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4|回复: 0

点一盏孤灯,读一轮圆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4-1 02: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一盏孤灯,读一轮圆月        —— 评方塘半亩的中秋诗会获奖作品《仲秋怀想》
              四川安岳   雨晓荷

    我愿意点一盏孤灯,读一轮圆月。中秋的这轮圆月,从古到今很多诗人都在吟咏,但是要有所突破而且创意新颖的确是需要很强的文字功底和文学素养。很荣幸在此欣赏到方塘半亩的《仲秋怀想》,诗人用一种清新别致的格调把笔者引领到幽雅的古韵和现代的情趣之中。诗人用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倾诉把读者带到精心营造的诗意境界之中,不做雕饰浑然天成,很是笔力深厚。
    我愿意听着一曲古典的音乐来欣赏这首诗歌,音乐应该舒缓有致,和中秋的月亮有关,让音乐的流水和我的思绪一起进入诗歌的内核,去探寻诗人内心深处的隐秘。诗人方塘半亩的诗歌《仲秋怀想》分为三小节,共十五行,每小节都以“我愿意”开头,诗句之间有着紧凑的韵律感和意象的递进感。每小节之中都有精彩的对偶之举,朗朗上口韵味十足:“彼岸迢迢,明月遥遥。”“阶下衣香鬓影,庭前明月皎皎。”“举头望月,低拍阑干。”叠词的使用在诗句之中彰显出诗人创作这首诗歌的时候那激昂豪迈的独特情怀,大量短句的组合使得诗意呈现的方式干净利落。在这首诗歌之中,诗人还隐含着绝妙的哲思让人反复玩味:比如说不必这样看我,即使对面荒草,我也须仰视。/在我的视野里,那一切的风花雪月,未曾触摸,便已升腾。”这一节前为果后为因,其独到的思想蕴含深刻;也有俏皮之句让人觉得有趣:“夜色尚早,不待月照高楼,我不歌唱。”这是聪慧之至的表达,渗透出了诗人对仲秋月的钟爱之情;亦有男儿四海为家,把异乡当故乡的洒脱与超凡脱俗:“谁说他乡不甜?月满凭窗,任眼波散入流光、潋滟清辉。/举头望月,低拍阑干。我说:无需归去,不必归去!”诗人兰心慧质,化思乡之情为热爱生活之情,此心安处处处是故乡!
    我愿意酌一杯乡酒,慢慢品味这韵味十足的诗意的月亮。仲秋是不适宜喝茶的,只有对酒当歌方显仲秋文化的幽深和醇厚。诗人此时隐藏在灵魂深处关于仲秋之月的唐诗宋词纷至沓来,每一句诗歌里面都渗透着古典的韵味,仿若群贤毕至一起对月吟诗作对,因之诗人倍感幸福和自豪的说:“无需归去,不必归去!此时,“相拥一曲琴箫,凄朗这个时节。这是极为雅致之觉,有明月相伴,有美酒相陪,再加上琴箫配乐,且歌且舞,岂不妙哉!此刻,对于诗人来说“不说相思,只管浅吟低语。”这是相得益彰的事情,一轮明月赠予诗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和极为珍贵的诗意境界,这已经是一种超乎寻常的禅意了。想来诗人肯定是与佛有缘,古刹的钟声在深夜敲响,流淌的曲水在灵魂中翻滚,眼波与流光融合,潋滟清辉冉冉升起,不仰望才是怪哉!烟花璀璨,彼岸迢迢,“不牵素手、孤影相望。”已成为诗人顿悟人生之至高境界的圆满。诗人反其道而行之,将司空见惯的思乡、思亲、思爱之情置之度外,将距离的美感拉长,甚至延伸,却又无处不体现此心此情,让读者忍不住大呼:妙哉!
   我愿意在深夜点一盏孤灯,读诗人方塘半亩的诗意仲秋之月,细细的咀嚼,缓缓的吟咏,让心灵沉浸在怀想的杯盏之中,让夜晚沉醉在幽深的诗意境界之中。音乐也罢,美酒也罢,只不过是一种适宜的陪衬,重要的是进入一首诗歌的内核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或许是慧根欠缺,领悟得不是很透彻,瑕不掩瑜之处尚不能一针见血的指出,甚是遗憾.在此请诗友们谅解,也请方塘半亩商榷。

                                        2010年10月11日凌晨2:52于成都万象网吧

附原玉:
【中秋诗会】[原创]《仲秋怀想》

·文/方塘半亩


我愿意,用短的字行,来描摹我的心怀。
不必这样看我,即使对面荒草,我也须仰视。
在我的视野里,那一切的风花雪月,未曾触摸,便已升腾。
彼岸迢迢,明月遥遥。烟花,还会璀璨今夜罢。

尽管有清歌妙舞,我依然愿意:不牵素手、孤影相望。


我愿意,以五指,去轻揽暗夜、静听月朗。
夜色尚早,不待月照高楼,我不歌唱。
阶下衣香鬓影,庭前明月皎皎。掬一樽酒,只向柳梢。
当空千里、相共此时,不说相思,只管浅吟低语。
把酒对月,且歌且行。我愿意:明月不醉,只醉汉关。


我愿意,相拥一曲琴箫,凄朗这个时节。
古刹是必经的行处,钟磬,还有秋鼙,悠悠清越、袅袅娜娜……
曲水氤氲,遍及低树旷野、明月沧海,更携长风挥去。
谁说他乡不甜?月满凭窗,任眼波散入流光、潋滟清辉。
举头望月,低拍阑干。我说:无需归去,不必归去!




作者通联:
博客:http://blog.163.com/bby_2000
邮箱:bby_2000@163.com
QQ;33024639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