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978|回复: 2

关于律诗创作中几点争议的争议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5 22:14: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于律诗创作中几点争议的争议

    正格的律诗,形式上必须具备句数、字数、押韵、平仄、对仗“五要素”,并要求对其格式规范恪守不渝。现代人创作律诗,是借律诗的“旧瓶”来装现时的“新酒”。由于语言文字的演变、韵书韵部的新编、新生问题的游离,致使人们对律诗创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各持己见,众说纷纭,极不利于律诗的鉴赏、创作和发展。这里笔者就律诗创作中颇有争议的几个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
    一、关于律诗的押韵问题
    南北朝时代以前,诗歌一般是依照口语押韵的。隋代,随着格律诗的逐渐成熟,就出现了专门讨论韵的书,最早的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等编的《切韵》。之后又有唐代的《唐韵》,宋代的《广韵》、《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平水韵)以及现代根据普通话的语音分类编写的《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诗韵新编》等等,不同时代的韵书,反映了所在时代的语音情况,也是当时人们据以写诗用韵的标准。由于时代的变迁,语音的演变,历代韵书中的一些字音发生了变化、韵部韵类做了相应的调整。了解这些变化,对我们阅读古代诗歌相当有益。如我们现在读来不押韵的一些古代诗歌,按当时的口语或韵书读来就是押韵的。唐代诗人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按现代汉语普通话读来不押韵,但他写这首诗的时候却是押韵的。那么,现代人写诗究竟依据什么来选字押韵呢?笔者的主张是,以《新华字典》的注音为标准读音,按推行普通话后新编的权威韵书如《中华新韵(十四韵)简表》、《诗韵新编》等来选字用韵。当然,根据“今不妨古”、“宽不碍严”的原则,也可以继续使用“平水韵”等旧韵书、采用比新韵更严更细的韵目来写律诗。但如果这样,那就必须严格按照韵书规定的部类来用韵,不能弄得不今不古、宽严皆误。
    二、关于律诗的平仄格式问题
    把平仄格式引入律诗创作,并把它作为律诗必备的形式要素之一,其目的是为了造成律诗语音上的抑扬顿挫,展现律诗的音乐美。明白了这层意思,就破除了平仄格式上的神秘感,自觉地按照律诗对平仄的规定来进行“四声”调整。也许有人做律诗,会先背记五律、七律各自的四种平仄格式,然后根据首句入韵不入韵来选取平起式或仄起式,之后再“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地做下去。这样做未为不可,但容易因顾及平仄而打断思路气韵,以律选词、因词害意。笔者主张,无论写什么诗,都应该意在笔先、内容优先,不能只顾形式不顾内容。如果形式妨碍了内容,那就保内容而弃形式。根据这一主张,笔者写作律诗,往往是按照律诗的字数、句数先把要说的话写出来,再考虑押韵、对仗,然后再来调整平仄。虽然平仄的调整比较麻烦,但调整变通的手段还是比较多的。比如可以把“平起式”与“仄起式”相互对调,使写成的句子易于合律;在不犯孤平、孤仄和不出现“三平调”、拗句的前提下,可以“一三五不论”,这样全诗就放开了十多个字的平仄纠缠;出现了不合平仄格式的拗句,还可以本句自救、对句自救或本句自救又对句自救,总之是想方设法调整变通平仄声调把它救过来。如果用尽浑身解数都弄不好,那就把原先构想中的“五律”、“七律”抹掉,让它成为一首非律诗,或者新格律诗(当代作这种诗的也不乏其人,比如以新诗著名的顾城就写了许多这类的旧体诗,他的《愁悟》“无春自无秋,有求必有愁。常乐推老聃,大漠走青牛”就是一首不合平仄的五言诗,因此不能叫它五绝)。当然,通过经常练习和长期创作实践,驾驭律诗形式技巧达到十分纯熟的程度,也是可以脱口咏出意境优美、合韵合律的律诗来的。
    三、关于律诗的对仗问题
    律诗的第三和第四句(颔联)、第五和第六句(颈联)必须对仗。清代以前的人写律诗,没有读过《马氏文通》之类的语法专著,也没有词性之类的概念,但他们借鉴前人作品,结合自身的理解感悟,所做律诗大都能对仗。古人的对仗要宽泛一些,因为当时没把词性做细分,大抵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就行了。所以拿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古人所写律诗,不少对仗是不工稳的,比如有的用动词对形容词了。而现代人做律诗,在对仗问题上就应更加理性和自觉,因为我们专门学习过语法知识,知道所谓对仗,就是上下联之间相应的部位词性类别、词组类型、句式结构相对成偶。初学对仗,还可以熟读清人车万育所编的《声律启蒙》,“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那里不仅有许多现成的对子,而且从中可以悟出一些对仗的诀窍和规律。还有一种情况需要说明,就是对“似对非对,晚唐标格”这个说法的理解问题。正格的律诗要求颔联和颈联这两联必须对仗,但后来人们以追求古风为由,放宽了律诗的对仗规范,即颔联可以“似对非对”,但颈联必须对仗工稳。如李白的名篇《听蜀僧浚弹琴》,颔联“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似对非对,颈联“客心洗流水,馀响入霜钟”对仗极工。
