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843|回复: 4

新诗赏评/赵延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2-8 2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新诗赏评相关搜索: 新诗



下面,我举几个实例略加评析,以便读者更深刻的理解它们的得与失。实例一,朱湘的《采莲曲》:

小船呀\\轻飘,
杨柳呀\\风里\颠摇,
荷叶呀\\翠盖,

荷花呀\\人样\妖娆。

日落,

微波,

金线\闪动\\过小河,

左行,

右撑,

莲舟上\\扬起\歌声。

*
*
菡萏呀\\半开,

蜂蝶呀\\不许\轻来,

绿水呀\\相伴,

清净呀\\不染\尘埃。

溪间,

采莲,

水珠\滑走\\过荷钱。

拍紧,

拍轻,

浆声\\应答着\歌声。

*
*
藕心呀\\丝长,

羞涩呀\\水底\深藏,

不见呀\\蚕茧,

丝多呀\\蛹在\中央?

溪头,

采藕,

女郎\要采\\又夷犹。

波沉,

波生,

波上\\抑扬着\歌声。

*
*
莲蓬呀\\子多,

两岸呀\\柳树\婆娑,

喜鹊呀\\喧噪,

榴花呀\\落上\新罗。

溪中,

采莲,

耳鬓边\\晕着\微红。

风定,

风生,

风里\\荡漾着\歌声。

*
*
升了呀\\月钩,

明了呀\\织女\牵牛;

薄雾呀\\拂水,

凉风呀\\飘去\莲舟。

花芳,

衣香,

消融入\\一片\苍茫;

