新诗。有人试图在形式上加以变化﹐但既然已是自由体的长短句﹐再变也不过变在句子的长短而已﹐实在不能算变。有一时期曾有人彷写俄国马雅可夫斯基的阶梯诗﹐不过很快就夭折了。现在也不见有死灰复燃之势。这种形式上的变化﹐真是毫无意义﹐就是变成一个字一行﹐也脱不出自由体长短句的大范围。这叫换汤不换药。其新诗之总的韵味还是变不了﹐一点也不能像古代那样从诗变到词。
于是有人在内容上去求发展﹐用身体来写诗﹐写到下半身上去。不过也没有跳出新诗的总范畴﹐没能像诗和词那样起着质的变化。现在居然又有人玩了一个新花样﹐写一种自称为“新古体”的诗。笔者有幸在一个网站上看到一二首﹐完全是新诗的形式和韵味﹐与古诗完全没有任何关係﹐真有譁众取宠之嫌。

要像现在这样在内容和形式上改革新诗﹐就是再变下去﹐恐怕还是此路不通。所以不知什麽时候起﹐又有人在新诗题目上玩些新花样。他们学自以前的足尺加三﹐现在的卖一送一﹐在写了一首诗后﹐又写第二首时﹐叫作外一首。不知这种花样对新诗的发展改革究竟有什麽作用﹖所以到此为止﹐新诗的种种变化意图都没能变出个不同性质的诗体来。而且自五四后新诗开创以来﹐新诗的创作质量是每况愈下﹐有些所谓的诗居然毫无诗意﹐就那麽分成一行行算是诗了。
实际上有一种叫“新民歌”的诗体倒是一个新发展。它既不同于古体诗﹐也不同于新诗。典型的就如“工人阶级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之类的。写不来古体诗的人﹐倒不如学写这个。而着意于发展新诗体的人﹐也不妨在这方面下点功夫。因为这种“新民歌”体只是昙花一现﹐现在已没人在写它﹐倒是应该让它来个“文艺复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