    四、关于律诗的节奏(音步)问题
    律诗每句7个字,根据双音节词和单音节词的排列组合以及语义、语气,可以形成不同的节奏(音步、音尺、顿)。如“2212”、“2221”等等。律诗这种诗体,要说它美,美就美在它依据汉字的字形特点规定了字数、句数、对仗造成建筑美,依据汉语的音韵特点规定了押韵、平仄造成音乐美;要说它不完美,缺陷就在于它这些死框框既束缚思想情感的奔放,又因其形象死板和旋律单调而令人沉闷。因此要求律诗的节奏尽可能变化错落,造成多样统一、和谐奇异的美感,意义和作用就不言而喻了:如果全诗八句都是一个节奏念下去,那会是什么滋味!下面是毛泽东《七律·长征》的节奏安排:
    红军/不怕/远征/难,(2221)
    万水/千山/只/等闲。(2212)
    五岭/逶迤/腾/细浪,(2212)
    乌蒙/磅礴/走/泥丸。(2212)
    金沙/水拍/云崖/暖,(2221)
    大渡/桥横/铁索/寒。(2221)
    更喜/岷山/千里/雪,(2221)
    三军/过后/尽/开颜。(2212)
    五、关于律诗的用字用典问题
    由于古今语言、文字的变化,现代人写作律诗就面临着语言文字的选用问题。古人写诗是按当时通行的书面语——文言文——来写的。文言文具有古奥、典雅、单音节词为主的特点,因此,我们阅读古诗,就有一种高古、简洁、以少胜多的感觉;而现代人所处的语言环境已与古人大不相同,随着语言文字自身的发展变化和历代对语言文字的改革与规范,现代白话文与古代汉语相比,已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古诗以单音节词入诗,诗中的每一个字都有独立的含义或语法功能,能够满足用较少的文字表达较丰富的内容的诗歌写作要求;而现代白话文以双音节词为主,如果在字数十分有限的律诗中大量采用双音节词,单是双音节词本身的信息量就比单音节词减少了许多,再加上字词之间的组合符合“部分之和大于整体”的定律,有限的字数就很难担当起承载丰富的内容的重任,写出来的东西会是何等的单薄乏味也就可想而知了。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现代人写律诗应具备较深的古文功底,包括古代汉语和古典文学功底。在创作律诗时,宜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尽可能采用一些比较协调一致的文言和典故,这样才能使作品蕴涵足够的信息量、保持律诗的古雅风味,避免把律诗写成徒具律诗形式的白话诗,没有历史感和厚重感,寥寥几字,苍白索然。当然,遣词用典必须恰当,能很好地为内容服务,能方便读者理解诗意,切忌遣词不当而扭曲诗意、用典生僻而晦涩难懂。
    六、关于律诗的继承与创新问题
    律诗整饬、对称、和谐、园融,就古典诗歌的形式而言,它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准。现代人欲写律诗,应对古典诗词特别是律诗的有关知识要有相当的造诣,否则,“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笔者的意思是,诗歌创作可供选择的形式很多,而且在诗歌创作实践当中还可以不断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因此,如果对于律诗这种诗体掌握得还不够纯熟,就不必强求自己去写作律诗,而可以采用律诗以外的其它任何形式来言志抒情。律诗是在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下所给出的一个诗歌创作模型,虽然它所包含的形式要素已臻于完备,但它并非就是完美无缺的诗体。即使在律诗鼎盛的唐代,也不是所有的诗人都写律诗,就连诗仙、诗圣们也有大量脍炙人口的非律诗流传于世。其二,要写律诗,就必须严格遵循前人定下的规矩、当代权威书籍给出的定论,不能自行其是,弄得四不像,这样也许不是对律诗这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而是对它的解构和摧毁。如果所写的作品因内容表达需要或一时无法找到合适的文字而对仗不工、出韵出律,就不要贴上“五律”、“七律”的标签,这样读者就不会把它当作律诗来推敲。如果诗题前边标上了“五律”、“七律”,那就表明这是中规中距的律诗,读者就会用律诗的诸多标准来审视和赏析,一旦在某个细节上出现差池,便会贻笑大方,也会降低作品的欣赏价值。其三,任何事物都会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前进,就律诗的形式而言,如何去除束缚思想、折腾心思、拘泥形式的地方,添加一些更富时代气息的元素,甚至,律诗与新诗如何相互借鉴、有机整合,从而产生新的生长点,创造出新的艺术形式。这些都给我们的诗歌理论研究和诗歌创作实践提出了崭新的课题、布下了广阔空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2-28 23:15:12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辛苦整理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5-1 09:5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桃子书虫 的帖子

谢谢来访,问好诗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