时静,

时闻,

虚空里\\袅着\歌音。



朱湘的这首《采莲曲》,写的是从黄昏日落到薄雾月升这段时间里,采莲女驾船采莲的一段生活场景。其中,诗人不但写出了采莲女采莲、采藕、采篷等不同劳动的场面,而且还描绘了小河及其两岸的旖旎风光,更向我们微妙的展示了少女羞涩的情怀和对爱情的渴望。
首先,诗人为我们点明了采莲女活动的时间和地点。时间是日落时分的黄昏,地点是金波荡漾的小河。小河中如翠盖般的荷叶,似人样妖娆的荷花,以及两岸摇曳的杨柳,营造出了一种梦幻般的诗境。而采莲女并没有就此停留,她驾着小舟,唱着渔歌,向小河的更深处前行。
终于,采莲女来到了目的地,饶有兴致的采撷起妩媚多姿的莲花。清水中的莲花是如此的纯洁美丽,宛若娇羞动人的少女,“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不容忍蜂蝶有任何轻佻的举动。虽然诗人没有直接把采莲女比喻为莲花,但从字里行间的描述中,读者很自然的会把采莲女联想为纯洁美丽的莲花。与莲花的品质相映衬,采莲女清纯而又坚贞的性格,也由此可见一斑。但少女没有在此长久的逗留,在歌声中,她划着小船又前进了。
这回,采莲女来到溪头,打算采挖淤泥中的莲藕。正要采时,却又停手不前。她想到莲藕多丝,并且深藏水中,不正象自己藏匿在心中的那份情思吗?这里,诗人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丝”即指“思”,写出了少女羞涩的怀春之情。采莲女虽然向往纯真的爱情,但是却羞于表达,这种欲盖弥彰的矛盾心理,不免使诗中增添了几分淡淡的忧伤。“波沉,波升,波上抑扬着歌声”,采莲女在此所做的短暂的停留,以及她那抑扬的歌声,便是她矛盾心情的最好体现。
怀着对生活的热爱和爱情的憧憬,采莲女重又上路。此刻,她的心情似乎已经轻松了许多,放眼看去,世界万物仿佛也都变得愉悦起来。看那柳树,宛如在风中翩翩起舞。喜鹊也在枝头聒噪,好像欢迎她的到来。榴花落在她的新裙子上,使她的衣服也染上了花香。她一边采着莲蓬,一边唱着歌儿,歌声在风里荡漾,听的游人都醉了。
明月渐升,薄雾拂水,时间如流水般飞快逝去。望着明朗的织女星和牵牛星,遥想着美妙的爱情故事,采莲女调转船头,带着榴花与荷花的芳香,踏上回家的归程。她渐行渐远,终于消融入一片苍茫的暮色之中,只有那若隐若现的歌声,还时时萦绕在我们的耳边。
纵观全诗,诗人没有做任何的议论与说明,采莲女的容貌、性格以及内心活动的表述,完全熔铸在对意象的描绘中。读者在欣赏意象的同时,便能轻易的得到诗人想要表达的情趣。同时,由于语言意象的间接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受读者本身生活经验和性格气质的影响,每个读者从意象中所得到的情趣,与任何其他人(包括作者本身)所得到的又不完全一致。就算是同一个人,由于他的生活经验和性格气质总是在变化当中,今天和明天所得的情趣也不完全相同。因此,任何一个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只要读起这首诗,总会有不同以往的新的感悟与收获。因此,这种用意象来抒发情趣的表现手法,既是汉语古典诗歌传统的营造意境的唯一手段,也是使诗歌获得永久的新鲜生命的最佳方法。
全诗共分五节,每节分十行,节与节之间,每行的字数相当,节拍也大致相同。有关节拍的划分,可参阅上文中的竖线。其中,单竖线“\”表示较短的停顿,属半拍;双竖线“\\”表示较长的停顿,是全拍(一拍)。按照节拍的这种划分方法,则“金丝\闪动\\过小河。水珠\滑走\\过荷钱。女郎\要采\\又夷犹。”这几句受古诗词的影响,末拍属于3字的短拍,与其它以45字结尾的长拍就不能达成一致。当然,节拍的这种划分方式是我自己熟悉和习惯的。有些朋友可能习惯其它的读法,比如把上文中的单竖线换成双竖线,则变成了以23字为一拍的划分方法,也是可以接受的。假如这首诗的节拍是以后者为准,也就不存在不同形式的节拍相冲突的问题了。
这首诗的语言平实易懂,简练有力,真正达到了不能增删一字的地步。其中,有些词语的使用,如颠摇、夷犹等,与当代的语言习惯不免相悖,读着有些别扭,这是早期白话文的特点所决定的,我们自然也无可厚非。最后,《采莲曲》的语言稍显雕琢的痕迹,有些形式化。当然,这只是纤介之疾,正好比美玉上的一点瑕疵,无损于全诗伟大而完美的形象。

