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的显和隐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
由上可以看出,王国维尤为欣赏偏显的诗歌。所谓显,是指“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实完全写情与写景的诗并不多见,多数情况下写情的诗中点缀着不连贯的景,而写景的诗中则常有画龙点睛式的情。或者写景与抒情两相映衬,通常是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如范仲淹的《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对此,朱光潜有不同的意见。他在《诗论》中说:
写景诗宜于显,言情诗所托之景虽仍宜于显,而所寓之情则宜于隐。……写景不宜隐,隐易流于晦;写情不宜显,显则流于浅。……言情的杰作如古诗‘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李白的‘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王昌龄的‘奉帚平明金殿开,且将团扇共徘徊。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以上这六种诗歌的风格,几乎可以囊括中国所有的古典诗作。但不论哪一种风格,都可以创作出令人拍案叫绝的好诗。问题的关键在于情要真,景要明,情景之间要融合无间,使人能见景生情,因情得景。因为诗歌的本质在于抒情言志,如果我们不能见到景而得出情,那么我们写诗的目的便没有达到,这首诗自然也就是失败的。
情也称情趣,景又称意象。意象跳跃,之间缺乏连贯,或者情趣属个人特定,不易为大众体验,或者意象与情趣之间仅有隐约的暗示,而无明显的关联,这些都会造成诗意的朦胧。当代的朦胧诗便由此而来。倘若寻根问祖,李商隐的《锦瑟》算得上是朦胧诗的鼻祖: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深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中间两联共有四个彼此不相连贯的意象,每个意象都暗示一种隐约若是的情趣,而这种情趣因为是诗人所特有的,我们很难得出具体的答案。朦胧诗的三大特点,《锦瑟》全都占有。如果诗人不是在第一联与第四联指出,这种情趣是对五十年往事的追忆,那么这首诗就将从朦胧诗跨入隐晦诗的行列,成为无人能懂的天书。
从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创作风格来看,总体是偏向于显的。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我们也不能完全摈弃隐的诗歌。倘若能做到情趣与意象的水乳交融当然最好,其次也要做到意象的连贯或者抒发一种较普遍的情趣,以便于大众的理解。千万不要学隐晦诗,它把读诗变成了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甚而如当代的晦涩诗,意象残缺不全,语法一塌糊涂,词语胡编乱造,已变成诗坛的垃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