实例二,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桥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的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蒿,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所说的“康桥”,现在通译为“剑桥”,也就是英国剑桥大学的简称。徐志摩曾在这里学习和生活过两年。1928年,他故地重游,在归途中写下了这首《再别康桥》。
诗人选取了几个有代表性的景物和事件,在表现康桥美景的同时,又抒发了对往昔生活的向往,以及再别时的惆怅之情。
在第一节中,诗人连用了三个“轻轻”,这是为什么呢?诗人又见到日思夜想的母校,心情一定十分激动;怀念起从前美好的时光,心中一定充满了甜蜜;时光荏苒,物是人非,心里定然溢满惆怅;想到相逢不久又将别离,心中必然充斥着感伤。然而,这一切的一切,诗人都没有明言,只用了一个形容词“轻轻”,就把它们囊括其中。同时,“轻轻”两个字的重复使用,也为全诗奠定了一个舒缓而略带忧伤的抒情基调。第一节的最后一行,点明了时间是在黄昏。这点非常重要,因为后面相关的景物与事件都和黄昏这一时间段息息相关。
第二、三、四节,诗人分别描绘了康桥有代表性的三处景物,——河畔的柳树、河中的青荇以及榆荫的一潭。由于时处黄昏,柳树染上了夕阳的余光,摇身变成了金柳,仿佛新娘般艳丽娇羞。倒影投波,美艳万分,令诗人沉吟不已。康河的水十分明净,水中青荇历历可见。爱屋及乌,诗人因为热爱康桥,所以对康河里的水草也充满了柔情,宁愿化身其中,以期能和康桥永远在一起。而榆荫下的一潭,景色更加绚丽。只见夕阳中的霞光与绿色的浮藻揉碎在一起,红绿斑驳,宛如彩虹般灿烂。
有这样美的景物,怎能不令人心向往之?于是,诗人在第五节中,便有了撑篙寻梦、星夜放歌的浪漫而且有些近乎疯狂的举动。这一事件的描述,也许是诗人真实的回忆,也许是诗人虚拟的想象,不过,这都不重要了。所谓乐极生悲,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又回到了别离的主题。文笔大起大落,而转折处却极其自然,丝毫看不出人为雕刻的痕迹。而第七节中的四行仿佛更是浑然天成,把诗人的情感推上了高潮:“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最高潮处不是放歌,而是沉默,意味十分悠远。柳永在《雨霖铃》中写到“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苏轼在《江城子》中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都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绝妙手笔。顺便提一下,顶针手法的运用,是使六七两节行文流畅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最后一节中,诗人又连用了两个“悄悄”,暗示心情的黯淡与忧伤。同时,运用反复的手法和第一节相呼应,把惜别的惆怅之情表现的淋漓尽致。

与朱湘的《采莲曲》一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也是以写境为主。也就是说,诗人没有直接吐露心扉,而是借助意象来间接传达,因而使诗中饱含意境。同时,诗人的情趣和所描述的意象之间水乳交融,从而使得意境达到完美自足的地步。这是《再别康桥》使人合卷难忘、回味悠长最主要的原因。
这首诗共八节,每节四行,隔行押韵,逢节换韵。每节的第一三行稍短,第二四行稍长。全诗语言婉转流畅,好似娓娓道来,没有丝毫矫揉造作的痕迹,比《采莲曲》稍嫌僵硬的形式化的语言略胜一筹。唯一的缺陷,就是全诗很难划分出一种有规律的节拍,朗读时不免有几处诘屈聱牙的所在。这一点,就不如《采莲曲》之铿锵有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延光 :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



  既然\\选择了\远方



便只顾\\风雨\兼程






  我\不去想\\能否\\赢得\爱情



  既然\\钟情于\玫瑰



就\勇敢地\\吐露\真诚








  我\不去想\\身后\\会不会\袭来\\寒风\冷雨



  既然\目标\\是\地平线



留给\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来\是平坦\\还是\泥泞



  只要\\热爱\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看到《热爱生命》这四个字,使我不由得又想起生命的意义,——这一人生永恒的主题。有人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成功;有人觉得,生命的意义在于爱情;还有人宣称,生命的意义在于自由。而汪国真给出的的答案则是: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只要你追求过、努力过,无论是否能得到成功、爱情或自由,你的人生都是有价值的,就不算虚度。而只要把生命的意义放到过程上,那么,“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对于人生道路上的平坦或是泥泞,我们便能做到处变不惊,便能以一种十分坦然和从容的心情去面对生活。
这首诗,每节都以“我不去想”开头,首先给出结果。紧接着,诗人再对“我不去想”的原因作出解释。第一节和第二节都好理解,第四节是对前三节所作的总结,只有第三节有些令人费解。诗人不去想“寒风冷雨”的侵袭,这里的“寒风冷雨”,据我个人的理解,可能是指流言蜚语,也可能是指困难或压力。而他不去想的原因,是因为他的目标是“地平线”。“地平线”的表面意思,是指远方;深层的意思,可能是指遥远而伟大的人生理想。正因为诗人人生的理想遥远而伟大,因此,任凭人们在他身后指指点点,也不论有任何艰难险阻,他早已不屑也无暇顾及,他只是向着他的目标顽强而坚定的前进。由上可知,第一节讲的是成功,第二节讲的是爱情,第三节讲的则是理想。这样就有问题了,——有理想的人,谁不想成功呢?而成功的人,有谁不是有理想的呢?第一节和第三节的意思有些重复和冲突,证明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思绪不是很清楚,思想还比较混乱。
如果把《热爱生命》和《采莲曲》、《再别康桥》加以比较,我们可以看出,后者是以写境为主,而前者则是为了抒发对人生和生活的某种感悟与哲理。所谓写境,也就是用鲜明生动的意象来抒发作者的某种情趣。而在《热爱生命》中,虽然也能隐约感受到作者情感的波动,但主要却是为了阐述一种感悟或哲理;诗中虽然也有零星闪光的具象,如“风雨兼程”、“玫瑰”、“地平线”、“背影”等,但这些具象不是为情趣服务的,很难称得上是意象,而是为了对感悟或哲理这些抽象的概念,作一些形象化的说明,以便加深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缺乏意境,是这首诗致命的缺陷。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汪国真并没有做直白浅薄的说教,而是蕴抽象的哲理于鲜明新颖的具象,这就使他的诗拥有了几分形象化的魅力,从内容上得以同格言和警句分别开来。
从形式上来看,这首诗称之为诗则是没有异议的。首先,全诗分四节,每节三行,每节都以“我不去想”开头,前三节的第二行都以“既然”开头,相同词句有规律的反复使用,是诗歌的格律所独有的。其次,节与节之间大致相同的语法结构,使得诗节之间形成一种诗歌独有的对称关系。最后,全诗较有规律的押韵,也是诗歌同散文最大的区别所在。谈到押韵,我不得不提及本诗小小的失误。本来,这首诗大致是以每节的第一三行押韵,全诗一韵到底,而在第三节的第一行却没有韵脚。其实,只要把“寒风”和“冷雨”颠倒使用,就可以做到韵脚的一致了。
这首诗虽然大体能够划分节拍出来,但不是太有规律,可知作者并没有先入为主,去有意识的运用节拍来构筑诗行。因此,全诗读起来感觉节奏上不是十分和谐,特别是第三节第一行与其它诗行的拍数相差悬殊,使得全诗的音乐感更是大打折扣。
总之,这首诗以写理为主,与中国写境的传统诗词有很大不同,甚至是背道而驰。在内容和形式上,也还有许多瑕疵与漏洞,如果能做进一步的修改,应该能更完美一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赵延光 :
我\\如果\爱你——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阴\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
长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
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
甚至\\日光。
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叶,\\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
我们都\\互相\致意,
但\\没有人
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
也像戟;
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
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这才是\\伟大的爱情,
坚贞\\就在\这里:
爱——
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
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舒婷在这首《致橡树》中,表达了自己(同时也是新时代的女性)对于爱情新的认识与追求。从开头到“不,这些都还不够!”,是全诗的第一部分。诗人用了六个比喻,表述了自己对于旧的爱情观的不满与鞭挞。“攀援的凌霄花”比喻借对方的权势或金钱来炫耀矜夸的女人。“痴情的鸟儿”是指对男人讨好献媚的女人。“泉源”比喻虽然温柔体贴,但却软弱无为的女人。“险峰”则是指比较强势的女人。至于“日光”和“春雨”,则比喻虽有默默奉献的精神,但却缺乏独立平等的女人。由于比喻所能引申出的的意义丰富多样,因此,以上所作的推论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其他人认为这些比喻有不同或更深的其它意义,我完全理解并欢迎。
从“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到“却又终身相依”,属于全诗的第二部分。诗人把自己(即新时代的女性)比喻为一株木棉,并借助对木棉和橡树之间形象、生活和性格的描写,给出了对于爱情的全新的解释。诗人认为:“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爱情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不应该有男尊女卑或女尊男卑的区别。同时,“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他们之间不仅有爱的缠绵,更应该有共同的理想和语言。“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我有我的红硕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他们彼此独立,各有不同的特征与品格。最后,“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他们还应做到荣辱与共,不仅要共享成功与幸福,而且在困难的时候还能相濡以沫,彼此激励。
结尾几行是对诗人所向往的爱情的总结,那就是,——理想中的爱人,不仅形象美(伟岸的身躯),而且性格美(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最后一句,诗人的思绪似乎不是很明朗,写得有些含混,因而不太容易理解。我认为,诗人表面上说是“足下的土地”,其实是指深扎土地中的树根,也就是爱人内心深处的某些东西。
全诗从总体来看,似乎都是以意象入诗,并没有直白的表述自己的情感和观点。木棉和橡树是本诗的两个主角,全诗就是围绕这两个主体意象进行铺垫渲染的。而实际上,诗人却主要是以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情趣的。象“我如果爱你、绝不像、炫耀自己、绝不学、也不止、我们分担、我们共享”等等这些词句,就是直接用来抒发感情的,只不过不是直接用在人上,而是用在物上,借助于物来间接传达。其实,这就是古典诗歌中常用的托物言志的手法。这种抒情与意象相结合的表现方式,既使人能够直逼作者的本意,同时又不至于流于直白、浅薄,因而很容易做到雅俗共赏。当代,还有许多人把这首诗看作是“朦胧诗”的代表作之一,实在令人费解:这首诗到底朦胧在哪里?难道以拟物的写法来传达诗人的情趣,就是朦胧的定义吗?这样岂非太幼稚了?在这首诗中,虽然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冲淡了诗歌的意境,但由于诗人的情感深沉而真挚,说出的话语又极其巧妙、恰当,所以也自能达到一种诗的胜境。
这首诗的语言流畅自然,既没有形式化的弊病,又摈弃了散文化的倾向,十分难得。其中,整句和散句的交错排列,对称和重复手法的使用,是使全诗语言摆脱散文化的重要手段,同时也使全诗的语言更富韵律。至于语言的流畅,则要归功于铿锵一致的节拍。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阅我对原诗节拍所做的分析。(其间,“的”作为助词,本应读轻声,相当于短暂的停顿“\”。当然,也有例外。当“的”正好处于两拍之间时,则允许在它的后面做较长的停顿。如“我有\我的\\红硕\花朵”。)
全诗通篇压“衣鱼“韵,有时较密,有时较疏。当代诗人刘聪美曾经做过研究,只要韵脚间的音节不超过32个,就不会明显的减弱押韵的声音效果。由此推断,这首诗还没有出韵的地方,音乐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这首《致橡树》,虽然在意境上稍显淡薄,但真挚深沉的情感却可以弥补过来。全诗虽然在语言的简练上略嫌不足,但各种格律的运用却十分娴熟,使全诗充溢着浓郁的音乐气息。况且,本诗作为直抒胸臆的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啰嗦”正是它的本色呢!最为重要的是,诗人在她所处的那个年代,就为我们阐述了这样一种健康而超前的爱情观,足以作为年青人学习与模仿的榜样,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去欣赏和赞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上:
实例五,海子的《祖国,或以梦为马》: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



  和物质的短暂情人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



  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







  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



  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



  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







  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



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



  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



  我选择永恒的事业



  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



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



  太阳是我的一生



  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千年王国和我



  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



  ——我必将失败


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海子在《祖国,或以梦为马》中,到底想向我们说明一点儿什么呢?“从以梦为马的诗人”、“去建筑祖国的语言”、“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等只言片语的情境中,我们大体可以知道:海子所谓的“梦”,就是指他终生所追求的“诗”,全文就是围绕“诗”这一主题而展开的。

在前两节中,海子向我们传达了他对于“诗”的态度。海子不屑于追求物质的生活,他宁愿满足于精神(在他就是“诗”本身)的富足。“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远方”应该是指高远的理想,“忠诚的儿子”是指始终要追随自己的理想,“物质”也就是指世俗的生活,“短暂的情人”是指自己虽然离不开世俗的生活,但绝不会以此作为自己人生的目标。仅此一句,却让我费了这么多的笔墨来解释,原因就在于作者不能“好好说话”,而非要绕着弯儿的让人去猜谜。是作者故作高深,还是津津乐道于自己的那点儿小聪明?或许是他以为,只有这样的不同于日常口语的语言,才算得上是诗歌的语言吧。这就好比从前的某些诗人,主张但凡涉及名称的词,不能直接说破,而一定要用其它的词代替。比如,说“发”要用“绛云”、说“桃”要用“红雨”、说“柳”要用“灞岸”等等。他们认为,只有这样的语言才配得上诗歌高雅的身份。他们不在内容上下功夫,而专门去搞形式上的涂饰,好比“刘姥姥戴花
——自以为美”,结果反而弄巧成拙。当代诗人,倘若还把这种早已被历史丢掉的破鞋子再捡起来穿,所得到的只有大众的不屑与叹息。



接着,海子把那些一心为了名利的伪诗人称为小丑,而把那些献身诗歌事业的真诗人称为烈士。他还把“诗”提升到一种和他的生命等价的高度,并表示愿意以此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因此,当他的“诗作”得不到世人的理解和梦想中的赞誉的时候,终于万念俱灰,踏上了自杀的道路。我想,这和他对于“诗”的态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我个人认为,诗歌主要是为了宣泄自己的情趣而生的,当然,也可以是为了哲理、教育或娱乐的目的而作,但为诗而诗却是我坚决反对的。不仅因为这样做会陷入唯美主义的窠臼,更可怕的是,它会使人迷失自我,最终导致精神世界的空虚、混乱甚至疯狂。所有那些自杀的艺术家,恐怕或多或少都有一些为艺术而艺术的倾向。



在第三四节中,海子阐述了自己对于诗歌语言的观点。“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表明他执意要同日常的口语背道而驰,去书写一种全新的所谓“诗意”的语言。我个人的理解,应该就是上面所说的猜谜式的语言吧?那么,海子自己心目中的“诗意”的语言,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遗憾的是,我们却很难在文中得到这一问题的答案。“祖国的语言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 横放在众神之山”。透过这些光怪陆离的意象,除了作者本人,恐怕没有人看得透它们真实的含义。造成诗意朦胧的原因有三个:1、作者想要表达的是他自己独有的一些非常特别的情趣,别人很难感同身受;2、意象之间转换的非常突兀,彼此毫无联系,缺乏连贯性,也就使人很难能透过意象去猜度出作者的本意;3、情趣和意象之间没有明显的关联,只有隐约的暗示,使人无法全面、透彻的得出作者真实的意思,而只能做一些片面的臆测。当然,所谓朦胧,并不是漆黑一片,而是隐约可见,也就是说,还有一定的线索指引着我们理解的方向。在本文中,这条线索就是海子所认为的“诗意语言的特点”。如果连线索也不能提供,那就不能称朦胧,而要说隐晦了。隐晦诗是无人能解的,即便勉强解读出来,也一定是千人千面,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既然诗人的本意不能被别人了解,那他写这首诗又有什么意义呢?只能是孤芳自赏了。当然,如果作者的创作初衷就是要如此,那就另当别论了。可是,这种没有谜底的诗,带给我们的不是轻松愉悦的快乐,而是绞尽脑汁的痛苦。试问,又有几人愿意耐心并且费心的去读呢?



在最后几节中,海子抒发了自己对于“诗”的抱负。他有感于年华易逝,岁月空度,并仿佛已经预感到今生可能不会得到世人的理解。但他并没有灰心,他对自己所创作的关于太阳的系列“长诗”充满信心,认为它们会流芳百世而不朽。海子在自己短短的一生中,的确为我们留下了数量众多的文字,其中有关太阳的七篇“长诗”,更是受到许多人的推崇,甚至被称之为现代的造神运动。是不是造神运动暂且不提,在我眼里,海子的这些“诗”能否称为诗还十分可疑。大体来说,诗歌的格律有如下几种:节拍、押韵、平仄、对称、反复。就以这篇《祖国,或以梦为马》为例,其中我找不到能与散文区分开的可称为“诗”的格律。当然,“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作为反复句共出现了三次。但仅凭这一点,远远不足以体现诗歌的节奏出来。总体来看,全文用的是散文式的自然的节奏,而不是形式化的音乐的节奏。所以,这篇文章与其说是诗,还不如说是分行的散文。



其实,有些好的散文也一样能表现出浓厚的意境出来。而这篇文章,虽然也是以抒情为主,其中意象也十分的丰富,但由于情趣和意象之间不能很好的彼此交融,甚至有很深的隔阂,使人很难透过意象能鲜明的感受到作者的情趣,因此,也就很难体现意境出来。



总之,海子的这篇《祖国,或以梦为马》,很难把它归于诗歌的范畴。既然不是诗歌,那就只能是散文了,但却又缺乏优秀散文的明白流畅。最后,只有说它是写得比较玄奥、晦涩的分行的文字了。当然,海子的这篇文章也并非一无是处,他情感的深沉与执着,以及对于诗歌的义无反顾的痴狂,还是令我们这些爱诗的人颇受感动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2-8 2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海子的这篇《祖国,或以梦为马》,很难把它归于诗歌的范畴。

对的,因为它没有显明的韵律。如果这样试着读读就知道了,他也意识到了韵律的好处,但他的这种意识被别的东西掩盖了。这也就注定了他的诗歌必然失败。海子以为他认识了诗歌的奥秘,实际上这正是他的诗歌事业必然失败的原因,因为他压根就没有认识到诗歌究竟是什么,反认为唯有他是抵达了诗歌的真理。他彻底地失败了,但他临死前依然也还没弄明白他的诗歌事业为什么失败了。
诗歌是有韵律的文学,是用韵律再现生活的语言艺术。而他弄反了,把散文当诗歌,并且把散文晦涩化,于是人们连他写的东西散文家也不会认为是散文,诗论家也不会认为他写的诗是诗,至少大部门作品都不是诗。

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暂情人,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不得不和烈士和小丑走在同一道路上
万人都要将火熄灭, 我一人独将此火,高高举起,此火为大 开花落英于神圣的祖国,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我借此火得度一生的茫茫黑夜,此火为大 祖国的语言
和乱石投筑的梁山城寨,以梦为上的敦煌——那七月也会寒冷的骨骼,如雪白的柴和坚硬的条条白雪横放在众神之山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投入此火 这三者是囚禁我的灯盏 吐出光辉,万人都要从我刀口走过 去建筑祖国的语言
我甘愿一切从头开始,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牢底坐穿

众神创造物中只有我最易朽
带着不可抗拒的死亡的速度
只有粮食是我珍爱 我将她紧紧抱住

抱住她在故乡生儿育女,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我也愿将自己埋葬在四周高高的山上,守望平静的家园
面对大河我无限惭愧,我年华虚度 空有一身疲倦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岁月易逝 一滴不剩 ,水滴中有一匹马儿一命归天
千年后如若我再生于祖国的河岸
千年后我再次拥有中国的稻田

和周天子的雪山 天马踢踏,我选择永恒的事业,我的事业 就是要成为太阳的一生
他从古至今——"日"——他无比辉煌,无比光明

和所有以梦为马的诗人一样
最后我被黄昏的众神抬入不朽的太阳

太阳是我的名字,太阳是我的一生,太阳的山顶埋葬 诗歌的尸体
——千年王国和我,骑着五千年凤凰和名字叫"马"的龙——我必将失败,但诗歌本身以太阳必将胜利

看以上的文字,通过艰难的诗行及韵律分析也很难叫人读出韵味儿来。
-------------------刘聪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